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惠安三题     
唐辉 《福建乡土》2013,(5):39-40,43
崇武古城 这座石头古城墙是当年海防的遗存,是我国海防史上的重要史迹。据记载,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倭寇人侵。江夏侯周德兴受明太祖朱元璋的委派巡视东南沿海,这位军事工程专家根据泉州海岸线的特点,建立起一套颇为完备的海防系统,崇武城就是当年海防系统中的一座要塞。永乐、嘉靖年间古城均有增建,城楼加高增厚了,另置四门楼、跑马道等配套设施,可是倭寇依然袭扰。  相似文献   

2.
“东临大海后依山,遥瞰云边赤嵌湾。万里楼船仓猝至,一夫慷慨看当关。”民国时期的泉州文人曾遒这般凭吊福全古城遗址。这座与崇武古城有着相同岁数的古代卫所城。  相似文献   

3.
吉祥的鱼卷     
正崇武古城地处福建东南沿海的突出部,除了中国石雕之乡、中国最美八大海岸线等名片外,崇武小吃也颇负盛名。水丸、马鲅鱼羹、墨鱼丸、蚵仔煎、鱼签……这些小吃虽说琳琅满目,但这是泉州乃至整个闽南地区共有的。还有薯粉捏、拌薯粉、薯干汤,食材极富地域特色,却同时也是惠安县城的风味小吃。  相似文献   

4.
海坛、崇武一带福建沿海岛屿与港湾,系厦门的北部屏藩。清初郑成功父子据守厦门期间,成为清郑双方水师进攻或捍卫厦门的海防重镇。康熙十九年(1680年),清军进攻厦门,亦以水师进攻海坛(今平潭)发其端,并以崇武洋面为决战之所,为攻取厦门  相似文献   

5.
宋代泉州本籍本地出生的两个状元之一——梁克家,和泉州府文庙颇有因缘。 文庙是历朝历代供奉与祭祀至圣先师孔子的庄严处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中心。泉州府文庙是福建乃至东南地区孔庙建筑群中的一颗明珠,明代理学宗师蔡清就曾经赞誉她:“盖举闽之学宫,未有若之盛者。”  相似文献   

6.
崇武地处福建沿海中部,北连湄州湾,南控泉州港,东临台湾海峡,历来是海上的交通要道和军事重镇。崇武在闽台关系史中的地位如何?特别是明清时期,闽台之间联系更加密切,已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崇武发挥的作用又是怎样?至今人们还不很清楚。本文拟根据现有的方志、档案及乡土资料,就这一问题作一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7.
虎年元宵期间,首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节在台胞主要祖籍地、侨乡古城福建泉州热闹上演。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余名嘉宾在闽南文化主要发祥地和闽南文化遗产富集区——泉州欢乐闹元宵。  相似文献   

8.
中国有两座定海古城:一座浙江舟山定海古城;一座福建连江定海古城。相比之下,福建连江定海古城算是幸运的,时间在它面前保持了最大的耐心,一切似乎未曾改变。春天的午后,我走进了连江定海古城,犹如走进了一部书里,书里的故事传奇而厚重。穿过一条百余米长的热闹街市,尽头便是面海而筑的南城门,城墙高6米多,由大石条垒砌,高大气派,上书“定海古城”4字。城墙前这条簇新而现代的街市,是前几年填海建造,与古旧斑驳的城墙形成对比。古时没有这条街市,潮汐涨上来,  相似文献   

9.
蚶江港原名“岱屿”,又称“锦江”、“锦里”,位于泉州湾口南岸,为泉州总口,是晋江通往外洋的咽喉。“上襟崇武、獭窟,下带祥芝、永宁,以日湖(即石湖)为门户,以大、小坠山(亦称岱屿)为藩篱,内则洛阳、浦内、法石  相似文献   

10.
《政协天地》2013,(12):29-30
泉州政协委员参加“增强忧患意识,推动长远发展”大讨论中,对如何发挥泉州在福建中心城市作用方面,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1.
泉商印迹     
蓝蓝泉州湾,青青戴云山,开拓进取,不惜自强,这里的人民重新描绘着好山川……一首《蓝蓝泉州湾》,唱出了泉州人的心声。都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泉州南临台湾海峡,靠山面海,山地、丘陵居多,堪称“八山一水一分田”。然而,在这个当选中国首个“东亚文化之都”的泉州,爱拼敢赢的泉州人,却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迅速脱颖而出,创造了经济总量连续15年居福建首位的奇迹。泉州人将“泉州制造”带出国门,全球每5个人所穿的运动鞋中就有一双产自泉州,每百件夹克中就有12件来自泉籍商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泉商!  相似文献   

12.
冯实 《中国残疾人》2009,(12):26-27
早听说“温陵”泉州,“四季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改革开放恰似滚滚春雷,使泉州成为福建乃至全国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经济总量连续9年居福建之首,200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18097元和7244元,全市基本实现宽裕型小康。而今,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目标,  相似文献   

13.
福建泉州,地处台湾海峡西岸中心地带,襟山带水,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曾经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有过“涛海声中万国商”的兴旺景象。这个千年古港在80年代迎来了一个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改革开放使泉州又跻身于中国面  相似文献   

14.
严正 《福建通讯》2002,(9):10-12
福建的城市化进程已经落后于福建的经济发展进程,“十五”期间,福建的城市化必须加快,使之能更好地成为福建二、三产业发展的载体。福建城市化首先要加快福州、厦门、泉州三个中心城市的发展,以中心城市带动福建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古城泉州的灵魂,是泉州人引以为豪的金名片,去年,泉州从全国10个申报入围的文化名城中脱颖而出,与韩国光州、日本横滨一道当选首届“东亚文化之都”。泉州深远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鲜明奇特的多元文化大观、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悠久广泛的对外交流,再次获得世界性的认可,焕发出璀璨耀眼的光彩。  相似文献   

16.
闽南“金三角”纪行邹霆第一次听到大、小“金三角”之说,大约是在15年前。所谓大“金三角”即福建、香港、台湾,而小“金三角”则是漳州、厦门、泉州。不久前,我自闽南“金三角”驱车观花归来,顿觉在岁月流逝的同时,昔日的漳州、厦门、泉州也已大改旧貌,宛如三位...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2月26日,泉州市人民政府与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微软中国总部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同时合作各方与福建南威软件工程发展有限公司签署在泉州筹备建设全国首家“微软软件创新中心”分支机构的合作文件。南威与微软携手合作,  相似文献   

18.
陈小平 《政协天地》2010,(11):36-37
在泉州,有200万的“新泉州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正是他们的辛勤劳动,支撑起了福建最大的制造业基地。  相似文献   

19.
福建是中国佛教鼎盛的地方,历代名僧辈出,蜚声海内外.特别是泉州地区,自古有“泉南佛国”之称。福建的佛教与东南亚国家交往密切,渊源久远,东南亚许多佛寺都是与福建僧侣辛苦倡建或主持传法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0.
苏杰 《半月谈》2003,(12):50-51
今春以来,福建泉州部分企业连连遭遇“招工难”,当地的技术工人甚至被外省整厂、整车拉走,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缺工”20万人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