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人类学学科诞生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对人类心智同一性的认同,该认同中蕴涵着两层含义:人类与非人类的区隔;在"心智同一"的前提下关注同中之异。于是"我"与"他"的关系成为人类学研究"他者"的逻辑起点。如今"我"和"他"的关系随着时代发展进入了不同语境,反思"我"和"他"的关系,反思人类学理论,尤其是族群共同体知识的语境性显得愈发重要。讨论"自我的他性",可以反思"我"和"他"的关系以及相关理论在语境中的策略性表述。  相似文献   

2.
审美认同并非在一个自为的纯粹空间中自行建构,在很大程度上,它往往是在"他者"的意识形态凝视中被形塑从而生成。亦即,"他者"是一种关于"什么是美"以及"如何审美"的意识形态凝视的主体。在某种意义上,自我的审美认同往往是自我与他者共谋的结果。于此,如何发掘这种"凝视"和共谋背后隐藏着的审美与权力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以及由此造成的审美和艺术现象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问题的社会根源,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审美人类学1以其田野工作和敏锐的洞察,将为此提供新鲜的观察视角和更为广阔的理论增长空间。  相似文献   

3.
冯周卓  ;卢德之 《求索》2007,(8):159-161
“他者”意识一直贯穿于马克思实践哲学发展的始终,基于实践关系可以消解“我”与“他者”的二元对立。当代西方哲学所推崇的“他者”,要么诉诸上帝来解释,要么仍局限于二元对立。离开了实践中的社会关系,“我”就只能是纯自然物,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只有通过实践,“我”才能借用“他者”的力量显示“我”的存在。“我”在实践中与“他者”相遇,被实践关系所规定,只有与“他者”达成共识,才能实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语言交流使自我与他者时刻处于面对面的状态中。语言需求把他者强化为同一,促使语言发生变异,从而形成语言霸权和语言消亡。原初的语言应是伦理学语言,是"我"与他人的亲近,对他者的尊重,对诉求的回应、倾听及"和而不同"的对话。只有对他者负起伦理的责任,才能使他者走出语言困境,自我与他者才能自由地言说。  相似文献   

5.
王静 《理论月刊》2012,(5):153-155
20世纪初,随着现代化交通方式的转变,城市移民打破空间的限制加入到与本地人的资源竞争中,并成为土著眼中的"他者"。一方面土著通过强化外来移民的异质性和他者性,用异质界限或者边缘来区分彼此;另一方面,城市移民遇到困难和遭到排斥的时候,其潜在的外乡"他者"意识不断强化,土著与移民从而表现出了一种区隔和竞争的关系。作为土著眼中的"他者",城市移民的异质性只能在公共空间中创造新的族群空间,即共同精神才能消解"他者"形象。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民众的认同经历了剧烈的变化过程,其基本趋向就是在把台湾建构成“我群”的同时,逐渐将中国建构为“他者”,并使二者产生某种异己关系、对立关系.认同问题是两岸关系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背景下,如何弥合两岸认同差异,增进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与归属感,无疑显得非常重要与迫切.  相似文献   

7.
美国黑人文化认同的历程——以《桑尼的布鲁士》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亚丽 《求索》2007,(1):192-194
文化认同问题曾长期是美国黑人所面临的严峻考验。黑人作家詹姆斯·鲍德温的小说《桑尼的布鲁士》,通过对叙述者“我”的心理变化的描述。巧妙而深刻地揭示了一部分黑人的文化认同的历程。“我”曾长期以“他者”的心态对待黑人及其遭遇,与真实的黑人世界格格不入。后来经过各种事件的触动,特别是在桑尼的音乐的感召下,“我”最终融入了黑人生活,完成了对本族文化的认同,从“他者”变成了“我们”中的一员。这一文化认同过程不仅反映了20世纪上半叶美国黑人的精神经历,也包含了鲍德温对黑人命运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的小说观照了两个世界:都市和湘西,对于沈从文来说,这两个世界都是"他者",是沈从文的自我主体意识的审美映照。正是在对"他者"的言说中,沈从文理想中的人性主体得以建构。都市和湘西不是纯粹的客体,它们互为"他者"。从整体上说,湘西世界是对都市世界的颠覆,但它的存在却是依赖于以都市世界为"他者"的审美观照,真正对沈从文的"湘西世界"起建构作用的正是现代都市世界。反之,同样如此。  相似文献   

9.
吴娜电影中的爱情关系暗含着文化认同的某种不确定性.与其他同类影像相比,这位生长于贵州、学习外语专业的年轻创作者并未将他者置于某种"语义"的概念框架内,她的爱情故事及文化体悟是含蓄、暧昧而私人的.我们尝试在这两部影片中找到她的文化抉择及爱情解释.  相似文献   

10.
女性在性别关系中以及青年在代际关系中同等地作为"他者"所处的本体论地位,性沟与代沟中存在的身份认同差异以及由此而提出的超越父权制的政治诉求与解放意识使得女性研究与青年研究可以达成类同的理论批判结构,并形成共同的政治实践意识。相比较而言,女性研究发展了更成熟的研究范式,形成了更系统的性别分析方法与理论批判意识,这些分析方法与批判意识对青年研究都构成一种本体论和认识论上的哲学方法论启示,并从政治哲学的视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自者"和"他者"构成关涉生活中的艺术的两个群体,也代表着研究艺术问题的两种视角。"自者"视野中的民间艺术与日常生活相融合,反映着其理想、愿望、情感。而"他者"往往将日常生活审美化,呈现在其眼前的是"自者"审美态度、审美情趣的反映。结合中、日、韩等国的相关个案,围绕"自者"和"他者"对生活中的艺术的理解加以阐述和分析可知:从积极的一面来看,"他者"的艺术表述可为此类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如"他者"过多介入,让生活中的艺术活动远离生活语境而进入到以艺术审美评价或艺术商品为中心的现代知识语境,其本质意义又会发生改变,成为"再造的生活艺术"。  相似文献   

12.
社会治理实践的伦理追问是指导社会治理的前提。社会治理他者所指为社会和社会多元主体,社会治理的他者伦理问题据此有两个面向:一是需要考虑他者的需求,从伦理角度考虑治理行为的正当性,省思复杂社会治理关系背后的伦理意蕴;二是确证社会治理中多元社会主体的他者地位,承认他者的存在,与他者合作共治,并能够在社会治理过程为他者负责。社会治理他者伦理的基础在于社会诚信,实现目标是社会公正,具体涉及社会治理过程中自我与他者的商谈伦理、责任伦理、制度伦理与发展伦理。社会治理的他者伦理问题在理论层面提供一种学科交叉的视角,实践层面为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了内在支撑。  相似文献   

13.
"第三性"是当今社会对女博士的代称。它是对追求独立,实现自我价值的高学历女性的一种排斥和异化现象在语言上的反映。女人往往被称作"第二性"或"他者,"女博士从女人这个群体中被排挤了出来,成为"他者中的他者"。这个二度他者化的过程体现了社会心理和文化通过大众话语来掌控社会的事实。福柯关于话语和权力的关系理论表明话语(语言)是众多的大众维护、重组社会秩序的有效机制,权力通过话语发挥作用,话语的流通又进一步加强了权力。"第三性"一词的出现和流传是男性强权统治受到挑战时的话语应对机制运作的结果。此外,语言本体论的观点表明语言不但反映世界,而且语言就是社会现实。所以,"第三性"这一语言形式直指女博士困窘的现状,它表明我们有赖于语言维护、打破、重建社会秩序,人类和语言共存。  相似文献   

14.
生态暴力的实质是自我将作为他者的自然绝对化,以极端的行为方式导致自我与他者关系的失衡。要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不仅要求我们对西方传统本体论与形而上学观点加以再反思与批判,实现从传统的“我-它”本体论模式向“我-你”本体论模式的转向,而且需要从政治实践层面综合各种力量开展对话与合作,彻底实现他者的解放。  相似文献   

15.
对于他者的理解和解释是哲学史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在西方哲学史上,面对这一课题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研究方法,即以意识问题为核心的认识论方法和以存在问题为核心的生存论方法。因为它们各自理论的偏颇,使这两种进路都不能够完成对于他者的理解和解释的任务。马克思所开启的唯物主义的实践观辩证地反思了认识论方法和生存论方法,它用实践的观点建构起他者的存在,同时为理解和解释他者提供了最基本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16.
田迪  韩升 《长白学刊》2023,(5):149-156
文化认同是消弭文化冲突、凝聚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关键。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在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包容多元的基础上生成的价值共识,它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以及自我文化与他者文化的平等性,承认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价值观差异,主张文化间的和谐共生,其本身就是最深层意义上的文化认同。当前,凝聚全人类共同价值面临着文化相对主义、文化霸权主义、文明冲突论等文化困境。为此,我们应在顺应世界文明进步趋势的前提下,从增强自我文化认同、深化他者文化认同、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等方面入手加以破解,以助推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弘扬。  相似文献   

17.
后现代理论视野下,曾经作为合法和整一性力量的元叙事丧失了合法地位,曾经无限乐观的人类理性被放置在一个慎重的空问中考虑,曾经被压制的"他者"--非理性、女性等由边缘靠近中心.多丽丝·莱辛的科幻小说系列和<第五个孩子>等作品中,作者利用虚幻想象和现实描写两种创作手法,着力凸显差异的地位从而解构"自我"与"他者"的二元对立.实现民族之间、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基于彼此差异的相互尊重.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不仅加速了城乡二元结构的松动,还促使"民族交错"成为未来世界大多数国家与地区的常态居住格局。对此,本文以中国大陆城市中人口分布最广泛、城市化程度最高的都市散居回族为例,聚焦其处于社会亚文化单元中的"他者"身份和"自我"认同结构,研究多民族社会协同合作背景下少数民族心理环境的细微态势,从心理基础调适、心理结构调适、心理成分调适三方面探讨了都市散居回族与社会主流文明之间的良性对接,反映当代中国"和合共进"的时代追求。  相似文献   

19.
韩国从1910年彻底沦为日本殖民地直至1945年光复,知识分子不断纠葛于传统与开化、殖民统治与民族主义、个人和社会共同体等矛盾中.在历史和时代的制约下,他们逐渐与社会产生了疏离和隔阂,成为了失去身份或者身份不明的“他者”.本文以日本对韩国的殖民统治为时代背景,分析李孝石、俞镇午、蔡万植、李无影等韩国同伴者作家的小说,通过解构文本中的他者形象,揭示同伴者作家在殖民与被殖民、帝国主义扩张与社会主义意识觉醒下的困惑与迷惘,探究作家对“他者”立场和看法,探究“他者”和“自我”、“主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被认为是英国小说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小说,是现实主义小说的摇篮。自1719年首次出版以来,它已经引起了学界的广泛注意。本文以后殖民主义的两个关键元素——"自我"和"他者"——为中心,主要探讨了两个问题:其一,鲁滨逊如何构建"自我"?其二,鲁滨逊奴仆星期五在作者笔下如何变成一个沉默的"他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