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五”期间,黄河流域防洪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建设实现了一系列的重大跨越,但是,黄河洪水依然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仍然是制约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黄河防洪减灾管理工作对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对黄河防洪减灾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为下一步工作的改进提供了较为详实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黄河河口管理,保障黄河防洪、防凌安全,促进黄河河口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3.
1992年5月,中国科协组织中国水利学会、河南省科协、山东省科协,联合黄河水利委员会,邀请多学科专家23人,对黄河下游防洪减灾问题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实地考察。5月(?)日~30日又邀请全国各方面有关专家和人士70余人共同对黄河防洪减灾问题进行了研讨。专家考察团根据考察和研讨情况,经过分析研究,认为90年代黄河下游防洪减灾工作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随着国家对水利基础产业的倾斜,在科学技术进步、管理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4.
为了确保我省黄河安全度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及国务院规定的黄河防洪任务,结合我省黄河防洪工程现状和河道排洪能力,制定黄河防洪预案。  相似文献   

5.
从首次调水调沙看黄河下游防洪形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下游年均淤积泥沙2.2亿吨,致使现状黄河下游河床普遍高出背河地面4~6米,黄河成了悬在下游两岸人民头上的“悬河”。由于黄河特殊的多泥沙、善淤积的河情、河性,实现黄河的长治久安任重道远。为了科学调度水库,改变黄河小水多沙、高含沙水流淤积下游河道的不利局面,进一步探讨河道的冲淤规律,实现增大下游河道输沙能力和行洪能力,改善不利河势,有效减轻下游防洪压力的目标,2002年7月4日—7月21日,黄河水利委员会进行了黄河首次调水调沙试验。试验中暴露出的黄河下游防洪减灾问题分析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精心准备下,在各…  相似文献   

6.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几千年来,它哺育着两岸的亿万人民,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可是,黄河含沙量大,下游河道淤积严重,引起频繁的灾害,长期以来又成为一条闻名于世界的灾害性河流,尤其下游最为严重。因而,历代治河,都以下游防洪为重点,现在...  相似文献   

7.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的重大国家战略,是造福黄河两岸人民的民心工程.抢抓这一重大战略机遇,统筹谋划,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健康高质量发展,是三门峡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8.
2002年是我国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中极为重要的一年,做好今年的黄河防汛工作,确保防洪安全,对于维护社会繁荣稳定,顺利实施国家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当新世纪到来的时候,黄河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展现在世人面前。由水利部、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联合兴建的国家“九五”重点工程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最后一台发电机组(5#)通过验收,于12月12日10时38分启动,并网发电。至此,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六台机组全部投产运行,枢纽主体工程完工,即将验收。万家寨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黄河北干流上游托克托至龙口峡谷河段内,是黄河中游梯级开发规划的第一级。坝北左岸为山西省偏关县,右岸为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万家寨水利枢纽的主要任务是供水结合发电调峰,并兼有防洪防凌作用。年供水量14亿立…  相似文献   

10.
第一次开发黄河上游航运1998年4月6日,黄河兰州段疏浚、整治工程拉开帷幕,这是我国首次对黄河上游干流进行航运开发。这项工程将开发兰州市区38.4公里的黄河河道,最终达到五级航运标准。  相似文献   

11.
从黄河96·8水灾的特点入手,分析黄河目前的主要问题是河道淤积河床抬高;主要危险是黄河洪水漫滩后主流失控,容易造成河床摆动,破坏滩区生产,甚至顺堤行洪、大堤溃决的洪水灾害。造成这种状况的深层次原因是滩区生产活动与黄河治理矛盾;管理体制部门分割、上下失调,激化了黄河水少沙多的矛盾。解决的办法:优化“三约束”,建造黄河洪水漫滩主流稳定的工程保障体系和自控防洪体系,形成洪水涨落有序、且不断改善滩区生产条件的良性循环,力求以相对少的投入收到大的治黄效果和综合改善自然环境的社会效益;机挖“三淤”,疏浚河道,人工塑造河槽;充分发挥现有防洪和引黄工程作用,实现自流“三淤”(淤临、淤背、淤滩);制定政策,筹集治黄资金;理顺体制,强化黄河主管部门的协调作用;南水北调,引江入黄, 把中国的地势和雨量分布特点转化成中国巨大的自然优势。在中国利用革命手段改造社会、并找到用市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之后,用科技工程手段,根治黄患,改造大自然、优化自然基础条件推动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就历史地提到社会日程了。  相似文献   

12.
来函照登     
《中国减灾》编辑部: 贵刊1992年第2期“黄河下游防洪减灾对策建议”,说明黄河下游防洪减灾的形势仍然是十分严峻的,强调黄河下游河道的防洪治理,提出对策建议,是很有意义的。但是在文章中多次提到“上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难度大,短期内进入下游的泥沙不会明显减少”;“上游水库修建和灌溉事业发展不断引起的水沙条件变化给下游防洪带来新问题。”这些论点用来说明必须加强黄河下游河道治理是可以的,但必须作补充说明,以免误解。上中游水土保  相似文献   

13.
2005年是全面完成“十五”任务,为“十一五”发展打好基础的关键一年,也是我省改革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我省黄(沁)河的防汛工作,意义重大。一、防洪形势和任务我省黄河防洪与治理历来受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防洪工程体系不断完善,抗洪能力不断加强。通过全省党政军民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战胜了历年洪水,赢得了黄河岁岁安澜,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由于我省黄河地理位置特殊,河道形态复杂,加之洪水泥沙尚未得到根本控制,防御措施还不够完善,还存在着“二级悬河”突出、河道工程体系还不配套、大…  相似文献   

14.
现将《2 0 0 1年河南省黄河防汛工作意见》及《河南省黄河防洪预案》印发给你们 ,请结合实际情况 ,认真贯彻执行。黄河安危 ,事关大局。各地要强化各项防汛责任制 ,落实各项防汛措施 ,确保黄河度汛安澜。2 0 0 1年河南省黄河防汛工作意见   2 0 0 1年是新世纪的开元之年 ,也是“十五”计划实施的开局之年 ,做好今年的黄河防汛工作 ,确保防洪安全 ,对于保障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黄河防洪形势和存在问题黄河自陕西潼关进入我省 ,西起灵宝 ,东至台前 ,流经三门峡、洛阳、济源、焦作、郑州、新乡、开封、濮阳…  相似文献   

15.
黄河断流的生态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利华 《中国减灾》2000,10(3):26-28
从黄河断流的时空特征分析了黄河断流的根源 ,提出了治理黄河断流的生态学对策。  相似文献   

16.
入汛以来,黄河上游降雨持续偏多,中游出现四次强降雨过程,黄河多条支流相继出现多年未遇洪水,黄河干流先后形成2012年第1、2、3号洪峰。特别是7月30日形成的2012年第3号洪峰,洪峰流量达3860立方米每秒,为1986年以来最大洪峰,甘肃省榆中县青城镇黄河沿岸多处遭受洪涝灾害,群众损失严重,青城面临的防汛抢险形势非常严峻。  相似文献   

17.
王慧峰 《思想工作》2009,(10):40-40
在号称八百里的河套,巍然矗立着一座大型水利建筑,它像一颗熠熠闪耀的璀璨明珠,镶嵌在河套的金色大地上。这就是被称为“万里黄河第一闸”,河套灌区的“龙头”工程——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  相似文献   

18.
黄河是“地上悬河”,历史上曾“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为解“悬河”之危,许多人建议通过人工改道让“悬河落地”,但治黄专家指出,这种建议并不可行,是“好心办坏事”。黄河水利委员会研究员侯全亮说,黄河人工“改道论”历史上就有,目前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在下游改道,废弃“悬河”,再造新河;二是在上游改道,绕过黄土高原,一劳永逸解决黄河泥沙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朱俊杰 《春秋》2013,(5):58-58
黄河流域悠久的历史,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十分珍贵的遗产,存储了无数名胜古迹,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山东东明县地处黄河下游,沿黄124华里长,是黄河入鲁第一县,积淀着久远的黄河文化。位于黄河右岸、东明高村险工淤背区(大堤桩号206+900)的“高村黄河历史文化苑”,其治黄历史碑廊内有清代、民国时期的碑刻9座,上面刻有帝尧时期、战国、唐、宋、元、明、清朝时代的碑文。有宋朝苏辙和欧阳修的治河疏略碑,  相似文献   

20.
孙海峰 《中国减灾》2011,(7X):38-41
<正>2011年4月17日,甘肃省兰州市中山桥桥面及上部结构加固顶升工程进入收尾工作,当日,中山桥在电脑控制下"长高"了1.2米,由3.6米"长高"到4.8米。这是中山桥建成后经历的第18次维修,待全部工程完工后,中山桥不仅抗震、防洪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而且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