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刑事侦查活动本身决定侦查思维有别于一般的思维,其基本特性可以概括为现实性、关联性、集散性、交织性和谋略性。侦查思维是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的对立统一。其中形象思维在刑事侦查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呈现出特殊的形式:或直接反映真象,或以部分推测整体,或提供联想推断,或模拟复现原貌。刑事侦查中应将形象思维与科学侦破手段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正> 人类总是追求探明世界上存在的一切的一切的奥秘。这种驱力,推动科学的发展。如果我们想探明艺术创造工程的奥秘,毫无疑问,艺术实践中思维活动的规律,是这个领域的阿基米德点。艺术创造工程不同于其他创造工程,这表明,艺术实践中的思维是一个单子式的存在:它有自己的规律,因为它有自己的世界,经验和目的。如果给这个单子式命名,我叫它艺术思维。为什么?按我国科学家钱学森的意见,人类有三种基本的思维形式: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有人反对把灵感作为一种思维形式。论者指出,  相似文献   

3.
卢锋  韦光辉 《当代广西》2012,(12):30-31
当前,我区领导干部观察、分析、思考问题的视角、方法和形式,正在伴随着观念的更新,新知识的渗透,新技术革命的冲突,悄然发生着变化。具有时代色彩的活跃的新的思维方式,正在淘汰或补充呆板过时的旧的思维方式。各级领导干部要想在“解放思想、赶超跨越”大讨论活动中站在前列,有所作为,善于创新思维方式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范武邱 《求索》2010,(3):100-102
灵感堪称是人类“思维之树”上最美丽的花朵。哪里有人类的创造活动,那里就有令人惊奇的“灵感之花”。在艰深的科学创造活动中,有“灵感之光”的闪耀;在繁复的文艺创作活动中,有“灵感之翅”的跃动。本文拟基于语言哲学层面对灵感思维的作用机制以及灵感对思维主体的要求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自从钱学森同志在“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之外,又提出“灵感思维”这一新的思维形式以来,关于思维形式问题的探讨,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下面,想就此问题谈一点意见,向钱老请教。 一、作为一种思维形式的依据是什么?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人们通常把思维形式分为形象思维与逻辑  相似文献   

6.
自近代自然科学革命以来,科学认识的思维机制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认识论之谜。科学认识本质上是创造性思维。逻辑思维不是科学创造思维唯一的或主要的形式。近年来人们提出了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直觉思维、审美逻辑等创造性思维诸形式。我认为,科学创造性思维的主导形式是形象思维。唯有它具备心理学和哲学认识论根据,表现出区别于逻辑思维的特殊规定性。有关这一问题的探讨,需要深入研究科学和哲学史,而集科学家与哲学家于一身的康德和爱因斯坦类型的思想家更值得我们研究。  相似文献   

7.
梁太波 《当代广西》2013,(19):29-30
强化领导干部法治思维是治国之需 国因法而治,因法治而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报告首次将法治思维作为对领导干部的一项基本能力要求写入其中,充分显示出法治思维在建设法治中国、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这也表明,不仅法律学者、法律工作者需要具备法治思维,各级领导干部也都应该自觉运用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8.
李学辉 《湖湘论坛》2001,14(3):39-41
创造性思维就是努力创新,想出新办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成绩的思维。面对汹涌澎湃的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浪潮,面对充满竞争、挑战和机遇的二十一世纪,领导干部必须善于培养创造性思维,才能发展一方,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最具有冲击力,处于不败之地。 领导干部培养创造性思维,不仅要注重实践的磨炼和探索,而且要注重理论的积累,尤其要善于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系统论三个方面入手。 一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领导干部要培养创造性思维,就应当在马克思…  相似文献   

9.
法治思维是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思维方式,没有法治思维,也就没有法治方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也就只能是一句空话。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养成的基本路径有三个,即加强法律学习,通过法律知识的储备和法治理念的树立,实现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自我养成;强化制度控权,通过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健全,促成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自律养成;坚持法治导向,通过法治政绩考核和选拔任用机制的完善,引导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自觉养成。  相似文献   

10.
创新思维是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灵感思维等多种思维形式的有机结合,是判断推理敏捷、概括综合准确、分析思考深刻、联想想象新奇的高级思维智能。它除具有一般思维的共同本质和属性外,又具有区别于其他思维类型的独特性质,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1、新颖性。新颖性是创新思维首要的、最本质的特征,它具体表现为思维目标新颖、思维方法新颖、思  相似文献   

11.
最佳思维素质的内涵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具有思维形式的反常性、思维空间的开放性、思维方式的辩证性、思维成果的独特性以及思维主体的能动性等特征。创新思维有助于提高人们对事物的审视力度、研究力度、敏锐力度、挖掘力度、展望力度。提高创新思维的能力的根本就是要全面系统地学习并掌握各种逻辑的思维方法 ,努力培养和提高直觉、灵感、顿悟、模型、想象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2.
李天华 《群众》2009,(8):61-63
近几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我省各级党委把中心组学习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并注重从完善机制、深化内容、创新形式、转化成果等方面狠下功夫,有力地促进了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理论素养、思维水平、领导能力和执政本领的不断提升,为全省经济社会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思维方式问题对于领导者来说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思维方式的优劣是检验领导者领导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志。由于种种主观、客观因素的影响,目前不少青年领导干部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思维科学把它称之为思维方式的误区。笔者认为,作为跨世纪的青年领导干部,应当注意避免以下几种思维方式误区:一是主观式思维方式误区。辨证唯物主义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否则就要犯主观主义错误。目前有些青年领导干部,自认为受过较高的学历教育,有着较好的知识水平和素质,思考问题、处理问题不是从不断变…  相似文献   

14.
新常态下基层领导干部应该做到时刻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主动进行心理调适;学会容忍,增强抗挫能力;淡泊名利,培养健康生活情趣等新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状态。新常态下强化基层领导干部的思维及行为方式,应该以完善的机制体制提升基层领导干部工作的向心力;以鲜活的形式载体提升基层领导干部工作的渗透力;以崭新的方式方法提升基层领导干部工作的说服力;以明显的成果成效提升基层领导干部工作的软实力;以制度治党筑牢党建根基,推动基层领导干部思维和行动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情感思维形式这一新命题并作了初步论证:(一)人的情感分非理智性或感性的情感和理智性或理性的情感两大类型,后者是情感思维的重要根据;(二)理智性或理性情感的能动性表现于情感思维过程,大体分为以情取舍、以情评价、以情而作三种基本情况;(三)情感思维是人们以自己在以往实践中所形成的理智性或理性情感,进行情感判断,表示情感态度,以指导、支配、影响审美实践和其他社会实践的思维形式,是一种心理功能,它同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既有联系又有显著区别,因此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来源于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也是科学思维的结晶。学习研究“三个代表”思想中的战略思维、理性思维、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对于提高全党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思维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学界对侦查思维的研究逐步深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些研究主要是围绕以下几点进行的:一是侦查思维方式的类型,包括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和直觉思维以及其特点和功能;二是侦查思维方式的转变,即传统的侦查思维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侦查实践,需要向创造性、开放性、多样性、动态性方向发展;三是侦查思维的优化,即在具备了主客观条件的基础上,找到侦查思维优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一、构思立意作家的创意萌生后,创作主体就要在一定审美理想的指导下,进行高度专注集中、劳心劳力的创意孕育和创作构思活动。 创意的孕育生成过程通常也叫艺术构思过程,它是文学创作的中心环节,又是决定未来作品面目的极为关键、重要的阶段。 构思这种思维运动不光包含形象思维,而且同时包含着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灵感思维、情感思维等多种思维形式在内,它是一种全面的艺术思维运动  相似文献   

19.
李阳 《重庆行政》2015,(4):62-6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化解矛盾、推动发展、维护稳定能力”。法治思维是指执政者在法治理念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法律规范、法律原则、法律精神和法律逻辑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思想认识活动。其最根本内涵是,领导干部的权力来源于法律,权力受制于法律,权力与责任相统一,权力要尊重权利。  相似文献   

20.
法治思维是指按照法治的要求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提高有利于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维护社会稳定和提高领导干部化解矛盾,降低风险的能力。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提高需要强化党校的法治教育功能,将法治思维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并建立法治思维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