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程 《青年论坛》2010,(3):84-86
话语是连接教育主、客体之间不可或缺的“中介”,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得以实现的基本途径。从日前高校话语场的基本现状看,思想教育工作者在语言转向、交流载体、主体学习方面可以有效使对话精神贯穿话语场,从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推进的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亟待转换,有两个直接动因:一是基于话语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基于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面临的意识形态困境。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必须突破意识形态一元化的束缚,走向多元,同时还应关注日常生活世界,提倡一种对话式的话语方式。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但目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话语内容缺乏深度拓展、话语方式缺乏双向认同等困境,要积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格局转型、革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及话语语境,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周先进 《前沿》2010,(7):9-15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本世纪初兴起并引起理论界和教育界广泛关注的话语,是现代哲学研究成果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具体运用和发展,是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修正和理论提升,是由主客二分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向。研究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有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有利于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内涵。因此,必须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选择合理的教育模式,注重一定的教育艺术。  相似文献   

5.
杨波  戴艳军 《人民论坛》2021,(5):147-149
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理论说服力、真理引导力、思想影响力来作用和引导人的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承担起了表达和传播科学理论、转变错误思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然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场域中却频频出现一种现象: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再“聆听”教育者的“言语”,甚至产生了一种逆反心理。只有全方位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体平等性、主题契合性、形式灵活性、媒介适切性和语境净化性,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更接地气、更具吸引力,进而更好地满足大学生成长需求和发展期待。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力求其意义和价值最大化,但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依然"不能承受生命之重"。"现代性的隐忧"、主体"去语境化"、公共性的漠视等遮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意义并使其趋向黯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当代社会中正遭遇严重的"意义危机",即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对"时代焦虑"的"无意义"治疗、主体"话语自由"的缺乏对"话语意义"的禁锢、主体间"话语间距"隔绝"意义共享"等是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意义世界遭遇的主要障碍。因此,必须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自主话语体系的建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话语"意义共生"的旨归、思想政治教育"反思性话语"的解构,破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意义危机"。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可或缺的中介,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具体活动过程中与语境之间的一种关系。在微时代语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显现出个性化、碎片化、生活化、多样化的特征,而理论与实践中中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的忽视,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明显滞后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诉求,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逻辑与现实变化能力的不足,已经无法准确真实的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外部语境的变迁,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此,以话语为维度审视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危机,并以此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新范式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立足于现实的人和人的现实活动,重视主体间交往活动对社会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认为交往的普遍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走向交往实践等方面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力求其意义和价值最大化,但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依然"不能承受生命之重"。"现代性的隐忧"、主体"去语境化"、公共性的漠视等遮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意义并使其趋向黯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当代社会中正遭遇严重的"意义危机",即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对"时代焦虑"的"无意义"治疗、主体"话语自由"的缺乏对"话语意义"的禁锢、主体间"话语间距"隔绝"意义共享"等是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意义世界遭遇的主要障碍。因此,必须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自主话语体系的建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话语"意义共生"的旨归、思想政治教育"反思性话语"的解构,破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意义危机"。  相似文献   

10.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主客体二分、政治主题性、精神至上性和对受教育者生活世界的疏离,使其在话语实践中无法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目的。为了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之实现,教育者需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环境的现代变迁,通过话语思维方式、话语范式、话语内容、话语效用和话语场域的现代转换以创新话语实践,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实践与话语主体发展之目的需要相契合,体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之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是思想政治教育永恒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动态过程。社会的现代化、技术的现代化以及人的现代化迫切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而话语、图像、数据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着力点。话语是承载思想和情感的重要工具,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话语体系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迫切要求;图像是人们观察和体悟世界的重要工具和载体,创设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图像叙事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探索;大数据是现代信息技术的鲜明标识,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大数据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唐文艳 《传承》2015,(3):64-65
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使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之话语权陷入时代困境。从"话语"的语辞分析入手,运用传播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话语困境进行原因分析,分别从教育传播主体、受众和吸引力三个维度进行考察,对推进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徐习军 《湖湘论坛》2004,17(3):92-9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人们的思想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如何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人们的思想向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倡导的方向发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显得十分重要而迫切,笔者就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加强试陈管见。(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一种能动的教育活动,它的效果取决于主体和客体的状况,具体表现为主体对客体的影响。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担者、发动者和实施者,也即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对教育对象进行的理论劝导、情感疏导和行为引导等方面的综合,…  相似文献   

1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话语困境时,应积极实现"人文转向"。大学语文以其审美教育的情感性,更能深入受教者内心,润物无声;以其语言文字教育的潜意识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课堂外的活动也是一种仪式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大学语文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应在教材的选择上强化思政导向,在教学的过程中突出主题提炼,在课外的延伸中注重体验互动。  相似文献   

15.
《传承》2016,(8)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的。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涵盖人的需要、人的劳动能力、人的社会关系以及人的个性四个方面。针对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应坚持丰富精神需要和提升素质相结合、教育和创新创业实践相结合、发展社会关系和增强人际交往能力相结合以及全面发展与个性教育相结合四大原则。  相似文献   

16.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生成不能拘泥于传统话语的文本规范和一元主导,而应遵循人的发展与社会整体运行的人本向度,呼应社会现代化对人的主体存在、话语资源配置、人的本质意义以及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促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生成之价值关切立足于受教育者主体身份的认可、话语资源配置与主体利益关切的协调、以共适性规范维护人的类存在和顺应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现代化,进而在追逐社会整体向善的日常叙事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与教育目标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7.
社会转型、社会生态、社会控制、社会认同等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亦存在紧密的联系。社会关系结构和文化关系结构为思想政治教育创设了叙事情境,且从社会和文化上规约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行为主体;互动进程则从实践和变化上诠释了思想政治教育动态,并可能重塑社会关系与文化关系,使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得以维系。  相似文献   

18.
居峰 《前沿》2013,(3):160-161
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主体间性理论为理念,立足于社会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通过师师、师生、生生主体间平等、互动和交往,将其放之于主体一主体的关系中来,培养大学生具有主体间性思想政治品德的理论”。该教育理念的建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和保证,也是确保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该理论的运用,有利于我们充分发挥教育主体和对象主体的双向主体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9.
在"互联网+教育"新业态的驱动下,高校已经成为新媒体理念、思维、技术、资源等要素的重要"集结地",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语境、范式、体系、逻辑等在新媒体介质作用下也发生了巨大嬗变,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提出了一系列挑战与难题。其中,较为明显的消极影响包括"话语权受损""思政话语模式与社会生活方式脱节"等。  相似文献   

2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着力强化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引导大学生树立理性话语观;提高作为话语主体的教师精神素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夯实其话语主导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建设,使其真正入脑入心;增强大学生话语主体的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