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思的守望     
在很大程度上,思是对生命的一种审美观照,思像光,它使世界显形。思不仅是一种冥想和观望,也是一种实践。人类之思经历了对理想之思、对人之思、对语言之思。对思的守望永远不会为我们提供关于尘世的一劳永逸的答案,但借助于思,我们才可以超越此地和此时,获得一种无限开放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杨越 《政策瞭望》2010,(2):56-56
《史记》中有两段记载:"纣始为象箸,箕子(殷纣时的一个大臣)叹曰:‘纣为象箸,必为玉杯。为玉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宋微子世家》)  相似文献   

3.
张亮 《当代广西》2005,(14):12-12
《淮南子·道应训》记 载了一个叫公仪休的人 “嗜鱼拒鱼”的故事:公仪 休相鲁而嗜鱼。一国献 鱼,公仪休弗受。其弟子 谏曰:“夫子嗜鱼,弗受何 也?”答曰:“夫唯嗜鱼,故 弗受。夫受鱼而免于相, 虽嗜鱼,不能自给鱼;毋 受鱼而不免于相,则能长 自给鱼。” 公仪休明明嗜鱼,却 断然拒鱼,这在别人看来 似乎矛盾得有点难以理 解。但公仪休自有分寸, 他深知“君子爱财(鱼), 取之有道”的道理,自己 虽然嗜鱼,但万万不能因 此就轻易接受不义之 “鱼”。自己身居相位,俸 禄不薄,“嗜鱼”这个口腹 之欲基本可以自给,完全 没有必要再接受他人的 “好意”而冒丢官弃职的  相似文献   

4.
作为海德格尔思想主题的存在贯穿于其艺术之思,并因此使得海德格尔的艺术思想既联系又区分于传统艺术观念。告别形而上学是海德格尔艺术之思的基本出发点,而语词的区分则成为海德格尔告别形而上学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近思录》是一部有目的有系统介绍北宋四子思想的语录体编著,虽说绝大部分内容不是原创的,但在篇目结构、卷次编排上却具有原创性的学术价值,成为后世理学要籍编撰时仿效的范本《。近思录》各卷篇名与本卷内容非常吻合,各卷纲目与《大学》纲目相发明,分类编辑利于读者“近思”;它是整个儒学深造的阶梯;朱熹、吕祖谦的学术地位、理学思想影响力大。  相似文献   

6.
哲学是思的事情,但“哲学思什么”却是未定的问题,因为哲学的“思什么”最终决定哲学“如何思”,所以哲学的智慧首先在于如何划定思的界限和维度。面对流变的世界,哲思给自我划定的第一个界限是万物共有的存在。但个体之思无法把握世界整体的存在,所以哲思给自己划定的第二个界限是人的存在。面对人的存在,哲思追问的首要问题是人何以存在,“人何以存在”成为哲学追问的基本问题与最后界限。  相似文献   

7.
张福海 《求索》2012,(1):116-118
"本源之思"说的是对本源的思考,"诗性突围"说的是海德格尔用境域生成性的思维来思考本源问题。海德格尔改变了表象性思维的固化模式,而转变为一种非对象化的诗性思维,强调思维的境域生成性。思与境偕,思归属于境域。而最本源的境域之生成乃是是天地人神源初的相互归属性(化),是作为"之间"的命运。海德格尔的本源之思与诗性突围的研究将最终通往对"命运之诗"的思考。"命运之诗"说的是命运本源的诗性生成,也就是说本源的发生是命运性的,而此一命运性的发生也就是诗性的生成。  相似文献   

8.
追问存在的意义是海德格尔思想的主题。形而上学遗忘了存在问题。海德格尔后期走入语言,敢语文-存在思想。他通过词这分析揭示了存在与语文的源始统一性。语言的本质在于存在之言说即道说。思存即思存在现象学地展现和给予亦即存在之历史,存在历史在思中形成语言,语言是存在的家,语言亦是此在的家,存在在语言中生成并保持其本真历史。  相似文献   

9.
张颖 《春秋》2010,(2):42-43
孔子创建的儒家学派.经过子思、孟子、苟子等人的努力,得以薪火相传。迨至两汉时期,儒学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变革。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黄老学派一些思想被儒家学派吸纳.西汉时期的儒家已经不同于先秦时代的原始儒家。正因为如此,有些学者将汉代儒家称之为“新儒家”。  相似文献   

10.
明代中期文坛的"前七子"一直以来都作为文学史的重要流派而被人们所熟知,但这一提法并不是非常妥当、准确,长期以来并未受到学术界的重视。详细考察"前七子"成员的仕宦、聚合与交往,可以看出徐祯卿与"前七子"诸人不仅聚合在一起的时间短暂,群体交往也未见频密,他与诸人的联系主要是通过和李梦阳的唱和而产生的。徐祯卿被列入"前七子"成员,与当时的文坛领袖李梦阳交往的关系重大。分析"前七子"的文学主张,可以看到"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这一口号并不能真正地概括所有成员,他们的崇古各有差异。所谓明代"前七子"的提法,并不能全面地、彻底地反映明代弘治、正德年间的文学复古运动的概况。  相似文献   

11.
以西方诠释学为参照系和对话者,中国哲学呈现为以经典为基础的哲学之思,以经典为依据,是哲学之思的主要形式,"天人之际"是其所指向的主要对象。在诠释者与文本之间,不同的视域相激相荡,意义不断生成,郭象注《庄子》作为哲学事件,代表着一种成熟,它不仅表现在郭象注《庄子》时对诠释者与文本愿意之间矛盾的解决思路中,更表现在郭象《庄子注》中所表达思想内容即"游于羿之彀中与独化于玄冥之境"中,儒与道,名教与自然,人的现实关怀与精神超越在此得到了安顿。  相似文献   

12.
高湘泽 《理论月刊》2012,(10):173-179
关于汉斯·忧那思责任伦理代表作,国内许多学者迄今都以为1979年法兰克福出版社德文版《责任原则》与1984年芝加哥大学出版社英文版的《责任的命令》是在思想内容和观点见解上完全相同的同一本书的两个不同语种的版本,因而习惯于说忧那思责任伦理之最主要的代表作是德文版的《责任原则》或英文版的《责任的命令》。本文作者在对这两本书做通篇对比研读后发现:事实上,后者并非简单地只是前者的英译本,而是还包含着在章节内容设置等诸多方面对前者的有意修改或改写;这些改写,理当是忧那思本人在有关问题上的思想认识变化的体现。因此,若论最能够系统深入地体现忧那思责任伦理最终思想成果并因而堪称其责任伦理最主要代表作的书,当数《责任的命令》。  相似文献   

13.
《淮南子》以道家思想为主干,兼取儒、墨、法、阴阳诸家学派之长,“纪纲道德,经纬人事,上考之天,下揆之地,中通诸理”(《淮南子·要略》,以下凡引本书,只注篇名),不仅蕴含着对于天地自然的深邃认识和治国安民的宝贵启示,而且提出了颇具特色的道德教育思想,本文拟就此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4.
以"无"直接显现存在是后海德格尔运思的主题.而"无"无法以逻辑化方式道说与把握,所以,对"无"只能拆诸于非概念非逻辑的方式.以畏启示"无","无"之情形才能显明,"无"作为在者之根据才能"在"起来.对"无"的把握需要诗与思,惟有诗与思才具有建基存在的强力.  相似文献   

15.
孙慧明 《前沿》2009,(4):33-36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各有局限性。只有消解“中心论”,走向海德格尔之思,才能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人有七情六欲,为官者亦然。在对待“欲”的问题上是需要加以节制的,为官者更应采取克制态度。因为“制欲”与“廉政”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很值得为官从政者思考。 浏览中国历史,不难看到,不少清官良吏是看到这种联系的,从而自觉克制自己的欲望,收敛自己的嗜好。《淮南子·道应训》记载,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卿相公仪休特别喜欢吃鱼。有人听说后,便给公仪休送来一筐鲜鱼,公仪休坚辞不收。他的弟子太惑不解地问:“老师喜欢吃鱼,为什么不接受  相似文献   

17.
周初的礼制设计,"子"爵是小诸侯的爵位,春秋时代华夏小国之君和蛮夷戎狄之君,都被华夏大国贬称为"子";而华夏大国公卿,政治地位与这些子爵诸侯相当,因此也被称为"子","子"遂有尊称之义。《论语》中孔丘被尊称为"子""孔子",与他的男子性别、道德学问、圣人地位、弟子尊敬均无任何关系,惟一相关的就是他的官职:孔丘当过华夏大国鲁国的公卿。孔丘称"子"现象至少折射了周礼三个方面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华夷之间,显示了华夏民族强大的文化优越感;在华夏内部,显示了大国自豪的实力优越感;在君子之间,则显示了官本位的价值观和等级森严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8.
朱新宁 《群众》2014,(6):74-74
<正>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经讲过一个流传至今的"一口井"的比喻,对大臣们进行警示教育:一个人老老实实当官,守着自己的俸禄过日子,就好像守着"一口井",井水虽不满,但可天天汲取,用之不尽。《淮南子·道应训》记载了鲁国宰相公仪休"守井"的故事,有个人了解到公仪休最爱吃鱼,便投其所好给他献上了一条鱼。可公仪休  相似文献   

19.
余生也早,“有幸”亲历了中国近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虽说不过是小小一介书生,无法与闻高层政治,但仰首遥观,有些事情令我思之怅然,可以说终生挥之不去。周恩来总理的人格我是景仰的,知情者所说的他在“文革”中的困难处境,当代中国公众可以说既不为贤者讳,又给予由衷的同情和理  相似文献   

20.
学界对宋銒、尹文与墨家学派的关系的看法存在分歧。综合观之,宋銒、尹文"华山之冠"的装束与墨家学派所尚衣冠风格明显不符,亦同墨子"言不在服"的主张相悖。在学派归类色彩更强的《庄子·天下》篇中,宋尹学派、墨家分属两列。传世《尹文子》更是对墨家批评严厉,称其为不善之人,认为墨学脱离大道。所以,宋銒、尹文并不属于墨家成员。宋、尹二人因与墨子主张存在诸多相似之处而被误归于墨学团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