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伦理对家庭成员的思想、行为起着规范和制约的作用,规定着家庭成员之间各种不同的道德义务,又是衡量评价家庭成员言行是非、善恶的重要标准。加强家庭伦理建设,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需要,是美满幸福生活的力量源泉。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可以起到化解社会矛盾的作用。和谐的家庭伦理建设应注重传统与现代相统一、权利与义务相统一、自律与他律相统一。  相似文献   

2.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谐的家庭关系是每个家庭成员人生幸福的重要内容,也是创建平安社区、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家庭暴力作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公害,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家庭暴力不仅直接对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伤害和威胁,还会破坏家庭的稳定和安宁,这是与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背道而驰的。文章探析了家庭暴力的特征、成因及防治对策,目的在于遏制家庭暴力。  相似文献   

3.
<正>把家庭和谐作为社会和谐的基础,把家庭成员之间的义务和责任建立在亲情基础上,这是中国家庭文化传统中积极的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大多数城市家庭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在家庭小型化和老龄化的压  相似文献   

4.
李玉珍 《中国妇运》2005,(11):28-30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最基本和可延续的单位。健康的家庭有利于每个家庭成员的自由、平等、健康和全面发展,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关重要。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紧密围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战略决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它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体现了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新实践。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生活的港湾,更是幸福的发源地。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构建和谐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因此,必须关注家庭的建设与和谐发展,关注家庭的建设与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6.
张红慧 《传承》2010,(33):62-63
家庭美德是存在于家庭中的调整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处理家庭问题时所遵循的高尚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的基础。加强对大学生的家庭美德教育不仅对培养大学生优良的品质与高尚的情操有重要的作用,而且还能在弘扬正气方面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更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妇运》2005,(6):36-37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全市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总体框架下,以“建设学习型家庭、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以家庭成员的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提高家庭成员素质、提升家庭生活质量为目标,坚持因入施教、分类推进的原则,继续倡导“上学去”、“上网去”、“学外语去”,进一步强化“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的家庭生活和学习理念,引导家庭成员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开发自身潜能、拓展家庭功能,使家庭与社会同步和谐发展,为振兴老工业基地、加快建设“大大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家庭,是在一定经济关系基础上,以婚姻关系、血缘关系和收养关系确定的社会组织形式,是最基础的社会单位。家庭美德是调节家庭内部成员在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人际关系上的行为规范,是关于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的总和,也  相似文献   

9.
诚信友爱,作为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本原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诚信是友爱的基础,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和出发点,也是和谐社会的落脚点。笔者理解,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这中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又是三者的基石,只有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才能实现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和谐。诚信,既是现代社会中指导个体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10.
建设和谐社会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谐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因此,如何促进家庭和谐,进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促进家庭和谐应加强对家庭领  相似文献   

11.
社会是由每一个自然人组成的,如果没有每一个人的自我和谐,没有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和谐。人的自我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应该从每个社会成员的自我和谐做起。  相似文献   

12.
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终极意义上说,和谐社会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处于最基础地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健康的社会心理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心理平和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因此,培养社会成员健康的心理素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陈旸 《理论月刊》2012,(6):144-147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最基本和最可持续的单位,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地位,家庭的和谐稳定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家庭的文化功能,是由家庭的文化生活而产生的、在满足家庭成员生存和发展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和作用。它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规范人们的行为,引导家庭及其成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重视家庭文化建设,发挥家庭的文化功能,是维护家庭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文明进步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4.
莫文斌 《湖湘论坛》2007,20(6):72-73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建设和谐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要明确构建"和谐家庭"的意义,分析家庭不和谐的表现及原因,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家庭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海涛 《协商论坛》2007,(11):54-55
和谐,是人类长期以来孜孜以求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战略任务。建设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必须构建和谐的家庭和工作环境,它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而女性又是家庭和谐的骨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社会,目的就是要达到人与人之间、个人与政府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一致和共同发展。和谐社会的建立,要求人们必须依照既定的规则运行,形成一种和谐发展、秩序井然的状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和谐的宗教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和谐的政教关系是和谐的宗教关系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须奠基在三个基础之上,即物质基础、政治基础、思想基础。社会和谐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利益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问题在于解决好人的利益问题;而政治现代化、民主化,形成一个多元化的、更为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使社会各种群体的利益和谐共存、协调实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关键;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人的和谐最重要的则是一种内在的自我心灵的和谐,也就是深层次的社会精神文化和社会心态的和谐。  相似文献   

18.
和谐社会构建与诚信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邦辉  邓淼 《新重庆》2007,(4):47-48
和谐社会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三个方面.其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又是三的基础和前提。诚信作为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本原则.既是人际关系和谐相处的前提.又是社会得以存在的道德基础:既保证个体的人与作为整体的社会之间相互融合.又保障社会秩序与经济活动的和谐运行。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认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诚信体系的建设具有极其蚕要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郑锦霞 《人民论坛》2015,(8):207-209
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中,傅立叶构建了具有一定完整性的社会和谐理论。其核心观点主要有:情欲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根本;和谐社会需要合理的制度安排;和谐社会需要劳动成为自由活动和享受;和谐社会需要人口平衡、男女平等和家庭和谐作为基础支撑。其和谐社会思想对当今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艺  刘静 《传承》2010,(6):40-42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是由单个的人组成,社会不能离开人而存在。从精神层面看,人的精神世界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前提。个人精神的和谐,是一切外部和谐的基础和发轫。人与人之间精神的和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在的思想基础及精神力量,因此,构建和谐社会,需要重视对社会成员精神和谐的塑造。精神和谐与和谐社会二者具有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建设和谐社会是人类对自身未来发展的一种理性思考和理想架构,是人类精神不断发展的产物,是精神和谐的本质体现;另一方面,精神和谐特别是人们的和谐发展价值观念的确立,必将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并为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道德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