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切入点,是农民市民化的优选路径。它为农民市民化提供了重要契机,促使其实现身份转换、生活空间转换、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转换。但新型农村社区居民转换身份必须加大外在拉力,为其提供产业支撑;扩大财政投入,为其提供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为其提供管理保障;破解发展难题,为其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
关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民身份转换还是农地身份转换近来,许多地方以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迁村并庄、土地整治、两换(宅基地换楼房、承包地换社保)、城乡建设用地挂钩、农民变市  相似文献   

3.
<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指的是居住在建制镇、集镇及村庄等地的农民,以中小城镇和农村新社区为依托,以农村地区的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为基础,以现代化的生产生活设施为支撑,以城乡等值公共服务为目标,实现获得与城市居民相似或相同合法身份和社会权利的市民化过程。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工程的实施,我省大大加快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省城镇  相似文献   

4.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如何可为——以城乡一体化为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担负着实现城乡一体化和促进居村农民市民化的重大使命,然而,它当前的建设方向并不明确,正在实施的建设行动也颇受争议。本文以城乡一体化为视角,分析了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制度失误和滕尼斯式社区的"天堂"特性,认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既要去城乡"二元化"、去"天堂"社区的"天真性",又要留住传统农村社区的温馨,并且还要与城市社区对接,使生活在新型农村社区的居民能分享到与城市市民等值的公共服务,并过上与城市市民一样的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5.
朱丽颖 《理论月刊》2015,(2):153-157
新型城镇化战略核心是以人为本的"农民工市民化"转型。"农民工市民化"不是简单身份转换,而是实现"外来农民"向"城市人"乃至"现代人"转化的城市深度融合过程。面对"新型城乡二元结构"对农民工市民化的挑战,一个终身浸润式的"大教育"环境——完善的社区教育化人成为消解"新型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必然要求。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不仅需要发挥社区教育的优势,更要转变社区教育参与各方认识,完善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主体,构建社区学院为主的实体教育平台,设计个性化教育课程体系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调研组: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重要内容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可贵探索和实践,也是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既可以节约和保护耕地,促进农村市场发育、探索农民增收新途径,拓宽农民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7.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创新实践。然而,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践中,却呈现出政府主体错位、农民主体缺失的问题。消解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主体的积极培育:一是强化主流价值观引导,二是明确政府主体定位,三是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等。  相似文献   

8.
城乡一体化视野中的农村社区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在步入"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时期,党中央提出的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策略,为破解我国农村社会发展滞后的问题找到了切入点。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社区建设,要确立整体意识,变城乡社区"二元治理"观为"一体发展"观,实施城乡社会管理体制和制度创新,为农村社区建设营造良好外部宏观环境,通过完善的服务将农民凝聚起来,唤起农民对社区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我国城镇化加速推进时期,农民市民化现象十分普遍,而城乡文化理念融合又是农民市民化的关键一环。因此,促进城乡文化融合与城市文化理念培育成为农民城市化的必然要求。为此,政府要将新市民城市文化理念的培育纳入农民市民化体系中,城市社区要积极包容吸纳新市民,新市民自身也要主动学习城市文化,积极内化城市文化价值理念,三者形成合力,共同培育农民城市文化理念,完成农民"新市民"身份的转换。  相似文献   

10.
张浩 《人民论坛》2014,(3):156-158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创新实践.然而,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践中,却呈现出政府主体错位、农民主体缺失的问题.消解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主体的积极培育:一是强化主流价值观引导,二是明确政府主体定位,三是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等.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举措,其意义在于引导农民集中居住,节约投资和整合土地资源,更有效地利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让广大农民享受到改革开放与现代文明的发展成果,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把城乡社  相似文献   

12.
论农民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适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焦连志 《长白学刊》2009,(4):147-150
对于进城农民而言,两种不同文化模式之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是阻碍其真正融入城市的深层原因。进城农民实现职业与身份的转换是农民城市化的重要步骤,但要真正完成市民化过程,还需要实现对城市文化的文化适应。文化适应是个体或群体进入扣融入异文化环境的必经步骤。进城农民在实现地域、职业、身份等的变换之后,必须实现对城市文化的文化适应,这是进城农民真正实现市民化的最后的和关键的步骤。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文 《理论月刊》2008,1(4):176-178
一般说来,农民市民化是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而同步产生的农民转变为市民的一种过程和状态.但是在我国特定的城乡二元制度背景下,却经历了"农民工市民化"这一过渡形式.而农民工市民化并不等于农民市民化.农民市民化的最终实现归根到底要有赖于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针对我国具体国情和发展阶段,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而农民市民化又是构建和谐城乡关系的核心.  相似文献   

14.
农民市民化就是借助工业化的推动,让农民离开土地和农业生产,进入城镇从事非农产业,促使其身份、地位、价值观念及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城市市民转化。重庆市九龙坡区紧紧抓住统筹城乡发展先行示范区的历史机遇,共推出12项配套政  相似文献   

15.
<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我省当前农村发展中的重要创新,也是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新模式,更是城乡一体发展的着力点。最近几年,我省很多地方都在探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其中旬邑县的探索成效最为显著,值得各地借鉴和推广。一、旬邑县新型农村杜区建设成效显著旬邑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通过市场化运作、政策引导、村民自筹等推动方式,形成了旧村改造型、产业聚集型、多村联建型、园区带动型、大村兼并型、依托城镇型等六种各具特色的  相似文献   

16.
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最根本最重要的是要学习贯彻好科学发展观。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要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搞好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农民市民化"是指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借助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动,让生活在农村的广大农民,离开土地和农业生产活动,进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其身份、地位、价值观念及工作生活方式等向城市市民转化的经济社会过程。这一转化是传统农民脱胎换骨走向现代文明的过程,对整个国家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必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张禾华  张宝 《中国民政》2010,(12):56-56
<正>近年来,山东省昌乐县坚持把合村并点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作为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按照"总体规划、分批实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大胆探索、积极创新,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目前,全县已有22个新型农村社区开工建设,其中7个已初具雏形。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与农村的地域界线越来越模糊,失去土地、搬进城市的“农民”越来越多,城乡之间的差别在逐渐缩小,传统农民的身份、地位、价值观念、社会权利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等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农民正逐渐向“市民”转变,部分农民的居住场所、工作方式、收入来源已经“市民化”,这是时代进步的表现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关注农民的“市民化”,  相似文献   

19.
王树忠 《世纪行》2014,(12):20-20
<正>我省农村社区建设,取得了斐然成绩。通过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推动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搭建了农村社区管理服务平台,缩小了城乡公共服务差距,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改变了传统城乡关系,促进了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各类要素在城乡空间的合理聚集,同时也加快了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推动了农民生活方式城镇化,实现了城乡良好互动,使农民群众和城市居民一样共享改革发展和现代化成果。然而,建设农村社区过程中,  相似文献   

20.
陈振雄 《新东方》2012,(6):70-73
失地农民市民化不仅仅是身份转化这么简单.城市化进程也不仅仅是把城市建起了,让人住进来就完成了.失地农民转化为市民,很多时候是因为政府有发展的意愿而农民并没有从心理上和行为上做好准备.因此,实现农民的市民化,社区需要加强教育,政府需要加强培训,城市需要张开怀抱.只有市民理念和行为被失地农民接纳被践行,失地农民市民化的转变才能真正达成,城市化进程才算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