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自《担保法》生效以来,关于保证期间的规定对于以银行贷款业务为代表的许多工作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因种种原因,《担保法》实施细则迟迟不能出台,实践中对保证期间的理解存在较大分歧,从而造成对保证债权诉讼时效认识的差异。其实《担保法》本身就对“保证期间”这一概念的使用存在着前后不一致的地方。 一种观点认为,《担保法》规定的保证期间属特殊诉讼时效。对于一般保证,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只有起诉或申请仲裁,连带责任保证在保证期间内催收后即造成诉讼时效中断,重新起算的时效长短与保证期间长短相同。《担保法》生效…  相似文献   

2.
信用证业务在对外商事贸易活动中广泛运用,但信用证立法在我国尚属空白。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简称《规定》)为信用证立法奠定了基础。《规定》第16条的"保证制度"与《担保法》中关于保证人的抗辩权规定不相一致,通过对《规定》和《担保法》中的"保证制度"进行比较分析,结合《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认定《规定》中的"保证制度"是构建于《担保法》基石之上融合信用证特性所形成的一种特殊保证制度。  相似文献   

3.
王艳红 《前沿》2004,(9):99-101
保证期间事关债权人、保证人之利益 ,对其正确理解和认定是准确处理保证纠纷的前提。但是 ,关于保证期间的性质 ,学界分歧较大。由于保证期间符合除斥期间的基本特征 ,因而它在性质上应当属于除斥期间。此外 ,保证期间与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是两种不同的制度 ,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平衡当事人的利益  相似文献   

4.
在现行法上,保证期间具有多种含义,结合它的功能来看可以认为它是一个失权期间。在认定保证期间的中止、中断等问题时,应从解释论的视角出发,避免定性研究的误区。保证期间和诉讼时效是并存的两项制度,在两种时限制度的衔接上容易产生疑惑,为了理解和适用的方便,在以后的立法中可以择一而定。  相似文献   

5.
一、概述 为了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利,保证法院正确处理民事案件,我国民事法律规范明确地规定了诉讼时效制度,即在法定的期间内不行使请求人民法院保护其合法权利的权利人将丧失该请求权的法律制度。诉讼时效作为民事法律制度的组成部分具有强制性和普遍性的特点。对于诉讼时效期间的法律规定,当事人不得任意  相似文献   

6.
赵丽竹 《前沿》2005,(5):116-117
诉讼时效的客体是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 作者从诉讼时效的概念入手, 从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开始, 对请求权进行分析、论证, 最后确定我国诉讼时效的客体包括债权请求权和部分人格权请求权及身份权请求权。  相似文献   

7.
四、诉讼时效的中断 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诉讼时效因而重新计算,原来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民法通则》第140条规定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有三个: 一、提起诉讼。这里的提起诉讼,不仅包括作为原告的起诉,而且包括以其他诉讼方式提出权利请求的情形。如反诉、第三人的请求、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申请执行、申报破产债权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我朋友马某在1998年2月因进货缺少资金向我借款四万元,当时未约定还款期限,借条上仅写明:今借方浩现金四万元,借款人马某。自1999年2月到现在,我口头催要过几次,可他一直不还款。听人说,借款超过二年便不受法律保护了,即使起诉也不能胜诉。请问,像这种情况,法律对诉讼时效是如何规定的?读者方浩方浩读者:我国《民法通则》一百三十五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  相似文献   

9.
《民主与法制》2008,(19):60-60
据新华网报道,为正确适用法律关于诉讼时效制度的规定,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照民法通则,物权法,合同法、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规定,结合审判实践,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出台了《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司法解释。  相似文献   

10.
《民法通则》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因其时代的局限性和制度自身的不合理性而遭致理论界和实务界诟病已久。《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民法通则》对此规定的不足,但囿于司法解释的效力阶位,依然无法修正这一制度本身的不合理性。基于我国的立法传统和客观现实的需求,司法解释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则是徘徊于传统和突破之间的尴尬。  相似文献   

11.
自1995年10月1日《担保法》实施以来,抵押保证贷款再度升温,紧缩的金融市场又活跃起来,许多难以得到贷款的企业,因为有了《担保法》而顺利实现贷款。但一段时间的担保热过后,有人质疑,担保就能保证银行资金安全吗?从近年来人民法院审理的企业与银行各种纠纷案件分析,担保中存在的问题亟需规范。  相似文献   

12.
徐国栋 《探索与争鸣》2023,(10):115-125+179+2
《民法典》第196条第3项排斥抚养费、赡养费和扶养费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制度是基于三个理论误区:其一,对《墨西哥民法典》关于扶养费时效规定的不全面认知;其二,对《德国民法典》关于扶养费时效规定的不全面认知;其三,时效制度不适用于家庭法的错论。上述规定由于与现实的司法操作存在一定隔阂,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产生了一定问题。从域外立法现状来看,大陆法系绝大多数国家的民法典都规定扶养费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这种安排具有督促权利人及时行权和避免义务人不受权利失效制度保护的积极意义。我国应全面认知墨西哥立法例,且应根据司法实践的现实需要,在适当时机调整《民法典》第196条第3项的规定。  相似文献   

13.
诉讼时效期间开始起算后,可能会由于权利人自身的主观原因导致其 无法行使请求权,对此法律通过时效中断制度来变相延长时效期间,以使权利人 有机会行使请求权,从而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本文从我国诉讼时效中断制 度的规定入手,阐述了诉讼时效中断制度的法定事由和效果,对我国现行立法 关于诉讼时效中断制度存在的缺陷以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结合 我国国情,为我国将来制定民法典、完善诉讼时效中断制度提出了自己的初步 设想。  相似文献   

14.
《辽宁人大》2008,(6):29-29
人大代表为什么要依法履行职责?人大代表必须依法履行职责,这是人大代表进行工作和开展活动的一条根本的原则。《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支持、规范和保证代表依法履行职责和行使权力,这是保证代表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要求。人大代表的职责是法定的。代表法不仅明确了代表依照代表法的规定在本级人大会议期间的工作和在本级人大闭会期间的活动都是执行代表职务,  相似文献   

15.
自1995年10月1日《担保法》实施以来,抵押保证贷款再度升温,许多难以得到贷款的企业,因为有了《担保法》而顺利实现贷款。但一段时间的担保热过后,有人这样质疑,担保就能保证银行资金安全吗? 抵押贷款登记不规范,使担保贷款落空 抵押登记是抵押合同生效的必要条件。抵押物一经登记,所设立的抵押权就具有了公信力,并取得了对抗第三人的效  相似文献   

1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为充分发挥商标专用权无形资产的价值,促进经济发展,根据《物权法》、《担保法》、《商标法》和《商标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制定了《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权登记程序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已由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1995年10日1日起施行。担保法是一部促进资金融通和商品流通,保障债权实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法律。现将该法几个重要问题介绍如下:一、关于保证人的主体资格担保法规定,具有代为清偿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可以作为保证人。保证人具有清偿债务能力,是保证这种担保方式的性质决定的。因为债务人债务清偿期届满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应当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如果保证人自己不具有代为清偿能力,即使作  相似文献   

18.
《时事资料手册》2008,(5):119-120
自2008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对诉讼时效制度适用的权利范围进行了规定。当事人可以对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但对下列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权;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  相似文献   

19.
张琳 《前沿》2002,(9):99-100
保证是担保债务履行的一种法律形式 ,也是保证债权人实现其权利的一种有效措施 ,本文就《担保法》中有关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范围以及在哪些情况下不承担保证责任进行了分析 ,以便在实践中使债权人的权利得到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具体案例,剖析了《合同法》中关于标的物检验的法律规定。主要内容有三:一是标的物检验的时间,必须依照法律规定;二是标的物检验时间同诉讼时效的区别,必须严格两者界限;三是标的物捡验的标准,必须坚持约定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