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如何加强和改善宏观控制,已成为当前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实践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围绕这个专题,与会者主要讨论了如下问题:1、对宏观控制的理论认识一些同志认为,就一国经济而言,作为一个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存在着自身系统运行的总体平衡要求,实现这种总体平衡正是国家经济职能的具体内容,即宏观控制。为实现国民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就要求国家加强宏观控制。但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宏观控制的目标只能是为企业创造合理的竞争环境,以创造良好的市场秩序,包括完善财政、税收、信贷、利率、汇率和积累基金、消费基金的总  相似文献   

2.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加强国民经济宏观控制的必要性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的,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加强宏观控制,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客观要求,也是微观搞活的客观要求。我们不应把控制与搞活对立起来,而应看到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1.生产社会化暴露了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的局限性,要真正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离不开必要的宏观控制。  相似文献   

3.
《求索》1987,(3)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宏观控制,是社会主义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的控制,它是保证国民经济实现良性循环的重要条件。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宏观控制,主要从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两个方面控制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它是通过财政、银行和计划三个环节来进行的。因此,要懂得怎样实现对国民经济的有效控制,就必须弄清以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赵紫阳同志在《关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国家对企业的管理逐步由直接控制为主转向间接控制为主,建立新的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制度”。这说明宏观控制模式的转换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能使有计划商品经济得以充分发展的、适合国情的新的社会主义宏观控制模式。根据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内在要求,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新的宏观控制模式应主要表现为国家通过市场、利用市场机制对企业实行间接地调控。它是计  相似文献   

5.
固定资产投资膨胀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表面上看,出现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新旧两种体制转换过程中,宏观控制不力造成的,实际上是由于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没有建立起微观自我调节机制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健全和完善统战成员的利益表达机制,已经成为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激励统战成员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协力,共同致力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当前,在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需要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立有效的协调和反馈机制、强化统战部门的桥梁作用、加强相关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等方面,加以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成和完善,涵养厚植公民的奉法意识,切实提升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执行力,已经成为法治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奉法意识是提升法律执行力的内在动力,需要有意识地加以培养。  相似文献   

8.
个人经济权利的增进是改革开放取得显著成就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改革开放事业持续推进的一个重要动因,是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在经济领域的展开和生动体现.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当前个人经济权利在一些方面仍然存在着缺失,成为继续深化改革的重要障碍.因此,需要多方努力,积极探索完善个人经济权利、推进改革开放的政策路径.  相似文献   

9.
必须加强和完善人事管理的宏观调控王福盛近年来,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事宏观控制机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各项人事管理工作已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人事管理新体制正在逐步建立和形成。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人事...  相似文献   

10.
对各种各样的政治行为进行微观的社会学分析,正在成为当代政治社会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而结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社会生活分析各种各样的政治行为,则有助于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所谓政治行为,是指人们在政治生活中的具体的活动表现。如人们在政治舞台上以投票、选  相似文献   

11.
建立与完善社会保险体系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党的十四大决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加快经济改革的步伐,建立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主义公民社会迅速崛起。社会主义公民社会的发展也内在地契合了党实行民主执政的需要。一方面,党的民主执政方式的确立体现了社会主义公民社会的民主要求;另一方面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党的民主执政方式,也需要一个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公民社会作为基础提供支撑。以社会主义公民社会理论为研究视角,全面认识公民社会与民主执政的关系,对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使党成为民主执政的执政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加强人大制度研究,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的需要,是人大工作实践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迫切需求,也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自身建设的需要。人大制度研究应当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人大制度研究应把握其内容和角度。加强人大制度研究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儒家伦理是社会主义道德伦理体系的必要补充庄穆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道德伦理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更是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笔者认为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道德伦理体系,需要从儒家伦理传统中寻找精神道德资源,儒...  相似文献   

15.
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党中央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我们要按照宪法规定,加强国家权力机关建设,使人大及其常委会成为有权威的国家权力机关,成为能够担负起宪法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成为联系群众、反映民意、解决矛  相似文献   

16.
针对前一时期国民经济中出现的严重失控现象,中央强调了加强宏观控制的问题。然而,有人认为,这只是一种应急措施,也有人认为又要“收”,认为改革不搞了。其实,控制好宏观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主要特征,微观经济充分地放开放活、宏观经济有效地管住管好二者都是经济改革应有的内容。正确认识经济改革与宏观控制的关系,研究如何搞好宏观控制的问题,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7.
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是社会主义的目的,也是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够最终实现的社会条件。把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作为执政的共产党的重要任务,就为市场经济通向社会主义创造了重要条件。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说明,在市场竞争的情况下,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是消除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如何把握和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就成为执政党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的几个重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的历史时期,统战理论也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邓小平同志从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地位、作用、本质、方针、战略思想、基本政治制度等方面,对统一战线理论的几个重要特征从理论高度进行了阐述,使之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声音     
让正义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3月16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回答法国世界报记者的提问时说,社会主义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完善到完善,由不发达到比较发达,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这个阶段当中,我们要实现两大任务:一是集中精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二是推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特别是让正义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发案率、破案率和案犯在逃率(简称三率)是衡量和考核公安工作的一个重要标准.实施“三率”,采用量化的形式,提出切合实际的目标,有利于实事求是地评价公安工作的好坏;有利于加强宏观控制和微观搞活;有利于公安工作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引进竞争机制.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严格奖惩制度,协调好“三率”之间的关系,把握准确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