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十八大以来,诸如“中国梦”等“中国X”造词模式的概念引起了理论界的广泛讨论.文章对“中国X”概念进行了分类解读,认为这些概念之间存在内在逻辑联系,以“中国梦”为核心,从基础、路径、动力、来源、传播、目标等层面形成有机框架,这对于促进党的理论创新具有重要价值.主要体现在:可从强调社会主义到挖掘“中国性”,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将党的理论创新置于中华文化的深厚土壤,强调现代与传统的关联;通过巧妙的意识形态与突出“中国性”,体现世界眼光,有效应对文化霸权等.  相似文献   

2.
马光远 《同舟共进》2011,(12):15-16
中国人均GDP已达4000美元左右,正式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过去30多年,中国走了一条极具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而这种以“摸着石头过河”著称的改革形式,近年来又被冠之以“中国模式”,并被广泛讨论。作为一种与“华盛顿共识”相提并论的模式,尽管“中国模式”一直没有很明确的内涵和外延,但这并不妨碍各界对它的赞扬或批评。特别在今天,当中国的改革再次站在十字路口面临方向性选择时,对中国改革开放33年的历史进行回顾和总结,寻找改革新的共识和突破口,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舒尔茨看来,农业经济学就是“穷人的经济学”。因为世界上大多数贫困人口都集中在农业部分。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回答记者有关“三农”问题的提问时,引用了舒尔茨的一段话。舒尔茨关于“穷人的经济学”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欠发达国家某些现实情况,也揭示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发展的某些规律,因此,对于发展中国家处理好工业化过程中工业与农业统筹发展及城乡统筹发展关系具有借鉴意义。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在中国“丰裕社会”中的贫困及治理的问题上,要懂得“穷人的经济学”,更要首先做到不歧视穷人。  相似文献   

4.
杨懂 《同舟共进》2009,(8):6-10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及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国际间有关“中国道路”的讨论日益成为焦点。例如,“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美国学者约瑟夫·奈就曾说:“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让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特殊的发展模式和道路也被一些国家视为可效仿的榜样……更重要的是将来,中国倡导的政治价值观、社会发展模式和对外政策做法,会进一步在世界公众中产生共鸣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以本世纪初的“北京共识”为开端、逐步发展成型的“中国模式”论,提出了一个无论对于总结过去还是规划未来都极其重要的问题,值得认真加以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严磊  闫红霞 《前沿》2012,(19):4-8
“中国模式”是当前国内外媒体热议话题,但是学术界对这个问题还尚未形成一定的共识,其争论主要集中在概念、特征及意义等方面.“中国模式”实际上是中国发展的一种独特的经验,也是其他发展中国家难以复制的.虽然一些学者对“中国模式”持怀疑态度,但“中国模式”是客观存在的.“中国模式”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另一种方式的解读,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有益补充.它们都源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它们之间既相互关联,又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问题的讨论,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实践而日益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问题,首先应对“两次飞跃、三大成果”有科学的认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起始和各个发展阶段的区分。笔者认为,毛泽东思想是第一次飞跃,但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范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发展的、分阶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是发展的、分阶段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不同阶段。科学发展观在思想路线、社会整体发展以及经济、政治、文化、对外关系各方面,都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8.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西方一些国家先后炮制出“中国崩溃论”和“中国威胁论”。随着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及和平外交政策的实施,这些论调逐渐失去市场。最近,西方一些人士又提出“北京共识”即“中国模式”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表明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道路认识的深化,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国内学者对中国现代化的发展的理论概括,这一理论侧重于纵向考察。“中国模式”则是西方学者从全球的角度和世界的眼光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概括,侧重于横向比较。两者有着共同的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国模式”是相对“华盛顿共识”提出来的,它既不同于欧美模式、日本模式,也不同于拉美模式、印度模式,是对“华盛顿共识”的否定和超越。“中国模式”即社会主义模式,它的成功必将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产生示范性影响。◆◆“中国模式”还在探索发展中。我们决不能陶醉于已有的成绩,必须走创新发展之路,使“中国模式”更加完善,更具有世界魅力。  相似文献   

9.
自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历经30多年的实践,中国摸索出了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独特的发展道路,美国高盛公司顾问乔舒亚库珀默雷称之为“北京共识”,有学者称之为“中国模式”。这一中国模式首先使占世界贫困人口70%的人脱贫,这是中国对人类的一大贡献,同时也使发展中国家发展本国经济多了一种选择。2013年美国《外交》双月刊1-2号发表文章:《中共的生命力-后民主时代在中国开启》。文章认为,中国模式终结西方民主“唯一合法性”。现在我们所期望的是当代中国也能够创造出新的超越西方现代的文化模式:其一是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以使当代中国文化具有与中国经济相匹配的国际影响力,增强对当代中国的文化认同;其二是为世界的多元文化和人类文化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在此,本文主要探讨三个问题:一是文化模式概念,二是当代中国文化模式与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文化模式,三是当代中国文化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光辉历史征程中,探索出了一条既不同于苏联模式的发展道路,也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而是独具中国特色和中国风范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根本目的在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华民族种出的文明之种、开出的文明之花、走出的文明之路、结出的文明之果。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步履维艰的,频繁遭到来自国内外敌对势力的蓄意挑衅和恶意抹黑,他们通过“历史终结论”“主义失败论”“西方中心论”“国强必霸论”等奇谈怪论来蛊惑世人,想借此扳倒他人、抬高自己。然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成功实践,以“文明借鉴”“文明创新”“文明再造”“文明共存”分别破解了“历史终结论”“主义失败论”“西方中心论”“国强必霸论”。  相似文献   

11.
非均衡发展理论是西方发展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模式,其内涵是针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不具备均衡发展的资本和资源的实际,提出集中有限的资本和资源优先发展一部分产业或区域,以此带动和扩大其他产业或区域的发展。邓小平同志的“先富带后富”、“先沿海后内陆”和“三步走”等战略思想及其实施,都是非均衡发展理论中国化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12.
一、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正确认识企业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论述,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为我们搞好  相似文献   

13.
白洁 《青年论坛》2013,(6):15-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梦”不但引起了国内的热议和讨论,还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究其原因,与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新一届中国领导人的政治宣言以及“中国梦”所体现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分不开的.国际社会对“中国梦”进行了高度的评价,体现出广泛的认同感,但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梦”也存在一些疑惑.我们应该继续增强“中国梦”的有效认同,同时要积极化解疑惑,构建良好的国际环境.总之,实现“中国梦”要充分利用国际机遇,积极应对国际挑战,在国际环境中历练自身,成就梦想.  相似文献   

14.
戎珂 《人民论坛》2023,(17):12-16
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当前数字经济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基于中央提出的数字中国建设“2522”整体布局规划,本文将从数字经济视角出发,深入剖析数字中国建设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并提出“IBCDE”框架作为数字中国建设布局的可行方案,从而推动数字技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以数字化驱动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变革。  相似文献   

15.
“北京共识”与中国模式的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雷默作了题为《北京共识》的演讲以来,“北京共识”和中国模式已成为世界讨论的热点。“北京共识”和中国模式有何相同和相异点。是否完全同一,能否并如何区分之以使我国发展有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成为研究的重要问题。“北京共识”和中国模式之分野,驳斥了中国发展将对世界产生不良影响的诸如“中国威胁论”等错误论调,提出正确理解中国模式和“北京共识”的意见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张越 《思想战线》2021,47(4):74
近40年来中国古史分期研究和讨论的情况较之以往有一些明显的新特点。“无奴论”的再度崛起、中国古史分期“新说”的涌现,为多年来悬而不决的古史分期问题开辟了更多的研究途径。“封建”名实问题的讨论促使学者对五种社会形态理论框架中的中国古史分期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任何对中国古史分期问题的学理分析都离不开史实的支撑、史料的依据、理论的导引和现实的考量。  相似文献   

17.
2013年秋,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10年来,“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合作势如潮涌,有关“一带一路”的理论研讨、政策评估、具体实践以及未来规划,发展中国家踊跃参与,国际社会热议不绝,中国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与日俱增。“一带一路”作为中国提供给当代世界的一大公共产品,开辟了中华民族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重要路径,同时也成为引导国际关系与国际秩序良性发展、推动世界各国加速互联互通、促进人类文明互学互鉴向纵深发展的主要动力泉源。在人类社会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格局转换与分化动荡相互交织的大背景下,“一带一路”建设创新区域合作模式,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引领时代进步潮流,促进人类文明互鉴,成就有目共睹,经验举世公认。“一带一路”既是联动发展的中国策,也是时代进步的新潮流;既是国际合作的新范式,也是文明互鉴的重要通道。  相似文献   

18.
杨金海 《传承》2012,(1):80-81
随着全球经济的推进,中国的发展模式以及民主制度受到更多的关注与赞誉。由此,关于“西化”与“中化”的问题再次成为当前的两股重要思潮。近一百多年来,人们围绕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有“中体西用”论,有“西体中用”论,有“综合创新”论,最近有“中国模式”论,这其中蕴含着中国人对待外来文化之概念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19.
在美国学者雷默提出的“北京共识”推动下,“中国道路”以及“中国模式”、“中国经验”,无论在国际学界还是政界,都越来越成为“热词”,且持续升温,成为研究中国发展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20.
李根寿 《前沿》2010,(5):40-42
在长期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即党领导人民依法当家作主的"一个统一"和"四个制度"的"中国政治发展模式"。"中国政治发展模式"不仅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提供了根本保障,而且对于打破西方政治发展话语霸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