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自2003年以来,田东县把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扶贫开发  相似文献   

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城乡统筹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其本质是农村劳动力能进入城市以及在非农业领域自由就业。它是解决城乡收入差距、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以及劳动力充分就业等问题的重要路径。本文旨在对武汉城乡统筹发展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及难点做出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做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我国20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就湖州来说,五个统筹中最重要、最紧迫的是统筹城乡发展,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湖州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不统筹城乡发展,就会制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制约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制约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从而进一步拉大城乡差距,直接影响湖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从湖州实际来看,改…  相似文献   

4.
《江苏政协》2012,(8):30-31
统筹城乡就业是城乡发展一体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常熟市在就业创业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统筹城乡就业的理念在不断更新,对就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议:一、统筹兼顾,着力推进城乡居民充分就业从服务基本就业向服务转型发展转变,实现城乡就业层次进一步提高。不断完善政策体系优化转型发展,把城乡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统筹安排,坚持把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湖州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实施统筹城乡的“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康庄工程、城乡公交一体化、百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农村教育、农民健康、社会保障等“七大工程”,不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特别是以深入实施百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农村社会保障、农民健康工程为抓手,探索建立统筹城乡就业、养老保险、卫生医疗等一系列制度,初步形成了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城乡统筹就业的…  相似文献   

6.
周宜开 《世纪行》2011,(3):15-15
统筹城乡就业的基本目标是促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和农村劳动力的有序稳定转移,不断理顺和优化城乡就业关系,努力扩大城乡就业.提高城乡就业的现代化水平。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城乡劳动力流动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的加快,长期以来城乡劳动力二元化管理的格局和当前劳动力市场条块分割的局面,已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探索和建立统筹管理城乡劳动力的新型劳动保障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并形成统一的市场规则,取消户籍、身份、地域等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限制,实现城乡用人单位自主用工和城乡劳动者自主择业.2001年5月,经劳动保障部选定,浙江省义乌市被初步列为参加我国政府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进行的"小城镇就业促进"项目的四个城市之一,项目自2001年7月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8.
高红 《中国发展》2004,(2):19-21
统筹城乡发展,实际上是要使城市和农村的发展有一个协调机制.在这方面,农民能否作为行为主体真实地参与城乡统筹是这个机制是否合理有效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本文通过对有关农民参与发展的理论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指出了农民作为主体参与城乡统筹的真实含义.  相似文献   

9.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新农村发展进程,繁荣县域经济。从潼南来看,应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潼南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推进。一、潼南县农村劳务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潼南是一个人口大县,全县有劳动力45.6万人,占全县农业人口57%,可以转移劳动力近30万人。2005年我县劳动力有21.3万人在外打工,收入10多亿元,占农民纯收入的29%左右。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我县的城乡人口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0.
统筹城乡就业,是实现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重要条件。统筹城乡就业,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应积极稳妥地建立城乡统筹就业的新机制。要在分析当前我国统筹城乡就业工作中的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找出构建统筹城乡就业新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