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7 毫秒
1.
赵纪萍 《青年论坛》2009,(6):130-132
美国黑人女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经历了黑人文化复兴的全过程,而且是一位积极倡导和歌颂黑人文化的先驱。她在小说《他们眼望上苍》的创作中融入了诸多的黑人民俗文化因素以及极富特色的黑人英语,在文化层面上体现了黑人文学的独特审美观点,使作品充满了艺术的灵动之感;而且小说在关注主人公珍妮的自我发展过程中着力渲染黑人文化所引发的民族自信心,并由此指出黑人文化是黑人民众的根,是黑人重获自信、进行自我身份重构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周标  孙勇彬 《求索》2013,(10):170-172
黑人文学是美国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美国文学中最敏感的问题之一。美国的黑人文学随着社会和政治生活变化,这种变化与黑人民族觉醒与抗争的政治斗争相伴而行,也与黑人作家和民众对自我身份认同和对人性认知的逐步深入直接相关。美国黑人作家独特的生存方式使美国黑人文学呈现出一种和美国文学既相象又不同的“混杂性”特征与“双重声音”。黑人文学文本通过反映主流文化霸权下黑人的生存状态,同时对文化身份的寻找、定义与建构打破了传统僵化的、白人主流文化框定的族群文化身份,代之以流动的、差异的、主体的黑人生存体验,给主流文化带来了创新式变革。  相似文献   

3.
主流作家的文艺主张多与"诗言志"一脉相承,这成为中国文艺千百年发展中的一大经典主题。中国艺术对于艺术创作内部规律有很多独到而高妙的见解,构成了中国艺术独特魅力的一部分。传承优秀艺术传统的意义,在根本上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力补充。传承中国艺术的优秀传统,要把鉴别作为传承的前提,把科学与全面作为传承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艺术终结论:一种叙事化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化实践中,现代艺术同传统、现代性与自身之间,具有一种爱恨交加的关系,这种矛盾的动力性根源使现代艺术形式发生了激进的革新和断裂.它不仅影响了艺术的法则,而且迫使美学理论进行批判与反思,"艺术的终结"和"艺术终结论"必须放在这个语境下加以理解.前者是一种断裂与危机意识,而后者则是以叙事方式建构理论并使之合法化的尝试,是一种"危机一理解"性的回应.  相似文献   

5.
中国书法与中国文化的产生、发展、传播相生相伴,是中国文化之独特代表,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中国书法的独特性及其与世界艺术的共通性,使其具有"走出去"的独特优势。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深入人心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中国书法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和喜爱,其艺术魅力和文化底蕴,必将对世界文明交流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宁云中 《求索》2014,(10):137-141
文学的生成有赖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是特定地理空间中的艺术建构。犹太文学的发生、发展以及作品中主题和思想的呈现,与犹太民族文化诞生之地的自然地理空间"迦南"(Canaan)有着天然的联系。它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了犹太作家复杂的思维品质,对犹太文学创作发挥潜在而巨大的作用。流散后的犹太民族失去自然地理迦南走向"泛地理"后的文学创作主要以人文地理空间"隔都"(ghetto)为依托,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犹太民族流散后的异域生存环境和文化隔离的地域色彩,呈现独特的犹太文化隔都主题。隔都含纳和传承了迦南自然地理的若干内涵,演变为空间民族化的历史记忆,在文学作品中表现为现实、想象和心理三重空间的统一,这种统一赋予隔都独特的空间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7.
阎瑾  杜军 《求索》2012,(3):206-207,245
人生在世,总要努力构建与众不同的身份。因而,寻求身份便成为当代文学热衷的一个主题。处于种族和性别双重边缘的美国华裔妇女如何探寻她们的族裔身份和性别身份自然成为美国华裔女作家关注的对象。本论文以"文化批评"为理论先导,旨在解读美国华裔女性作家的作品,着重探讨身份寻求这一主题以及为此主题服务的艺术手段。通过对黄玉雪、汤亭亭、谭恩美作品的细读,笔者试图揭示出深嵌于美国华裔女性作家作品之中的社会及文化结构,以理解将这些作品塑造成型的叙事和艺术实践,并最终阐明美国华裔女性作家笔下的身份寻求过程之中的混同与融合趋势。  相似文献   

8.
于贺巾  王莹莹 《前沿》2014,(9):236-237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反传统、怀疑一切的西方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后现代语境下的黑人女性戏剧在语言、取材以及表现手法上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黑人女性剧作家通过对美国黑人文化的深刻反思,展示了美国黑人族群的独特性,激起了美国女性正视种族歧视并追求身份认同的勇气。  相似文献   

9.
赵昌汉  甘莉 《求索》2014,(2):129-132
黑人文化身份认同的困惑是美国文学与文化中的一个特殊现象,它表现了生活在以白人种族占主导地位的美国社会中黑人对自身文化身份认同的迷惘。因此,它不仅是一种生理特征的认同,而且具有深刻的社会和文化内涵。美国黑人文学正是这种社会和文化内涵的承载体,它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上揭示了黑人长期被迫面对的种族歧视和文化身份危机,也记载和推动了黑人文化身份意识逐步走向自觉的历程,反过来,黑人文化身份意识的增强也促进了黑人文学的发展。从黑人文化身份意识的发展路程可以看到,通过保持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方式来加强文化身份认同及建构是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他将家乡的传统文化元素,家乡山歌中"爱"与"祈福"的永恒主题带到西方,并在国际艺术世界中频频奏出美妙的韵律。黄闪夜现为职业艺术家,兼任美国亚洲文化学院艺术中心教授。他的作品在多个国家展出,其艺术表现领域包括了绘画艺术、装置艺术、剪纸艺术、书法艺术。1998  相似文献   

11.
Since 1980s, the writings of a young but promising novelist Su Tong and his generation of fiction‐writers have been considered “vanguard literature” and “new realism” by many critics in contemporary China. Su Tong and the new generation have made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They destroyed the myths of “revolutionary historical fiction,” and started rethinking and rewriting the history of the 1920s‐1950s in China. This paper tries to examine the important cultural phenomena through analyzing Su Tong's historical fiction.  相似文献   

12.
Wang Ning 《当代中国》2004,13(38):53-68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 intellectuals, writers, critics and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 scholars cannot but take pains to conceive or picture the future orientation of elite literature since elite literature is being challenged by popular literature and culture, and literary studies by Cultural Studies. The present essay tries to describe a new orienta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or more specifically, to observe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n a broad context of world literature and reach a rewriting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ry culture from an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point of view. In reperiodizing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in the global age, the new framework of world cultur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s characterized by different cultures coming to dialogue and merging to some degree rather than ‘cultural conflict’. With this broad background, twentieth century Chinese literature should be re-examined from an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The paper also points out that rewriting literary history must be associated with issues of canon formation and reformation, that is, to offer new interpretations from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of canonical literary works. The author discusses several considerations involved in canon selection: reception and market success, recognition of critical circles, and inclusion in university curriculum.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身体写作”逐渐成为国内文学评论与研究界十分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且更多地与女性作家、女性写作紧密联系在一起。相比而言,从读者的角度对“女性身体写作”现象予以关照的研究则鲜有涉及。本文以“从文化社会学视角看女性身体写作及相关文化现象”课题调查结果为基础,试图展示当代大学生读者对“女性身体写作”的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探讨近20年来台湾少数民族题材文学创作风貌的基础上,发掘从台湾少数民族主体这一相对边缘视角言说历史的再现与批判潜能,并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考察相关文学创作与诠释所折射出的台湾政治文化变迁。台湾少数民族与非台湾少数民族作家在处理台湾少数民族题材时的切入视角与美学策略有显著差异:台湾少数民族作家致力于追溯被汉文化入侵、改造和收编的历史,反思部落文化在现代文明冲击下的溃败命运,并通过召唤部落文化传统来重建族群认同;非台湾少数民族作家侧重于以历史事件为扭结呈现创伤记忆,一方面流露出某种赎罪心理,另一方面也有淡化历史上台湾少数民族与汉民族冲突的倾向,以共构入史的策略将台湾少数民族的悲情转化为“台湾人”的悲情。本文认为,对台湾少数民族文学的分析应与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元文化论的兴起与本土化论述策略转型的社会背景的考察相结合,才能还原台湾少数民族议题在当代台湾的兴起与质变过程,进而把握近20年来文学领域对台湾少数民族题材的关注所呈现的历史眼光与意识形态心理变迁轨迹。  相似文献   

15.
从审美心理发生学的角度看,笔者不太同意文化起源与人类起源同步、原始文化起源与人类审美意识(审美理性心理)发生同步的观点。而是认为人类起源在前,文化起源在后,人类的审美心理发生在前,原始文化起源在后。笔者的结论是:原始人类的审美心理潜伏于高等动物(人猿)的种族遗传,发端于原始人类时空观念的形成和对自然形式美的感受体验,表显于第一件艺术品(石器)的创制,发展于图腾崇拜、宗教巫术、神话传说、文学艺术。  相似文献   

16.
刘丽敏 《桂海论丛》2008,24(6):86-88
中国民间的女神信仰与天主教的圣母崇拜,二者的起源可以共同追溯到人类原初的母性崇拜心理。由于社会现实、文化传统、宗教传统的差异,二者在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共通性的同时,也呈现出巨大的地域和文化的差异。文章从对女神的神性与神功的不同理解出发。分析了中国民间的女神信仰与天主教的圣母崇拜的差异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7.
在日据时期台湾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文学期刊为台湾作家提供了发表园地,对台湾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媒体是文学的外围,是文学传播的重要环节,可以将其作为日据时期台湾现代文学的文化背景来解读。在此时期,进步媒体传播民主理念和思想,成为民主启蒙运动的载体。同时也有一些对殖民当局进行协力的文学期刊社团存在。日据时期台湾文学反殖民和追求社会进步的历程,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媒体角力与媒体抗争史。  相似文献   

18.
蛇王节·闽越文化·稻作习俗--浅谈闽北樟湖的蛇王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彬 《思想战线》2001,27(3):112-115
闽北樟湖蛇王节的民俗事象,其文化内涵显示了蛇信仰的文化遗存.再深入一层,从稻作农业结构的文化氛围入手,可以得知,此种活蛇崇拜起源于稻作习俗中的祈年祭和祈雨行为.  相似文献   

19.
论现代文学叙述中妓女形象谱系与话语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中国,妓女形象成为一种隐喻,一种表达思想意识、建构社会性别身份的媒介.人们通过对妓女形象的认知和想像来表达他们对民族现代性、社会关系和妇女解放等重大社会命题的思考,以此建立自我想像,寻求自我认同.对中国现代文学中精英知识分子笔下的妓女形象作-个谱系来考察,可以了解中国现代精英知识分子如何通过"这个媒介展开有关政治权力和文化转型,国民性和文化归依感等等问题的讨论",检视创作主体的社会性别和社会身份对妓女话语系统建构影响.  相似文献   

20.
Over the past few decades researchers have begun to examine the importance of understanding 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 and the many contexts in which youth find themselves. The social contexts in which adolescent development occurs are varied and complex, particularly the development among African American youth. African American youth are faced with a number of challenges including living in single-parent homes, high teen pregnancy rates, and poor neighborhoods, yet many of these youth continue to thr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y structure (single-parenting) and adolescent outcomes such as educational aspirations and sexual activity among African American adolescent youth aged 12-17. Approximately 462 African American youth were surveyed. A number of positive results emerged; for instance, there w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family structure and educational aspirations. The number of parents in the home did not interfere with youth wanting to complete high school and go on to college (r?=?-?.218, r2?=?.04, p?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