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组织犯罪霸占地盘 ,大肆行恶 ,疯狂抢劫 ,拐卖妇女儿童 ,横行乡里 ,无恶不作 ;制毒、贩毒 ,走私 ,赌博 ,控制卖淫 ,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 ,从事“企业化”犯罪 ;其犯罪收益向经济领域渗透 ,以合法、半合法的企业经营掩护其从事有组织的违法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2.
在浙江省台州市,一个由13名未成年女性组成的违法犯罪团伙,号称“十三妹”。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她们寻衅滋事、聚众斗殴、卖淫和介绍卖淫等,作案多达100余起……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卖淫嫖娟、赌博等社会丑恶现象在北京市城乡接合部日益泛滥。据统计,自1989年11月至1990年2月,在集中打击“六害”活动的四个月里,仅朝阳、海淀、丰台三个地区共抓获有“六害”行为的违法犯罪分子5141人,但在城乡接合部的个体饭馆、酒吧、旅店、出租房屋以及居民户内抓获的就有4420人,占86%。其中有卖淫嫖  相似文献   

4.
卖淫非罪化     
在卖淫问题上,女权主义流派对卖淫行为看法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从妇女的利益出发,不认为卖淫是犯罪。在卖淫问题上分清犯罪与道德的界线是很有必要的,既然卖淫是一个道德问题,它就不再属于由法律来处置的范畴。由它所反映出来的是妇女的地位高低,卖淫妇女的道德水准和社会的道德水准问题,而不是刑事犯罪问题。   自从我国实行改革以来,一些贫困地区的妇女以卖淫为摆脱贫困的手段,在那里出现了“笑贫不笑娼”的情况,这反映出妇女地位的低下,妇女道德水准的下降,以及社会道德水准的下降。这种现象同一些女性“傍大款…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刑法总则和分则共有5章24条对各种性犯罪罪名及其刑罚分别作出相应的规定。但是,目前我国社会现实生活中,仍存在着诸多未被法律规定为某种性犯罪罪名的非法社会现象。成为我国有关法律制裁的盲点。从宣传的迫切性、现实性、完备性与可能性角度考虑,建议如下一些性犯罪罪名可以而且应该及早被列入立法议事日程:一、卖淫罪我国刑法中,目前只有"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而对卖淫主体及其卖淫行为,却没有"卖淫罪"的罪名规定。建议设立此罪。首先,卖淫无疑是一种社会丑恶现象,是毒化社会风气、破坏精神文明建设的直接消极因素,断无对其采取网开一面、同情宽容之理;其次,卖淫现象并非不可控制,新中国成立后卖淫同毒品一  相似文献   

6.
旅馆业是以满足住宿、饮食、办公、开会等需要的行业场所,其服务对象来自四面八方,容易发生盗窃、诈骗、赌博、卖淫、嫖娼等违法犯罪活动,容易被违法犯罪分子利用作为藏身落脚或进行伪造证件、印信、印刷反动、淫秽、迷信印刷品或非法出版物以及销售赃物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地点。根据1987  相似文献   

7.
组织、强迫、引诱、客留、介绍卖淫罪是指组织、强迫、引诱、客留、介绍他人卖淫,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一类行为。这一类罪的主体多数是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少数为特殊主体。这一类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这一类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管理秩序、社会道德风尚以及公民的身。。健康和人身权利。这一类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组织、强迫、引诱、客留、介绍他人卖淫的行为。组织卖淫指以招募、雇佣、强迫、引诱、容留等手段,聚集并控制多人进行卖淫的行为。强迫卖淫是指以暴力、胁迫、虐待或其他手段,迫使他人卖淫…  相似文献   

8.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严重的社会痼疾。为了防治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澳门建立了司法管辖范围内未成人社会保护制度和青少年教育监管制度,成立了司法、行政和社会三大系统分工负责的组织体系,并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采取多元化的预防与矫正措施。澳门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的防治,形成了一种司法—社会模式。在防治主体上,强调社会系统的参与;在防治理念上,强调社会控制;在防治手段上,强调社区处遇。这一模式具有共责性、专业化、突出预防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对公安机关的预防和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家庭教育缺失、学校管理不当、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因素。对此,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要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矫治等方面构建完善的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0.
《人民公安》2013,(1):38-39
2012年8月25日上午,一架从安哥拉起飞的民航波音767包机,徐徐降落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顾昌峰等37名涉嫌绑架、抢劫、敲诈勒索、拐骗妇女强迫卖淫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犯罪嫌疑人被我警方押解回国。此次联合行动,成功摧毁针对在安中国公民实施绑架、抢劫、敲诈勒索、拐骗妇女强迫卖淫等犯罪团伙12个,破获各类重特大刑事案件48起,解救中国籍受害人14名。  相似文献   

11.
当前妇女卖淫现象主要有三个特点:卖淫妇女呈多元化、低龄化,卖淫地域呈扩大蔓延之势,卖淫活动集团化。卖淫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有:一些妇女贪图享乐、吸毒贩毒、受外力胁迫、丧失道德、羞耻之感,社会认识的失误,打击处理缺乏力度。当前卖淫现象的对策:要认识到卖淫现象百害而无一益,强化社会道德教育,社会舆论要坚持正确导向,不断提高妇女素质,对卖淫活动严厉打击。  相似文献   

12.
中国手机犯罪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手机犯罪指的是一切与手机相关的违法犯罪活动与不良行为。目前我国已经出现盗窃、抢夺、抢劫、造假、诈骗、走私、卖淫、敲诈勒索等各种类型的手机犯罪。在预防手机犯罪的问题上,运用三级预防理论对实践和理论研究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卖淫、嫖娼行为,是我国法律严厉禁止的行为,查处卖淫、嫖娼案件,也是治理社会丑恶现象的重要内容。为了能够准确认定卖淫、嫖娼行为,严格履行法定程序,防止在查处卖淫、嫖娼行为实践中,出现违法办案、滥用职权等现象,我们有必要专门研究一下如何办理卖淫、嫖娼案件的问题。一、如何认定卖淫、嫖娼行为查处卖淫、嫖娼行为,包括查处介绍、容留卖淫、嫖娼的行为。首要的问题是:如何认定卖淫、嫖娼行为。1.卖淫、嫖娼的定义。卖淫,是指以营利为目的,自愿和他人发生性关系的行为;嫖娼,是指以给付金钱等物质利益为手段,与卖淫者发生…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领域的淫秽物品具有制作成本低,隐蔽性强,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等特点。究其蔓延的原因,有政治方面的因素,还有经济、技术和意识方面的因素。根据计算机领域淫秽物品违法犯罪特点以及成因,应使用技术控制手段和法律手段、管理手段来预防、控制计算机领域的淫秽物品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已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文章从青少年的认识水平、自我意识发展、情义需求、欲望、生理需要等方面,分析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心理特点,并从青少年的个性结构特征、环境影响、网络影响、学校教育、家庭因素以及个体主观方面等讨论了青少年违法犯罪心理的形成原因,最后就如何从社会、网络、学校、家庭、心理学等方面构建青少年违法犯罪心理的预防体系,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汤夺先 《公安研究》2009,(9):52-57,69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违法犯罪与普通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相比,具有特殊性。防治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违法犯罪要树立防控结合、以防为主的指导思想,贯彻协调合作、齐抓共管的基本原则。要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流出前注重提高其文化素质与法制意识,强化民族社会控制之持续影响力;依托城市社区发挥民族社团与宗教组织以及其自身的作用;加强打击力度,构建尊重其风俗习惯的城市社会环境。努力消减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违法犯罪,促进城市社会稳定与少数民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林 《世纪行》2009,(3):19-19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牵连着千千万万个家庭,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受各种因素影响,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人数不断增多、重大恶性案件不时发生,总体形势十分严峻,传统的预防工作体制已不能完全适应要求。为此,必须创新体制、关口前移,积极探索建立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警机制。变被动为主动,变盲目性控制为有针对性控制。变应付性打击为针对性救助,做到超前反馈、  相似文献   

18.
当前卖淫女性被害案件高发不止,这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针对当前卖淫女性被害具有被害倾向性突出、被害受容性强和被害过错明显的特点,应在关注卖淫群体,提高其被害防范意识;加大对特殊空间的监管力度,培养卖淫女性预防被害的能力;建立救助和服务机构,帮助卖淫女性走出困境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9.
病态人格即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它实质上是一种人格偏向发展的极端化。其形成是个体的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病态人格者的情绪、情感因受本能欲望的支配,表现得冷酷无情,缺乏同情心,其违法犯罪与正常人格者违法犯罪相比具有更大的隐蔽性、突发性和社会危害性。病态人格者违法犯罪虽然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在对其处罚的同时,应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注重治疗和心理矫正。  相似文献   

20.
《公安学刊》2010,(2):48-52
从对玉环的调查情况看,“90后”外来人员子女违法犯罪呈多元化的特征。究其原因.有社会因素、个体因素、多元环境因素、外来人员管理因素等复杂深层的因素。遏制“90后”外来人员子女违法犯罪问题,一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健全预防“90后”外来人员子女违法犯罪的社会体系:二是要净化社会文化生活环境,加大防范力度,减少诱发外来未成年人犯罪的因素和条件;三是要大力加强“90后”外来人员子女思想道德建设,培养良好的心理意识和道德素养;四是要加大查处、打击和管理力度。保护“90后”外来人员子女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