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人总是要受到他已经接受的、内化了的观念意识的影响和支配,观念和文化的东西虽然不能改变世界,但是可以改变人.而人是能够改变世界的。形成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理想信念、思想道德、价值观和文化精神,可以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精神向导和理论支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西部开发的文化建设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应加快文化建设,这既是前些年开发西部的历史经验教训,又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呼唤与要求。德国学者马尔库塞曾说:“观念的东西是不改变世界的,但它可以改变人,而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西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就在于它可以改变人、塑造人。一西部地区在历史与现实的经济、政治、社会和自然地理条件长期综合作用下,在封闭的状态下,逐渐形成了一种低品位、低层次的文化──贫困文化。它使人们在深层次的精神状态中陷入贫困,安于贫困。这种反映在价值理性范畴中的精神贫困,要比物质贫困更为深重、可怕。它唯…  相似文献   

3.
劳动价值论中的"价值"概念与价值论中的"价值"概念具有同一性。世界可以划分为物理形态世界与价值形态世界。劳动既有改变物理形态世界的意蕴也有改变价值形态世界的意蕴。在价值论的视域中,物只有客体尺度;而人既有主体尺度,也有客体尺度。客体及其属性与主体尺度相符合、相一致的性质固然属于价值关系;主体及其属性与主体尺度相符合、相一致的性质同样属于价值关系。前者可以称为手段价值关系,而后者则可以称为目的价值关系。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既有纯粹的物理关系,也有手段价值关系和目的价值关系。劳动的二重性并不改变事物的物理形态,而是改变事物的价值形态。具体劳动改变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手段价值关系,抽象劳动则改变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目的价值关系。抽象劳动的物化凝结为商品价值,意味着商品价值在本质上是物化了目的价值关系。在此意义的基础上,劳动凝结的价值,无论是使用价值还是价值都属于价值论意蕴中的价值范畴。  相似文献   

4.
人性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大议题之一,对这一议题的讨论影响着儒家理论思想风貌的变化,孟子与荀子关于人性观点的对立更加丰富了先秦儒家思想的内涵。秦汉以后,由于政治因素的介入,孔孟思想逐渐成为主流,而荀子的思想日趋边缘。今天人们再来看这个问题,无论是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已经变得不太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们都秉持着人们后天对自己的道德约束可以完善自己的人性这一观点,这对身处物质时代的人们才是最有教育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华军 《长白学刊》2004,(4):64-67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人生终极关怀与本体论思想是相贯通的.它具体体现为人对其精神世界和物质实在的双重追求.前者正是传统哲学本体论形上反思所要展示的主体精神,而后者则是本体论实用精神所着力追求的经世致用.无论是形上反思还是实用精神都是关于人生理想的一种实在追求,都有着其相对圆融、相互兼容的思想体系.且二者是相与生成发展的.在实现人生终极关怀的过程中,二者的对立性存在是促成发展的主导因素,而人也正是在对这二者关系的不断突破中求得自身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无论从当下现实世界所面临的问题,还是从中外思想家对马克思思想的认识、解读、阐释、运用、丰富与发展;无论是从马克思理论本身的宗旨,还是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各个学科的渗透,我们都可以断定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及其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越来越显示出马克思唯物史观方法论的生命力和时代价值。这并不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所有观点都不会过时,任何一种理论都不可能永远是科学、真理,所以马克思主义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而对经典文本现实意义的挖掘、对理想和现实的社会主义模式的探索、对现时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都是我们将马克思主义向前推进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7.
李健 《长江论坛》2001,(2):32-33
西部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应加快文化建设,这既是前些年开发西部的历史经验教训,又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呼唤与要求.德国学者马尔库塞曾说:"观念的东西是不改变世界的,但它可以改变人,而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西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就在于它可以改变人、塑造人.  相似文献   

8.
《湖北社会科学》2016,(4):40-45
关于财产与政治关系的争论由来已久。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现实政治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是人与人直接互动的世界,并不需要将财产问题带入政治世界。盖尤斯则将世界划分成人、事物与行动的世界,人通过与事物的关系进而与他人发生法律意义上的互动。而在洛克的观念中,自然理性赋予人发展与事物的关系的权利进而与世界发生互动,当自然状态下的发展导致不便时,人们便同意进入政治的与法律的社会以更好地保护个人财产。一方面可以说,政治变得次要于财产的社会史,但另一方面正是政治社会的存在才使得财产更有保障。洛克的这一思想开启了近代以来众多争论的端绪。  相似文献   

9.
文化安全与文化强国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打赢文化战争要靠民族文化的“免疫力”世界上的武器可以简单地分为两种,其一为杀伤肉体的武器;其二为引导,影响、控制人的思想的武器,这种武器的作用是影响、改变人的思想,逐步使人们的思想发生变化进而使民族的文化受到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山区条件差,基础薄,经济落后,群众贫穷,如何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t实践证明,干变万变,转变观念,提高人的素质是关键。一、破除陈旧的思想观念是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关键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人们的一切行动都要受思想观念的支配和影响、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70页)我们正在进行的两个根本性转变,是一场历史性革命性的变革,一方而必然在其转变过程中,改变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1.
《人间正道》精要观点摘编与目前流行的各种公共参与模式相比,群众路线可以说是一种逆向参与模式,它所强调的是,决策者必须主动深入到人民大众中去,而不是坐等群众前来参与当前,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人们都非常重视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或简称政体。在不少人眼里,一切问题  相似文献   

12.
《传承》2015,(7)
禅宗无论在世界还是中国、在古代还是当代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它是完全中国化的佛教,从禅宗思想教旨、古文献可以看出禅宗之"不立文字"并非不要文字、佛教经论,而是不执着于文字。"不立文字"与禅宗宗旨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解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研究,理论讨论当然重要,同时,从公共政策方面进行探讨也很有必要.由于基本国策具有全局性和统领性的政策特质,因此,无论是对政策问题的认识,还是对政策精神的理解,以及政策目标的设计、政策实施原则的确立等,基本国策都包含了较深刻的思想性内容.政策思想具有实践观念的意义,它与理论主张并不完全等同,但对实际生活的影响非常直接.理清"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政策思想,对推进这一国策的执行意义十分积极.基于这一认识,本文从政策问题的认定,国策的价值选择、目标体系、实施原则,以及与法律和具体政策的关系等方面,对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包含的政策思想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世界上无论哪一个国家的大学,都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培养什么人,二是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涉及价值判断,体现国家、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政治诉求;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则是为实现这一诉求所采取的一系列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等。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为社会服务是大学的主要功能之一。美国大学也开设类似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教育类课程,如美国历史、美国政治生活中的道德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 面对美好的事物,我们首先要敢于走向它,随后走近它、走进它.连这样的意愿和勇气都没有,任何美好的事物都会与你擦肩而过,失之交臂.后来留给你的,只能是沉重的悔恨. 但任何美好的事物,一经走进它之后便陷入了它,沉溺于它,既不能走出它又不能发现更新更美、品位更高的境界,也只能原地不动地日益强化着原有的生活环境和你自己的霉化,递而趋于腐朽、破败.无论是社会还是人生,也无论是观念还是行为,莫不如此.因此,敢于走进而继之敢于走出,后者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陈曙光 《湖湘论坛》2007,20(4):12-14
"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是人学的基本问题".但人与世界究竟是"比肩并列"的两个"存在",还是同一"存在"的两个方面,或者说人与世界的关系究竟是分离的,还是统一的,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区分理论人学与实践人学的分水岭和试金石.西方传统人学在回答人学"基本问题"时走的都是同一路径,即将前提预设为人与世界本来是分离的,只有在超验的思想世界中才能实现二者的统一;而马克思在回答这一"基本问题"时,则实现了革命性的颠覆,他认为传统人学的前提预设本身就是不成立的,人与世界的关系原本就是统一的,不存在感性的经验世界和超感性的本体世界的分离.  相似文献   

17.
一、意识形态理论是一种直接作用于社会现实运动的思想观念体系 对于意识形态功能的研究,首先必须对意识形态的涵义给予一定的界定。关于意识形态的涵义,无论是从词源上考察,还是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西方一些思想家的界定上考察,尽管内容殊异,但基本上都肯定它是一种思想观念体系。本文亦在意识  相似文献   

18.
社会思潮一般来讲是指在一定历史阶段.反映一定阶级、阶层和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情感需要和思想愿望.并有一定的社会理论作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的思想潮流。社会思潮属于社会意识层面.是社会生活的“晴雨表”.社会变迁的风向标。它通过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影响人们的牛活观念和行为方式.达到对社会存在的调控、改造和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人的心理的发生、发展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 ,同时 ,它又制约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塑造人、引导人的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要能够被人们所接受 ,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要遵循人的心理规律 ,按人的心理规律来进行 ,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效的突破口。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年代和互连网时代人们的心理变化和心理问题的分析 ,提出只有加强时代心理研究 ,通过有效的理论灌输、疏导沟通、尊重群众需要、加强舆论引导等办法 ,才能有效地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正确对待利益调整 ,以积极的心态投身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20.
"经济人"的道德之维--伦理学视野中的"经济人"误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论是经济人 ,还是道德人 ,都只是人性的一面。人的道德行为不是全然非经济的绝对无私 ,道德没有一般地要求人们非功灭私 ,而首先达到的是行为的合宜与功效。同样 ,人的经济行为虽然根源于人的利己动机 ,但它与人的道德行为一样 ,也具有可交换的社会化特征。因此 ,作为理论抽象的经济人也有其道德合法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