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正泉 《求索》2007,(12):124-126
哲学研究的是现实问题,哲学要从天上降到人间。当前中国的哲学面临十大问题:体系问题、实践问题、传统问题、生活问题、生态问题、宗教问题、道德问题、精神问题、自由问题、和谐问题等。这些问题哲学并不能解决,但哲学必须研究这些问题,从而形成新的思想,并促使哲学转型。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对黑格尔及青年黑格尔主义者的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批判主要是沿着思想、历史和语言这三个维度而展开的,而这一批判对哲学家们提出的根本要求是:从思想世界降到现实世界。马克思的批判在当代哲学研究中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黄浩  朱红梅 《前沿》2013,(15):45-47,65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时期,由于与现实的接触,进一步发展了《博士论文》时的“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就是哲学的世界化”的哲学观,更重要的也是难以理解的是,马克思此时还提出了“消灭哲学”的思想。本文对这一思想进行了阐明。  相似文献   

4.
朱颖原 《求索》2008,(8):122-124
和谐传统是中西哲学的重要交汇点。和谐涵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三大维度。不管是中国的“道生万物、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还是西方哲学中的“正义即和谐”的“和谐辩证法”,都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哲学指导,成了和谐理念的理论渊源。中国义理之学通过诠释经典而追问、寻求“义理”,是基于一种强烈的社会忧患与人文关怀,希望从经典中寻求此岸世界的意义,建立起和谐社会与积极人生的永恒目标。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对“和谐哲学”不断反思与探索,已经从“自在”的层次,上升到“自觉”的层次,“走向和谐哲学”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现实的选择。这些重要的现代和谐思想体现了和谐哲学的思想传承与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本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国标 《湖湘论坛》2009,22(2):5-8,26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实践哲学。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以现实生活世界为出发点,现实生活世界是现实的从事感性物质活动的人的活动及其结果,而现实的人也即是大众。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走向大众化。也要求大众化。“大众化”的内涵极其丰富,它不仅仅是一种诠释与传播技术,它更从现实性、主体性、革命性、民族性、当代性等多重维度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  相似文献   

6.
汪雪 《理论月刊》2003,(9):38-39
哲学并非一开始就达到对现实生活的自觉追求,从破除主客二元论到返回“生活世界”这一历程突出表现了哲学对现实世界失落的克服和超越。文章通过对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思想特点的简要说明,指出交往是当今的主题,对目前日益成为受人关注的现象做出了主体间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邵腾、周绿林先生的《经济学并非是哲学走向现实的唯一中介》一文(载《探索与争鸣》1997年第11期.以下简称《唯》文),全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现实的各种中介,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在人类文明史上至高无上的地位.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但是有些观点值得商榷:一、世界上有没有主宰一切、包罗万象的哲学和理论?《唯》文在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规定和要求”时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要把经济学作为走向现实的中介,而且要把全部人类的知识和理论体系作为中介去全方位地走向现实,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面的开放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8.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完善自身的思想武器,是推动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精神力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积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这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于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增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一、认清形势,明确任务,承担起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全面繁荣发展的历史使命 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阶段,哲学社…  相似文献   

9.
张艳涛 《桂海论丛》2008,24(3):26-29
马克思在直面现实、直面现实的人、直面实践、直面问题中终结旧哲学,从而实现了哲学观的革命变革,创立了一门关注“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哲学。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从根本上说是以哲学的方式面向现实人的生活世界和实践发展过程的实践哲学。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世界和中国现实发展提出的创新性思想,在历史思想资源逻辑与和谐社会理论的关系上,后者不是前者逻辑的自然延伸,反而是后者的出现激活了前者。因此,以传统哲学阐释和谐社会理论,容易消解和谐社会理论的创新性价值。和谐社会理论对唯物史观、辩证法、价值哲学等的时代性进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哲学应该从现实实践中寻求出场路径,应在中国实践基础上强化自主意识并形成自己的哲学“语言”,在与和谐社会建设的互动中展开哲学功能,这是和谐社会建设理论对当代条件下哲学发展提供的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马克思曾经预言的那个“哲学不仅从内部即就其内容来说,而且从外部即就其表现来说,都要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互相作用”①的时代已经到来。新的时代要求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变成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同志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哲学解放”思想,开创了毛泽东哲学思想宣传、普及的新阶段。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同志的这些光辉思想和伟大实践,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历史观变革既是“改变世界”的哲学革命与人类解放的社会理想相统一的革命宣言,也是哲学批判与生活现实批判内在一致的“新世界观”。为了避免偏离马克思思想内核而导致无根的理论僭越,应基于“历史唯物主义”本身,以“在历史中”而非“超历史”的观点来思考人的历史及其发展,注重马克思历史研究的问题意识、思维逻辑、价值诉求和理论成就的整体性,自觉体认马克思历史观现代变革的思想真义。  相似文献   

13.
布鲁诺·鲍威尔的宗教批判构成马克思早期思想形成的重要理论环节。早期马克思对康德哲学“应有”与“现有”矛盾的疑惑使他走向了黑格尔哲学,受青年黑格尔派领军人物鲍威尔的影响,马克思的博士论文选题表现出了与其自我意识哲学的一致性。马克思从鲍威尔的哲学立场出发高度评价了伊壁鸠鲁哲学,伊壁鸠鲁所实现的由实体哲学向自我意识哲学的转向,包含着哲学体系与现实世界的关系,而马克思在高度评价伊壁鸠鲁哲学的同时也存在着不满,表明马克思与鲍威尔自我意识哲学直接的一致同样也包含着潜在的差异,这种潜在的差异就映射出马克思向“现实”的靠拢,自我意识哲学需要迫切地融入现实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4.
百家论萃     
世纪之交的中国哲学及其展望一、中国哲学的发展前景:中国哲学处于世纪之交的转折时代,也恰恰是哲学获得突破性发展的时代。哲学的发展应具备两个现实的条件。一是生活富裕和外界环境宽松,二是思想困惑。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带给人们许多的难题和困惑,造成人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人生观的转型和重构。一切只有从哲学的高度才能得到最终的历决。时代呼唤哲学的改造和再生。当今的哲学不是跌入低谷,而是处于辉煌的前夜。二、哲学的努力方向:哲学要发展就必须面对现实,研究和回答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诸如,社会主义市场经…  相似文献   

15.
“现实的个人”作为马克思第一个伟大发现的出发点,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跨越青年黑格尔派用哲学词句所堆砌的“抽象的人”的思想武器,其不仅在反驳“历史唯物主义存在人学空场”的同时开启了人学研究的唯物史观视域,也在揭示人类解放的两大要素中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终极追求。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从“现实的个人”出发,秉持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关怀,成为当今探索人类解放的现实道路。因此,全方位把握“现实的个人”思想,不仅是在增强文本与现实对话的基础上理解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应有之义,也是指导我国在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6.
<正> 谓中国化,从内容上讲,就是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具有“中国特性”、“中国特点”,从形式上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相结合。这突出表现在中国共产党人在对我国传统文化扬弃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传统文化中哲学思想的合理因素结合起来上。所谓现实化,则是善于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同党的思想方法、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有机结合,使干部群众易于领会到哲学对于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现实意义。所谓通俗化,就是在语言形式方面,善于集中大众化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  相似文献   

17.
“世界历史”根基上的历史唯物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与唯物史观是同时产生的。“世界历史”是唯物史观产生的社会条件和历史基础,唯物史观是适应于世界历史或全球化的哲学形态。围绕全球化的现实特点、全球化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中国和世界的互动而在规律的意义上形成新的认识,是历史唯物主义当代创新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8.
现实人──现代哲学的出发点朱新行哲学的时代主题是什么?哲学发展的出发点在哪里?这需要从哲学自身发展的逻辑和社会需要的交叉点上去寻找。现代科学认识有两大航向:一个是向微观世界和宇宙世界进军,离人越来越远;另一个是向人自身回归,重新探索人的奥秘。这就带来...  相似文献   

19.
刘建新 《理论月刊》2007,42(9):26-28
马克思以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在于不懂得人的实践活动的革命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变革在于,它使哲学从"天国"返回到以人的实践活动为根基的现实生活世界。以"现实的人"出发,马克思把哲学置于现实的人、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以及由人的活动创造的生活世界基础上,实现了哲学从"本体论"世界转向现实生活世界的革命性变革。  相似文献   

20.
《同舟共进》2013,(11):84-84
重庆董天策(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教授、博导,本刊特邀审读员)《同舟共进》2013年第10期推出一个耐人寻味的专题:“如何避免误读世界”。“误读”一词,颇有哲学和文学意味,但整个专题并非形而上学的坐而论道,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对世界形势发展变化,对世界上出现的新事物新情况等,要加强宣传报道,积极借鉴人类文明创造的有益成果。明白这个背景,就会发现这个专题策划实乃匠心独运,别开生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