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别推荐     
《上海支部生活》2009,(3):56-56
1977年12月高考制度的恢复是“总设计师”邓小平书就的大手笔,也为日后中国社会的变革埋下重要伏笔,为改革开放奏响了前奏曲。影片中的故事描写的是东北某农场一群来自北京和上海的知青,他们中有被分场革委会主任老迟看好的接班人北京知青潘志友;还有不堪农场生活、苦苦期待改变“知识青年”命运的上海知青强子、陈琼、小根宝等。在那个意义非凡的夏秋之际,高考制度的变革让几乎在苦中作乐的环境中日益麻木的他们看到了希望……  相似文献   

2.
《今日海南》2006,(6):14-15
36年前,来自北京、上海、西安、广州等地的8万名知青跨越琼州海峡,奔赴海南垦区,和农垦老工人一道开发荒山野岭,铸就了数百万亩的绿色胶林。有的知青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36年后,割不断与农垦的情怀,让这些回城知青再次回到他们视为第二故乡的海南,回到年轻时候工作、生活过的那片热土,一起回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共同见证第二故乡的新发展。从5月15日开始,海南农垦组织的为期一周的大型知青回访联谊活动,让来自北京、陕西、广东等省市以及美国、澳大利亚、秘鲁和港澳地区的近300名老知青旧地重访,其中不乏在政界、教育界、文学艺术界、企…  相似文献   

3.
<正> 以王均瑶命名的均瑶集团,因为“灵魂人物”的英年早逝,给均瑶集团的高层包括任职过的上海市浙江商会等各界都带来了巨大的悲痛。追悼会后的第二天,记者拨通商会秘书长陈康汉的手机,他在电话中说:“这些天实在太累了。想回温州老家好好修整几天……”接近中午,均瑶集团党委书记陈理仍然没在办公室。对于记者提出的“后均瑶时代”话题的探讨,陈理在手机中说:“过几天我们会安排记者见面会,向媒体阐述‘后均瑶’的发展。”11月18日下午,均瑶集团在上海均瑶国际广场召开“媒体见面会”,均瑶集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60年代.20岁的知青孟建柱来到上海长兴岛的前卫农场,13年后。从一个拖拉机手.当上了上海“前卫农场”场长。1986年,孟建柱离开农场,先后任上海川沙县委书记、嘉定县委书记。一位和孟建柱同在“前卫农场”工作过的人说,盂“没有官架子。说话时笑眯眯的,声音不大。细声慢气,人也很瘦,像个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5.
平凡的奋斗:京、沪、穗三地流动知青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 为何关注流动知青◎ 流动知青:为什么流动◎ 流动知青的现状(1-6)◎ 对流动知青生存状态的基本判断◎ 结语:如何关照流动知青前言:为何关注流动知青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们不难注意到这样一个青年群体,他们没有所在的那些大城市的户口,但是有城镇户口,一般受过高中以上的教育,而且大部分有大学专科以上的学历,一般从事非体力劳动性质的工作,收入在当地中等水平上下。虽然他们的绝对数量已经相当可观,但日常经验足以使我们做出这样的判断——与庞大的进城农民工群体相比,这一群体在城市流动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显然是不大…  相似文献   

6.
足奚 《观察与思考》2010,(11):50-51
10月23日,近200名杭州和上海的老知青聚集在杭州多瑙河假日酒店,参加”杭州知青赴大兴安岭大乌苏林场40周年”纪念活动。近百名上海老知青专程从上海赶来杭州参加这次活动。  相似文献   

7.
2月23日下午,本市召开上海“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会议。杨浦区社会工作党委、上海浦江控股有限公司党委、均瑶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张江园区综合党委等4家单位就如何进一步增强党建工作有效性,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作了交流。  相似文献   

8.
正知青是共和国发展史上不可磨灭的一段印记。1969年2月28日,古田县第一批知青开始"上山下乡",总计有7000多名到各公社插队落户。1970年农历正月初七,福清县第一批知青也来到古田,此后陆续有5批福清知青到古田大桥、吉巷、凤都、鹤塘、杉洋、卓洋、泮洋、大甲等8个公社58个大队及边远山村插队落户。他们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在劳动中了解农村,了解农业,了解农民,和农民朋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相似文献   

9.
丁世华 《春秋》2014,(3):20-22
正1982年10月,一位女知青斗胆上书,请求把下乡知青的农龄改为工龄,此信最终惊动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并对这封信作了重要批示。1985年,国家劳动人事部颁发了23号文件——《关于解决原下乡知识青年插队期间工龄计算问题的通知》,文件明确规定:知青在下放农村劳动期间的农龄一律算作工龄。闻讯的知青们奔走相告,欣喜若狂。写这封信的女知青名字叫萧芸。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前不久先后到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富申评估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调研,详细了解企业发展现状,分别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企业家们的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陈鹏 《现代领导》2006,(7):18-19
人物简介:张金康,1953年生于上海,早在中学时代就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干部,当知青下乡8年,回沪后在黄浦区建设系统工作了18年,获得全国建设系统劳动模范称号。1996年后调任上海市市政委办副主任、市市容环卫局党委书记。2003年调市经济工作大口任党工委副书记、经济纪工委书记。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17,(27)
<正>《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经出版,便呈现"洛阳纸贵""一书难求"局面,在广大党员干部和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和热议。究其原因,我以为最主要缘于本真的力量。掩卷而思,知青岁月的习近平,便在眼前活灵活现。其言、其行、其事,无一不是当代青年的榜样、党政干部的楷模。《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收入29位受访者的讲述实录,受访者中有年纪相仿、经历相似、一同插队的北京知青,有朝夕相处、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村干部和村民,有往来  相似文献   

13.
“知青与社会转型”研讨会综述李玉琦最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知青日记选编》和《知青书信选编》引起关注。两本书收录了1968~1979年知识青年写的400余篇日记和100余封信件,从不同层面真实再现了当年上山下乡知识青年,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的...  相似文献   

14.
知青,是整整一代人不想忘记,也无法忘记,是想说成辉煌,其实又很悲凉的历史。知青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称谓,这里面包含着历史的、文化的、现实的、世俗的,以至于政治的概念。单从字眼的表层来诠释,它是泛指有知识和文化的年轻人,可从中国对知青这个词汇的社会认同来说,已经成为了对毛泽东在1968年12月份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后上山下乡的高、初中学生的专用术语,后来也将1964、1965年及1968年以后到农村去的中学生囊括其中。所谓知青文学、知青电影、知青现象、知…  相似文献   

15.
10月21日至23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到上海、浙江,就加强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调研。调研期间,杜青林听取了上海、浙江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深入学习实践活动情况的有关汇报,考察了均瑶集团、华立集团、  相似文献   

16.
江华瑶族自治县是湖南省瑶族的主要聚居区。据1986年统计,瑶族人口达165,80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95%由平地瑶和过山瑶两大族系组成。他们之间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本文试从称谓、居住环境、经济形态.社会组织、婚姻家庭、语言文字、服饰和丧葬八个方面谈谈平地瑶与过山瑶之异同。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和《梁家河》堪称姊妹篇,它们用纪实的方式,平实客观地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知青生活,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生动的情节,直观地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崇高的理想追求、为民造福的党员初心、攻坚克难的坚强意志、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体现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深刻含义,阐释了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全景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当年  相似文献   

18.
1978年12月,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在此之前,全国知青工作会议刚刚闭幕,出台了一系列新的知青政策。在此之后,大批的知识青年返回城镇,到了1980年,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实际上已经不复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讲,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方针...  相似文献   

19.
"文革"期间,曾有数万北京知识青年赴延安地区插队落户.70年代中期以后,一批又一批知青离开延安,但在"大退潮"之后,仍有少数知青留下.他们的现状如何?1990年7月,笔者带大学生到陕西省延安地区宜川县做社会调查.就这个问题在宜川县走访了几位知青以及有关领导干部.1969年1月,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口号下,第一批3千多名北京知识青年来到宜川县.1975年,又有一些北京知青到来.这些知青来自北京城区和近郊区,大部分  相似文献   

20.
李松简历     
《创造》2007,(3)
李松,男,白族,1954年12月生于云南省云龙县民建乡.1973年7月云龙一中毕业,回乡知青,兼过1年的民办教师;1975年9月进上海化工学院化工机械系化学工程专业读书(现华东理工大学),1978年7月毕业,分配至云南省化工设计院工作至今(现云南化工设计院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