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4 毫秒
1.
8月1日,台湾当局“大陆委员会”就李登辉的“两国论”发表“书面说明”,极力为李登辉分裂中国、鼓吹‘治独”的谬论进行辩解。这份“书面说明”力图说明李登辉的分裂言论是基于历史、于法有据,是“从政治、历史与法律的观点,对既存事实做明确的说明”;大肆歪曲1992年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的关于在事务性商谈中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还“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之原则”的共识,在两岸谈判地位上大做歪理文章,事实究竟如何、有必要正本清源、以正视听,彻底戳穿台湾当局书面说明的欺骗性。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平等谈判不可或缺的基础台湾当局“…  相似文献   

2.
4月23日,每年一度的美台军售会议结束。会后,美方宣布向台湾出售价值60多亿美元的军火。这宗美台军火交易的特点是数量大、技术水平高、多属进攻型武器,是十年来台湾当局规模最大的军火采购,无论在数量上、规模上,还是在技术上、性质上,都有重大的突破。 台湾当局为其如此大规模地采购军火编造了应付“大陆威胁”、确保“台湾安全”等借口。祖国大陆一再宣示将致力于和平统一,希望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进行两岸谈判,只要台湾当局放弃分裂立场,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双方就可以谈起来,根本谈不上大陆对台湾构成什么威胁。台湾当局如此  相似文献   

3.
曾经由台湾媒体传出消息:5月10日台湾当局领导人提出新的主张:“两岸三通可以考虑授权民间谈判。政府可以主导、参与、介入,但不必站在第一线,透过委任授权也是方式之一。”不过,“陆委会”立刻出来更正:台湾当局领导人并没有说未来要“授权”民间团体进行三通谈判,而是说可以“委托或透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两岸对话与谈判问题上,“不预设任何前提”是台湾当局领导人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仿佛台湾当局对重开两岸对话与谈判持一种无条件的、开放的态度;而祖国大陆方面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是为对话与谈判设置不合理的前提。这种舆论造势,使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误以为台湾当局真有所谓对话的“诚意”和“善意”,但它却经不住两岸关系的现实和两会商谈的历史的检验。  相似文献   

5.
论两岸民事司法中的平行诉讼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建源 《台湾研究集刊》2004,18(1):12-21,35
平行诉讼是当前涉台民事司法实践中遇到的一个突出的现实问题。与其他复合法域国家有所不同 ,两岸平行诉讼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 ,台湾当局不允许大陆居民以民事诉讼为由申请进入台湾地区 ,当事人接近司法权利的行使受到人为限制。对当前人民法院关于两岸平行诉讼的司法实践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可以看出 ,不同法院对重复诉讼和对抗诉讼所持的态度和采取的做法不一致的原因在于 ,立法或司法解释对审理涉台民事案件适用程序法问题的指引不明确。为消除平行诉讼产生的负面效应 ,在两岸授权民间团体的事务性商谈难以恢复的情况下 ,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以制定司法解释的方式确立“不方便法院原则”、“待决诉讼”、“协议管辖”以及“裁量管辖”等解决两岸民事司法管辖权冲突的制度  相似文献   

6.
台湾当局出于政治上的考量,担心两岸经贸关系趋于密切,始终以政治的手段来阻挠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其结果受到伤害的首先是台湾经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台湾经济决策有三大失误:第一,阻挠两岸直接“三通”。台湾当局认为两岸实现直接“三通”,将不利于其政治目标的追求,也把两岸“三通”作为两岸关  相似文献   

7.
台湾民众与台湾当局的两岸观是指台湾民众与台湾当局对发展两岸关系的基本态度和看法,其中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对两岸关系的定位,其二是对发展两岸关系的构想.当然,台湾民众的两岸观不是指某一个人或某一个团体的态度和看法,应当是大多数人民的公意,也就是民意.台湾当局经常打“民意”牌,而且各种新闻传播媒体上充斥着大量的所谓“民意调查”.这些“民意调查”都受到委托单位的需要、问卷设计的倾向、被调查人的代表性、社会舆论的导向与非正常政治因素干扰的影响,其可靠程度是要打折扣的.笔者目前尚无法到台湾进行实地调查,只有使用台湾正式公布的“民意调查”,作为唯一的参考资料,对台湾民众与台湾当局的两岸观进行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8.
编辑部吹风     
国台办主任陈云林5月21日关于尽快实现两岸直接“三通”的讲话,在台湾引起了巨大反响。连日来,台湾各界人士纷纷发表谈话,希望台湾当局尽快授权民间人士与大陆协商两岸“三通”。一些有影响的工商界人士还主动请缨,愿意得到授权后参加两岸“三通”协商。  相似文献   

9.
当前海峡两岸政治分歧的焦点是要不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以及如何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在要不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问题上,台湾当局时而表示台湾至今坚持一个中国,时而又表示台湾从来不说一个中国,到底是坚持一个中国,还是不是坚持一个中国,闪烁其辞,扑朔迷离,让人始终得不到一个明晰的概念。在如何坚持一个中国原则问题上,台湾当局试图进行种种解释,先后提出“阶段性两个中国”、“一个分治的中国”、“现在没有一个中国,统一之后才有一个中国”等等说法,这些说法强调的是两岸的分,而不是合,特别是台湾当局领导人在接见美国(华盛…  相似文献   

10.
两岸要闻     
江泽民1997年12月31日发表新年讲话,他强调,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完成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任何企图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台湾独立”的图谋,都注定要失败。希望台湾当局以民族大义为重,拿出诚意,采取实际的行动,推动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促进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的早日实现,并尽早回应我们发出的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两岸进行谈判的郑重呼吁。 江泽民希望台湾当局尽早回应在一个中国原则下两岸进行谈判的郑重呼吁  相似文献   

11.
Chen Qimao 《当代中国》2011,20(68):153-160
The cross-Straits relationship has improved greatly since Ma Ying-jeo took over power in Taiwan in May 2008. However, people should not be over-optimistic, because all the positive changes enacted so far are not irreversible. It is important for both sides to seize this opportunity to advance the cross-Straits relationship step-by-step, and when conditions are right, to hold political negotiations and sign a peace agreement to end the status of hostility between them officially, so as to establish a framework for peace and development across the Straits, making the positive changes irreversible. The precondition for the signing of a peace agreement is a consensus on the one-China principle. Beijing has redefined the principle as ‘both the Mainland and Taiwan belong to China’. It is close to Taipei's original definition of one-China, which has been defined in the ROC's ‘constitution’ and other official documents. Both sides should make joint efforts to create conditions for political negotiations.  相似文献   

12.
海峡两岸警务合作大致经历了相互试探、间接联系、直接协作、制度建构等发展阶段,集中反映了双方警务合作必须因应两岸政治互动基本态势,必须适应两岸经济社会整体趋势,必须呼应两岸认知心理大致走势等内在规律,因此,推进跨海峡警务合作应着重落实“一个中国”原则,建构预警网络,消弥误解隔阂。  相似文献   

13.
当前,当事人持大陆人民法院作出的民事调解书向台湾地区申请认可时,多被驳回,其原因与两岸调解制度差异有关,也与两岸离婚制度的差异有关。在两岸调解离婚制度趋同的背景下,台湾地区法院应循《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所确立的互惠原则,将人民法院作出的调解书纳入裁定认可的范围。同时,大陆也宜明确调解书的性质为裁定,为离婚调解书及其他民商事调解书在台湾地区的认可创造良好条件,促进两岸民事司法互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原则性规定两岸司法互助的“罪赃移交”事项。“罪赃移交”涉及打击跨海峡经济类犯罪之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两岸司法当局正在尝试与寻求突破。借鉴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有关“追缴犯罪所得”之理念与制度,两岸可构建罪赃分享、通过民事诉讼直接追回财产、不经定罪的没收、承认与执行对岸刑事裁判中的没收、在特定犯罪中实行举证责任倒置规则等基本制度,为两岸“罪赃移交”实践清除法律与现实障碍。  相似文献   

15.
本文聚焦中日间关于台湾问题的“1972年承诺”,对中日两国围绕台湾问题存在分歧的症结及解决前景进行了分析,认为日本一直不肯直接承认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并经常在这个问题上制造摩擦(如邀请台湾政治敏感人物访日),除了因为他们有些人无意认真遵守《开罗宣言》的规定之外,还因为他们不得不受美国台湾政策的影响以及他们固有的对台湾的战略思考所致。中日间关于台湾地位问题的“1972年承诺”就是鉴于日方这种法律、政治和战略考量,在中美日三国合作的背景下妥协的产物。笔者认为,随着中美日“三角关系”的趋于形成和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建立,必将为中日间关于台湾问题的合理解决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6.
经过50多年的发展,台湾地区形成了由“集中交易市场一上柜市场一兴柜市场”构成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有效促进了台湾地区金融资源的配置。经过20多年的发展,大陆业已具备了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雏形,但同台湾相比,大陆资本市场层次性不够清晰、不同层次资本市场间升降转板机制尚未形成、场外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由于两岸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优势存在较大差异并有明显的互补性,两岸可以通过合作达成优势互补、获得双赢。两岸多层次资本市场在主板市场、场外市场、升降转板、资本监管等领域存在很大合作空间。  相似文献   

17.
两岸合作开发南海渔业资源法律机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自古以来便是中国渔民的重要作业渔场。两岸合作开发南海渔业资源,是解决南海争端的重要着手点和突破口。两岸南海渔业合作符合双方共同利益,但这一合作必定面临诸多内外因素阻碍。内部因素是两岸主权共识缺失、互信基础薄弱、沟通渠道有限;外部因素是南海周边国家的分化和美国的阻扰。然而,南海渔业资源北衰南兴的现状与外来侵渔的紧迫形势决定了两岸加紧合作共同维护南海渔业资源主权权利是必要的。目前两岸在政策、法律和技术层面的一致性、默契性和互补性也决定了双方南海渔业合作是可行的。两岸可基于《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已搭建的制度化平台,由两岸经济合作委员会成立南海渔业工作小组,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构建南海渔业资源合作开发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8.
Robert S. Ross 《当代中国》2006,15(48):443-458
Taiwan is a revisionist power. Its independence movement challenges a vital status-quo interest of mainland China's opposition to a de jure Taiwan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and maintaining, however ambiguously, Taiwan's commitment to the ‘one-China’ formulation. Why is it that a small and vulnerable island off the coast of a great power has continued to challenge the vital interest of that great power and risk war? Adopting a ‘levels of analysis’ approach to Taiwan's mainland policy, this paper addresses this question by examining four prevalent explanations for Taiwan's revisionist diplomacy: (1) the mainland deterrent is ineffective, reflecting Taiwan doubts about either mainland capabilities or mainland resolve to wage a retaliatory war; (2) in an example of the security dilemma in alliance politics, US commitment to Taiwan, although aimed at deterring PRC use of force, encourages Taiwan to challenge the status quo because the Taiwan leadership is confident of US intervention and US ability to defend Taiwan; (3) becau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a ‘Taiwan identity’ and of corresponding domestic political pressures, the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has been compelled to adopt a pro-independence policy; (4) Chen Shui-bian has a personal commitment to Taiwan independence and has been willing to challenge the mainland's interest in one-China, despite risk of heightened conflict and regardless of domestic political considerations.  相似文献   

19.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当局的亚太经济战略均以减缓两岸经贸关系发展、挑战"一个中国"框架为主轴。马英九上台后,以"黄金十年"愿景为蓝图,在"壮大台湾、连接亚太、布局全球"的总战略下"通过大陆走向世界",以"战略平衡"、"同步多轨"、"官民结合"等方式推动对外签订双边经济合作协议(ECA)及加入TPP、RCEP等多边经济合作机制。这一战略虽给大陆维护"一个中国"框架带来新课题,但总体上保持两岸政经良性互动,稳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并对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描述了"两岸族"台胞的现状,指出其参与营造的"两岸生活圈"在两岸间织造了绵密的社会连带网络,有助于两岸民间社会的联结、沟通及互信的建立、深化.重点在吸收西方社会身份理论的基础上,引入本土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以中国人的"我们"的观念,探讨"两岸族"在社会身份定位上的特殊之处,特别指出其不是自外于大陆人和台湾人.而是在其间生成既有差异对比又有联结沟通功能的中间群体,是在"重叠的认同"中将两者都视为"自己人",这有助于两岸民众在日常交往的点点滴滴中汇流成血脉相连、荣辱与共、互信互赖的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