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国农村发展已迈入乡村振兴的新一轮发展转型期,如何提升基层治理能力、重塑乡村公共性、激活村庄内生发展动力已成为学术界日益关注的话题。通过对村级治理能力的分解,研究指出当前羸弱的村级公共治理能力无力应对功利化、趋利性的底层行为逻辑,是加剧村庄公共性供给张力的主要原因。研究认为,以村庄公共利益为核心的村级治理共同体背后蕴含着“共建—共治—共享”的村级公共治理逻辑,通过提高村级公共治理能力推动乡村社会由“非均衡型”的分利秩序向“认同、参与、动员”的包容共享型村庄内生发展转换。因此,建议以利益共享为导向构建村级治理共同体,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提高村庄动员能力;以熟人社会为中介吸纳乡村精英、现代乡贤参与村庄公共治理,强化权威性社会认同,激发村庄参与能力;推动村级公共治理主体多元化、实现乡村共建,激活村庄凝聚力。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是提升民族地区乡村治理效能的重要内核。据此,文章针对民族地区乡村治理在治理目标、治理主体、治理客体和治理方式四个方面存在的不足,梳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地区乡村治理二者之间存在的逻辑关联,最后基于这种内在逻辑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民族地区乡村基层党建、构建乡村治理多元机制、强化乡村人才队伍建设、营造乡村和谐氛围的角度提出民族地区乡村治理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生态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到多元化社会主体的利益,这使得生态治理无法单纯地依靠市场或者政府,而需要寻求多元主体的协同。对湖北省长江流域生态治理案例中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发现了:治理主体和治理手段趋向多元化;多元治理主体间开始互动融合;政府在生态治理中作为核心行动者并发挥主导作用,企业、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虽然开始参与到生态治理中但发挥作用不明显;多元主体间的合作融合程度决定了生态治理的整体效能。为破除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困境,需要建立生态治理的专业化机构以更科学的方法协同好政府内部的治理行动,建立市场化的生态治理机制进而协同好政府与企业的治理步伐,建立公众参与制度以协同好公众、政府、企业三者之间的生态治理行为。  相似文献   

4.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实现治国理政现代化的重要使命。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下,农村基层治理作为改革转型以及治理创新的重要场域,多元主体参与成为乡村治理发展的历史必然。建构农村参与式治理模式应大幅度扩展农民及农村社会组织参与的范围,通过各种机制将多元治理主体纳入到参与治理农村公共事务的范畴中来,发挥农民在农村治理过程中的实际效能。  相似文献   

5.
<正>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区建设是从管理走向治理的必然要求,是一种全新的决策和治理机制。我主要结合杭州市上城区的实践来探讨多元主体如何参与社区治理的路径。确定公众参与意识培育的重点与模式。一是确定培育重点。习总书记指出: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城乡社区。因此,公众参与意识培育的重点应该放在社区。具体的说,是将社区作为一个开放的治理平台,通过培育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来培养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的意识,调动社会各个主  相似文献   

6.
农村人口外流的现实背景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决定了重塑乡村内生性治理主体至关重要。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不足,其实质是赋权不够和赋能不足。在阐释制度赋权与技术赋能多维作用路径的基础上,依托参与式治理的CLEAR模型构建了重塑乡村内生性治理主体的分析框架。剖析案例村庄的治理实践发现:“权能”融合机制是数字时代促进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重要路径,制度赋权保障了农民的治理主体身份,为其权利表达创设了激励机制,数字赋能则提升了农民的可行能力,使其逐渐具备实现自由发展的能动性;乡村内生性治理主体重塑的过程是制度优化与技术嵌入不断革新的过程,双重机制的作用发挥具有阶段性与融合互促性,有赖于乡村治理与经济发展的协同共进及村民乡村认同感的不断提升;构建以人为核心的乡村数字治理秩序,应积极搭建参与式治理平台适配数字治理转型,避免数字治理对乡村社会自主性的消解,造成数字“赋能”滑向数字“负能”。从微观层面拓展了农民主体性作用发挥的研究,丰富了赋权增能理论及参与式治理理论在乡村治理中的嵌入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乡村治理能否有效运行与乡村的内聚程度和结构功能紧密相连,乡村治理共同体建设应当看作是乡村治理的核心机制。我国村庄共同体经历了"道义型共同体—强制互惠型共同体—有限互惠型共同体—共同体衰败"的嬗变历程,也出现了关系网络陌生化、公共价值虚无化、村治主体空心化、乡村治权微弱化、乡村治理内卷化的"共同体困境"。通过对H省L市"屋场会"创新社会治理工作方式的考察,提出坚持党建引领、打造公共空间、重构村治主体、培育公共精神、完善技术支撑来重塑乡村治理义务互惠型共同体,从而实现乡村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8.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协同治理成为回应复杂社会需求和提供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社会组织作为协同治理的重要主体,如何助推多元主体持续参与协同治理?本文选取两个典型案例,发现社会组织助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协同治理模式及其策略集合:一是以“需求回应”为中心的协同治理,社会组织依托行政权威设计了“瞄准政策窗口”“塑造典型方案”及“借道行政承诺”的助推策略;二是以“价值创造”为中心的协同治理,社会组织嵌入合作网络设计了“培植协同网络”“启动任务激励”及“设置可视反馈”的共同体生成策略。社会组织面对不同制度环境,选择了不同的助推策略。研究结论深化了社会组织微观行为研究,对于社会组织助推协同治理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要通过教育引导、激励担当、党建引领,调动多元治理主体的积极性,平衡秩序与活力,释放共富动能,构建人人尽责的共同体;强调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推进全体人民精神和物质层面协同发展的共同富裕,构建人人共享的共同体。在新发展阶段,只有不断增强“人人”的履责意识、激活“人人”的尽责动力、提高“人人”的履责能力,才能更好推进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同责共享融合发展,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持续增强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似文献   

10.
理清数字治理在乡村社会的运行机理,是运用技术之治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农村社会结构的类城市化转型、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推广,带来乡村数字治理成长的多元基础。立足“数字技术-数字空间-数字信息”三位一体的理论架构,在浙江等东部乡村地区的实证调研发现,通过数字空间的治理,有效增益了乡村治理的主体力量,激活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重塑村庄公共性;通过数字信息的治理,助力基层政府实现对流动乡村的动态管理、公共服务的有效落地、群众合理诉求的高效回应等。数字治理推进基层国家政权建设与乡村自主性建设协同发展,促使基层治理灵敏高效,但其推广还要与村庄社会基础和内生治理需求相契合,不能一刀切。  相似文献   

11.
现代组织理论是透视和剖析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最佳视角。在组织理论视角下,社会治理共同体就是众多社会主体的组织化联合体,其产生解决了一定区域范围内社会治理资源和力量分散、社会治理主体协同度低下等问题,为实现“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愿景搭建了组织平台和制度保障。社会治理共同体具有多维度特征,它体现了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合作共同体、开放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统一。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构建和不断完善,必将促进社会治理朝着社会化、民主化、系统化、协同化、专业化和高效化方向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多民族互嵌式村落共同体是地缘共同体建设的重要路径,是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内容。移民村落是中国传统村落共同体的重构与延续,既传承了中国血缘与地缘重合的共同体传统,又呈现出时代新特征。民族地区多民族移民村落共同体建设,强化地缘意识,实现了由血缘“多元”走向地缘“一体”。文章选取AH村为研究个案,探究了宁夏易地扶贫搬迁的多民族互嵌式村落共同体建设及其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意义。多民族互嵌式村落共同体建设是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要求;民族互嵌结构体系建设是移民乡村社会现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村落共同体精神培育是移民村落基层社会治理发展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13.
公共文化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根基",文化秩序是研判治理能力的价值基础,通过公共资源的公共性配置通向文化治理的价值旨归。文化治理的价值诉求体现在"公共性"建制的复权与创生逻辑,通过公共性再造,透视公共价值观趋于消解的多元文化面向。文化机制的理性共识促成了"批判"与"整合"文化取向的目标达成。政府作为"文化强国"的主导者与公众作为"文化权利"的拥有者共同整合文化公共性的建构方向。因此,公共文化治理过程中文化资本要素的价值排序是价值建构的基础,文化治理渠道彰显了文化"工具理性"与"目的理性"的价值耦合,基于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这一载体共同推动公共文化治理的相向共生。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土社会治理的内生性需求与国家政策的外部性导向为乡贤回归乡村、参与乡村建设提供了可能空间,对推进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独特作用。如何理解和解释乡贤参与乡村建设,激活乡村共同体背后的机制逻辑成为当前学术界和政府关注的热点话题。文章基于现实案例,从治理共同体激活、经济共同体复兴与文化共同体唤醒三个维度深度解析包含情感治理、资源整合与文化培育等行动策略在内的振兴机制,并将乡贤视为行动者网络的核心行动者,从问题聚焦、利益捆绑、征召与动员以及异议消除五个层面探讨乡贤兴村的内在逻辑。行动者网络的建立与运行是乡贤兴村的关键逻辑,而加强乡贤文化培育、加强政府资源支持和建构有效的“异议”消除机制是未来推进乡贤参与乡村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乡村关系持续减弱,传统乡村治理效能的发挥面临人力、物力、资源匮乏等困境的背景下,专业社工参与乡村治理何以可为?本文从关系视角出发,以Q县H村的案例为例,剖析“五社联动”实践中专业社工介入乡村治理的机制。研究表明,专业社工基于利益性、优势性和协同性促进村庄中各主体间的联动,以促进乡村关系空间性、社会性和情感性的联结,重建“熟悉感”,重构村庄关系。关系的营造产生社会资本,促进乡村治理自治力量的挖掘和培力,激发了村庄内部的资源动员,促进了乡村治理。“五社联动”同时提供了关系联动、人才培育、资源拓展的实践机制,使得资源和人才匮乏的村庄具有了突破约束、自力振兴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党领乡村治理是新时代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党领乡村治理机制,每一种党领乡村治理机制都是党组织基于不同时代发展要求对领导乡村治理具体实践机制的创新与发展。在新时代党领乡村治理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了更加突出政治引领统合、价值观塑造与培育统合、治理网络支撑的这一新机制是新时代的“执政党组织统合机制”。即在党的领导下,在继承动员、吸纳、统领机制基础上,通过政治引领统合、价值引领统合、治理网络统合强化党组织对乡村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机制。“执政党组织统合机制”将党组织作为社会治理的主轴,将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构建了新型乡村社会有机团结机制,凝聚合力推动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乡村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其关键是乡村秩序的建构,兼具政治性、群众性和效能性三重要求。委托代理模式下的简约治理与直接管控模式下的复合渗透是建构乡村秩序的两种传统模式,但其都缺乏对新时代乡村有效治理的行动主体和权力技术的精准关注。以县乡干部为主体,权威体制的"治理吸纳政治"是新时代乡村有效治理的最新实践路径,与日趋涌现的"一个核心,多元参与"、"党建引领、社会参与"等基层探索高度契合。  相似文献   

18.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社会治理和社会管理一字之差,差在哪儿?最大差别之一就是治理强调多元主体的参与。多元主体参与的基本模式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在这个模式下,社会组织如何参与社会治理呢?换句话说,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重点在哪里?第一,多元治理主体的培育,特别是社会组织的培育是社会治理的关键。北京清河社区的实验,最大问题是社会没有活力,老百姓不愿意参与  相似文献   

19.
与脆弱性治理和刚性治理相比,韧性治理具有通过事前规避、事中调整、事后恢复等途径提升治理对象面对风险时的自我调整、自我恢复以及自我发展能力的治理优势,因此在后扶贫阶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更具合意性。本文以韧性理论为工具,分别从历史变迁与未来路向两个维度分析新中国贫困治理与乡村治理中韧性治理逻辑演进因应、当前面临的主要困境以及推进韧性治理的路向抉择。研究发现:韧性治理是贫困治理和乡村治理能够而且应该共同遵循的治理逻辑。当前乡村面临着经济韧性水平偏低、组织韧性亟须提升、社会韧性面临考验、生态环境韧性遭遇挑战以及文化韧性亟待重塑等困境,优化供给结构,转换发展动能、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再组织化、创新治理范式,构建新型乡村共同体、强化协同治理,推进绿色转型以及深挖文化资源,重构文化自信是贫困治理与乡村治理中强化韧性治理的主要路向。  相似文献   

20.
新乡贤作为新时代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主体,通过参与乡村公共事务、公益慈善事业、基层建言献策等方式融入乡村治理体系,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时代意蕴,成为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助乡兴促共富的重要力量。温州新乡贤工作遵循“不建机构建机制”的原则,通过“选举+协商”模式彰显出“乡贤型”村干部的鲜明特色,与乡村软治理强调多元治理主体协同共治相契合,形成丰富的新乡贤助力共同富裕的地方实践经验。由于新乡贤“局外人”身份标签,乡贤组织与村“两委”的职能定位模糊,在共富路上新乡贤作用发挥渠道有限。通过“搭建组织平台—拓展社会资本—长效保障机制”模式,化解新乡贤群体的身份界定和体制认同难题,为新乡贤深度参与基层协商民主提供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