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秋》1994,(2)
1993年3月21日,在济南南郊南曲村,举行了王献唐先生的迁墓仪式,山东省政协、山东大学、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省文化厅、山东省文物局.山东省考古所、博物馆、图书馆等单位的负责同志和学者、教授及其家属参加了仪式。为了迁墓,省政府、省政协、省文物局、青岛市政协、市文化局的有关同志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海峡彼岸的孔德成先生(孔子77代孙,献唐先生生前友好),亲笔书写了小篆体墓  相似文献   

2.
1978年,石可在北京开展览会时,启功先生冒着酷暑去光顾了5次。去时,因为大家都知道他是著名的书画家,就请他写字。这位尚未“改正”的右派有求必应,谁要给谁写,要几张写几张。服务员未必爱好,也跟着要。要了去是否保存就不得而知了。省二轻厅厅长实在看不过去了:“老石,别叫启功写这么多,他的字非同一般。”“他这人就是太好说话。”石可  相似文献   

3.
香港回归祖国周年之际,我随一个文化团体赴港参加港赣文学艺术交流活动,因此而认识了活动的主办人之一唐先生。当我得知唐先生也是江西老乡,而且家乡就在我工作的城市南昌市郊,更是有了一种亲近感。不料渐渐熟悉以后,却得知唐先生六七十代竟在南昌监狱里坐过15年的牢,1979年祖国改革开放之初才得以无罪释放。而坐牢的原因却是由于一次天真的婚姻。说起这段坎坷的经历,唐先生无限感慨:若不是中国结束了“文化大革命”,他肯定是一辈子也出不了狱了。真想不到还能重新从事自己喜爱的文化事业,并能在香港回归祖国之际为家乡的文化事业作出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4.
《民主与法制》2021,(4):62-62
74岁的唐先生和48岁的周先生是羽毛球业余爱好者,自2015年起自发参加羽毛球比赛。2020年4月28日上午9时,唐先生、周先生约了球友在北京市朝阳区红领中公园进行羽毛球3V3比赛。比赛过程中,唐先生被周先生击打的羽毛球击中右眼。  相似文献   

5.
李斌 《求索》2010,(7):198-200
晚明山人陈眉公分别被清初李渔、清中叶蒋士铨塑造成了"金石君子"与"隐奸小人"的形象。陈眉公艺术形象反差巨大,主因在于李渔、蒋士铨不同的人生际遇,以及他们不同的戏曲创作思想、文学价值观。李渔、蒋士铨笔下的陈眉公,虽与历史本来面目多有不同,但他们对陈眉公的刻画,恰与清代社会对陈眉公的褒、贬评价一致,作为艺术形象的陈眉公便具有独特的历史认识价值,其艺术形象的转变,折射出清代社会文化风气的深刻变迁。  相似文献   

6.
张君 《民主与法制》2014,(13):30-32
从一名法律的门外汉成长为具有高等学历的知识人才,从一名普通的检察干警成长为具有深厚法学功底的专家型检察长.30年的检察生涯,留下了他过多的辛勤汗水和跋涉足迹。30年来,为了孜孜以求的公平与正义。他秉公执法、六亲不认,信奉手中的公诉权只姓“公”不姓“私”。他。就是原河北省任丘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现任河问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崔志华。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金石是档案家族中的重要门类,是一种特型载体的档案。其中很多记述了少数民族的社会活动或个人活动,就其内容来说,应当由档案部门收藏。虽然在理论上我们承认金石文字是档案的一部分,但实际上金石文字却长期被作为文物而拒之门外。金石作为重要文物由博物馆、文管所、文化馆发掘、保护、征集、管理、陈列是理所当然的,但也决不是档案部门的份外之事。少数民族金石具有民族文物和档案的双重性,这就决定了档案部门对其不能坐视不管。搞好少数民族金石的收集和管理,使这些珍贵的金石史料为民族研究服务,为民族地区服务也是档案…  相似文献   

8.
“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这一悲壮的过程是对兵团干部艰苦创业人生历程的生动写照,兵团哈密管理局柳树泉农场场长顾兴泉就是这样的一位老军垦战士.他1960年从江苏苏州支边来到柳树泉,一干就是38个春秋,如今儿女都已成为新一代的兵团人,而他还在默默地奉献着“终生”.他当过会计、水管员,一直干到队长、副场长、场长.他率领本场1万多人调整种植结构,改善生产条件,彻底改变了农场的贫困面貌.被农场的各族干部职工誉为“第一线上的排头兵.”柳树泉农场是哈密管理局12个农牧团场中自然条件最差的团场,地少干旱,人口多民族比例大,脱贫  相似文献   

9.
“实事求是”一语出于《汉书·河间献王传》。西汉时候,景帝刘启的三儿子刘德被封为河间献王。刘德以喜欢研究学问著称,他经常阅读并搜集过很多先秦时代的古书,掌握丰富的研究资料,认真的从事学术研究和历史的考证工作。他的这种认真负责,严肃刻苦的治学态度,受到很多人的称赞。因此,班固在撰写《汉书》的时候,为刘德立了《汉书·河间献王传》。在传中颂扬他的治学态度为“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后来,唐朝大学者颜师古把这句话注释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意思是说,研究学问一定要掌握充分的事实根据,然后再从事实中找出真实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本刊记者打电话给湖南师大唐凯麟先生,顺便问及他的在职博士生、湘潭市委副书记吕滨的学习情况。因为湘潭市委有人曾建议我们去采访他,说吕滨工作较好,读书也是典型。唐先生对其门生颇有赞赏之意,一口气介绍了近半小时。他说,在吕滨这种有相当级别的干部中,真正静下心来读书的不多,而吕滨不仅坚持了读书,而且读得不错。吕滨在1996年参加博士生招生考试的13人中考第4名。学校怕他基础不扎实,侥幸考取,又怕他考上后不认真学习,所以复试特别严格。研究生处处长还用英语提了几个问题。面试后老师都说他不错。最近,4位博士生…  相似文献   

11.
正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时期大文学家。他勤苦好学,举进士后历官知谏院、礼部侍郎、参知政事等职。熙宁元年(1068),欧阳修知青州,实行"宽简不扰民"政策,使地方一度政治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后人将他与范仲淹、富弼并称"三贤"而祀之。他政务之暇醉心金石,所到之处,随时考察研究,著有《集古录跋尾》十卷(时间不久,跋尾漫散,其手迹仅剩四则)。该书是考述先秦至五代金石文字遗  相似文献   

12.
彝文金石述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彝文金石始于先秦 ,及至明清而达顶峰。分为丹书、铭文和摩崖碑刻。先秦至明初为单纯的彝文 ;明清时期基本为彝汉文合壁 ,且以墓碑为最多。彝文金石的价值 ,首先是研究彝族文字的第一手资料。其次 ,彝文金石内容的含盖面很广 ,是古代彝族的一部百科全书。第三 ,彝文金石的文化内函非常丰厚 ,是研究古代彝族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 ,物态文化 ,制度文化 ,社会心理 ,低层意识形态 ,高层意识形态等文化层次结构 ,特别是研究古代彝族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中央教育电视台播出了《志在兴农》、《为振兴经济献良策》两部人物专题片。《志在兴农》反映的是全国政协常委、四川省人大剐主任、民革四川省委主委、西南财大博士导师王叔云教授的动人事迹。《为振兴经济献良策》介绍的是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政协副主席、民盟四川省委副主委、西南财大名誉校长刘诗白教授的优秀品质。这  相似文献   

14.
二十世纪初,次仁桑主到一家汉族商号公和昌当店员,从事沉重的店务劳动,接受旧式商店的学徒教育.由于他勤奋好学,三年后就基本掌握了山货药材及来往账目的知识,并以其诚实聪明、胆大心细为东家赏识.  相似文献   

15.
唐克军先生的<论道德恐怖主义>一文对他所谓的"道德恐怖主义"的实质、危害、根源进行了可谓是"独到"的分析,但是,由于他没有真正认识清楚道德对于人类社会的作用,此论导致以下三点混淆:道德恐怖主义的根源究竟是道德还是缺德;道德恐怖主义的手段究竟是道德还是技术;道德恐怖主义实施的主体究竟是强势群体还是弱势群体.从道德建设的角度着眼,唐先生的"道德恐怖主义"并无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吴继金 《传承》2009,(1):28-29
徐悲鸿一生粗茶淡饭、清贫廉洁,一双鞋也舍不得到鞋店去买新的,而是到小市上去买双旧鞋穿。他一生没有癖好,就是见了艺术便不惜一切。他有着极大的收藏欲望,见了好书画、金石、碑帖就心悦手痒,不惜代价到手为快,表现得慷慨无比。  相似文献   

17.
白族金石档案概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族金石档案概论陈子丹金石铭刻,也称金石,档案界称为“金石档案”,是人们根据需要在有形制的金属器物和石材上镂刻文字、图像等,用以表达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启迪、教育和昭示各方,并久远地传之后世。白族人民善于利用金石来记录本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生产、...  相似文献   

18.
论“重庆大轰炸”案的起诉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日本著名的前全日律师联合会会长土屋公献大律师为原告代理人的“重庆大轰炸”受害者40人共同控告日本政府,要求被告谢罪并实行民间受害赔偿的诉状已于2006年3月30日向东京地方裁判所呈送立案,并于今年10月25日首次开庭审理。我们企盼本案的审判能够正视历史、尊重法律、珍惜生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的心都是相通的!”这句话,掷地有金石声,谁都不能不服。说这话的,不是别人,而是不久前在新加坡签署了具有历史意义的《汪辜会谈共同协议》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他最有资格说这句话。会谈圆满结束以后,应中国驻美国和加拿大大使的邀请,他与常务副会长唐树备马不停蹄地率领一个七人代表团前往进行访问,向广大海外华人介绍“汪辜  相似文献   

20.
《春秋》1994,(3)
先生幼名家驹,改名琯,字献唐,号凤笙,后以字行,山东日照人也。祖宏基,前清庠生;父廷霖,术精岐黄,兼通金石文字声韻之学。先生幼承庭训,书窥四部,根柢深厚;年十一,赴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习土木工程,嗣卒业于礼贤书院德文科,以是学兼中西,思致灵敏,其日后学术之成就,实肇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