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分为:技术创新决策分析(包括技术创新必要性认识、技术创新项目选择)、技术创新实施、产品市场化等过程。其流程图可以归纳为图1,图中创新要素的投入需要经过三个阶段才能被加工成创新的产品,因此,任何阶段或环节产生障碍,都可能导致企业技术创新失败。从图1(见文尾)中可以看出,技术创新的决策在整个技术创新的活动中占有首要的地位,选择什么样的技术创新方向、技术创新组织形式、技术创新的具体课题,都是技术创新决策需要解决的问题。其经济学意义在于用企业创新要素去分析技术创新,而影响技术创新决策模式选择的,又受  相似文献   

2.
刘树君  李建珊 《前沿》2009,(6):41-45
波普尔在经济学中经历了从被热情接受到逐渐势微甚至被否定的过程。对于经济学中是否存在波普尔遗产这个问题,本文认为我们应该完整理解波普尔哲学,除证伪主义之外,问题取向、情境分析和批判的手段依然是经济学发展的智慧之源,我们仍能在经济学中感受波普尔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3.
从西方产业经济学的发展看我国产业经济学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产业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马歇尔冲突、哈福学派、芝加哥学派等不同的阶段 ,他们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产业组织中结构、行为、绩效问题。我国在构建产业经济学过程中 ,必须以发展的观点并运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
知识被视作现代社会构建及其运行的核心要素,相对于知识社会学、知识经济学而言,知识政治学的发展相对缓慢:一方面缺少具有学科自觉的纲领性议程,理论脉络零散而缺乏基本共识;另一方面讨论层次偏重于实践性方案,未能对丰富的知识现象形成政治逻辑层面的总结。国家治理既要对不同主体的知识类型进行整体性考虑,又要根据不同知识类型的异质性特征设计针对性调用方式。根据调用目的与情境的不同,国家治理的知识调用逻辑可以分为合法性逻辑、适应性逻辑、确定性逻辑与回应性逻辑,这四种逻辑在优化治理过程与方式、提升治理目标与效果的治理需求中有差异性体现。知识政治学需要明确知识在治理研究中的核心地位,尤其需要把握数字时代知识政治丰富的研究机遇,为解释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5.
自从熊彼特于1912年首次提出“创新”理论以来,有关技术创新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然而,由于研究者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不同,因而对技术创新的理解也各有差别,呈现出不同的研究特色。总体上可以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其一是经济学的视角。认为技术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就是在经济活动中引入新产品或新工艺,开辟新的技术市场,刺激经济发展,形成新的社会经济实力,因而技术创新主要是一个经济过程,是一个把知识与物质、劳动力转换为产品的过程。其二是管理学的视角。认为技术创新是一连串明晰的或隐含的决策,是企…  相似文献   

6.
袁青燕  胡大立 《求索》2013,(10):38-40
技术创新是价值网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之一,它既是知识在流动和整合中得到使用的过程。也是新知识不断被创造和发掘的过程。本文基于资源要素视角确定了价值网技术创新评价指标,基于技术创新过程构建了价值网技术创新评价体系,根据指标体系设定直接模型、间接模型两个研究框架,发现价值网成员企业自主创新与竞争优势的演化路径。以江西省某跨国集团为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并据此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论区域创新网络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 引言早期西方国家关于技术创新实现机理和规律的研究是基于熊彼特的“线性过程模式”理论。技术创新被看作是一个线性过程 ,即发明 -开发 -设计 -制造 -销售。并且这一过程在企业内部发生 ,其他企业采用新技术或新产品则是创新的扩散。因此研究与开发资源的投入被认为是促进技术创新的最重要因素。后来随着技术创新研究的不断深入 ,人们开始认识到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过程 ,并不一定遵循由发明开始到扩散的线性过程模式 ,而是有许多不同的创新源。施莫克勒 (J.Schmmorler)用实证研究证明了市场需求在许多场合是技术创新的主要…  相似文献   

8.
陈怡安 《求索》2012,(4):88-89,200
本文基于组织学习与技术转移理论,从互动机制与知识创新出发,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深入探讨了组织学习与技术转移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组织学习能力越强,技术转移绩效效应越强;在组织学习影响技术转移绩效中,互动机制起调节变量作用,即组织学习与互动机制的交互作用会显著影响技术转移绩效;知识创新在组织学习与技术转移绩效影响中起有限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体验学习论揭示了一个完整的学习系统,它由四个基本环节构成,即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和行动应用,并与参与者知识观、缄默知识以及学习与适应三个方面紧密相联。参与者知识观是对知识求索者的解放,我们应该以参与式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即学习者应该参与到知识的构建过程中。由于知识的默会成分,学习者必须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的领会和掌握,而不是简单的记忆。学习是为了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学习者必须参与到真实的情景中,这样才能较系统的发现问题,自我调整,不断地创新知识和技能,使改造环境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高蓉 《创造》2002,(6):40-40
我们已经走进新时代,新知识在不断涌现,基础教育课程在不断改革,教材内容、教学模式在不断更新,新的问题也会层出不穷,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注重自身创新能力结构的养成,才能在教育过程中,为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从学习吸收中养成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不是一种生而具有的智力结构类型,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  相似文献   

11.
张玉新 《求索》2008,(4):36-38
尽管大多数的组织经济学研究都将斯密的劳动分工思想视为理论的前提和基础,但对于劳动分工的本质却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人类经济为什么需要劳动分工,劳动分工为什么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本文从收益递增的角度出发论证了劳动分工的本质就是知识的分工。由知识分工所带来的知识的分布性和互补性决定了,社会经济组织的主要职能就是利用和协调互补的分布知识,从知识分工的角度提出了研究经济组织问题的初步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萨缪尔森与斯蒂格利兹不同的学术背景、融入主流经济学的程度、面对的经济问题以及不同的“经济学理念”等方面 ,对两本同名的《经济学》著作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 ;兼从经济学原理教科书的演进过程中 ,通过分析研究 ,得出几个有趣的结论 :当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正从贵族化走向贫民化 ,从对基本理论的评述转向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和把握 ,从说教式转向谈话式  相似文献   

13.
张晖 《人民论坛》2011,(9):242-243
企业技术学习是一个持续的、发生于个人与组织之间动态的知识转化过程。技术学习开始于技术知识的获得,其过程始于个体从企业外部获取技术知识,经历了知识在组织内的传播、扩散、转移和整合后,由个体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并在新的情景中和解决问题时产生新知识,完成知识的获取、转化与共享以及知识创造。  相似文献   

14.
邹国庆  许诺 《求索》2013,(8):216-219
经济全球化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企业的生存环境.使组织学习、知识创新、企业绩效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核心内容,本文从知识创新的中介作用出发,构建了一个反映组织学习、知识创新、企业绩效关系的理论模型.采用来自120家大中型企业的调查数据,应用修正性相关系数和探索性因子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组织学习可以提高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可以提高企业绩效能力:知识创新在模型中起到了中介作用。提出知识创新是企业提高绩效的最重要的核心方法之一。本研究有益于企业的组织管理与知识创新。  相似文献   

15.
企业技术学习是一个持续的、发生于个人与组织之间动态的知识转化过程。技术学习开始于技术知识的获得,其过程始于个体从企业外部获取技术知识,经历了知识在组织内的传播、扩散、转移和整合后,由个体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并在新的情景中和解决问题时产生新知识,完成知识的获取、转化与共享以及知识创造。  相似文献   

16.
"学习型区域"是区域以组织集体学习为核心机制的创新驱动发展新模式。某个区域强调区域内部各种组织互动学习,通过不断的合作与学习的过程应对外部环境变化,从而推动整个区域乃至全球的知识创新,带动产业创新,这样的区域就表现为学习型区域。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在全国115家高新区排名中,东湖示范区综合排名均位居全国第3位,其中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均位居全国第2位。从构建学习型区域的要素看,东湖示范区具有构建学习型区域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孟庆延 《求索》2022,(1):126-134
在中国社会学研究中,口述史并非普遍的研究方法,口述史研究作为个案研究往往被认为缺少普遍性。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以"共产主义文明"为研究问题意识的口述史研究传统却在中国社会学研究中贡献了自己独特的力量。2019年,周晓虹主持的"新中国工业建设口述史"研究项目启动,将有关"现代中国"的研究主题从革命推进到了建设。以这两种不同的口述史研究项目为聚焦对象,从问题意识、理论传统与分析路径等角度讨论其内在差异,会发现这两种研究传统所讨论的核心问题内在具有一致性,从而共同构成了面向中国历史与文明的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谱系。  相似文献   

18.
"教育"和"知识"有着本然的联系,与普通高等教育相较,无论从知识发生学、知识教育学还是知识人学角度,高等职业教育都有着独特的属性特征。从知识发生学角度考察,两者在存在样态、载体、中介和遵循的逻辑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而这又会从知识教育学角度深刻影响职业教育的课程(课堂)论、教材观、学习观和评价观,使得职业教育课程呈现出结构的综合化;内容的项目化、任务化;课堂的情境化等特点。在知识与人的关系方面,职业教育更具温暖性和亲和性,公开展示人的本质力量、近道通神、满足人的个性发展需要。两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对应的是两种类型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独立成型(类型),且自成体系。  相似文献   

19.
任懿奇 《群众》2000,(4):15-16
技术创新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与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生产及其商业化应用有关的经济技术活动,是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创新的突出特征,是强调从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到首次商业化应用是一个整体过程;满足市场需求、获得商业利润是检验创新成功与否的最终  相似文献   

20.
地域文化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域文化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姜安印胡淑晶经济增长速度在不同地域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对这一现象(为什么增长的速度、方式不同)的解释,基本上构成了一部经济学说史。从亚当·斯密对经济(财富)增长原因的探讨开始,虽然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在不断拓展,但经济学始终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