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凌宇 《群众》2023,(22):62-63
<正>欧阳修,号醉翁,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毕生坚守自己“但民称便,即是良吏”的为官箴言,就是说从政者不管你的才能如何,也不管你如何施政,只要能让百姓感到便利,就是好官。他坚持尽行宽简、重农兴农、知民喜恶的便民之政,被世人称颂为“功名事业三朝相,道德文章百世师”,宋史评价其“天下翕然师尊之”。  相似文献   

2.
正吴大(1835—1902)字清卿,号恒轩、意斋。江苏吴县人,与翁同是同乡,官至湖南巡抚衙门。从吴大一生成就来看,他更以文字学、金石、考古学而著名。在甲午战争中,是自愿请缨却不精军事的败将角色。文人本色英武雄心《前湖南巡抚吴君墓志铭》《续碑传集》所载,吴大青年时代"即慨然有经世之志"。他入都应京兆试,上书条陈时政。秉公直言、无私无畏  相似文献   

3.
《春秋》2017,(5)
正在金石界及汉画像爱好者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全国汉画看山东,山东汉画看嘉祥。"位于嘉祥县境内的武氏墓群石刻,是东汉末年武氏家族墓地上的一组石构装饰建筑,形成于公元147~189年之间。自宋代金石学兴起,武氏墓群石刻就著录于欧阳修的《集古录》、赵明诚的《金石录》和洪适的《隶释》《隶续》中。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钱塘人黄易重新发掘出土后,震动了整个金石学界。金石家翁方纲惊叹道:"古今著录家鉴赏家所  相似文献   

4.
《春秋》2016,(3)
正清宣统元年年初,署山东提学使湘潭罗正钧奉学部令,倡建山东图书馆并附设山东金石保存所。正如罗正钧所言,"山东乃圣人桑梓之邦,为我国数千年文物所自出。经师之传注,衣被士林;金石之留遗,甲于寰宇"。12月16日金石所落成。自此直至新中国建立前夕,山东金石保存所一直附设在山东图书馆内,由坐办或馆长兼理,承担调查、搜集、收藏、展览等功能。在近半个世纪中,为山东金石文物的收集与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王献唐(1896-1960),号凤笙,山东日照人。幼承家学于山左名贤许瀚,先后就读于青岛礼贤书院和青岛德华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建国前,曾先后  相似文献   

5.
忧劳兴国     
宋朝初年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这篇文章中,从历史兴亡的规律切入,提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在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的重大命题。庄宗系晋王李克用之子。传说李克用临死之前,交给庄宗三支箭,要求他把后梁、燕国、契丹这三个仇国消灭,说这是他的遗愿。庄  相似文献   

6.
六十年代,我在与江西省九江市一江之隔的湖北省黄冈地委工作,去九江的机会较多,对"黄知真"这个名字很熟悉,知道他那时是江西省委负责人。但是,久闻其名,未见其人。我初识知真同志是1978年。那年,他调任湖北省委书记(主管农口工作)。当时,我在农口工作,与知真同志有了直接的工作关系。知真同志调来不久的一天,我到东湖宾馆翠柳客舍(知真同志临时住处)向他介绍湖北农业情况。开始,我对知真同志还有几分生疏感,但谈着谈着,我觉得他平易近人,彼此也就越谈越融洽。结束时,他说:"湖北是革命老区,是红一、二、四方面军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有着光  相似文献   

7.
欧阳修所作题跋文400多篇,具有极高的价值,对当代和后代产生了深厚的影响。本文从文学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力图探寻欧阳修题跋文所做的贡献。文学价值主要分析欧阳修对题跋这一文体的发展具有开拓性的作用;学术价值主要表现为欧阳修题跋文在金石考证方面具有的史料价值;艺术价值表现为欧阳修艺术鉴赏方面很高的造诣,关于书法有着宝贵的经验之谈,对音乐、美术有着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爱泼斯坦老人辞世前的绝笔之文,也许是应我之特别请求,为我的一本名曰《江南问水》的集子所作的跋:《和平的祝福》。记得那是2004年8月1日,他还在北戴河休养,竟不嫌弃我的打扰,为我的一本集子作跋;这里我还要说,尽管他是按照序写给我的,而我事先就说好用于书后的跋,是跋而不是序,他知道了以后,实在是不在乎这一点,还很快同意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主办的《中国红十字报》上发表了。  相似文献   

9.
雨中醉翁亭     
享誉全国古亭之冠的醉翁亭,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1007—1070年)以自己的号"醉翁"命名的,并为之写了脍炙人口的《醉翁亭记》,使其名扬古今。在漫长的岁月中醉翁亭几经毁坏,屡得重建复修,使之览尽沧桑而仍然光彩照人。其所在风景胜地——琅琊山也因此大为增色。1985年10月,中国散文学会和中国作家协会安徽分会曾在此联合举办了"醉翁亭散文节",与会者怀着对欧公的敬仰,探讨当代散文的发展问题。在一个阴雨天,我们游览了  相似文献   

10.
《春秋》2021,(3)
正"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他以"千古词人"著称于世,却少有人知,他更是一位叱咤风云的武将。朝廷的腐败无能、苟且偷生,让他空有一腔报国之志,却不得不对酒当歌,长歌当哭。满腔的悲郁愤懑,化作诗酒中的万丈豪情……辛弃疾(1140—1207),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济南府历城县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幼安、易安)。  相似文献   

11.
<正>汕府办函[2015]12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直属机构:为加快推进兴(宁)汕(尾)高速公路(汕尾段)建设,对接省高速公路公司兴(宁)汕(尾)高速公路(汕尾段)项目建设筹建处的工作,确保兴(宁)汕(尾)高速公路(汕尾段)年底开工建设,进一步构建"西融珠三角、东联海峡西岸  相似文献   

12.
欧阳修一生交游甚广,他在四十余年的宦海生涯中曾三遭贬谪,后又官至参知政事,因此,上至达官显贵,下至乡野小民,均有所交游。广泛的交游对欧阳修的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天圣、明道间与尹洙、梅尧臣等"师友"相交,景祐初至庆历中与范仲淹、韩琦等"政友"相交,主盟京师时与苏轼、曾巩等晚生后辈相交,不仅奠定了他的文学基础,促使其文学思想不断成熟,还扩大了文学的影响,最终确立了欧阳修一代文宗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方永刚是成功的。有人问成功的秘诀。他说,我对事业的要求是"知之、好之、乐之"。知。方永刚常言,"问题研究不透不算爷们儿"。他研究问题有两个法宝。一是勤思考:为什么洋务运动实业救国没有成功?为什么戊戌变法制度救国没有成功?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找到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4.
清官两题     
<正>包拯之刚在中国封建史上,有不少贤臣循吏,但称得上铁面无私的清官,则凤毛麟角,北宋之包拯可以誉之。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其父包令仪曾任刑部侍郎,包拯自述:"生于草茅,早从宦学",他少时寄居在一座古庙里刻苦攻读,28岁考中进士,踏上仕途,由于包拯父母体弱多病,后来又父母双亡,他便辞官守孝在家,以致十载不仕,故欧阳修誉他"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此后,包拯在政治舞台上一展所学,他  相似文献   

15.
《前进》2018,(4)
正傅说,因在傅岩(今山西平陆)一带从事建筑工程技术活动,故以傅为氏,他是殷商时期著名贤臣,先秦史传为商王武丁(前1 250—前1 1 92在位)时期的"三公"之一。傅说一生战功卓著,屡向商王建言献策,为武丁中兴做出了卓越贡献,因此,后世对其评价极高。孔子赞其为"见德之有报"的名相,庄子则誉其"骑箕尾而比于列星"。他是先秦时期儒、墨、道诸学派公认的圣人,比孔子要早八百年。  相似文献   

16.
在鲁迅所推崇和介绍的俄罗斯作家中,阿尔志跋绥夫是令人瞩目的名字。自1920年10月到1921年4月,他在半年内从德文转译了阿氏的三篇小说(短篇《幸福》、《医生》及中篇《工人绥惠略夫》),作了三篇介绍阿氏思想和作品的译后记。1926年9月又译出杂文《巴什庚之死》。此外,他还在十多篇文章和书信中论及阿氏及其作品。 阿尔志跋绥夫是俄国1905年革命失败后颓废派文学的典型代表之一,他在俄国文学史上  相似文献   

17.
制发"湖南省县(市)工业企业财务管理办法"一种,自1957年起执行。本会1955年3月8日会财字第0203号命令颁发的"湖南省县市工业企业财务管理办法"及1956年5月22日(56)会四字第479号命令的修订办法均应废止。希遵照并转知为要。  相似文献   

18.
马锋辉 《今日浙江》2014,(16):60-60
正(1844—1927年)吴昌硕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原名俊、俊卿,字苍石、昌石、昌硕、仓硕,号缶庐、苦铁、大聋等,浙江孝丰(今安吉县)人。吴昌硕的艺术集"诗、书、画、印"四绝为一炉,融金石于书画,被誉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与虚谷、蒲华、任伯年齐名并称"清末海派四杰"。作为"海派巨擘"、"印坊盟主"、"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是中国近现代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大家,对中国艺坛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柯劭忞(1850—1933),字凤荪,又字风笙,晚年号蓼园。山东胶州人,因避捻军之乱,于咸丰十一年(1861)随父母迁到潍县定居。光绪十二年(1886)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后仕途顺利,曾任编修、湖南学政、侍讲、侍读、京师大学堂经科监督署总监督、山东宣慰使等职,同时他还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和近代著名的元史学家。擅长写人物评传的作家王森然先生评价柯劭忞:“凡经、史、词章、小学、天文、历算、金石,无不精通”。柯劭忞一生著述很多,已出版的著作有《新元史》、《春秋谷粱传注》、《蓼园诗钞》、《续诗钞》等,还总纂了《清史稿》,而其最大的学术成就是他  相似文献   

20.
王献唐先生是山东日照人,我国近代著名的考古学家、版本目录学家、金石文字学家、书画家。可谓知识广博,学养深厚,一代宗师。石可认识献公是1942年,给他誊写稿子开始的。那时献公在国史馆筹备委员会任纂修,正在写一部以历代出土的金石文字考证中国古代史的《国史金石志稿》。乡贤钟孝先介绍石可到该筹委会图书馆作管理员。由于石可年轻,知识尚浅,对专业工作每感不能胜任,随时有被解雇的可能。钟先生为使他免受失业之苦,介绍他拜献唐先生为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