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法律人热衷于定义每一法律概念,然对保险下一准确之定义却并非易事,我国保险法于保险之定义存在缺陷,最甚者实乃在于其尚未揭示出保险之本质,亦为保险之分类体系奠定错误之分类标准。探讨保险之本质,方知人身保险与财产保险之理论基础相异,亦难以寻求一更加上位之概念予以调和,因此对保险下一统一定义是不可能的,惟有采分别定义之立法模式。探讨保险之分类,始得人身保险与财产保险之分类方式存在弊端,惟依损害补偿险与定额给付险之分类方式方符合契约法之法理。由此,保险之定义亟待修正,依损害补偿险与定额给付险之分类方式构建保险之分类体系,并对之分别定义,实乃我国保险法之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定值保险具有减少理赔环节、确定赔偿金、避免超额保险之优点,适用于财产保险。在定制保险中仍有适用损失补偿原则的空间。由于《保险法》对定值保险之规定并不完善,保险人应持谨慎之态度,认真核保、定期核保,以避免发生纠纷。在定值保险签订之时,保险法的最大诚信原则、保险利益原则与损失补偿原则应发挥作用,成为预防保险纠纷的前置措施。应对现行《保险法》进行修改,明确超额定值之含义,划分超额定值之界限;区分善意与恶意,确定不同的效力评价机制及法律后果。  相似文献   

3.
保险利益原则在我国海上保险制度中的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上保险是国际海运贸易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而保险利益原则是海上保险的基本原则之一。关于海上保险的保险利益,一些国家已经或正在从法律利益原则转向经济利益原则。我国保险法和海商法也已应当采用经济利益概念,并通过相关具体制度的确立和实施,不断完善我国海上保险法律。  相似文献   

4.
保险利益原则作为一种补偿被保险人所受损失的手段,是为了防止保险人通过事故的发生而获取利润。而对于人身保险中是否存在保险利益,理论界存在不同观点。纵观各国的立法实践,认定人身保险利益的标准主要有同意主义与利益主义。而我国《保险法》究竟采取的是何种模式,理论界并无定论。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保险法》中有关人身保险保险利益的规定进行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5.
保监发〔2014〕78号各保险集团(控股)公司、保险公司:为加强对保险公司所属非保险子公司的监督管理,防范风险传递,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我会制定了《保险公司所属非保险子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保险公司所属非保险子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保险公司所属非保险子公司的监督管理,防范风险传递,保护保险消费者利益,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及监管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6.
保险人向投保人预收保险费之后,正式出具保险单之前的时间被称为"保险空白期",该期间内的保险责任分配问题已经成为了近年来保险司法实践中的争议性话题之一。在厘清"保险空白期"中保险责任产生的基础之后,根据我国现有的对"保险空白期"内投保人的救济途径,结合国外已经成型的制度和理论,站在平衡保险人与投保人权益的立场上,可探寻适合中国国情同时又可以解决"保险空白期"中保险责任承担问题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投资连结保险具有保险属性和信托属性,应受保险法和信托法共同调整。投资连结保险投资账户所有权不同于民法上的所有权,在投资账户的资产管理关系中应平衡好利害关系方的利益。  相似文献   

8.
祝杰 《求索》2012,(12):220-222
保险监管是保证保险市场健康运行的重要手段,纵观世界各国保险监管的法律实践,保险市场行为监管和保险偿付能力监管已成国际保险监管的两大监管模式。随着保险监管制度变迁,实践证明,以保险偿付能力为核心的监管模式更具制度优势。我们的研究认为,偿付能力监管的有效性是建立在健全的保险公司治理结构之上的,保险公司治理结构作为保险监管体系重要的制度存在,本身承担了保险监管的根本性一环,引入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监管模式将成为保险偿付能力监管的补充性制度选择。为此,需要进行以下制度安排:植入具备风险提示与风险预警的高效风险防控体系、实时引入战略投资者、引入董事会损害赔偿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9.
渔业保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保障渔业生产经营活动稳定性的有效条件。至今我国尚未形成适合国情的稳定渔业保险模式,目前仅存的商业性渔业保险和中国渔业互保协会两种形式也因各自存在的问题而难以有效发挥应有作用。渔业保险市场存在着严重的"市场失灵"。明确政府介入渔业保险的政策选择,加快推进政策性渔业保险步伐,将有利于实现我国渔业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彭丹 《公安学刊》2007,(2):39-43
受益人是《保险法》上地位特殊的权利主体,是保险合同的关系人,在保险合同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几年,我国人身保险尤其是人寿保险发展迅猛,预计未来几年,因争夺保险受益权而引发的纠纷将会大幅增加。但是,面对发展的保险业,法律调控机制无论是理论准备还是立法司法都突显不足。针对我国《保险法》在受益人制度方面暴露出来的立法缺陷,提出相关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1.
法律信仰在我国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其之所以如此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法律信仰这个源自西方的命题不加审视地视其为真理而简单接受。笔者在考察伯尔曼法律信仰命题背后的问题意识的基础上,认为法律信仰是将二元论下两个根本有别的秩序体简单联合在一起的失败努力。同时,基于对引发法律信仰思考的问题意识的肯定和公民宗教问题的讨论中,笔者认为在一元论社会条件下应该提倡的是"法律信心"而非法律信仰。  相似文献   

12.
谈及类推,刑法学界普遍认可"禁止类推"这一原则。实际上"禁止类推"这一命题过于笼统和模糊,以至于几乎每个国家都有刑法权威学者对该命题持保留态度。刑法适用过程中的"类推"具有两种面相——作为漏洞填补方法的类推适用和作为法律适用基本方法的类推思维,前者应被刑法禁止,而后者却是刑法适用中无法禁止的推理方法。这两种类推之间的区别,实质上就是一种"度"的把握,而将"度"界定为刑法规范目的指导下的犯罪类型更具有操作性。另外,既然刑法中两面性的类比推理足以囊括刑法适用中的全部类推,那么摒弃"类推解释"这一充满争议的概念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3.
法和经济学包含两方面内容:基于利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法律制度和基于法学角度解决经济学的问题。法和经济学理论经历了繁荣发展的过程,但其理论中理性人假设、价值主观性、财富最大化等层面存在大量的质疑。从法学的角度出发,利用法和经济学的方法可以有效解释法律"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而相关批评存在一定的偏见和缺陷。如今,法和经济学的发展已遇到瓶颈,需要更加注重法和经济学的实践应用以及自身理论的完善。  相似文献   

14.
"扫黄"执法策略表现出时间选择为涉"黄"问题已然之时、方法以"打"为主、启动机制为被动受案方式、执法对象随机确定等,从而助长了涉"黄"刑事犯罪分子嚣张气焰、强化了涉"黄"人员的违法犯罪心理、诱发"钓鱼"式执法等问题。因此,要在积极警务下完善"扫黄"执法策略及措施,多策并举、重在管理,落实责任机制,建立精干的扫黄队伍,完善证据法,完善考评体系,努力探索规范娱乐场所管理的综合治理新办法。  相似文献   

15.
简析民进党“大选”中的政治传播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茹 《台湾研究集刊》2008,(3):17-23,50
2004年“大选”,民进党阵营针对当时的选民状况和媒介资源,精心构筑了“多层+突发事件”的政治传播策略,以“多层”的传播一点点地收割选票,最后以“突发事件”完成致命一击,这当中民进党对人际传播的运用尤为出色。2008年“大选”,民进党仍沿用了该策略中的一些内容,然而国民党已经习得经验,有所防范,马英九也发展出“Long Stay”这种直销式人际传播来破解民进党的攻击,而民众对民进党过度使用负面选举术的反感加大,马萧最终赢得了“大选”。  相似文献   

16.
安志伟 《青年论坛》2008,(4):119-121
从语言发展的角度看,“-客”族新词的大量产生经历了一个外来词音译、内部形式重构和词语模造词的过程。这些词语的产生对汉语词汇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词典编纂者应对这些词语加以选择,将符合收录条件的收入词典中。  相似文献   

17.
"两高"出台的《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将微博转发超过500次的行为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处以侮辱罪或者诽谤罪。此项解释存在较大的合法性争议。从宪法的维度进行分析,法律保留原则要求对"犯罪与刑罚"的规定由法律保留,司法解释对入罪与否的问题进行规定已经逾越了其权限。同时对"微博转发"的行为入罪处理构成了对公民言论自由权利的不当限制与侵害。  相似文献   

18.
《刑法修正案(八)》将扒窃规定为独立的定罪行为,因此使得扒窃犯罪成为盗窃罪的特殊行为类型。扒窃型盗窃罪着手的认定需要在坚持实质客观说的基础上通过时间和空间要素进行综合判断。只有当行为的实施对被害人财产法益具有现实而紧迫的危险时,才是扒窃犯罪的实行行为。具体而言,行为人为实施扒窃所进行的"试探行为",已经使得被害人的财物处于随时脱离占有的状态,对被害人的财产法益产生了紧迫的危险。但"试探行为"不能作广义的理解,只能是具有侵害财产法益紧迫危险的行为。  相似文献   

19.
警察执法权益保护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警察执法权益遭受侵害的案件正呈逐年增加趋势。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现实层面上看,警察执法权益保护都是一个综合复杂性问题。笔者试对目前国内理论界有关警察执法权益保护的研究文献作初步的梳理和总结,从而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自1986年乌尔里希.贝克首次提出"风险社会"的概念以来,风险问题已经深入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对安全、制度的冲突与风险刑法进行深刻反思。立足于从责任主义、法益保护和刑法的谦抑精神三个方面分析风险社会与刑法的关系,刑法撤退的原因,既在于责任主义以及以法益保护为核心所构建的刑法体系的要求,又在于风险社会下除刑法之外的社会制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