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4 毫秒
1.
论我国危机应急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危机是政治运行和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因人为或非人为的因素导致的各种危机。目前,社会公共危机已由非常态化的偶发转变为常态化的频发,应对社会公共危机的能力已成为衡量政府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文章分析了公共危机的概念和特征、提出了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包括加强和完善危机应急法制的建设、加强和完善危机应急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综合危机应急反应机制几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王箭 《前沿》2012,(18):191-192
学校作为社会系统的子单元,学校还具有人员聚集度高,人员受教育程度高及社会关注度高的“三高”特点,学校的稳定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因此,学校危机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危机管理系统框架的建立也是提高学校危机管理效率的必经途径.学校危机系统的建立离不开组织支持、法律支持和社会支持.在具体系统构件上,包括危机监测子系统、危机处理子系统以及危机善后系统.  相似文献   

3.
社会危机是常态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扰乱因子,而干预是对危机中的青少年的一种修复或维护,它既包括来自外部的社会干预,也包括来自自身的自我修复体系。基于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危机和干预这两种力量对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至关重要。从危机中防御行为的习得,到对危机和新环境的认知评价的建立和自我修复功能的完备,到人类集体潜意识对危机的承载,危机下的青少年成长正经历着这一深刻的变化。引导青少年正视危机,在危机中学会生存、适应,建立完备的心理防御体系与社会支持保障系统,是克服危机,促进成长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危机给社会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建立有效的危机预警系统具有重要意义。危机管理的第一阶段和首要任务就是危机预警。政府在危机预警系统的建立和实施中处于组织和领导地位,应健全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体系,建立地方政府常设性的危机预警综合协调部门以及有效的内部协调机制,同时也要提高地方政府危机意识,采取主动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公共危机治理:理论建构与战略重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提出了公共危机的治理理论,针对中国政府传统应对危机的社会政治动员和政府行政管控的机械管理模式,条块分割组织体制、被动撞击式和事后救火式的应急机制以及缺乏长效的政府-企业-社会战略合作伙伴协同应急的公共行动网络,指出中国在公共危机方面的应急管理亟待特别设立专门法律程序。并结合我国将进入社会管理体制和机制全面转轨的新契机,创新政府-非政府-企业-社会整合的危机管理体系和应急行动的组织模式,围绕危机治理体系提出重点发展战略,以建立全社会整体联动的公共危机治理网络。  相似文献   

6.
危机管理与危机警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危机是一种严重威胁社会系统的基本结构或基本价值规范的突发性紧急事态。在这种事态中,决策集团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在极不确定的情况下作出关键性决策。危机管理是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通过建立危机应对机制,依法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防范、化解危机,恢复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一种特殊状态的公共安全管理活动。危机警务则是政府在危机管理中正确运用警察力量、发挥警察治安职能的活动,包括依法确定警察部门参与危机管理的职责、任务和权限,明确警察部门在政府危机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制定和实施警察部门参与危机管理的战略原则及战术方法等。  相似文献   

7.
为了有效控制危机带来的破坏,构建和谐社会,培养危机管理的民众技能刻不容缓。但目前,我国危机管理民众技能的现状不容乐观,为了鼓励社会民众积极参与危机管理,必须建立公民危机处理机制,使民众危机管理技能形成常态,并建立政府和公民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8.
社会资本与公共危机治理之间存在天然的契合性和内在的关联性。在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可通过完善法规制度、建立社会信任机制以及培育公民社会等途径提升社会资本存量,以此增进政府同社会、公民之闰的良好沟通和合作。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处在转型阶段,不确定性、风险性等因素增加,社会组织迅速发展,提高了危机治理效能。应加强法律体系建设、建立协同治理合作方案、建立信息交流与沟通平台,推动社会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为公共危机治理开辟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当前,涉警公共舆论事件呈现出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相互交织、舆情动态与事件处置相互影响等特点,网络负面社会心态和传播效应对涉警公共危机事件的处置工作具有极大影响。公安机关应对处置涉警公共危机事件,要健全公共危机事件处置机制,建立完善舆情风险评估机制,建立网络舆情监测研判机制,总结完善涉警舆情引导处置策略,不断改进虚拟社会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从事"三高"工作,警察面临突发的创伤性事件持续增多,造成的心理压力不断加大,若超出其心理承受能力,往往容易产生心理危机。在警察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对个体心理健康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警察社会支持系统包括组织支持、家庭支持、朋辈支持以及社会支持,在危机干预中应该把构建警察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作为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建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要以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为出发点。传统社会是小型封闭简单的社会,人格信用与之相适应;现代社会是大型开放复杂的社会,抽象信用与之相耦合。市场经济取代了传统信用赖以建立和存续的小农经济和计划经济,但是难以在短时间内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信用,由此带来了信用危机。信用危机的实质在于,信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成为了一种特殊商品,但是这种信用商品由于市场机制尚不健全而难以得到准确的市场定价,导致了信用市场的混乱并最终引发了信用危机。这一危机只能依靠市场经济的发展,在逐步积累过程中得到清除。  相似文献   

13.
《公安研究》2010,(5):91-92
刘雅静在《长白学刊》2009年第6期撰文认为,社会资本与公共危机治理之间存在天然的契合性和内在的关联性。在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可通过完善法规制度、建立社会信任机制以及培育公民社会等途径提升社会资本存量,以此增进政府同社会、公民之间的良好沟通和合作。  相似文献   

14.
危机事件已成为现代社会普遍关注的严峻问题。本文在对危机事件的危害作出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当前各级政府及全社会在应对危机事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全社会危机意识、加强预警和防范、建立应急救援体系等应对举措。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环境危机已逐步增大在社会危机中的比重,其中以PX事件为代表的环境危机已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从危机管理研究不太常见的期望管理视角介入,通过对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PX事件处理过程的分析,指出期望管理的缺失与不到位是危机处理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的主要症结,同时加强期望管理必须建立在有效沟通和日常构建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6.
公共管理危机与危机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全球化的加速,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转型,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化:如以国家为单元的子系统的冲突,以自然灾害和社会灾害为主体的危机等等,突发的危机事件越来越频繁。如何成功地处理突发性事件和危机,从而使国家这一组织免于危难,决定于公共管理的危机管理体制的建立与健全。本文在分析了危机的三大类型和三大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危机管理的三大对策。  相似文献   

17.
面对频发的校园血案,我国校园安全保护措施苍白无力。国际安全学校认证主要从社会环境、物资环境、健康教育、体育活动、健康服务、危机处理、家庭与社会七个方面考虑,讲求公众参与、整合社会资源。我国应借鉴其理念,推进校园安全立法,建立校园危机管理常设机构,引入安全评估机制,组建校园安全志愿者队伍,在校园开展危机安全教育,以控制校园危机,维护校园安全。  相似文献   

18.
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危机呈现出自卑、性格孤僻、冲动叛逆等症状,这不仅关乎留守儿童自身和家庭的命运,同时也关乎社会的稳定、国家的未来。为此,需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入手,采取建立个性化成长档案、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建立留守儿童寄宿制等措施对存在心理危机的留守儿童进行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19.
陈曦  费奇  余明晖  李炜 《电子政务》2006,(8):109-112
本文首先根据危机管理的思想,对于政府在现代社会中可能面临的种种危机进行了分类讨论,将政府的危机划分为外部来源(包括自然灾难、外部政治法律因素、社会因素、以及人为因素)和内部来源(包括内部协调不力、内部政治法律因素、以及信息危机)两大类并对各类政府危机进行了简要介绍;其次,结合电子政务建设的需要以及对其进行规划时应该考虑到的危机管理问题的实际,提出了包括建立电子行政流程机制、各种危机管理基础信息数据平台、各种以危机为主题的数据仓库、各种量化的危机预警或危机评估模型以及信息公开等在内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媒体与危机事件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芳 《前沿》2009,(3):184-188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媒体的发展,媒体在危机事件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正确发挥媒体在危机事件中的积极作用,成为管理危机事件的重要议题。本文论述了媒体与危机事件的关系、相互作用。转变观念,运用媒体的作用面对出现的危机事件,以政府为中心建立有效的危机管理系统,健全危机管理系统成为危机事件管理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