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贿赂案件具有隐性强、智能化程度高、犯罪现场不明确等特点,侦查难度较大。测谎技术能有效地甄别犯罪行为人,使内隐的犯罪信息外显,对案件侦查具有积极的意义。贿赂案件侦查中测谎技术的应用,必须在侦查谋略的整体架构下,合理选择测试时机,适当运用探索式测试,并抓住测试结论带给有罪受测人强烈心理冲击的有利时机,科学地运筹审讯活动。设计测试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受测人与嫌疑对象之间的熟悉度、"漏罪"对测试的负面影响,提高测试结论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正>在中国,很多人都没有搞清楚美国的"测谎"和"测谎技术"。厘清黑白,经纬天地,心理测试技术结论绝非游戏。犯罪心理痕迹动态分析是办案人员不可或缺的能力。心理测试技术应用的成败七分在人、三分在仪器。  相似文献   

3.
测谎即心理生理测试。影响测谎结论准确性的因素通常包括测谎仪器灵敏精准度、测谎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经验、测谎问题的编写、测试环境以及被测试者的生理情况等。而被测试者的心理差异及性别不同并不直接影响测谎结论的准确性,测谎技术能够适用于不同的个体。  相似文献   

4.
"测谎",是日常概念,绝非科学术语。科学称谓是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可简称心理测试技术或心测技术。鉴于目前的混乱状况,将心理测试技术作为我国诉讼证据的条件尚不成熟。  相似文献   

5.
论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科学编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科学理论及其编题方法是取得可靠测试结论的基本保障。要实现科学地编题,必须遵循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案情予以全面深入地认识。犯罪心理痕迹动态分析技术是全面深入认识案情和实现科学编题的有效途径。某些商业测谎理论及其方法的编题,不仅存在明显的错误和缺陷,而且影响着我国该技术的整体应用水平及科学、健康地发展。中国的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理论和方法符合科学编题的要求,具有显著的科学性、客观性、全面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现代心理科学、计算机科学、认知神经科学等多种学科迅速发展,逐渐建立起一些主要以情绪理论为基础的心理测试技术,但各种心理测试技术的科学性和实践价值的差别相当明显。中国现行公检法机关运用的主要有美式测谎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武伯欣教授所创的武氏心测理论和方法。美式测谎以谎言口供为测试对象,认为存在具有普遍意义上的谎言-情绪反应模式,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武氏心测提出以与涉案人相关最为密切的心理痕迹的动态形成过程和状态为测试对象的以变应变式测试理论和方法,强调被测人的认知过程对测试影响的复杂性,克服了传统美式测谎的以不变应万变的机械性和简单化的弊端。  相似文献   

7.
测谎技术以及测试本身是一个“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系统,因此在审查测谎结论的时候,要抓住“人”与“机”两个关键因素,从影响测谎可靠性的几个关键环节入手进行审查。对于仪器而言,主要是考察仪器对生理变化记录的准确性和敏感度;对于人的因素而言,则既要考察测谎方法、程序等规范性技术的可靠性,也要考察具体测试中这些测试方法、程序运用的得当性和正确性以及测谎人员的经验、水平等个体因素。  相似文献   

8.
以脑科学为基础的认知脑电测谎作为心理测试技术,其科学的严谨不仅得到科学同行的认可,而且也得到国家主管部门的认可。《公安机关刑事科学技术队伍专业技术职位设置办法》不仅正式规定了心理测试技术是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之一,而且还有一级到七级心理测试鉴定官职位设定。从2004年招收测谎硕士研究生以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一直以"精专业、晓前沿、善应用"作为为公安机关培养人才的目标。"精专业、晓前沿、善应用"不仅符合"应用型警务精英人才"的培养理念,而且增强了公安高等教育在科学同行中的核心竞争力,占据了警务、法庭科学、脑科学等领域内专业制高点,处于国际脑科学证据学的前沿,引领国内警学发展,切实履行了作为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方面的职能。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测谎技术已应用于我国的司法调查。随着它的推广 ,其法律地位、使用规范及发展前景等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所谓测谎技术 ,就是从事测谎工作的专业人员根据案情 ,编制一套问题让被测人回答 ,同时用专门仪器 (测谎仪 )测量并记录他们的生理及心理上的变化 ,从而推断出受测人回答问题的诚实程度 ,了解到某些真实情况 ,为破案提供有价值的线索。这项技术在国外已有百年的应用历史 ,但在国内尚属起步阶段。为使该技术应用更加规范化 ,科学化 ,对它在理论上及实践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是十分必要的。一、测谎技术的作用与地位司法调查…  相似文献   

10.
刑事犯罪侦查的新利器——脑电位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脑电位检测作为当今脑科学研究应用于刑事证据侦查中最先进的手段,已逐渐被科技发达国家的警察等重要部门所采用,而且从国际上的发展来看也预示着它是公安心理测试发展的必然趋势。脑电位检测是基于大脑的信息认知处理过程,所检测的是相关信息是否存储于大脑,无论被试说假话或真话,所检测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与说不说谎没有关系,其结果具有和DNA、指纹一样的生物学特征,能将特定的与案件相关的脑电位特征性的证据和特定作案人联系起来。脑电位检测在犯罪侦查中比公安机关现行的心理测试技术要具有更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谎言在侦查讯问中主要表现为虚假供述,可分为无犯罪行为者的虚假供述和有犯罪行为者的虚假供述。这两种不同性质的虚假供述的成因及其伴随表征的分析判断,对谎言识别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2.
测谎与心理学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通过对认知、情绪、意志、心理活动、神经系统等方面的分析 ,阐明了心理学是测谎理论的基础 ,测谎是心理学的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13.
犯罪心理测试所测的心理内容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犯罪心理测试所测心理的传统认识使犯罪心理测试变成了刑事测谎 ,导致犯罪心理测试业内的争议和业外的质疑。心理学家改变了对犯罪心理测试所测心理的传统认识 ,主流心理学思想对犯罪心理测试重新进行了审视 ,形成犯罪心理测试的定向反应理论 ,开创了对犯罪心理测试所测心理的科学认识。现代犯罪心理测试研究揭示 ,犯罪心理测试所测的特异生理反应所反映的是被测者对犯罪的记忆状况 ,与犯罪有关的记忆状况决定着犯罪心理测试所测反应的水平 ,反映被测者是属于作案人、涉案知情人、一般知情人 ,还是属于无辜者。  相似文献   

14.
心理测试的测试目的与测试结果实际上是通过主测人与被测人之间的沟通来完成的。沟通可为被测人提供与案件有关的基本信息资源;使被测人明确自我在案件中是否承担了相应的角色;主测人与被测人之间还可通过沟通交换信息。心理测试过程中的沟通有口语沟通与非语词沟通,这些是心理测试中普遍存在的沟通类型。心理测试中只有具备良好的物理与心理沟通背景才能产生真实有效的测试结果,沟通不当便会导致心理测试的结果偏差,因此,遵循科学的规律开展沟通便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心理学的研究离不开各种实验,心理测试技术(俗称"测谎"技术)实际上就是心理学实验方法的一种。此项技术在我国的研究应用已经30多年,辅助司法领域进行了大量的实案心理测试①。不仅对陷入侦破困境的案件起到很大作用,也对心理学在实战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了一种实验范式。对进行心理测试案件的研究发现,很多的变量都会影响到测试的结果,进而影响测试效度。被测人②的心理状态是其中很重要但是很容易被忽视的因素之一,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研究的领域,不仅关系到心理测试技术的发展,也关系到司法领域人权和司法公正问题。  相似文献   

16.
审讯的过程是为了克服嫌疑人被认为有罪的预期的阻力,获得法律容许的供词。因此,审讯的目标就是制造和增加犯罪嫌疑人的焦虑和绝望,减少其否认和沉默,以获取口供。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侦查人员采取的战术,包括隔离犯罪嫌疑人,然后采用正面或负面的激励。该文通过理解犯罪嫌疑人在特定情形下如何做出决定,然后描述虚假供述中的存在问题和外在因素,什么情况下会把无辜的人处于危险之中。  相似文献   

17.
新形势下刑侦工作要继承和发扬传统经验,更要用科学理念指导现代刑侦工作。测谎技术作为刑侦工作的辅助手段之一,无疑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文章详细讨论了测谎技术发展历程、理论依据、工作原理及国内、外应用现状。这项新技术将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各个领域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贿赂犯罪侦破难度大,不采用一定的策略、方法,很难实现打击的目的。笔者结合工作实际,针对当前贿赂犯罪的特点,从八个方面谈侦破这类犯罪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9.
新刑事诉讼法将"技术侦查"作为独立一节规定,肯定了其证据地位的同时也对侦查机关的使用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必将对侦查主体的实践产生重大影响。当前新刑诉已经正式生效,侦查机关使用技侦措施在案件范围、申请程序、操作过程等方面受到全面的规范和制约,详悉新《刑事诉讼法》对公安机关使用技侦措施的影响是当前公安机关理论与实践应当关注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论侦查协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侦查协作是面对当前犯罪特点和发展趋势所采取的一项有效的侦查措施、是打击犯罪的社会需要与侦查管辖制度之间矛盾的产物。我国有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各地公安机关要坚持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的原则,克服地方保护主义的思想,统一认识,严格执法,加强协作力度。实践证明,加强侦查协作对于提高公安机关整体形象和战斗力,具有深远的意义。文章阐述了开展侦查协作的必要性、分析了侦查协作的基本类型、提出了当前侦查协作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侦查协作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