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购商品房抵押是内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防范个人住房贷款回收风险而采用的一种担保方式,其模仿香港的房屋按揭贷款方式,但由于两地法律制度的不同而存在巨大差异。通过研究《房地产管理法》、《担保法》、《物权法》及相关行政规章、司法解释对预购商品房抵押问题进行规制的变迁过程,探讨合理防范、分担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的法律模式,以维护我国住房金融市场的稳定、有序。  相似文献   

2.
抵押被称为"担保之王",是最具典型的担保方式,抵押登记制度在整个抵押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司法实践中,在抵押登记制度上仍存在一些争议较多的问题,笔者力图通过对不动产、动产的抵押登记效力及登记程序中存在的缺陷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为我国担保立法的完善提出积极的建议和思考,为更好促进担保法律制度的发展做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曾颖 《传承》2008,(8):126-127
我国的商品房预售制度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从香港引进后逐步建立的。由于原有的立法规定的仅是商品房预售问题,商品房交易预售中的违规违法情况大量存在,"一屋数卖"的纠纷不断增多。《物权法》第二十条设立了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填补了民事立法的空白,但关于商品房预告登记的有关问题,在其立法和制度适用中尚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商品房预售制度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从香港引进后逐步建立的.由于原有的立法规定的仅是商品房预售问题,商品房交易预售中的违规违法情况大量存在,"一屋数卖"的纠纷不断增多.<物权法>第二十条设立了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填补了民事立法的空白,但关于商品房预告登记的有关问题,在其立法和制度适用中尚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5.
曾章伟 《前沿》2013,(17):63-67
我国分类分部门分别登记的担保登记制度,存在多头立法、登记机关林立、程序繁复、信息不透明、查询困难、难以监管担保泡沫等弊端。为保护债权人权益,预防担保风险,我国有必要按照便利、高效、透明原则,对现行财产权和担保登记制度进行改革,建立统一的财产权和担保登记制度,统一财产权和担保登记立法,建立统一的担保登记机关,设立财产权和担保登记大厅,简化担保登记程序,实行网络申请、登记、公示、查询,降低收费,对担保及担保登记进行严格监管。  相似文献   

6.
1995年我国以立法的形式规定了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制度,但由于立法没有明确该制度的性质,并且对该制度法律条款设计得过于简单,从而引起理论层面不同的理解和实践层面对该制度操作的地方差异。结合纠纷现实,分析我国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制度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学者们的观点,并对比我国现行《物权法》的预告制度,重新对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制度进行制度价值定位,提出完善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制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商品房预售登记制度的理论研究与探讨是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而兴起的,我国目前的房地产转让中,存在商品房预售这种特殊的买卖方式。因在建工程的工期长,交易标的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因而购买期房面临的风险比一般购买现房的大得多。在我国商品房预售领域里引入预告登记制度,能够有效地规范房地开发企业的预售行为,也即预购人与预售人办理了预告登记之后,预售人对该房屋所为的其他处分都在此债权范围内无效。  相似文献   

8.
朱国良 《青年论坛》2005,(5):112-115
商品房预售转让缺乏明确立法规定,实践中存在截然相反的做法。商品房预售转让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应当从规定商品房预售转让的条件和程序、建立商品房预售转让的登记备案制度等几个方面入手来完善我国的商品房预售转让制度。  相似文献   

9.
杨翌翮 《云南人大》2007,(10):26-27
随着房地产经济的迅猛发展,预售商品房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房屋交易方式。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不可避免的原因,存在大量预售商品房的预购人需转让预购房屋的情况。由于立法的不统一,以及理论界的诸多分歧,对此问题的处理存在不少困惑。如何界定转让行为的法律性质,如何完善转让制度,规范转让市场,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张强 《求索》2013,(10):198-200,160
预租登记制度是房地产预租问题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预租制度本身尚未为我国立法所明确,预租登记更未被立法所提及。实践中,商品房预租现象由来已久,但在缺乏立法规制情形下,预租登记的效力并不为法律所明确。本文旨在探讨商业地产预租登记的效力问题,并就此提出相关对策,以期制度完善。  相似文献   

11.
对最高额抵押担保债权的转让,各国规定不同。我国关于最高额抵押债权的立法,已经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对有关最高额抵押担保债权的立法进行完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各区县(自治县、市)国土房管局(国土局、房管局),局属各分局、各单位,机关各处室,主城区各房地产交易所:《重庆市土地房屋权属登记条例》(以下简《权属登记条例》)施行后,现有的房地产抵押登记和商品房预售许可审核工作存在一些与《权属登记条例》不一致的规定。为了认真贯彻执行《权属登记条例》,进一步做好房地产抵押登记和商品房预售许可审核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关于房地产抵押登记(一)凡用新的《房地产权证》申办土地或房屋抵押登记的,应按《权属登记条例》第四条、第五十二条  相似文献   

13.
现行立法采用规定具体条件的方式确定划拨土地抵押的客体,但未能提供一种可行方法来清晰界定公益性划拨土地使用权,采列举方式制定的《划拨土地目录》也缺乏科学性。在抵押设立中,由于房地一体的立法规则与房产、地产管理分离的实践导致了双重抵押登记的出现。通行的比例式出让金确定方式难以反映真实价格。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冲突导致了抵押实现不能的风险。类型化抵押客体,调整土地目录,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变革出让金确定方式,引进土地储备制度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让与担保制度是由判例确立的一种相当活跃的非典型担保方式。我国实践中也存在诸如按揭、在建工程优先受偿权等大量的让与担保关系,但法律对此一直未有规定。全国人大法工委起草的民法典草案以专章之形式规定了让与担保制度,首开了让与担保制度成文法化之先河。本文试从让与担保的概念、特征及其与我国动产抵押制度之冲突等方面展开论述,并在总结德、日等国在处理相似问题之经验的基础上,就解决我国动产抵押和让与担保制度之冲突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5.
房地产抵押是指抵押人以其合法的房地产以不转移占有的方式向抵押权人提供债务履行担保的行为。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 ,抵押权人有权依法以抵押的房地产拍卖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该制度是以不转移标的物的占有为其主要特征 ,但不转移占有则使房地产抵押权的设定缺乏为外部所知的表征 ,使第三人无法知悉抵押物的权利设定情况 ,因此常会导致当事人特别是抵押权人与抵押物善意第三取得人之间的矛盾冲突 ,对此冲突 ,各国均以抵押登记制度来解决。但各国对登记的效力问题规定却不尽相同 ,本文是想通过比较各国抵押登记制度 ,来探讨及完善我国的房地…  相似文献   

16.
让与担保制度是由判例确立的一种相当活跃的非典型担保方式.我国实践中也存在诸如按揭、在建工程优先受偿权等大量的让与担保关系,但法律对此一直未有规定.全国人大法工委起草的民法典草案以专章之形式规定了让与担保制度,首开了让与担保制度成文法化之先河.本文试从让与担保的概念、特征及其与我国动产抵押制度之冲突等方面展开论述,并在总结德、日等国在处理相似问题之经验的基础上,就解决我国动产抵押和让与担保制度之冲突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7.
自1995年10月1日《担保法》实施以来,抵押保证贷款再度升温,许多难以得到贷款的企业,因为有了《担保法》而顺利实现贷款。但一段时间的担保热过后,有人这样质疑,担保就能保证银行资金安全吗? 抵押贷款登记不规范,使担保贷款落空 抵押登记是抵押合同生效的必要条件。抵押物一经登记,所设立的抵押权就具有了公信力,并取得了对抗第三人的效  相似文献   

18.
刘恺 《前沿》2006,(12):127-129
不论在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抵押权制度都是债的担保的最主要形式。我国现代抵押制度,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得到了确立,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因此,学习和借鉴大陆法系典型代表的德国民法,对于完善我国的抵押制度大有裨益。本文将中、德抵押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于我国抵押制度的完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农户由于自身资产局限性、抵押担保品不足等问题,正面临着严重的融资约束。国内外学者对农户信贷抵押担保问题做了大量研究,其主要集中在信贷担保的作用机理、农户可充当抵押担保品的财产和农户抵押担保替代方式三个方面。针对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如何创新农户信贷抵押担保方式,如何通过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来客观评价当前农户抵押担保实施效果,以及哪些因素影响了农户信贷抵押担保方式实施效果等问题都还有待我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我国<物权法>确立了浮动抵押制度,这是担保制度的一大进步.但浮动抵押在我国尚属一项全新的法律制度,又与国外传统的浮动抵押制度相异,存在较大的风险性,①因此,为增强其实用性,降低法律风险,推动其有效运转,还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配套制度.结合对国外相关问题的研究和借鉴,我们认为可从以下方面予以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