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3 毫秒
1.
不作为犯罪是一种不常见的犯罪表现形式,但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因此不容忽视。构成不作为犯罪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即行为人负有特定义务,能够履行而不履行,不履行而产生了危害社会的结果。不作为犯罪也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
不作为犯罪是我国刑事犯罪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作为犯罪一样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研究不作为犯罪,首先要明确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是不作为犯罪的核心问题,它包括四个方面: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职务或业务上要求的义务以及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除此之外,道德义务不应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  相似文献   

3.
犯罪行为中的不作为,是构成犯罪的客观条件中危害行为的基本形式之一,它不但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而且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在司法实践中对不作为的认定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为揭示这种行为的本质,探讨其客观构成要件以及类型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阐述了成立不作为犯罪须具备的客观要件,并对不作为进行了分类,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法制。  相似文献   

4.
人民警察正当防卫是不同于刑法中“正当防卫”的,它是人民警察执行职务行为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独立的行为。因此,在处理人民警察正当防卫的各种问题时,不应完全适用刑法及其它法规关于公民正当防卫的规定,这就是笔者的中心论点。人民警察正当防卫作为重要的实践和理论课题被提出来之后,还没有一个较完整、准确的  相似文献   

5.
论人民警察执行职务中的正当防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刑法》和《人民警察法》的规定,警察职务行为是警察必须履行的职责,目的是对抗犯罪、打击犯罪以及执行社会管理,但对职务行为中发生的民警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情况下的自我保护未作明确规定。为维护警察自身权益,人民警察在职务行为过程中应当有条件地适用《刑法》对于普通公民正当防卫权的有关规定,同时根据警察身份和职务行为的特殊性,作出相应的限制。不能将正当防卫等同于职务行为,也不能将职务行为定性为正当防卫,应该将其视为一种警察防卫权,以此对警察执行职务中合理的正当防卫行为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6.
论人民警察职务行为中正当防卫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民警察职务行为是人民警察根据国家赋予的职权,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它由具有正当防卫性质的行为和其它职务行为所组成。除了在正当性等方面与一般公民正当防卫行为有着共同特征,人民警察正当防卫行为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即是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如此则决定了人民警察正当防卫行为法律性质的双重性。人民警察正当防卫的特殊性还在于其对警械和武器使用的特殊权力,只有合理使用警械和武器,才能保证人民警察在执行职务中正确适用正当防卫。  相似文献   

7.
职务犯罪是指利用职务所形成的职权、地位优势或便利条件而实施的犯罪,职务犯罪具有对社会和对所在单位形象及工作的双重危害性。就公安工作而言,职务犯罪影响了公安队伍战斗力,损害了人民警察形象。有效地减少直至消灭职务犯罪现象,对于加强公安队伍建设,提高公安队伍战斗力,树立人民警察良好形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持有犯罪     
行为与罪过是近现代刑事责任归责的基础 ,持有犯罪亦不例外。持有犯罪的特殊性在于它的对象的特定性、行为的静态性以及主观方面的隐蔽性和模糊性。“持有”不是事件 ,也不是与作为和不作为并列的“第三行为” ,持有应是一种不作为。行为人对所持有的特定物品或危险物品的社会危害性在主观上应是故意。持有犯罪是行为与过失并存的一种犯罪。  相似文献   

9.
臧公余 《传承》2010,(18):132-133
行政不作为虽然在客观上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受关注程度较少,但其危害性与行政乱作为的危害性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它是行政腐败的重要表现,侵害了行政对人、社会和国家的利益。因此,从加强行政立法的角度而言,通过完善立法体制,促进立法公正,对行政不作为作出明确界定,促进监督体系的健全等,从而标本兼治,防治行政不作为。  相似文献   

10.
正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出现新变化,转型期的治安形势日趋复杂,这些都对一线民警执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要求。近年来,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行为的事件频发,在对民警自身安全以及社会公共安全带来严重危害的同时,也是对国家法律尊严的挑衅。根据权威部门统计,我国每年发生千余起阻碍警察执行职务行为的案件令人触目惊心,这还不包括民警在执法过程中因伤情轻微而没有立案的情况。因此,一线民警如何合理、合法、  相似文献   

11.
黑社会犯罪与有组织犯罪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 ,前者揭示的是犯罪的社会形态 ,后者仅反映犯罪的组织形态。黑社会性质组织是指初具一定社会结构、功能和运行方式的犯罪组织 ,是由有组织犯罪中高级组织形态社会化演变而来 ,并向着黑社会犯罪演进的雏形形态。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与黑社会犯罪同“质”不同“量”,与有组织犯罪同“形”不同“质”。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具有犯罪社会性的组织结构、犯罪社会化的经济扩张、社会公共领域的渗透和称霸一方的反社会本质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其产生原因主要有社会现实因素、历史文化因素和境外黑社会犯罪的渗透影响等。  相似文献   

12.
本文立足罪名,对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犯罪构成进行了剖析。认为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纯洁性;客观体现为状态犯,而非行为犯;主体只能由纯正的身份犯构成;主观属有特定内容的直接故意。  相似文献   

13.
目前女性犯罪的快速增长打破了男性犯罪占绝大多数的局面。较之男性犯罪 ,女性犯罪年龄偏大 ,其犯罪行为结构及性质愈加接近男性犯罪 ,女性更倾向于在熟人间实施犯罪。女性犯罪原因同男性犯罪一样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但也包含一些性别因素。  相似文献   

14.
加强犯罪研究,应面对现实,承认现实,进行专题性研究。必须系统了解犯罪现状,认识犯罪的特点与规律,研究犯罪原因,才能科学有效地制定预防与控制犯罪的对策。应深化犯罪研究,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加强市场管理,强化预防和控制犯罪的功能;加强立法,依法管理;强化政府管理职能,抓好宏观管理;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法制观念和道德教育。加强犯罪研究,还应进行预防犯罪研究;要进一步加强对犯罪趋势的研究,做好犯罪发生的预测工作。  相似文献   

15.
对网络犯罪罪因系统进行系统机制分析,有助于探明网络犯罪产生的原理,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在对网络犯罪社会原因、个体原因及犯罪场进行剖析的过程中,涉及机制性的问题。事实上,犯罪心理尤其是犯罪动机引起犯罪行为的作为方式和心理过程就构成了犯罪行为的心理机制。在网络犯罪的犯罪场分析中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的互动影响关系的分析也是机制论的一种体现。可以说机制论是通过对犯罪原因的研究来进行犯罪本体范畴研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16.
涉网犯罪在刑事案件发案中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利用网络为犯罪提供各种服务的刑事案件越来越普遍.文章结合各种形式的涉网犯罪,对涉网犯罪案件利用网络寻找犯罪对象、准备犯罪工具、联络同伙、实施犯罪、销赃等情况进行仔细剖析,帮助侦查人员了解涉网犯罪,发现犯罪与网络具有的联系,为研究涉网犯罪侦查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随着有组织犯罪活动日益猖獗,传统侦查措施已难以与之抗衡。而卧底侦查这一隐蔽型侦查措施,逐渐成为了打击此类犯罪的一把利刃,卧底警察更是被誉为"刀尖上的舞者"。然而,在危险系数颇高的卧底任务中,卧底警察的权益保障几乎处于真空状态。因此,有必要通过完善卧底警察选拔机制、卧底警察培训机制、卧底警察心理调试机制、卧底警察身份保密机制、卧底警察岗位预留机制、卧底警察奖励与补偿机制等方式,来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卧底警察权益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8.
犯罪问题具有普遍性,是长期困扰人类社会的难题之一。文章从宏观和微观角度阐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详细总结了近几年的研究方法,如数据挖掘、模糊数学、神经网络、灰色系统等。然后,指出了犯罪问题研究中存在的犯罪明数与犯罪暗数问题,最后给出了犯罪问题研究的发展趋势,对犯罪问题研究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刑法分则的罪名体系中,敲诈勒索罪与寻衅滋事罪的某些犯罪构成特征十分相似,给司法实践中罪名的实际认定带来了困难。本文通过分别对敲诈勒索罪与寻衅滋事罪的犯罪构成进行分析,以一个案例为例,从两者的区别入手,对案件进行了了比较详尽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看法和建议,希望能对司法实践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在司法实践中正确认定票据诈骗罪,首先应明确票据诈骗罪的定义,其次应分清票据诈骗罪的有关界限。重点分析了票据诈骗罪与其他相关犯罪之界限、票据诈骗罪犯罪形态之界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