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国家安全是国家的基本利益。目前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对国家安全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国家主权安全、基层政权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等方面。加强政府对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必须建立健全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有关法律法规;适当降低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准入门槛,明确监管主体;建立严格的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财务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活动日趋活跃。它们从资助学术研究、捐资助学、无偿扶贫等方面入手在我境内开展活动,不仅带动了国际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输入,对于促进本土非政府组织向正规化和国际化发展,有效协调社会关系、维护民众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其中一些具有政治背景的境外非政府组织所进行的渗透活动,给我国家政治安全带来了威胁和挑战,必须对其加强监管和有效防范。  相似文献   

3.
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营利化的根源是:境外非政府组织进入内地的步伐过快与非政府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的渐进性产生矛盾、"三不政策"容易滋长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营利之风、地方政府的简单化处理放纵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的营利化行为、监管权力碎片化使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营利化失去政府约束、公众认知度较低为营利化的境外非政府组织提供了生存空间。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去营利化"的主要对策是:建立"无缝隙"政府监管制度、发挥事前监督的作用、加强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的资金管理、建立登记制和备案制并行的分类管理体制、完善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培养管理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4.
2014年12月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首次审议了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法草案,这意味着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活动和管理工作或将有法可依。受国务院委托,公安部副部长杨焕宁向会议作了关于草案的说明。他表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外交往与合作的增多,境外非政府组织来我国境内开展公益活动日益频繁,对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引导和监督其依法开  相似文献   

5.
西藏自治区是我国最重要的边疆民族地区之一,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民族构成、文化心理及发展状况等,决定了它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性.在西藏地区活跃着数目庞大的一批境外NGO,为求得生存与发展,它们试图嵌入到当地的治理体系当中去,在此过程中实际上也在对西藏治理产生影响.通过实施一系列的公益项目,境外非政府组织(NGO)对当地经济、社会及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也有一些怀有敌意的境外NGO在西藏地区开展违反中国法律、破坏民族团结、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如何对这些组织进行有效识别和监管,利用这些组织的力量推动西藏地区的稳定与发展,维护国家的安全,是实现西藏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西方国家以维护“资本”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制度为核心,聚焦转型国家多发的社会问题,以境外非政府组织“全球良心”的外衣,构建了“思想指导-外衣掩护-行动指引-价值印证”的“渗透+颠覆”链。即以“普世准则”为思想中心,以境外非政府组织为渗透载体,以“公民社会”和非政府组织理论为行动指引,以转型国家意识形态领域“公民社会”和政治安全领域“民主”政权的实现来印证“普世准则”。因此,防范境外非政府组织“作乱”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7.
非传统安全是指非军事因素导致的国家安全问题,其价值目标指向人的安全、社会安全和国家政治安全,具有系统性、复杂性、关联性等特征。非传统安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国家战略,非传统安全对中国最大的威胁在于各种问题最后都可能演化为国家政治安全问题。应从国家政治安全的高度,按照"最重要、最重大、最现实"的评价标准,遵循"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的治理价值,对中国当前面临的主要非传统安全问题进行治理,重视国家非传统安全治理的顶层战略设计,辅以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支撑,提出中国的非传统安全治理体系的机制和方法。摘要:  相似文献   

8.
传统安全威胁是威胁主体运用暴力手段主要危害主权国家的军事安全,进而危害其政权、制度、国土安全的一种威胁形式;非传统安全威胁是来自军事战争领域之外的各种威胁。我国政治安全中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主要是“台独势力”、意识形态渗透、境外非政府组织的非法活动、“三股势力”和群体性事件。对此,文章提出了应对我国政治安全中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战略及构建的新体制。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来华的非政府组织大量增多,对于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然而由于成立宗旨、背景以及价值取向与国内非政府组织的不同。从国家安全的角度考量,对在华外国非政府组织的管理还需区别对待。加之我国现行有关非政府组织的立法及管理机制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影响了在华外国非政府组织社会作用的发挥。本文认为,有必要对现行有关在华外国非政府组织的管理机制进行创新,相关制度的重构主要包括在华外国非政府组织的准入制度、公益法人认证制度等。  相似文献   

10.
叛逃罪法条解释与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叛逃罪在客观上实施的叛逃行为应该是背叛或背离祖国、逃往境外或在境外逃跑的行为。“境外”应是指我国国家主权不能及与的政治空间。在危害国家安全罪中单独设立叛逃罪存在法理上的模糊性。如果坚持叛逃罪属于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性质 ,则缺少将其独立成罪的必要。  相似文献   

11.
历史决定论的理解模式、历史主体本身的不成熟以及历史主体与实践主体的混同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主体被遮蔽的根本原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的主体性和马克思主义主体的历史性之间是一种逻辑互动的关系,前者是实现后者的力量源泉,而后者则是彰显前者的基础和保障;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主体有三种存在样态.即知性存在样态、意义存在样态和实残存在样态.  相似文献   

12.
《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方案》的出台,标志着“行政三分制”这一新型行政管理模式的付诸实践。行政三分制在彰显其制度创新优势的同时,也面临着行政法治契舍的难题,而这则关系到行政体制改革的成败。  相似文献   

13.
所有人抵押是指所有人于自己所有物上存在的抵押权 ,是一种特殊的抵押权。确立所有人抵押制度可以防止后次序抵押权人获取不当得利 ,保护抵押物所有人的利益 ,有利于所有人进行融资 ,节省交易手续和费用 ,促进商品流通。我国《担保法》没有规定所有人抵押 ,可借鉴其他国家、地区的做法 ,从所有人抵押的思路选择、成立、变动等方面入手对此制度作出具体设计。  相似文献   

14.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茂名市电白区中学生对传统类毒品的认知程度较高,对常见的合成类毒品有一定的了解,对伪装类毒品认知较低;当地学校开展毒品预防宣传教育频率不高,方法缺乏创新,体系不健全等。对此,应加强对伪装类、液态类毒品的宣传;在宣传方式上要注意创新,应结合青少年规律特点,构建信息传播新平台;学校应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建立健全毒品预防宣传教育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5.
监狱罪犯离监探亲是法律规定的一项有利于监狱罪犯再社会化的刑事政策,专门系统地探讨这个问题具有重要价值。现行离监狱探亲制度在《监狱法》、司法部规定和监狱实践三个层面均面临诸多问题,因此,在对策方面,基于对监狱离监探亲决定权的行政执法权属性分析,从法律上赋予罪犯法定离监探亲权,要从《监狱法》及司法部的规定上加以完善,还要解决监狱办理上面临的实际困难,以促使这项制度得到常态化落实,促进罪犯改造和再社会化。  相似文献   

16.
不作为犯罪是我国刑事犯罪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作为犯罪一样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研究不作为犯罪,首先要明确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是不作为犯罪的核心问题,它包括四个方面: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职务或业务上要求的义务以及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除此之外,道德义务不应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  相似文献   

17.
我国现阶段各种合法职业劳动者的劳动都创造价值。这里的价值是指凝结在社会产品、服务 (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 )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它体现劳动者对社会财富 (物质的、精神的 )增长乃至社会进步做出的贡献。在新时代 ,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概念作进一步的扩展是必要的。一种劳动只要它是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或环节 ,那么 ,无论它的直接成果是否成为商品 ,都是创造价值的。在我国现阶段 ,政府作为国家机器的职能已经有了较大的变化 ,更多地从阶级统治转向发展经济 ,它对宏观经济的管理和调控作用不可或缺且十分巨大 ,因而也是创造价值的。  相似文献   

18.
贪污犯罪数额的大小,是惩治贪污犯罪的主要依据。在共同犯罪中,犯罪行为人贪污数额的认定相当复杂,既有共同贪污的数额,又有各人分赃所得的数额,还有因贪污的停止形态而未实际获取财产等情形。关于共同贪污犯罪行为人数额的认定,理论界存在着“分赃数额说”、“参与数额说”和“犯罪总额说”等不同的学说。笔者更倾向于“犯罪总额说”。  相似文献   

19.
论业主委员会的制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业主委员会是城市住房私有化的必然产物,也是城市社区治理的重要制度支撑.由于政府管理部门、居民委员会、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业主之间利益关系复杂,现行法律法规对有关规定的不完善,政府主管部门的行政行为失当,业主普遍缺乏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业主委员会在筹备设立和实际运行方面都存在诸多的问题.我国应尽快出台<业主委员会法>,明确规定业主委员会的法律地位,规范业主委员会各项基本制度;并且进一步调整完善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与业主自治的关系,在物权法中明确居民的房屋物权;健全行政程序的有关制度.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