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娟 《警察技术》2014,(5):43-45
通过最近邻指数分析方法,对某市近5年入室盗窃、盗窃摩托车和盗窃非机动车三种犯罪的实际发生位置的全局分布模式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样区内,盗窃非机动车犯罪的空间聚集程度最强。该方法不仅可以使公安机关从宏观上了解特定犯罪发生位置的空间分布格局,并且可以测定不同类型犯罪的空间分布强度,以判断何种类型犯罪更加聚集或离散。  相似文献   

2.
通过空间分布描述分析中的相关空间统计指标,对某市2005~2009年5年入室盗窃、盗窃摩托车和盗窃非机动车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了解犯罪现象的分布情况及其空间分布模式,也必将为我国警方实际工作提供一种新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3.
采用网络核密度估计和网络K函数,分析某年Q市中心城区盗窃犯罪在道路网络上的分布特征及其大型商场、学校、医院及歌舞娱乐场所对犯罪的影响。结果表明:盗窃犯罪在路网上呈现聚集分布模式,集中高发于大润发超市及老城区的中河沿街道附近;盗窃犯罪分布主要受到大型商场、医院、歌舞娱乐场所的影响;在0~2000米范围内,盗窃犯罪聚集性分布于学校附近,并且随着距离增加,趋向于随机分布;在相同累计点数水平下,歌舞娱乐场所相较于医院对盗窃犯罪分布影响更显著。研究结果有效揭示了盗窃犯罪在道路网络上的分布特征以及与各类场所的空间关系,为犯罪空间预防提供了有益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4.
入户盗窃未遂是认定盗窃罪还是非法侵入住宅罪之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颁布实施已经尘埃落定。但是,由于新修订的入户盗窃取消了时间和次数的限制,因而确有必要从法理和实践角度,对新修订的入户盗窃是否存在未遂形态、如何判断行为人以盗窃故意进入房屋、入户盗窃着手的标准认定以及入户盗窃未遂是否一律定罪处罚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刘云兰 《求索》2011,(1):209-211
林白小说善于打破时间的线性结构,将叙述对象置于空间关系中,形成一种空间化的结构形式。本文通过隐喻的地域空间、女性的私密空间和多维的立体空间等方面分析了林白小说空间建构的特点。林白通过这些空间的建立来抗拒主流的父权社会,表现女性对男性的不满,为女性争得话语权,从而确立自己独特的艺术观念。  相似文献   

6.
基于空间稀缺性的中国乡村空间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空间稀缺性为研究前提,分别从乡村居民、乡村企业、乡村组织等三个视角,建立乡村空间的市场供需模型,分析乡村主体的空间需求与供给行为,以及影响供需的社会、经济、环境因素,从而摸清乡村空间演变规律,并得出乡村居住、生产、公共空间等动态均衡与乡村空间演变的关系。据此,我们提出了基于供求矛盾下的中国乡村空间优化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晓溪  董慧 《前沿》2012,(19):12-16
空间城市化与现代化作为空间发展的必然趋势,目的是为城市主体提供更好的生活,忽视空间正义的价值取向等同于历史必然性的丧失.城市发展的空间与活力转向以及政府、市场与个人三者的空间博弈导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一现实语境为空间正义的彰显提出严峻挑战.本文试图在分析空间的物质性与社会性两大特征的基础上阐述空间正义原则的基本内容,梳理提出背景、原因,进而反观我国城市空间发展的现实境遇,以期在城市空间生产与消费过程中通过空间正义的彰显构建活力化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8.
转化型抢劫的前行为——"犯盗窃、抢夺、诈骗罪"应解释为"实施盗窃、抢夺、诈骗行为"。转化型抢劫中的"当场"不限于犯罪现场,还包括离开现场后时间和空间不间断延续的其他场所。是否为"抗拒抓捕"目的而使用暴力,宜从客观方面予以推定。抢劫完成后扔弃赃物的行为不影响犯罪既遂的认定。  相似文献   

9.
机动车盗窃案件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犯罪类型。以杭州某区2018年机动车盗窃案件为研究对象,利用核密度估计和风险地域分析展开分析研究,比较作为犯罪预测技术理论基础临近重复现象与风险地域现象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机动车盗窃案件与城镇化水平密切相关。从犯罪预测的准确性角度,风险地域分析高于核密度估计,从而为犯罪预测技术本土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多发性盗窃案件在刑事发案中始终占较高比例,其高发低破态势制约了刑事案件整体破案率的提升。大数据的发展应用为打防多发性盗窃案件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打击犯罪层面,公安系统各类大数据信息平台为实现"由人到案"侦查模式的精确打击提供支撑。在防范犯罪层面,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多发性盗窃案件发生的时空规律,预测重点时段、重点区域盗窃发案可能性,有针对性地进行巡逻防控,从而实现降低多发性盗窃案件的数量。  相似文献   

11.
介绍利用病毒进行电信盗窃的惯用手法,对电信盗窃案件进行电子数据取证分析,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讨论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犯罪对鉴定方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刑法》第264条规定多次盗窃,构成盗窃罪。但是如何认定多次盗窃,在我国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争议颇大。多次盗窃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多次盗窃中的每次行为形态的认定、"多次"的认定以及每次盗窃行为要不要求行为人实施的盗窃行为与取得财物数额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准确界定多次盗窃行为,有助于司法机关正确认定多次盗窃型的盗窃罪,实现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3.
汽车盗窃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作者通过分析全球及部分国家的汽车盗窃现状及对策,指出针对汽车盗窃案件,今后警察机构、海关、汽车登记管理局、保险公司、银行、汽车生产厂商、信用卡公司、海运公司和陆运公司之间应该建立更加高效的信息交换和相互协作。  相似文献   

14.
盗窃罪必须具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所盗窃财物价值达到数额较大两个基本条件,且数额的大小是量刑的重要依据。盗窃罪又是一种故意犯罪,故意的内容当然应该及于对所盗窃财物价值的判断。以案例分析的形式,探讨行为人对所盗窃财物的价值认识错误的情形是否影响量刑。  相似文献   

15.
龚强  ;蒋涤非 《求索》2014,(5):178-182
我国正处于城市建设高速发展期,新城市空间开发建设始终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的价值体系,诸多城市问题对营造良好的新城市空间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对现代新城市空间发展现状的分析,以及推动其发展演进过程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以城市设计思考的角度,分析讨论了营造良好城市形态的设计策略,旨在通过这些设计策略在新城市空间中形成富有活力且具有优质公共环境。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后期,空间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被激活以后,不平衡空间发展成为分析当代世界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视角,其中哈维(D.Harvey--1935)的不平衡空间发展理论,既有理论分析研究又有现实社会批判,既总结了以往研究又提出了新的理论研究框架,特别是建立不平衡空间发展理论的四个核心要素:资本积累过程中的物质因素、剥夺性积累、资本积累时空中的特点和在不同地理空间规模上的政治、社会和阶级斗争,对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推动我们的不平衡发展理论等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盗窃犯罪呈现增长态势。盗窃案件难以禁绝,有组织团伙化犯罪倾向突出,暴力对抗性加大,盗窃手段多样化,打击难、预防难、社会治理难。改革开放后,我国由重典治盗转向区别对待,由专注盗窃案值转向关注盗窃手段和性质,由重点打击转向关注民意。治理盗窃犯罪应摒弃严打和重刑的恐吓思路,采取多种途径治理盗窃犯罪,提高预防和打击能力,及时查处盗窃犯罪。  相似文献   

18.
张剑  罗杰雄  胡诚 《人民公安》2006,(24):28-30
2006年10月.一个以盗窃电力、通信设施为主的盗窃团伙被湖北省武穴警方摧毁。警方共破获盗窃电力设施案80余起、盗窃通信基站设施案8起、盗窃农产品和汽车电瓶案件100余起。  相似文献   

19.
盗窃案件已成为刑事案件中的多发案件,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甚至人身安全。农村盗窃案件不同于城市,有其自身的独特性,现场勘查中对刑事技术的运用有一定的侧重点。灵璧县娄庄镇地处皖北地区,以北部村庄三起入室盗窃案作为研究资料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案件经过现场勘查,在充分利用视频检验、足迹检验、DNA检验等刑事技术进行物证分析后,对足迹花纹进行串并案件,最终将系列盗窃案件成功告破。可见,农村盗窃案件虽有一定的共性,但也应根据农村实际,对案件特点进行分析,并找到切合实际的案件勘查策略。  相似文献   

20.
盗窃罪中的数额因素决定着盗窃罪成立与否,同时对于盗窃罪既遂与未遂的认定也有影响,但是不同类型的盗窃案件中,数额因素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分析盗窃罪的既遂与未遂不但要考察盗窃行为本身的既遂与否,还要考察盗窃的数额是否达到法定要求。在认定盗窃罪的成立及形态时应该坚持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并在坚持结果无价值的立场上评价认识错误情形下的盗窃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