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若舟 《今日广西》2008,(15):24-26
广西著名油画家陈庆珠年近古稀,面对有“神山”、“圣山”之称的大明山,却仍像个孩童。他生长在大明山下,大明山流淌的甘泉滋养了他。他是大明山的儿子,自号山夫。他深深知道,圣洁无瑕的大明山,在壮乡各族人民心中有着怎样的位置。多年来,这座圣山,“静卧深闺,远离闹市”。两年前,陈庆珠应大明山管理局之邀,不顾“年纪不小,身体不好”。  相似文献   

2.
广西旅游新亮点——环大明山旅游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吉遇 《当代广西》2008,(19):32-33
以前都说广西旅游在桂林,首府南宁没玩头。现在,这个说法恐怕要改一改了。随着南宁市大明山旅游设施修建一新,南宁市最近推出了以大明山为中心,辐射宾阳、上林、马山、武呜等周边县区的环大明山养生之旅,旨在推动南宁大旅游尤其是环大明山旅游圈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梁福 《当代广西》2010,(8):54-55
<正>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上林、武鸣、马山、宾阳四县交界,总面积16994公顷,天然林覆盖率高达93%,北回归线横贯保护区中部。山脉主峰龙头峰海拔1760米,第二高峰飞鹰峰,两峰一带是观日出、赏晚霞、鸟瞰大明山风景的绝佳之处。作为旅游界的后起之秀,大明山已经成为览胜、休闲、养生、猎奇及冰雪雾凇的游人青睐之处——而在我的眼里,大明山简直就是"岭南奇山"和"人间仙境"!  相似文献   

4.
飞山公是湘黔界邻地区民间常见的一个地方神明.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叙述主体展现的飞山神明信仰显示出不同的发展轨迹,飞山公杨再思由杨姓祖先及地方社会代言人逐步演变为地方神明,并超越其他民间神,被以靖州为中心愈来愈广泛的地域内人们信奉和祭祀.这一变化是随着区域开发进程,由王朝力量主导及地方社会精英努力推动的、向某种可以称之为"正统"或"标准"不断加以创制和改造的结果.也可以说,通过探索这一民间信仰的形成与流播,可以了解和认识区域社会建构和文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5.
出青岛市平度城区北去,到达天柱山脚下的时候.细雨柔柔地洒落下来。 东莱大泽山脉历来被认为是人间仙境,有“神窟仙宅”之称。秦始皇、汉武帝更是把这里看成神域仙乡,先后多次到此求仙祈福。标志书法艺术由隶向楷转变的魏碑艺术,就在我们面前的天柱山半山腰上。霏霏细雨中,可见山脚下介绍魏碑艺术的一方牌匾,树立在青翠和雨雾之间;  相似文献   

6.
许芹 《理论月刊》2003,(4):102-103
中国古代抒情诗创作经过了先秦两汉情景分离、情景拼合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阶段,即景物单纯只是概念的景物,还没有成为诗人抒情的载体.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不复是借以比兴的了无生趣的概念意义的山水,而是浸润了诗人灵性的情感化的山水,为"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及至唐代,抒情诗创作进入到"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的第三境界,自然山水展现在诗人面前的是有情有性的自在物,是情景交融的抒情诗歌创作最高意境,这其中盛唐山水抒情诗尤被奉为圭臬.  相似文献   

7.
梁庭望 《当代广西》2006,(21):59-60
大明山原生态龙母文化的发现,是继田阳敢壮山布洛陀圣山之后壮族原生态文化的又一重大发现,是2005年壮学最辉煌的成果。从《女乜短乞·岜山取——大明山龙母揭秘》一书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成果凝聚了壮学界许多专家学者的心血。龙母文化发祥地的发现,了结了我二十多年来挥之不去的一个强烈愿望——寻找壮族“三月三”歌节的发源地。早在1980年,在北京的壮族同胞就发起将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议定为壮族歌节,这是根据千百年来壮人纪念龙母和她辛勤抚育长大的特掘(壮话Daeg-gud,“断尾蛇”之意)的感人故事传说而形成的传统节日定的。1984年,中…  相似文献   

8.
王海波 《当代广西》2007,(15):51-51
在北部湾风生水起的今天,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这片发展的热土也不乏美丽迷人的旅游去处。北海的银滩早已享誉海内外,南宁的大明山、青秀山、昆仑关,钦州的三娘湾、八寨沟,防城港的金滩、十万大山,玉林有“三名景区”、云天文化城,崇左有德天跨国瀑布、宁明花山……随便拿出一个景点都能让游客眼前一亮。  相似文献   

9.
台阁山,古人以其形命名。大田县志载:“台阁山顶平如砥,有石池,泉水不涸,灌田数百苗,民多于此祷雨。”今人称此山为大骨山或大鼓山,是岩城五大名山胜地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户部山是徐州市重要的旅游资源,也是古城徐州一张闪亮的名片。随着历史的变迁,户部山已逐渐成为徐州科举文化、帝王文化、商业文化、军事文化、建筑文化、地方文化、民俗文化的汇集地。目前,户部山历史文化街区正在随着4A景区的创建不断升级、完善,以余家大院、翟家大院、郑家大院、刘家大院、权谨牌坊为主体的户部山古民居整修一新,景区软硬件设施得到逐步提升,整体  相似文献   

11.
阿佤山是指以佤族为主、多民族聚居、集地理历史概念为一体、跨我国与缅甸联邦两国边境地区的一个地理单元。这一特点决定了阿佤山是我国与东南亚、南亚许多国家交往交流的重要通道和陆上捷径,是我国西南地区对外交往交流的重要门户之一,由此,文章提出阿佤山通道这一概念,并认为认识阿佤山通道的形成及其在我国对外交往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云南建筑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构筑对外开放新高地必将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布依族"莫家"于五代时楚王马殷、马希范当政之前仍然统治着黔中地区并依附于楚,当时他们是与第二、第三土语的人生活在一起的布依族贵族."宋英宗治平年间"因政治变动,"莫氏家族"才从黔中地区迁移到黔桂边界的黔南荔波县和独山县,其语言环境开始变化,即完全脱离第二、第三土语而长期生活在第一土语之中,并长期受第一土语的语言环境影响,形成了现今"莫家话"."莫家话"变迁有其特殊的社会政治文化的历史原因,她应该是中国布依语的一个方言,这正是其科学价值和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13.
解析"官德"     
以德治国何以重在以德治"官"?根本原因在于领导干部是具体执掌社会公共权力的群体,其从政道德即"官德"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为"涉政"是"官德"的本质特征;"廉洁"是"官德"的底线规范;"慎独"是"官德"的修养境界.  相似文献   

14.
《阿佤山》是一部反映佤族人民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守护的主题的民族影片,展现了佤族红毛树、木鼓等文化传承的象征符号,拉木鼓活动是佤族人民思想感情和灵魂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因此,拉木鼓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佤族人民十分重视的内容之一,即使佤族拉木鼓文化的价值发生巨大转变,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佤族传播拉木鼓文化带来了契机。  相似文献   

15.
孙宇鹏 《中国发展》2012,12(6):65-74
科技创新是武陵山试验区建设发挥后发优势的必经路径。恩施州科技创新虽有所发展,但还是相对落后。其原因主要是科技意识、经济水平、科技人才不足等。建议从强化科技创新意识、创新科技投入方式、建立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加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等四方面构建恩施州科技创新战略,并提出以科技创新带动特色农产品资源开发、创新人才建设和充分发挥科技部门服务职能等方面是实现科技创新战略的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经济区域化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科学跨越、后发赶超,携手共进、合作共赢,已经成为武陵山片区人民的共同抉择和现实选择,推进武陵山片区区域合作势在必行,前景广阔。通过对武陵山片区区域合作与跨越发展的相关背景和发展前景进行客观分析,以期提供多重有价值的理论支持、智力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相统一的理论原则的历史意蕴 ,首先体现在对社会主义历史方位的辨识上 ,人类社会所处的历史大进程不等于各个国家和民族所处的历史方位 ,决定着现实的、具体的革命纲领有国家的、民族的特色。对社会主义历史方位正确的辨识 ,是一个不断与社会发展相契合的、动态的、长期的过程。两个纲领相统一的历史意蕴还聚焦在无产阶级政党对历史使命的肩承上。无产阶级政党不仅要把握历史的未来走向 ,而且必须契合社会的发展 ,不断地揭示和承担起现实的历史使命。两个纲领统一的历史意蕴更进一步地展现在社会主义政党对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科学把握上 ,这是避免“左”倾和右倾错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徐江虹 《桂海论丛》2005,21(5):F0003-F0003,95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一次具有战略性质的进攻战役。这次大战具有重大的军事政治作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对它的功过是非争论,却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曲折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9.
广州地区的自梳习俗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这种习俗在近代形成了一个高潮。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自梳是女性追求自由所选择的一种消极方式。它的兴盛与近代的民主平等精神有契合之处。文章采用大量近代的历史资料,揭示了当时自梳女的生活及其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0.
历史人类学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符太浩 《思想战线》2003,29(1):61-66
历史人类学是文化人类学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 ,由于这一新兴学科的研究领域是历史上的各民族文化 ,并且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借助于大量的历史典籍资料 ,容易使人将其与历史学相混。历史人类学是一门具有特定研究领域并具有文化人类学研究传统的新兴分支学科 ,其实质与价值不可能被其他任何学科替代 ,其发展也不会损及其他学科 ,因而应当对这门新兴学科加以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 ,早日形成本土化的中国历史人类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