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黄小华 《重庆行政》2010,12(4):80-82
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是迄今为止人类所了解的唯一有生命的星体。大自然孕育了人类,人类则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扬起了文明的风帆,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劳动、生息、繁衍,经历了以采集、狩猎为主的原始文明、以农业为主的农业文明和以工业为主的工业文明。当代,人类文明正发生着重大的转折,一个新的文明伴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姗姗走来,生态文明已达成世界性共识。  相似文献   

2.
地球作为生命系统,我们拥有了它给予人类的一切美好;作为宇宙中的一个星球存在,我们又要承受地球自身演变加于人类的深重影响,包括悲剧性的影响。承受首先意味着我们无法控制灾害,既不可能阻止极度自然灾难的发生,也无法推迟它们的发生,一些自然灾难我们甚至无法做出科学的预测。这正是人类社会及其文明的根本处境,甚至可以说是某种程度上的人类命运。  相似文献   

3.
刘红 《世纪行》2013,(4):11-12
人类社会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从人与自然关系看,原始文明是人类完全被动接受自然的阶段,历时百万年,对自然没有伤害;农业文明是人类开始对自然进行探索、初步开发的阶段,历时几千年,对自然造成了一些伤害,但由于伤害程度小,多数情况下自然可以自行修复;工业文明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阶段,历时几百年,对自然带来伤害、损害、破坏,许多方面  相似文献   

4.
《超级战舰》是一部科幻类小说,从以一个人类灵魂和电脑结合体的特殊存在的角度,探索宇宙文明的发展进程。以一艘初级宇宙飞船开始,通过对宇宙的不断探索和科技不断突破,讲诉了一个文明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超级战舰》虽然是科幻类小说,但是他对科技的发展做出了思考,对未来理论和技术的发展骨架进行了大胆的想象,容易引发读者对民族精神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时代潮》1999,(10)
宇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时空的总称。广阔的宇宙奥妙无穷,本世纪世界20个未解之谜中,有一半以上和宇宙有关:宇宙是怎样演化的?宇宙有多大?黑洞存在吗?反物质存在吗?混沌是否主宰宇宙?以及是否存在地外文明?等等。 在社会文明史上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宇宙的追问。特别是这几年,我们在各种新闻媒体上  相似文献   

6.
生态时代与乌托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说已经过去的文明时代的代表是物理学,那么新的文明时代的代表可能就是生态学。传统的物理学的图景中,人是站在自然和事物的对立面,从自然与事物中榨取对自己有实际用途的东西的。在生态学研究中,人与自然在存在的意义上是平等的、息息相关的。与物理学时代的重技术、重物质不同,生态学的代更看重的是关系、交往,更看重精神在世界中的整合、升华作用,而艺术将首先从人类生存的内宇宙中救治技术在近代社会数百年中淤积下的弊病,它作为人类精神的栖息地将如同大地作为万物的栖息地,这将成为新时代人们的共识。入将通过自身的改进与调节,努力改善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创造出一个更美好、更和谐、更富有诗意的世界。我们的职责是着手于对大地、天空以致人们心灵的乌托邦的重建。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不同的社会历史文明时期,对应着不同的文明观。人类社会的早期,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基本上是以顺应自然的方式进行生产和生活的。人们视天为畏物、为神,畏天、敬天。在中国古代老子哲学中,称为“天道自然”。在古希腊哲学中,赫拉克利特则称之为“逻各斯”,认为人的本性就是顺应自然,服从自然。这个时期是人类顺应自然生活的阶段。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对自然界认识和改造的能力加强,人类的自我意识观念也不断强化。这时,开始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状态。人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开始改造和利用自…  相似文献   

8.
邸利平 《前沿》2009,(11):30-33
如何理解"自然"是人类认识世界首先需要探讨的问题。与建立在外在对立和征服前提之下的近现代"自然主义"理解范式不同,古希腊哲学考察了宇宙生成、人类灵魂和城邦生活的自然本性,确立了独具特色的古典"自然主义"观念,不仅反映了人与自然宇宙的和谐一体,而且表达了人在社会生活中对美好秩序的追寻,从而具有更加丰富、合理的理论旨趣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人是自然的产物,但人类的发展却是在毁灭自然中进行的。地球诞生至今约46亿年,地球生命出现至今约35亿年.人类的出现不过300万年历史。人类有文字记载的文明不过6000年。在300年以前的人类发展历史长河中,人类与自然基本上能够和谐相处,但在工业革命以来的300年,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已经接近自然对人类生命的支撑极限。世界自然基金会日前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是人类思想走向成熟的时代,对于自然的认识和对人类社会的认识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大爆炸形成了宇宙,宇宙不断地膨胀;时间是“矢”,一去不返;物质和能量,时间和空间都可以合二为一;有正物质还有反物质;原子核内还有很多弄不清的层次组织;原子和分子也可以随意摆弄;人已能到月宫上一游;差一点,人就要被克隆了。另一方面,很多原来的好事,  相似文献   

11.
《公安研究》2010,(7):96-96
曹孟勤、顾超在《理论探讨》2010年第1期撰文认为,我国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蕴涵着深刻的反思与批判现代性社会的价值,预设了人类社会进步的方向。现代性社会是一个反自然的社会,而其反自然的逻辑后果是酿造了生态危机的发生,并致使人类社会本身面临着无家可归的境地。解构现代性社会这种自我毁灭的性质,须终结其反自然的本性,建构对环境友好的生态文明型社会,使人类像善待自己那样善待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12.
从宇宙时空角度看,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空间其实只是一种十分特殊和偶然的形式而已,但就经济学而言,这种地理空间和自然环境却是经济学研究的最深层的物质基础和出发点。而今,人类自身文明的积累和发展已使其在地理空间之上渐渐衍生出了姑且称之为网络空间的雏形。这种...  相似文献   

13.
吴权 《群众》2013,(4):19-20
党的十八大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生态文明是人类进步与自然和谐状态的反映,本质要求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发挥人类所特有的能动性,“取之有度、有取有予”,在利用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维护资源环境对人类的长远供养能力,为当代和后代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营造美丽家园。  相似文献   

14.
于英  胡延风 《前沿》2010,(9):156-159
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类存在状态不断提升的过程。建设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所要建立的新社会的内在要求,是人类具有了明显的对自然进行控制和改造的能力之后,对如何运用自己的能力以实现与自然界之间的协调与稳定做出的新结论。它是人类存在状态的一次新飞跃。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统筹解决人类自然和社会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对待自然环境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所体现的基本态度和理念,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相处的历史进程和思想境界。它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有效结合;强调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和自然恢复为主的原则;强调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的理念和道路。  相似文献   

16.
政治文明释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学、历史学和文化学家的研究表明 ,人类的历史也就是一部文明发展史。从字面理解 ,文明就是指人类生活的一种状态 ,它相对于“原始”、“自然”和“野蛮”状态。文明也是社会变迁和发展的过程 ,指的是人类摆脱原始的、自然的、野蛮的状态 ,使社会生活从较低级水平或层面向高级水平和层面不断发展和演化的进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一方面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程度得到深化 ,对自然的控制能力得到强化 ;另一方面 ,人类自身交往行为得到“驯化”。(用马克斯·韦伯的话说就是“理性化”。 )文明被用来表明人类社会的开化程度和进步状态 ,被视…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     
《今日浙江》2010,(12):57-57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周易》里说:“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唐代孔颖达注疏《尚书》时,将“文明”解释为:“经天纬地日文,照临四方日明。”“经天纬地”意为改造自然,属物质文明;“照临四方”意为驱走愚昧,属精神文明。在西方语言体系中,“文明”一词来源于古希腊“城邦”的代称。总之,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  相似文献   

18.
可以说,生产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正是这种生产活动造就了人类,造就了人类文明,造就了人类历史。人类的这种生产活动,从一开始,就体现为人类与自然、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从人类采集、渔猎、用火、耕织到冶炼、采矿、造屋、修渠、铺路、架桥,一直到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对自然从依赖、汲取到利用、再到加工、改造,人类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文明进程不断加快,人类干预自然、改变甚至破坏环境的程度也越来越深,人类受到自然和环境的惩罚也越来越多,人类文明正受到来自人类自身行为、特别是生产活动所带来的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9.
李卫华 《前沿》2010,(6):191-194
生态文学是20世纪工业和后工业文明的发展所导致的生态恶化而催生的绿色文学。作为后现代文学的一个分支,生态文学解构反人类中心主义,深刻反思现代工业文明中的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行为,倡导人类改变对自然价值所持的陈旧观念,回归自然,树立生态意识、弘扬生态文化、推广生态伦理、培养生态审美观、诗意地栖息于大地之上等现代理念。生态文学从关怀自然和人类的双重视角进行价值重构,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一个自然和人类双赢的、生态和心态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纲领,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做了科学分析,这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文化与文明是两个既密切联系而又有区别的范畴。文化作为社会历史范畴,是与自然比较而言的。文化越发展,表明人类的发展越是依赖于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世界。文明是同野蛮、无知和愚昧相对立的,它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此外,文明主要指的是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而文化则包括人类活动的一切方式、手段和一切成果。文化与文明又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