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怒族村寨大小不等,大者四五十户,中等者二三十户,小者仅十余户.这些聚居村落大都是由具有血缘关系的家族组成,如福贡县的木两甲、阿尼岔两个自然村落,就是由"谷乃比"、"次邦"两个父系家族组成的.以家族或氏族为单位组成聚居村落,这是怒族村落的一个特点.  相似文献   

2.
南北朝史籍对于活动在江、淮地区的蛮人,都说是“槃瓠蛮”。史学界基本上一致同意“槃瓢蛮”是古代对于苗、瑶集团的称谓。槃瓠是个图腾传说问题。原始人类在不同氏族中各有不同的图腾信仰,以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作为祖先或保护神,同时作为氏族的徽号、标志和象征,甚至作为崇拜的实体。图腾是与母系氏族同时产生的,并且随着氏族的发展而发展,所以母系氏族社会被称为图腾的时代。当一个氏族发展为两个以上的氏族时,原  相似文献   

3.
克木人的图腾崇拜与氏族外婚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图腾”一词,是北美印第安人奥基华斯部落的语言,表示氏族的徽号或标志。图腾崇拜是在自然崇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与母系氏族是同时发生的,并且随着氏族的发展而发展,因为母系氏族社会图腾信仰极其盛行,一般又称该时代为图腾时代。图腾又是氏族外婚制的标记,它对禁止血缘婚、实行氏族外婚制起了保证作用。 1980年春,我参加了国家民委、云南省民委组织的克木人民族识别调查组,到西双版纳勐腊、景洪两县克木人居住的村寨,进行了为期四个多月的调查,发现克木人的图腾崇拜与氏族外婚制,对研究原始社会中的氏族制和我国古代图腾崇拜提供了生动实  相似文献   

4.
陈立浩  于苏光 《新东方》2009,(11):12-17
人类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指出,图腾“意指一个氏族的标志或图徽”。图腾是原始人早期与自然联系的产物,是早期的自然环境在人类主观意识上的反映。图腾信仰的产生,是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开始。图腾信仰是人类最早的文化:图腾不是形式上某一动植物或虚拟生物的简单存在,而是原始先民作为维系某一氏族群体血缘亲属关系的象征,  相似文献   

5.
“图腾”一词来源于北美印第安语totem ,意思是“他的亲属” ,“意指一个氏族的标志或图徽。”① 在英国著名学者弗雷泽看来 ,图腾既是亲属 ,又是祖先。②我国著名民族学家杨说 :“图腾是一种动物或植物或无物 ,部落的各群体把图腾作为自己的祖先。”③“图腾就是人们相信某种动植物为集团之祖先 ,或与之有血缘关系”。④ 以上种种说明 :图腾亲属观念是人类早期的宗教意识 ;图腾祖先意识是最早的祖先观念 ;最早的神是图腾神 ;图腾名称是最早的社会组织名称 ;图腾标志是最早的社会组织标志和象征…… ,总之 ,就思想文化体系而言 ,是一…  相似文献   

6.
怒族自称“努苏”、“阿努”、“怒”、“阿龙”,人口约27万余人,是生活在怒江流域的一个古老民族,他们世代居住在怒江两岸的重山峻岭之中。其村寨大多分布在半山坡、山腰台地或山脚下,特殊的生活环境,形成了怒族人民对高山的自然崇拜习俗。在怒族人民中间,流传着许多有关高山和雪山的神话,最古老、最流行的传说是高山有“山母”,住在山洞里,山洞大都是钟乳石山洞,钟乳石浆滴成的各种造型都被附会以丰富的想象,久而久之,形成了每年夏历三月十五日朝拜“山母”的节日———“朝山节”。“朝山节”过去叫“山母节”,因时值鲜花盛开之季,故又称…  相似文献   

7.
旗帜杂谈     
旗帜最早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那时,为了便于氏族在战争中识别同伙,区别敌我,就举起画有图腾之兽皮。图腾就是本氏族最尊重、最崇拜的动物或自然物的图像。它是本氏族的标志。这就是最早的旗帜。我们的祖先就把龙画在兽皮上,我们中华儿女因此就叫“龙的传人”。本氏族见到画有龙的兽皮,就认为是同伙,就不会自相残杀,而是自觉地聚集到一起,群策群力、同德同心地去战胜侵犯本氏族的其它图腾的人。到了奴隶社会,就出现了战旗。战将率兵出征时,就在旗上写上首领的大姓。直到封建社会,一直沿用这种作法。三国时期的曹操、刘备、孙权的…  相似文献   

8.
简单地说,图腾制度就是一个民族分为若干部分——氏族、胞族、或二分制的半体,各以动物、植物或其他物品及自然现象的名称命名。其用以命名的动物、植物或无生物即是那一氏族或胞族的图腾。最普遍的氏族图腾,即一个民族分为几个氏族,每一氏族用一种动植物命名,例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说,易洛魁人的塞讷卡部落分为八个氏族,“都取动物的名字:(1)狼、(2)熊、(3)龟、(4)海狸、(5)鹿、(6)鹬、(7)苍鹭、(8)鹰”这可说是典型的氏族图腾制度。此外有的民  相似文献   

9.
郑永 《台声》1999,(12)
“图腾”是原始社会的人认为跟本氏族有血缘关系的某种动物或自然物,一般被用作本氏族的标志。对中华民族来讲,影响范围最大、影响程度最深的图腾就要说是“龙”了。“龙”是中华民族古老的图腾,也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它身上有鳞,头上有角,能走能飞,还能兴云降雨。也正因为龙具有这样神奇的力量,所以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龙也逐渐成为具有至高无上权力的封建是权的象征。它的形象也逐渐成为了张牙舞爪。虎视眈眈的帝王龙形象。那么,中华民族为何要以龙作为自己的古老图腾?这种高翔云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帝王龙形象是否就…  相似文献   

10.
图腾信仰又称图腾主义或图腾崇拜,是一种原始的宗教意识形态。它产生在早期氏族制度时代。那时,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处于十分低下的水平,劳动未曾充分发展,人们对于大自然的依赖性特别大。对自然界的软弱无力使他们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本身的自然和周围的外部自然,因此,他们错误地认为,某一人类集团(如氏族)与某一种动物或某一种植物或某一种无生物或某一种自然现象之间存在着血统亲属关系;他们把其中的某种东西称作自己氏族的图腾,而且以它来作为自己集团的名称和标记,禁止食用或杀害它。他们把它的形象常常雕刻在自己的住处或自己的身上,而且崇拜它,相信  相似文献   

11.
仡佬族的村寨起初是以氏族、部落组成,以血缘为纽带。明清以来,随着社会的大动荡、民族的大迁徙与流动,村寨结构渐以地缘关系所取代。许多仡佬族聚居点虽为同一民族构成,但已非一个家族,大部分仡佬族村寨常与汉、苗、彝、布等各民族杂居。村落一般依山傍水,高山无溪河处则凿有水井、塘。住屋式样繁多。唐宋时期,除少数山箐“依树为巢而居”外(《新唐书》) ,仡佬族所住为“干栏”,即房屋为两层,人居楼上,楼下养牲畜,为木质结构(顶盖树皮或瓦)。正安、道真、石阡等地仡佬族至今尚有这类式样,所不同处是楼下改放什物,猪牛圈已改置于住房前两侧…  相似文献   

12.
古代靖州侗“款”组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款”是原始社会农村公社的组织形式。它的基层组织体系是以家族、村寨分小款、大款,亦以男性为本位并由男性系统的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或部族组成,构成一个较为紧密的共同体,它是部落联盟的躯壳。宋时洪迈著《容斋随笔·四笔·渠阳蛮俗》记载:靖之地“各有门款,门款者,言伍籍也。”说明了它由若干个同一父系血缘小家庭组成1个房族,再由若干个房族组成1个家族,往往是1个家族共居一寨。清时徐家轩撰《苗疆闻见录稿》卷下说:“聚种而居,窟宅之地皆乎为寨,或二三家为一寨,或百数十家为一寨。”  相似文献   

13.
楚人拜日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般地说,处于原始社会野蛮中期的氏族或部落,都有一个生物或无生物作为其名称,这便是该氏族或部落的图腾。人们对图腾的崇拜,成为最古老的宗教形式之一。此后在阶级社会里,在相对地先进或落后的民族中,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图腾崇拜形迹。在我国古代,图腾崇拜的对象因族而异。殷周秦汉时期的情形,古文献的记载很混乱,  相似文献   

14.
龚义龙 《求索》2010,(3):62-64
物性的族谱、宗祠祖墓是维系氏族共同体的“硬权力”,但物性的东西尚需要“意义系统”的诠释才能对氏族认同产生实质性的作用。事实上,正是氏族涵化使族谱、祠墓获得真正的意义。氏族涵化与族群边界维系着氏族内部的团结、消弥着氏族内部的矛盾、使氏族有着想象的“共同体”一般的温馨。  相似文献   

15.
有关“龙”起源的传统说法,是闻一多先生提出的“原始图腾崇拜说”。他认为龙是一种由部落兼并所产生的、由许多图腾糅合成的混合图腾。当代有学者提出龙的主体不是由蛇,而是由鳄鱼或晰蜴或马等动物演变而来的,实际上也是“原始混合图腾说”的进一步演绎。   文物专家周崇发认为,“原始混合图腾说”很难站住脚。氏族在联合兼并中,无论哪一方都不会容忍改变本氏族的图腾、亵渎祖先的行为。中华龙的真正起源是原始农业保护神。农业生产需要风调雨顺,需要抵御自然灾害,于是先民们把与农业有关的自然物和自然现象,如日、月、风雨、雷…  相似文献   

16.
邱开金 《今日民族》2002,(11):16-16
么等寨,是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勐仑镇所辖的一个哈尼族聚居的村寨。寨子由71户人家组成,共有365人。寨子建在素有“东方多瑙河”之称的澜沧江边.昆明至磨憨口岸的国境公路正好从寨子中间穿过,这也是么等寨与外界交流的重要通道。  相似文献   

17.
怒族     
怒族人口约一万九千多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碧江、福贡、贡山三县及兰坪县的兔峨乡。此外,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县也有少数怒族居住。怒族自称“怒苏”(碧江)、“阿怒”(福贡)、和“怒”“阿龙”(贡山)。他们大都居住在怒江两岸海拔1.500—2.000米的山腰台地上,与傈僳人民交错杂居或小块聚居。怒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没有文字。  相似文献   

18.
鼓楼史话     
侗族人民喜欢依山傍水而居,每个村寨几十户,多者达五六百户,甚至七八百户。许多村寨住一个姓氏,大寨子住几个姓氏,但多按族性分片聚居。村寨中间建筑一个鼓楼,有的大寨子三五座。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林略寨就有五座鼓楼,黎平县肇洞寨有七百多户,按族姓分片建五座鼓楼。 侗寨的鼓楼建筑始于何时,史籍没有明确记载,笔者在湖南省靖县调查时,据说唐宋之际就有鼓楼,民间流传“靖州有个四鼓楼,还有半截在云头”。如今虽不见楼,但仍留下四  相似文献   

19.
试论土家族白虎崇拜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勤 《贵州民族研究》2005,25(2):95-101
西王母是中国神话体系中极其古老的神祗之一,闻一多先生称之为“中华民族的总先妣”。有关她的原型,从汉代起,便有多种论述。本文一方面从文字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戴”与“胜”的甲骨文字的字形结构分析,对二者分别作出了新颖的诠释,推翻了郭璞释“胜”为“玉胜”的传统说法。并以此为契机,来证明西王母乃古羌戎的氏族图腾。另一方面,结合土家族的白虎崇拜习俗,来论证土家族之祖先———巴人源于西北的羌戎部族,而土家族的白虎原型则为古羌戎部族图腾———西王母。  相似文献   

20.
泰北山地民族是泰国非泰语少数民族的主体。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氏族或家族是泰北山地民族社会组织的重要单位。村寨是绝大多数山地民族的顶层社会组织。除泰国政府的基层管理体系外,山地民族村社通常还存在一套世俗管理系统,民族头人和宗教领袖具有较高社会地位和一定行政管理权,传统社会规范和习惯法在各民族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泰北山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泰国政府对山地民族整合的初见成效,为泰国政府有效利用山地民族传统社会组织和社会运行机制中的正面因素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