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非盈利组织在保障贫困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中,扮演提供社会支持的重要角色,但是如何保证这种支持机制的可持续性,已成为非盈利组织面临的共同问题.陕西省妇联"红凤工程"社会支持机制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通过发挥慈善资源存量的诱出功能,以及回报社会机制的增权能力和驱动效应,获得了长远发展动力,为国内非盈利组织的项目运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葛亮  朱力 《学习与实践》2012,(12):70-77
支持型社会组织是指,制度上独立于政府和企业,致力于调动资源和信息,培养社会组织及其成员的能力,促使其在社会中建立横向和纵向联盟的民间组织。从资金、目标、领导、行动策略角度出发,中国的支持型社会组织对政府具有依赖关系。这是通过权威、私人交情、领袖魅力等非正式关系实现的非制度性依赖。在政府的社会服务职能转移背景下,支持型社会组织对政府的非制度性依赖隐藏在制度性的自主性下。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化,上海女性群体构成已发生很大变化,除了原有的工人、农民、干部和知识分子之外,在社会分化流动中还出现一些新兴女性群体。这一现象已经并将继续对妇女工作产生影响。 一、新出现的女性群体 l、“青年白领” 这里主要是指那些接受过高等教育,在外资、合资企业或影视娱乐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工作,有着优厚收入的年轻女性。这一群体的特征之一是具有很大可容性。大学毕业甚至研究生毕业的自然是“青年白领”主体,也包括部分未接受过高等教育,但在业余时间充电的年轻女性。从对500名妇女的问…  相似文献   

4.
100天支持青年公益梦想!这是张宁提出的公益项目。去年9月,静安团区委与张宁开办的“上海益优青年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益优)合作的“青年创益家”正式启动。100天时间,由13名青年创益家和20名导师结对,迈出公益创业第一步。如今,好几个自组织已经进入了正式的青年社会组织注册程序中。  相似文献   

5.
吴月 《理论月刊》2023,(7):29-36
以财政为核心,项目制重塑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基层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科层体系自上而下的控制权威得到进一步强化。然而,在项目制的运作过程中,基层政府也会使用一些反控手段,采取策略性行为以维护自身的利益需要,这些策略性行为表现为对上级政府的指示予以服从性回应的同时,运用非正式手段运作项目,对承接项目的社会组织既支持又控制。基层政府的策略性行为导致项目的“悬浮”,即项目的建设目标设定、内容设置、服务需求认知等都“悬浮”于公众对社会服务的需求之上,项目的建设效率得以提升,但社会服务供给效率却未能满足。基层政府策略性行为的发生,主要有模糊的政策信号及“条块”间冲突、自上而下的制度性同构压力、双重治理逻辑间的张力、压力型体制下多目标的工作环境、非对称的资源依赖关系等因素的推动。  相似文献   

6.
青年非正式小群体是相对于正式的青年组织和团体而言的。它与一般正式群体不同,既没有严格的组织形态,又不必规定成员的人数,而只是在人们相互认同的基础上,由于观念、爱好、志趣、习惯等一致而自发形成的结伙关系。例如大学生组织的“文学社”、“青史会”,青工中兴起的“业余足球队”、“自费旅行团”等,只要是有相对稳定的成员,并为了某种共同的目的而开展一定的活动和交往,都可称为青年非正式群体或小群体。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社会公平机制尚不完善,教育制度性障碍尚未除却,贫困青年教育弱势状况还没有根本改观。实施教育关怀,优化制度设计,使贫困青年在高等教育上由弱走强,是建设和谐社会、增进高等教育公平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利用社会网络的理论研究青年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网与职业获得的相关情况发现:他们在面对大型的现代企业和外企求职时,由于存在公共信息渠道不畅、就业制度壁垒、职业中介行为不规范等问题,很难从这些正式支持网中获得满意的支持;家人的支持“远水”解不了“近渴”,亲友同质性过高,效用递减,故非正式支持网发挥作用的空间不大;因此,他们必须从自己新构建的社会网络中获得求职上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震灾中的青年组织:应急响应与行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分析青年组织的类型入手,探讨震灾中青年组织在响应速度、救灾方式及持续性三方面的差异和应急响应的共同特点.认为目前正式青年组织在我国青年组织中仍居于主导地位,发挥着主要作用;非正式青年组织发挥了部分功能,社会自组织功能还受到约束,尚待发掘.就我国青年组织而言,应当视灾难为提高自身应急能力和发展细织的契机,特别需要捉进非正式青年组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围绕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一系列跨境惠民政策措施,支持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研究以香港青年跨境购房为切入点,分析影响香港青年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安居的因素。研究发现,经济和福利措施提高了香港青年进入大湾区内地城市的意愿,但由于行政管理系统在基层缺乏衔接机制和配套公共服务,香港青年难以融入内地生活;亲朋、同乡、校友等社会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正式制度的缺失,为香港青年在大湾区的跨境生活提供支持与援助;拥有良好经济条件和内地社会关系的香港青年更容易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安居。研究认为目前跨境惠民政策主要在“进入”环节着力,而对“适应”环节关注不足,形成了“经济机会驱动、社会网络支援”的迁移模式,对社会阶层较低的香港青年群体产生“挤出”效应。为了吸纳更广泛的香港青年,研究建议,应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方面完善政策支持系统,弥补政策短板。  相似文献   

11.
资源视角:贫困女性社会支持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敏 《长白学刊》2010,(3):102-105
社会转型期的女性贫困与特定的历史、经济密切相关,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保障转型导致的社会分化,是出现贫困女性化的结构性原因;资源不足是造成女性贫困的最主要因素。在城市空间中,制度资源是最常见的一种正式支持,但制度资源的匮乏和获得的不平等,使得社会公共服务只能满足部分贫困女性的初级物质需求,对缓解或减轻贫困的作用有限。亲缘网络在女性应对贫困中发挥主要的社会支持功能,但贫困对社会支持的消解作用已经显现。女性采用节流策略应对贫困的同时,还应努力开辟增加经济资源的渠道,尤其是发掘家庭外部资源以获得改变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路阳  张敦福 《探索与争鸣》2023,(8):109-119+179
意义贫困是个体在主导意义系统中的工具性意义与价值性意义连接发生断裂所致。由于当代青年在成家立业、出人头地的主导意义系统中面临工具性意义压力过重,以及在价值多元冲击下价值性意义存在一定偏移,青年在学校、职场、家庭生活中经常遭遇意义贫困,线上线下社会流动性的加大,他者状态和自身境遇的对比,又会进一步强化相对意义贫困。为纾解这一难题,青年往往借助次属意义系统的集体仪式来建构和传递社会意义,“进淄赶烤”就是青年追求意义体验的集体仪式。青年通过烧烤建构和传递着快乐、人情味的积极意义,但因难以在主导意义系统中建立工具性和价值性的良性连接,加之资本裹挟下网红热点层出不穷,青年在热点切换中无法真正纾解意义贫困。  相似文献   

13.
中国青年"知识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才资源是21世纪世界各国争夺的稀缺性资源。对于快速发展的中国来说,更是急需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但近年来我国人才市场上却呈现出青年“知识失业”现象:社会发展急需大量的知识性人才,有许多知识青年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却找不到工作。这种现象被专家称为“贫穷的奢侈”。按照国际劳工局的定义,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的劳动者找不到工作的社会现象。“知识失业”是指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劳动力处于不得其用的状态,是知识资源没有得到有效与合理配置的表现。青年“知识失业”可以表现为显性失业,即青年劳动者有工作能力和工作愿望,却无工作机会;也可表现为隐性失业,如就业不足、人才浪费和“教育过度”;还可表现为知识青年理想与现实具有较大落差的自愿失业和“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摩擦性失业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2005—2021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十期数据,使用HAPC模型分析了我国青年群体中,高等教育在主客观社会地位回报上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年龄越大,青年高等教育的地位认知和收入回报就越大,在青年中后期,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收入下降更晚,地位认知回升更快。高等教育对社会地位回报的时期效应呈“V”字型,地位认知回报后期增强趋势不如收入。高等教育的收入回报有显著的队列效应,随着高等教育扩张,“80后”和“90后”青年收入回报大幅下降。此外,随着年龄和近年来时期变化,东部地区高等教育的社会地位回报增加趋势高于中西部及东北地区,而高等教育收入回报贬值在新一代东部青年群体中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中国妇运》2020,(4):24-28
2000年,为配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全国妇联、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央电视台联合发起,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组织实施“母亲水窖”项目,通过动员和筹集社会资金,帮助西部贫困干旱地区群众解决饮水困难。项目实施以来,调动了大量的公众、企业资源,在饮水困难地区建设安全饮水工程,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提高受益农户尤其是承担着重要家庭和社会责任的贫困妇女的家庭收入和生活质量;通过完善校园饮水和卫生设施,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消除饮水卫生隐患。  相似文献   

16.
正人类社会对贫困根源认识产生的一大飞跃,是从侧重贫困的物质匮乏状况转向更多从社会经济文化和制度性结构中考察贫困和寻找贫困的社会成因。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所指出的,贫困最终不是收入低下,而是获得基本物质福利的机会和能力的缺失[1]。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2000年《全球贫困问题报告》中,亦指出:人类贫困是指缺乏人类发展最基本的机会和选择。长寿、健康、体面的生活,自由、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7.
史艳芳 《人民论坛》2013,(12):238-240
随着我国西部城市进入社会转型加速期,贫困与贫困群体问题成了影响西部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造成西部城市贫困的原因之一是缺乏社会支持网络.文章引入“共生发展”理念,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西部城市贫困群体社会支持网络构建,为扶助西部城市贫困群体脱贫提供必要的政策选择途径.  相似文献   

18.
城市非自愿离岗女性的社会支持系统--北京市个案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借鉴组织制度变迁理论、社会网理论和社会性别理论,通过分析北京市26位非自愿离岗者的个案访谈资料,不仅阐述了城市非自愿离岗女性主要的社会支持需求,还揭示了离岗女性的社会支持系统是一个由正式支持系统和非正式支持系统共同组成的多元化结构,并分析了在社会支持系统的具体构成和各组成部分的特点上,离岗女性与男性之间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犯罪低龄化与青年化问题突显,青少年犯罪的保护优先原则、刑罚的年龄适用以及行刑社会化趋势等因素,促使我国针对青少年犯罪行刑方式转向以社区矫正为主。而社会支持是社区矫正的本质特征,它对于促进青少年社区矫正对象的有效矫治具有重要作用。在综合考虑以往研究和本研究特点的基础上,我们将社会支持分为工具性支持、情感性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三个维度,通过定量研究方法,运用全国性的大规模数据(近4000份样本)对青少年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支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统计。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青少年社区矫正供给中情感性支持较多而工具性支持较少,发展性支持较多而生活性支持较小;第二,一般性、非正式的社会支持呈现差序性,正式的、制度性的社会支持表现出随供给主体专业性降低而减少的特征;第三,男性、已婚者以及与家人同住者拥有更多的社会支持。第四,年龄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而矫正时间与社会支持呈正相关。该研究结论对于提升和建构青少年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强化他们的社会支持,包括强化工具性和生活性支持的供给,强化对女性和未婚群体的社会支持,以及充分利用家庭的支持功能来就地、就近进行矫治。  相似文献   

20.
美国的社会救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廖鸿 《中国民政》2002,(9):40-41
社会救助在美国称作公共救助或福利补助,是帮助贫困阶层维持最低生活水平和享有某些权益(这里所说的某些权益主要是指接受高等教育)的社会保障项目,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社会救助制度形成于本世纪80年代。1935年,在罗斯福总统领导下,美国通过了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典-《社会保障法》,社会救助被列为社会保障的三大部门之一。经过长期的补充,其制度日趋完善。目前,政府提供的社会救助或福利补助有70多项,其中主要的有八大项,即抚养未成年子女家庭补助;补充保障收入;医疗补助;食品券和儿童营养项目;一般援助;社会服务和儿童福利服务;住房补助;教育补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