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经济发展是根本,文化建设是关键。在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比,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则表现为较为滞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不相适应。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既是当前农村、农业、农民实现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个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我国要于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农村经济就必须实现跨越式发展,农民收入也必须大幅度提高。为了促使农村经济更快、更健康地发展,我们必须要有新的思路尤其要从战略的高度,采取以下途径: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础上,大力实施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对农民子女的教育,提高未来农民的素质,是农民奔小康的根本途径。我国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但仍有很多农民子女未能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抓好…  相似文献   

3.
加强农民教育 提高农民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奎杰 《群众》2006,(3):52-5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构建和谐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其中关键是提高农民素质。去年以来,我们东海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通过实施现代农民教育工程,不断提高农民的  相似文献   

4.
实现社会和谐,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三农”问题是我国实现和谐社会的“瓶颈”。应当采取多种针对性举措,如减少限制农民流动的各种政策性障碍,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教育问题,提高农民素质;坚持科学发展观,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从而切实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保证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农民思想道德建设是培育农民新思想、新理念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农民树立新型的道德观念。要明确农民思想道德教育关键点,实现其对现代社会的道德认同;大力发展农村现代教育体系,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倡导新型道德观念;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巩固思想道德建设成果。  相似文献   

6.
朱其训 《群众》2007,(6):34-35
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追求目标是农民的心理和谐。只有农民心理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才能够顺利完成,才能真正实现全社会的和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的是让农民过上好日子,心里有幸福感和满足感,从而实现农村的和谐和全社会的和谐。农民对构建和谐社会活动尤其是新农村建设中的某些活动如果认可,那么他们会从心理上表示赞赏或支持;如果对构建和谐社会尤其是对新农村建设中的某些活动不认可或者反感,那么他们就会在心理和行动上有所反应,对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成潜在的威胁。  相似文献   

7.
何春歧  钟新春 《人民论坛》2011,(11):150-151
农民思想道德建设是培育农民新思想、新理念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农民树立新型的道德观念。要明确农民思想道德教育关键点,实现其对现代社会的道德认同;大力发展农村现代教育体系,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倡导新型道德观念;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巩固思想道德建设成果。  相似文献   

8.
对培养新型农民的思考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本文提出培养新型农民的本质意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要求,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从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纪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培养新型农民的主要任务;分析了培养新型农民的主要途径: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大力开展农业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农民思想道德法纪教育;最后,本文提出了培养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素质的关键措施: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做好农民培训项目,巩固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培训绩效,加大农民培训的投入力度,出台和完善农民培训的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9.
回眸与展望:现代化进程中农民主体意识建构的理性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农民主体意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主体素质的内在要求。重点应从普及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农村经济、夯实物质基础;弘扬先进文化、培育主体精神;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农民权益等四个方面建构农民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0.
“一推双带”活动。即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带动农民素质提高、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吉林省通过开展这一活动,实现了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壮大县域经济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农民素质.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中国做出建设和谐社会的决策,新西兰经验尤为值得借鉴。运用契约,强化民主,健全法律,提高政府绩效,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教育是具有新西兰特色且尤须中国借鉴的建设市场经济和谐社会的系统性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2.
发展高等教育与建设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和谐社会与发展高等教育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它们之间互相促进。构建和谐社会为发展高等教育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发展高等教育为和谐社会建设培养输送高素质的人才。发展高等教育必须树立现代大学理念,坚持教育创新,实现教育公平,处理好公平、效率、规模、质量、效益、学校、教师、学生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战略构想,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方面.统一战线作为我们党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伟大系统的工程中,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和谐社会建设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构建和谐社会,为加强和改进大学教育指明了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从和谐社会理念入手,针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和要求,从服务体系、科学方法等方面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大城市农民工与市民社会距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社会距离是人与人之间或群体与群体之间关系亲密或疏远的程度和等级。社会距离可分为主观社会距离和客观社会距离。距离的等级可分为近距离、中距离和远距离。西方社会学认为,文化差异、隔离、居住时间、社会地位差异等因素都对社会距离的形成具有影响。实证分析表明,农民工与市民的社会距离属于远距离等级的泛泛之交,双方交往机会很少,主观距离比较大。大部分市民对农民工持排斥态度,双方交往具有非对称性。与西方社会距离研究相比,文化差异、地位差异和空间隔离等因素依然是影响农民工与市民社会距离的重要因素,制度限制或制度供给不足是影响社会距离的深层次影响因素。因此,缩短社会距离的主要对策是转变政策理念,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城市政策。只有这样才有利于逐步提高农民工的社会地位,缩短文化差异,为和谐社会构建铺平道路。  相似文献   

16.
国家的制度体系要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利益增长、利益均衡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制度体系的核心。当前,制度供给不能满足制度需求的矛盾十分突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体系,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需要由政府、公众和社会各界共同讨论协商制定,最后由国家提供。  相似文献   

17.
构建武陵经济文化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陵地区是指的以武陵山脉为中心的湘鄂渝黔边区。构建武陵经济文化旅游圈是区域合作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形势的需要,也是武陵地区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该地区加强民族团结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还是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建立武陵经济文化旅游圈也具有现实的可能性,这一地区有相同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背景,已形成初步共识和愿望,近几年来基础设施的改善为该地区的区域合作提供了便利。  相似文献   

18.
我国最大的国情是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列宁过渡时期的阶级思想具有丰富的内容。研究这一时期列宁关于阶级的思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坚持统一战线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背景下,作为高校的教育者来讲,应当明确和谐的理念,发现高校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充分认识和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使和谐的理念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这对于构建和谐的高校,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随着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不断推进,社区矫正作为预防和减少犯罪的重要举措,已经引起我国各方面的高度关注。由于监禁矫正存在较多的弊端,与现代刑罚目的相冲突;国外、境外先进的社区矫正经验,我国行刑制度的改革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为我国全面推行社区矫正奠定了基础,因此在我国推行社区矫正制度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