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8 毫秒
1.
视域融合     
金城布衣 《人大研究》2006,(5):F0002-F0002
在经由迦达默尔所实现的解释学的“本体论的转折”之前,旧解释学已经认识到,理解者和文本之间的历史时间间距使理解者自身的主观成见不可避免地参与到对文本的理解之中。但旧解释学把这种情况看作是必须在理解和解释过程中加以消除的因素,克服历史距离、消除误解和偏见被看成是解释学的任务和目的。于是,施莱尔马赫把解释学定义为避免误解的艺术然而,  相似文献   

2.
《资本论》是马克思最为成熟的代表作之一,"解释学循环"是解释学最为重要的核心理论概念,可以为《资本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以《资本论》文本为中心的循环,力求回归于文本的原初本意,却无法彰显文本的历史意义;以《资本论》理解者为中心的循环,以期进入文本的历史语境,却容易产生个人相对性的理解;以《资本论》理解为中心的循环,达到根本性的否定理解结果的绝对权威,却可能陷入主观唯心主义。只有在坚持实践本体论的基础上,辨析三重循环的关系,驾驭三重循环的功能,实现三重循环层层递进、并行不悖,才能认知解释学的理论边界,进行解释学的马克思主义重建,促进后人对《资本论》循序渐进的理解,从而获取一种解决"回到马克思"与"在场的马克思"之间分歧的可能性路径。  相似文献   

3.
范志同 《理论月刊》2002,(10):12-13
借助于西方解释学的眼光,本文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为解释对象的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的观念。理解和解释马克思主义并对它的意义进行传递以使之世代流传构成了马克思主义解释学的一般的任务,而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统?”的反思则是它的核心论题。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宪法学研究中的文本解释学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雄 《前沿》2011,(13):87-91
当代中国宪法学研究已经显露了学术流派的端倪,其中,以韩大元教授为代表的文本解释学派是其重要代表,文本解释学派主张以文本作为宪法学研究的中心,围绕文本形成宪法解释学,该学派认为对文本的否定和怀疑不是宪法学人的主要任务。文本解释学派与其他学派对于文本和规范之具体理解和解释存在分歧,在学理上厘清文本、规范与价值的关系是文本解释学派要面对的理论难题。  相似文献   

5.
历史文化审美:庄子哲学和美学理解的当代视域□李建盛任何思想、观点的理解和解释,任何历史流传物的读解和阐释都有其理解和阐释的理论视域问题。这种理论视域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理解者和阐释者本身所具有所选择的用以理解和解释对象的理论视域,另一方面是指理解...  相似文献   

6.
解释学在伽达默尔等的推动下向实践解释学转向,对人文科学各个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解释学的实践转向有其历史和逻辑必然性,与时代科技发展、文化发展的影响紧密相关,具有鲜明的时代和文化特征.实践解释学统摄了理解的主客体,从而消解了解释中主客体的对立,实现了解释学的变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邓艳  张映先 《求索》2011,(6):134-136
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为跨文化文本阐释研究提供了哲学反思的空间,"理解的历史性"、"视界融合"和"效果历史"三大原则向我们表明了文本阐释的现实:译者和原文本都是历史性的存在,任何理解、阐释活动都是在历史语境之内进行的,都必然深深地打上时代的烙印;文本阐释过程其实也就是译者视域和原文本视域融合的过程,但这种融合是相对的,是差异基础上的融合;受"效果历史"的影响,文本的真正意义和阐释者一起处于不断运动生成之中。文本的意义是无限的,我们对其终极意义的把握只能是一个无限趋进的过程。不存在理想的、绝对客观、忠实的译文。  相似文献   

8.
人类学长期关注他者和他异性;其他本体论以不同方式进入当代艺术,因而许多艺术家得以直接接触到不同于西方的各种他异性和知识。翻译为各种本体论他异性之间的交流提供了可能,但这二者都是不完整的,这为进一步翻译提供了空间。全球范围内各种当代艺术与人类学的交流,需要超越自我与他者的二元对立。非均衡解释学也许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解决当代艺术与人类学之间交流对话中的细微差异、重复和误解。  相似文献   

9.
话语是思想的凝聚,革命特指暴力手段夺取政权。在解释学视域中理解"革命"话语包括三个维度:前见基础、文本互动和视域融合。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是理解革命话语的前见基础,包括了颠覆国家权力、期盼圣人救国和追寻道德理想三个特征;通过"附会"的文本互动形式,理解者不断缩短阐释革命话语的"文化间距";在这个过程中也包含着马克思主义与传统儒家文化的内在交流、会通的机理;最后,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与儒家革命文化会通于中国革命历史逻辑之中,彰显了传统革命话语的现代转化,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话语是思想的凝聚,革命特指暴力手段夺取政权。在解释学视域中理解"革命"话语包括三个维度:前见基础、文本互动和视域融合。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是理解革命话语的前见基础,包括了颠覆国家权力、期盼圣人救国和追寻道德理想三个特征;通过"附会"的文本互动形式,理解者不断缩短阐释革命话语的"文化间距";在这个过程中也包含着马克思主义与传统儒家文化的内在交流、会通的机理;最后,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与儒家革命文化会通于中国革命历史逻辑之中,彰显了传统革命话语的现代转化,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哲学解释学提出了理解的条件性、历史性等主张,认为理解活动总是处于一定历史境域下的本文与读者相互视域融合的过程,理解按其本性乃是一种效果历史事件。哲学解释学还提出了其他丰富的解释学元理论问题,如理解的语言性、辩证法及评判理解有效性的标准,等等。所有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展开,对于文学文本的阅读与研究都有着直接的认识论与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郑曙斌 《求索》2007,(4):199-203
集合有关学者对马王堆T形帛画研究的论述,构成解释学的视角,分析帛画研究过程其实是一种说明与理解的解释学过程。学者们通过所获取的各种材料对帛画具体图像进行多角度的解释,得出来的结论是多元的;解释帛画名称、性质与主题思想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经历着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循环;从帛画研究的解释或重新解释这种现象来看,仍然存在着已释图像与未知领域的解释空间。研究的方法和视角是多元的,越加深入研究,就越能接近真实。  相似文献   

13.
法律文本是独立于人们之外的客观实在.与同属于客观实在的自然客体不同,法律文本是符合目的论的产物,其目的在于供人们在解释之后得到适用.在对法律文本进行解释的问题上,近年来国内法理学界已形成了几点共识:其一,与对文学文本和历史文本的解释一样,不同的解释者会对同一法律文本作出不同的解释,同一解释者在不同的情形下可能对同一法律文本作出不同的解释.其二,解释结果的……  相似文献   

14.
潘卫红 《岭南学刊》2008,4(1):75-78
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是两种不同的"矛盾之说,"但二者对矛盾范畴的基本理解是一致的,即矛盾双方的对立是一种抽象的对立。随着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辩证法的引入,由于受到传统形象思维的影响,人们把辩证矛盾理解为一种类似矛与盾的一对一的具体的对立统一,这是对辩证矛盾范畴的一种误解。要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辩证法,需要首先消除这种误解。  相似文献   

15.
谭文芳 《求索》2005,(7):116-118
解释学与现象学、实证主义一道成为西方心理学方法论的“三大势力”,对心理学特别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从解释学的发展来看,经历了狄尔泰的理解心理学、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本体论解释学思想,以及利科的结构主义解释学和拉康的后现代精神分析学。解释学的方法论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即:将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视为欲解释的文本;支持了人文科学倾向的心理学的发展,促进了精神分析理论与治疗方法的新发展;强调了心理学研究的系统性和动态性。  相似文献   

16.
从作为一门隶属于逻辑学的技艺学开始,到今天发展为主流的哲学解释学;从规定如何解释特定文本的具体方法,到今天完成解释学的"哥白尼革命";从局部解释的技艺和规则的汇集,经过方法论的普遍化和科学化,到对理解元理论问题的本体论变革,解释学最终发展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从后现代的观点看,认识论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消亡。那种认为传统理性是人类知识的牢固基础,并试图证明它超越人类局限并与它所指的现实相符的努力,在后现代语境下不过是美丽的谎言。传统认识论要求的清晰、准确和完整在人文领域被证明是空想。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认识论是一个需要解构的传统。  相似文献   

17.
舒远招 《求索》2010,(1):85-88
马克思所说的社会存在指人们的社会存在,即人们在社会关系之中展开的现实生活过程。该过程是由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生产出来的,因此,物质生产活动被理解为人们的存在,物质生产方式被理解为人们的存在方式。在这样一种社会存在即能动的活动过程中,内在地包含了意识要素。在国内哲学界,人们总是把马克思所说的“人们的社会存在”,误解为“社会的存在”,即把“社会”而不是“人”当作了社会存在的真正“主体”,人们还总把人们的社会存在,归结为“物质生活条件”,试图把它物质化、客观化,并取消其中所包含的意识因素。对马克思社会存在概念的误解,表明人们并未准确把握马克思的“存在即生活”的哲学洞见,因而未能把人们的社会存在当作一个真正的总体概念来看待。在理解马克思的社会存在概念时,海德格尔对存在与存在者所作的区分具有重大方法论启迪。  相似文献   

18.
文化的发展是通过蕴涵于历史中的价值原则的置换来体现的,文化哲学的任务正在于从概念上把握住被转换者和转换所趋向者。迄今为止的文化争议由于对究竟何者向着何者发生转换的根本问题不做先行的把握,没有厘清“从何而来”和“向何而去”的问题,因而文化批判的真正对象和文化变革的真正目标晦暗不明,导致了文化目标的迷失。比如,把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直接等同于否定道德,把文化导向单纯的功利主义,从而不是把旧价值导向新价值,而是把价值导向无价值。所谓激烈反传统者便是如此。这种激烈的“反”的心态若就其刚刚挣脱旧价值的牢笼获得新生之欢欣而言,尚属健康,  相似文献   

19.
对于他者的理解和解释是哲学史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在西方哲学史上,面对这一课题存在着两种基本的研究方法,即以意识问题为核心的认识论方法和以存在问题为核心的生存论方法。因为它们各自理论的偏颇,使这两种进路都不能够完成对于他者的理解和解释的任务。马克思所开启的唯物主义的实践观辩证地反思了认识论方法和生存论方法,它用实践的观点建构起他者的存在,同时为理解和解释他者提供了最基本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20.
要冷静地分析我国的“旧体制”。1978年以前的计划经济旧体制,是我们改革的基本对象。但如果把旧体制统统都理解为20年前的旧体制,就会使我国的计划经济旧体制永远成为没完没了的体制存量了。实际上,我国20年的“破旧立新”过程中,每一时点建立的新体制因素,也存在着这种新体制不断被实践检验的过程。这有三种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