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白常德 《创造》2004,(4):50-51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最困难之点,不在城市,重点难点在广大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边疆民族地区.因此,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如何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边疆民族地区通过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符合边疆民族地区的实际、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以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为核心内容,以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抓好发展科学教育、提高边疆民族地区的知识发展能力这一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性环节、跨越式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的全面进步,这是边疆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3.
社会稳定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的社会稳定以稳固的民族大团结为基础,包括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就当前我国的边疆民族地区来说,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总体上是稳定的.但也存在着某些隐患,存在一些不稳定的因素,需要我们多角度、多层面、多方位地去研究.本文拟就现阶段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与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关系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沈建明  黎明发 《创造》2003,(3):11-12
创建名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创建名牌,在边疆民族地区创理更难。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边疆民族地区的名牌发展战略提供了契机。为了更好地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实现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的跨跃式发展,很有必要对边疆民族地区实施名牌战略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政权组织在实际运行中因遭遇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民族构成、社会文化环境等诸多特殊性因素的影响,致使在进行边疆治理时面临财政、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诸多困难。本文认为,在充分考虑这些特殊因素的基础上进行机制创新,落实基层政权组织的治理主体地位,激发组织运行活力,因地制宜地进行发展,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善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6.
《创造》2020,(1)
我国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十余年来富有成效,切实解决了广大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的阅读需求问题,然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家书屋建设的成效却不容乐观。本文通过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家书屋的建设及管理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存在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为实现边疆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
菅茂峰  张宝成 《前沿》2015,(2):32-36
内蒙古自治区自1947年成立至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政治文明建设不断深入推进,自治区经济建设、政治制度、民主法制、民族团结等方面得到迅速的发展。但由于受到内蒙古边疆民族地区独特的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国际环境的影响,使得自治区政治文明建设过程中面临基础薄弱、政治关系复杂、发展程度低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政治文明建设所处环境进行研究,分析自治区政治文明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对边疆民族地区国有小型企业地位作用要有正确全面的认识解放以来,党和国家对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使边疆民族地区逐步建立起了一批国有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国家从经济发展战略布局考虑,在边疆民族地区重点项目立项极少,因而国有企业小型化成为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基础细胞的重要特征。在计划经济年代,边疆民族地区国有小型企业对于支持和促进农业生产、资源开发利用,搞好初级产品的生产加工,促进商品的交换流通,增加各族人民的收入,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在"东部开放、西部大开发、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三个层面上全面推进,党的"十六大"又提出"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对西部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基本情况、空间格局非均衡状况、基本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并就坚持科学发展观,壮大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全面推进民族地区小康建设提出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0.
李培滇 《创造》2004,(12):21-21
长期以来,边疆民族地区干部队伍素质一直是制约边疆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边疆民族地区干部队伍执政能力提升有着深远意义. 首先,民族干部的工作能力集中反映了边疆民族地区各级政府的执政能力.民族干部的工作能力是由干部个体的基本素质构成,民族干部的整体素质不高是边疆民族地区多种因素决定的,深究起来比较复杂.现在的问题是边疆民族地区的各级干部自身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民族干部执政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是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变量因素。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结构、经济生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传统自然经济时期建立起来的民族地区的文化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加强民族地区和谐文化建设对于缓解民族地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凸显矛盾,促进民族地区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房文双 《前沿》2011,(1):195-197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民族地区的生态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建设生态文明是党中央为了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现阶段的国际国内形势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本文首先对生态文明进行了界定,然后分析了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布依族地区文化旅游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旅游是现代旅游发展的一大趋势。在布依族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中注重开发利用布依族“显在文化”资源 ,正确处理好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突出民族文化特点与实现大众化、突出景点文化主题与综合开发利用、旅游“旺”季与“淡”季、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关系 ,对布依族地区旅游支柱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孙海军  郝大江 《前沿》2010,(7):92-95
竞争在经济学中是一个重要概念,但是竞争,以及其引起的分工与创新在经济区域形成中的作用却少有人提及。另一方面,关于经济区域形成的内在驱动力,尚缺少系统的研究。竞争可以作为经济区域形成,发展中区域实现现代化的主要内在驱动力。竞争对城市形成与扩张、城乡边缘区的形成、城市圈(带)的形成与演变、经济功能区形成、最终形成经济区域,甚至对于经济区域的演变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指出,在西南民族研究中,区域性的综合研究与理论性的战略研究有所增强;新时期的西南民族研究,应围绕西南民族地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而展开。  相似文献   

16.
唐诗中西域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魏晋南北朝期间西域民族的民族特征,也有利于我们从历史维度的视角加深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知以及理解。西域少数民族文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原,这种文化也表征于唐诗中,集中彰显了唐诗中的西域乐器文化以及西域舞蹈文化。西域文化对于唐朝诗人创作热情的激发以及对于其形象思维的唤醒具有重要意义,其诗歌意象与文化历史载体记录不仅彰显了西域特质,也凸显民族融合的恢弘进程。  相似文献   

17.
实施持续农业是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脱贫致富的现实选择,也是西部大开发成败的关键.本文从持续农业的特征入手,分析了民族地区农业非持续性发展的障碍因子,提出了实施持续农业对策及持续模式,对民族地区农业及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目的地营销有助于促进该地区旅游业发展。由于旅游目的地营销中存在着公共产品、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导致市场机制失灵,政府有必要介入旅游目的地营销,而且,实践表明旅游目的地营销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政府行为影响。政府行为模式及行为策略应与当前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状况相适应,才能使目的地营销取得较好的营销效果,进而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于翠英 《前沿》2010,(21):144-146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生态补偿机制建设面临着现实的困境和挑战,其主要表现为:环保投资比重低下,环保投融资渠道单一,生态补偿途径单一,受偿者空位、错位现象突出;生态代价型经济发展模式,缺乏长效的生态补偿政策支持。为此,笔者建议:建立健全专门型金融体制,拓宽生态投融资渠道;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模式,避免高投入低效率;建立健全生态绩效评估体系,增强生态补偿的决策力度。  相似文献   

20.
我国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过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正确地选择城市化道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出发,对西部地区城镇建设进行了思考,并对城镇化道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