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该文采用现象溯因法,综合分析法、文献资料法、法理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力图解决工业化、城镇化用地缺口,推进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向深度和广度发展问题。在此基础上该文提出,实现建设用地流转的市场化、规范化,应当加大农村土地整治力度、扩大流转范围、确立流转过程中农民主体地位、完善流转交易模式和流转利益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2.
雷兰  张晓怡 《人民论坛》2013,(7):128-129
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现实意义出发,在公平与效率原则指导下,利用法理学的原理,对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土地流转的制度变迁、现行法律态度与集体土地流转实践存在的矛盾、集体土地流转的可行性等问题作出思考和分析,并提出完善现行法律体系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引  杨庆媛 《求索》2014,(8):32-36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改革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具体体现在流转方式和收益分配、监管制度建立等方面。通过分析上海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践,发现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革中,土地流转方式主要有公开出让复垦土地、出让指标并就地落地和出让指标异地落地三种,流转模式按宅基地、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建设用地指标不同划分为"宅基地置换"、"建设公共租赁房"、"征地留用"等十种。当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面临集体土地产权不清、流转收益分配及监管制度不完善、流转程序和机制不健全、现行法律制度存在矛盾和盲区等问题。反思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革对我国土地制度改革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潘世炳 《世纪行》2014,(8):12-12
<正>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一、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障碍一是法律障碍。集体土地产权主体不明晰,造成土地利益主体模糊;集体土地流转受相关法律限制。二是政策障碍。目前各地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普遍处于自发和无序状态,造成违规项目不断出现,农村集体建设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城乡土地资源合理流动,湖南省大力推进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基础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以浏阳市为例,在总结归纳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途径及做法的基础上,从市场体制机制、收益分配制度以及产权归属三个方面分析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体制机制障碍,提出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推进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万广军 《前沿》2010,(21):94-98
相关文献主要对集体建设用地制度的产生、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创新和制度改革的支撑体系等问题进行了归纳和分析。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创新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对该制度的历史合理性、制度创新对农用地的影响关注不足;缺少对制度创新效果及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制度完善对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作用的研究;对在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在更大范围乃至全国推行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的可行性、可能产生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等方面的研究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7.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缩小集体土地征收范围是农村土地改革的重中之重。鉴于现行国家层面的法律将征收作为农村土地进入市场的唯一合法方式,一旦国家法律允许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入市,集体土地经征收转变为国有土地与集体建设用地自由流转将共同成为集体土地入市的途径。如此,征收和流转所指向的农村土地的客体范围则会出现重叠,这将导致两种行为在利益追逐中极易产生冲突,在实施方式上极易混同,进而造成一定程度的实施困境。为了保障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顺利实施、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建设用地流转市场,应当协调好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征收的关系,坚持流转为主、征收为辅的原则;理清流转与征收的范围;限制地方政府征地权;协调流转与征收补偿价格。  相似文献   

8.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再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建仁 《理论月刊》2007,(8):164-167
目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现象大量存在。文章从城市建设、土地利用方式转型、农民增收与农村稳定以及流转博弈角度分析了导致流转的深层原因,并从法律法规缺陷、流转管理、收益分配和市场协调方面探讨了流转的主要问题,最后就规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刘若谷 《青年论坛》2014,(2):111-114
改革现行土地管理制度,创设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法律制度,一要明确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所有权的权属及权能内涵,允许其依法出让、租赁、入股;二要规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的条件、方式和程序,做到合法合规、公开公正、运行有序;三要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流转收益的分配机制,明确分配主体、控制分配比例、监管收益用途;四要建立城乡统一、平等入市、同权同价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土地登记制度、定级评估制度和价格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0.
一、集体建设用地的概念和现状宪法规定我国的所有土地都是公有的,分为国有和集体所有两种形式。在集体所有的土地中除农业用地外,还有"集体建设用地",它包括农民宅基地、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乡村办企业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中的建设用地。改革开放以后,集体建设用地就在我国一些地方开始流转,主要形式是土地或房屋出租。进入上世纪90年代,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在我国不少地区已较为普遍,流转的形式涵盖了转让、出租、抵  相似文献   

11.
张军  贾栋 《中国发展》2013,13(3):44-51
成都市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对农村土地使用制度进行了创新性的改革探索,取得了比较成功的经验,引发全国各地竞相学习和效仿,河南省土地改革饱受争议。河南省在实施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主的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根据省情对农村土地使川制度相应进行了改革,在全面分析成都土地改革成功背后的逻辑,以及与河南省农村土地改革进行比较的基础上,该文对土地收革本身和与之相关的真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就中国未来农村土地改革提出了提高农民在上地增值收益中分配比重、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建设、破除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垄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和充分利用国际市场保障国家粮食发全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减少行政层级"、"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是中国未来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与发展目标。自治州是多民族中国特殊的行政区划层级的行政建制,伴随着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自治州也必将走上城镇化、城市化发展道路。因此,逐步有条件的"撤州建市(自治市)"将成为其必然的路径选择。与此相适应,如何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整性和民族自治地方权益,成为民族法制建设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高速发展的城市化带来了巨大的发展问题,城市不断地蔓延,城市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导致城市人口迅速膨胀的同时,土地供需矛盾严峻、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道路交通拥堵严重、社会稳定存在隐患等综合性问题。本文在这种背景下,提出建立立体城市的城市化创新发展模式,以期能够解决居民的居住、生态环境、道路交通、土地供需矛盾及社会和谐稳定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囿于意识形态的认识与经验的不足,与其他产业领域的改革相比,中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的改革是相对滞后的,为了进一步改革农村基本经济制度,解放农村土地的生产力,特别是化解农民权益与农地权属的矛盾等问题,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除了需要进行稳定角度的考量外,还需要以创新的法律思维探索立法,以保护适合中国农村的土地流转制度,避免产生农地流转“大跃进”式的推广模式,充分保护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农村土地“以租代征”问题的法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世建 《桂海论丛》2012,(1):119-123
农村土地"以租代征"之所以屡禁不止,根源在于建设用地的国家管理制度。根据该制度,除兴办乡镇企业、乡镇公共事业等可以使用集体土地外,所有建设用地均需使用国有土地,然而,国有土地不仅指标有限,而且还要经过繁琐的转用审批手续和支付高昂的土地出让金,很多农村企业无力承担用地成本。因此,一律要求所有建设用地均使用国有土地,势必对农村的个体企业、私营企业造成事实歧视。为合理解决"以租代征"问题,应当考虑修改《土地管理法》,允许集体土地自由进入建设用地市场,同时鼓励中小企业与土地权利人通过市场交易方式实现建设用地自由流转,只有在市场交易失败时,国家才能强制征地。  相似文献   

16.
关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志强 《中国发展》2008,8(3):78-84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有深刻的利益动因。在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一些基本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的方式,也形成以试点地区为代表的典型模式。当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然而,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发现一些进一步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重庆地票制度的功能及问题探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地票制度是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一项创新。随着地票市场的发展,地票在优化城乡建设用地配置、显化农村土地资产价值等方面的功能日益显现。同时,作为一项改革,地票制度面临的土地发展权和土地保障能力的公平性、地票交易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地票基准价格测算及收益分配等问题也应受到高度重视。应加强对地票交易制度的理论研究,充分认识地票的实质,从地票价值构成角度构建地票基准价格和地票收益测算体系;从农民财产权转移角度建立地票收益分配机制;从区域发展权转移角度和区域发展能力减损角度制定国家下达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的补偿与奖励政策;构建地票制度运行的监测预警体系,促进地票制度健康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转变,城市管理由行政手段为主向法制化管理方式不断转变,城市化由单极向多极和谐发展转变。以制度建设探索城市管理法制化路径,以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建设目标和依法治国方针寻求对城市的科学管理;改革开放前后工业化和发展经济为主导的单极城市化,90年代后期至今,和谐发展为主导的多极城市化。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的需求量增加,基于“公共利益”的目的,大量农村集体土地将被征为国有。由于相关法律缺失,实际操作中轻法律规范重规章政策,再加上利益的驱使以及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在征用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土地问题关系农民切身利益,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土地征收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应该得到高度重视,本文将探索相关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