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当代社会“剩男剩女”现象形成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磊 《青年探索》2014,(4):74-78
“剩男剩女”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形成既有制度因素的影响,又有社会因素的影响,还有自身因素的影响。具体而言,市场经济体制、男女平等基本国策、“门当户对”的社会择偶标准和社会结构压力在青年身上的内化,以及青年自我同一性的延迟和对婚姻家庭的“心理恐慌”,分别从制度、社会和青年本身等方面,催生出了当代社会的“剩男剩女”现象。  相似文献   

2.
当前,全社会都在想方设法解决“融资难”这个难题,但收效不大。大家都知道,社会上资金很多,好项目也很多,但为什么双方难以“配对”结合?这现象似乎与社会上的剩女、剩男现象一样,有浅层原因。更有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3.
剩男剩女问题扭结了当代中国现代性处境的各个方面。本文旨在对当下愈演愈烈的剩男剩女问题进行再思考,从现代性设计的思想观念、文化价值和社会逻辑等方面剖析剩男剩女问题所投射的社会文化心理;认为正是自由与选择、选择与机会、欲望与权利之间的内在关联构成了现代人的选择性困境;指出剩男剩女问题既是对这种困境的投射和反映,又是对这种困境的权宜性解决。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正处于急剧的转型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甚至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伦理传统在现代城市中也受到了一定冲击,"剩男剩女"大量出现。"剩男剩女"存在不只对个人和家庭产生影响,甚至成为一种社会问题。造成这一社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必要对其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剩男剩女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本文从当代中国所处的具体语境出发,从现代性生产、消费和文化等角度,探讨和剖析剩男剩女问题的社会内涵.  相似文献   

6.
声音     
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仍然热爱生活。 在剩男、剩女的时代,难道婚姻也可以定制了吗? 近日,上海一家“找老公培训班”喊出各种新鲜麻辣的口号,称在“找老公培训班”中,90天内可让结婚困难户找到梦寐以求的精英好老公。此举让不少网友惊呼。 我们的教育中有太多高线的道德要求,但是对于基本的做人的准则,却少有涉及。  相似文献   

7.
什么叫“剩女”? 我不说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了,就是到了结婚的时候还没结婚的大龄女性。那么什么叫“圣女”呢?指的是在“剩女”这个大家庭里,有一些女性一直认为自己志向远大,心境高洁,从道德品行、知识构架到自己的身体无不神圣。她们就是“圣女”,她们的追求就是“圣女情结”。从20世纪90年中期开始,在中国各大城市,“圣女”的绝对数字逐渐增多,她们在婚龄女性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圣女”不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但其他人看到她们,总会闪烁一些异样的目光。  相似文献   

8.
“剩女现象”:基于大学女研究生婚恋观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剩女现象”引发了媒体与学界的广泛关注。从大学女研究生婚恋观的视角研究“剩女现象”,结果发现,选择的自由与自由的选择、机会与选择性障碍是“剩女”与大学女研究生共同面对的时代困惑,终须通过有针对性的大学女研究生婚恋观教育为其解惑。  相似文献   

9.
刘翔 《人民公安》2012,(20):36-39
热心女子当红娘,为自己的同事介绍了一个男朋友。尽管“热恋”了半年多。男女双方却因故始终未能谋面。已深陷“恋情”的痴情“剩女”慷慨地借给“男友”30余万元。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惊讶地发现,自己深爱着的“男友”竟然就是自己的红娘。  相似文献   

10.
《协商论坛》2010,(5):60-60
新闻点击:近日,一项网络调查结果表明,高达49%的网友坚持“无房不结婚”。这些网友认为,没有房子,就没有家,如果可以选择,结婚一定选择有房一族,“高房价制造剩男剩女”、“80后的爱情注定死在房子上!”这些网络流行语听起来有些现实和残酷,但也客观地反映了一部分现实情况。结婚一定要有房子吗?是房子重要还是感情重要?没  相似文献   

11.
《公安研究》2014,(9):96-96
张婕琼在《青年探索》2014年第4期撰文认为,近年来,“剩女”现象引发了媒体与学界的广泛关注。从大学女研究生婚恋观的视角研究“剩女”现象,结果发现,选择的自由与自由的选择、机会与选择性障碍是“剩女”与大学女研究生共同面对的时代困惑,终须通过有针对性的大学女研究生婚恋观教育为其解惑。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15,(8)
<正>在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代,因为价值观、贫穷、出身、战争、制度、生理等原因,制造了无数难以被后人观照的剩男剩女群体,古称"独",与"鳏寡孤"并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真实历史中的孔子并不古板,二十岁娶了丌官氏,知食色性也,编辑《诗经》时将歌唱男女结合的《关睢》置首,其目的或劝剩男剩女不要迷恋可以放纵的青春。可惜事与愿违,《诗经·周南·汉广》记:"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有人认为"游女"就是剩女——不  相似文献   

13.
董丽君 《人民公安》2012,(20):44-45
我,是众人羡慕的特警。也是情场滞销的“剩女”。 咱虽谈不上倾国倾城,却也算得上眉清目秀、落落大方。要说起是怎么被“剩”下来的,就得从情窦牵刀开的大学时代说起啦。  相似文献   

14.
都市“剩女”现象日益显著,引发女性婚配困境凸显的社会事实。本文基于“剩女”婚配危机的形成,从结构主义框架中探寻女性目标与手段的内外兼顾,在反思现代性视野中思考客观女性与主观女性的进退兼容,在社会交换范式中注重女性诉求的义利兼备,在社会网络视野中强调女性择偶方式的软硬兼施,在社会流动视阈中注重女性职业复出与婚姻回归的风雨兼程,以求有效的行为路径变更传统性别模式对女性婚配的现代禁锢。  相似文献   

15.
“没头脑”而能当上大官,这才是“真本事”。有这种“真本事”的人不在少数。比如,原阜阳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傅洪杰就是自称“没头脑”而为人赏识继尔官运亨通的。赏识他的人,则是曾经担任过亳州和阜阳两市市长的原安徽省副省长王怀忠。这王傅两人的“故事”,可说是淋漓尽致地演绎了一则当代“官场现形记”。  相似文献   

16.
劳斌同志:修身使人高尚,使人能成为对人民有益、对社会有用之八,这是不容置疑的。但就我耳闻目睹的情况来说,往往又使人产生别种想法。传统的修身现有“吾日三省吾身”之说,其中,“为人谋而不忠乎”和“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两条列在前面。所强调的意思是:与人共事要讲“忠”,即忠诚、忠实;与人相处要讲“信”,即信用、信誉。这些意思,就是用现在的眼光去看,仍不失为同事、朋友之间的关系原则。可是,眼下一部分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变得很复杂。你讲“忠”和“信”,他搞“假”和“骗”,有时弄得吃亏还不知道是怎么吃的。有的…  相似文献   

17.
“轮功”问题的出现,由最初绝大多数人希望健身强体发展到非法的反科学反政府的组织活动,加上不少的人们至今不以为然———“不就是练练功吗?”,受其影响的人数确乎不可低估,这就有了认真弄清一些问题的必要。“有”,还是“没有”?世上有“鬼”吗?世上有“神”吗?世上有“救世主”吗?应当说,这些都是很基本、很初级的、照例大可不必来讨论的问题,可是被有些人蓄意闹糊涂了,照李洪志和“法轮功”的教义,那就是“鬼”、“神”、“救世主”都有,而我们的回答很明白:根本没有!先引一段话:“人死血脉,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  相似文献   

18.
蹇庐氏 《今日浙江》2008,(16):62-62
这是注定要为历史铭记的声音:“如果说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那么公平正义就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首要价值。公平正义就是要尊重每一个人,维护每一个人的合法权益,在自由平等的条件下,为每一个人创造全面发展的机会。如果说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政府的天职,那么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就是政府的良心。”  相似文献   

19.
李家泉 《台声》2001,(5):13-14
自李登辉以来,台湾社会有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这就是凡主张“台独”或倾向“台独”的人,都说他们是“爱台湾”的。最近一年来愈演愈烈。   李登辉是自称“爱台湾”的人,主张“台湾优先”、“台湾第一”、“台湾生命共同体”,并且自比摩西,希望率领台湾人“穿越红海”,去自建“台湾人的国家”。   吕秀莲是自称“爱台湾”的人,张口闭口“台湾人民的利益”、“台湾人民的意愿”、“台湾人民的幸福”,说什么“台湾是属于台湾人民的”,“台湾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金美龄是自称“爱台湾”的人,给笔者印象最深的是,在最近台…  相似文献   

20.
严正声明     
《小康》2009,(3):8-8
暂时剩下又何妨?"剩人"一词是根据"圣人"而拟造的。据说剩男剩女的历史源头还可以追溯到《乐府民歌》里收集的南北朝时期的一首民歌:"驱羊入谷,白羊在前。老女不嫁,踏地唤天"。很显然,被别人称为"剩人"并非一件很光彩的事情,多少有一点"没人要"的嫌疑。已然不再年轻,身边的人纷纷有了归宿,而你为什么仍然形单影只,沦为"剩人一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