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社区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基本社会共同体,也是国家对农村实施行政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的基本平台。我国的农村社区建设包含了行政管理、公共服务和社会交往三个维度,行政管理维度和公共服务维度是围绕着社会交往维度而展开的,行政管理的革新和公共服务的强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增进农民的社会交往。在农村社区建设中,应通过农村集体产权改革及探索建立开放平等的农村民主协商治理体制,推动建立适应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新型乡村治理体制机制,促进"邻里守望、和谐互助、融合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
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社区建设是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它既是一个逐渐转变人们观念的过程,又是一个深刻的体制创新、组织创新过程。农村社区建设要以建设全面体现小康水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农村新社区建设为重点,以村庄的整理和整治建设为切入点,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统筹城乡生产力和人口布局,科学规划城乡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居民社区建设,推动社会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城市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促进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农村人口向城…  相似文献   

3.
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已摆上政府重要日程。构建和完善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将是今后一项重要的任务,这有赖于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作为推动农村社会全面小康建设、促进公共服务发展的平台,建构模式主要有“内源式”和“外推式”两种,具体社区类型分为:城中村社区、城郊村社区、集镇社区、中心村社区和移民社区、撤村改居型社区六种。在社区组织重构、社区文化融合、农民社区主体作用强化的基础上,新型农村社区必将会提供切实有效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农村社会全面小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指的是居住在建制镇、集镇及村庄等地的农民,以中小城镇和农村新社区为依托,以农村地区的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为基础,以现代化的生产生活设施为支撑,以城乡等值公共服务为目标,实现获得与城市居民相似或相同合法身份和社会权利的市民化过程。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工程的实施,我省大大加快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省城镇  相似文献   

5.
汤慧玲 《人民论坛》2013,(2):240-241
近年来,我国部分省区对农村社区进行试点改革,以新农村建设规划为指导,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文章在对鲁豫川鄂苏等省调研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并就新型农村社区试点改革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为其他省市自治区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6.
建设农村社区是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的重要途径,代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对于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意义重大。近年来,我们诸城市人大常委会立足人大职能优势,力促农村社区建设,使农村社区建设得到快速推进、全面展开,农民群众迈进“2公里服务圈”,享受到了跟城里人一样便捷、周到的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7.
发展小城镇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城镇化和小城镇建设迅猛发展,在推动城乡产业发展、加速农村人口集聚、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对接、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重庆行政》2013,(4):6-9
巴南区通过建立完善城乡一体发展统筹机制、农业现代化战略实施机制、新农村建设促进机制、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农民就业多元化实现机制、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机制、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六大机制",有力促进了城乡发展一体规划、城乡产业一体布局、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建设、城乡公共服务一体推进、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强化、城乡市场体系一体构建、城乡生态建设一体实  相似文献   

9.
论点摘编     
《公安研究》2013,(2):17-17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阈下的农村社区建设 淦家辉、邱晓里在《长白学刊》2012年第5期撰文认为,农村社区建设不仅是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不平衡供给,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更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义。当下,农村社区建设首先要改变那种由政府包办一切的偏颇认识和做法,注重培育农村社区居民的自我组织和自我服务能力,将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推进中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首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对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促进城乡一体化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三门峡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总结经验,完善规划,凝聚全力,有助于美丽乡村建设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村社区建设不仅是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不平衡供给,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更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义。当下,农村社区建设首先要改变那种由政府包办一切的偏颇认识和做法,注重培育农村社区居民的自我组织和自我服务能力,将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推进中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首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今年我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的要求是: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2007] 1号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深入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全面建设农村新社区,加快培育新型农民,不断强化农村公共服务,做好深化“三改一化”的文章,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让广大农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相似文献   

13.
在城镇化推动下,乡村社区逐步分化与转型。作为一种新型社区,城乡一体型农村新社区既保留着一定的传统农村社区特征,又具有现代城市社区的部分功能,是我国乡村社会现代化的重要表现。城乡一体型农村新社区是转变社会中社会力量释放、个体自由发展的新场所,是城乡基层社会的重要链接点,城乡一体化发展及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支撑点。城乡一体型农村新社区在推动城乡社会协调发展、实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与城乡社会融合,优化基层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不过,由于制度、体制、社会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城乡一体型农村新社区的功能发挥并不完善,进一步发挥其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还须进行相应的改革。  相似文献   

14.
农村创业经济的发展,对促进当前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以及农业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许多农村在促进创业经济发展方面仍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如不利于创业发展的意识和环境、政府的创业培训滞后、公共服务性资源分配不公以及政府基层组织不作为因素等.所以,必须对此制订切实可行的对策,才能促进农村创业经济的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各地涌现出了一大批农民集中居住新区,形成了农村新型社区。农村新型社区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与载体,对推动农村地区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近期,常熟市政协围绕农民集中居住区新型社区建设与管理进行专题协商。委员们针对目前存在的思想观念相对滞后、管理体制不够顺畅、配套设施不够到位、人户分离现象普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对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提出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激活农村要素资源;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优化农村空间布局,完善“城—镇—村”三维空间布局;打通城乡要素流动通道,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构建现代农村商业体系,促进农村消费量质提升;创新农村金融体系,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构建持续助农增收机制,带动农户增产增收;构建乡村振兴人才体系,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完善基层软硬件设施及配套服务等举措,以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7.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其关键难点和突出短板在农村、农业和农民,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已成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要大力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经营性收入快速增长;持续提升农民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稳定增长;深化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不断增长;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促进农民转移性收入合理增长。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以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动农民走共同富裕之路。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切入点,是农民市民化的优选路径。它为农民市民化提供了重要契机,促使其实现身份转换、生活空间转换、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转换。但新型农村社区居民转换身份必须加大外在拉力,为其提供产业支撑;扩大财政投入,为其提供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为其提供管理保障;破解发展难题,为其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9.
万玲 《岭南学刊》2011,(3):38-42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全面提升,广州市农村地区公共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出来。从协作型治理视角出发,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与农民、农村社区之间多元互动的供给机制是实现城乡均衡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20.
农村社区建设:逻辑起点与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厘清逻辑起点是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首要问题。与西方社会通过先后两次选择实现现代化的发展规律不同,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第一次选择兼具第二次选择的性质,从而奠定了农村社区建设的逻辑起点。自此伊始,国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把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到农村社区,不仅能够有效化解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矛盾和问题,而且彰显了农村社区建设的人文关怀精神。本文认为建设农村社区的过程离不开政府的规划与推动,正是政府的责任才能将农村社区建设的逻辑起点与人文关怀有机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