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文明的哲学意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态文明的提出是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的结果,具有深厚的哲学蕴含。它集中体现了自然观的转变、实践观的变革、伦理观的扩大和发展观的深化。有机论的整体自然观是生态文明的理论前提;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是生态文明的实践理念;关爱自然是生态文明的价值原则;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的目标指向。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实践的自然观,蕴含着生态、人学和社会历史观的多维统一。科学发展观的多重逻辑耦合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多维性,关爱、呵护自然,坚持人与自然统一的"以人为本"逻辑和人—自然—社会的整体和谐。这是在资源日渐枯竭、生态承载力已达极限语境下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创新发展,为化解人类生存发展困境提供了全新的立场和视野。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从实践生存论视阈对生态自然观做出高度澄明,颠覆传统形而上学自然观,开启人与自然、社会三者关系和谐的基本路径,迄今仍闪烁惊人的智慧之光。当前,重温马克思这一著作中的深邃论述和远见卓识,不仅有利于领会马克思生态自然观,而且对于我们深入思考当代生态文明建设、走出生存困境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自然观经历了上古—中古—近世的发展演进,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史.先秦上古时期,自然观体现为人"归与自然",自然更侧重于实然的天道运行的含义,是人意效法依归的实体;魏晋中古时期,自然观体现为对人的"自然"状态的思考,反映了从宇宙论向本体论转变的哲学背景,表现为"名教"与"自然"之争;中唐两宋后的近世,自然观体现为人的"内在自然",宋代道学完成的本体论与宇宙论、境界论的融合使得自然化入人文,最终形成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价值观与自然观、人生观的统一.上古时期的"观自然"转进为近世的"自然观"而最终发展为"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仁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中国哲学思想中的深厚根基,可为当今人类文明的新形态、现代性的中国方案提供丰富的精神借鉴.  相似文献   

5.
邓喜道 《理论月刊》2005,42(9):10-12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自然观的革命性变革是通过以下三个维度的转向而实现的:一、从本体自然观到社会自然观的实践论转向;二、从机械自然观到人化自然观的关系论转向;三、从构成自然观向过程自然观的生成论转向。  相似文献   

6.
刘海龙 《前沿》2010,(5):116-119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理念之一,其中蕴含了有机论的整体自然观,也夹杂了一些消极的内容。天人合一思想中有辩证思想的存在,但不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主流。在当代生态伦理的建构过程中,要弘扬天人合一思想的整体自然观,摒弃其中的消极成分,强化其中的辩证思维。  相似文献   

7.
赵云燕 《传承》2009,(4):56-57
马克思的自然观是人化的自然观,是社会历史自然观。本文梳理了马克思自然观的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并进一步阐述了马克思的自然观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人化自然观。它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赵玲 《长白学刊》2001,(2):48-51
不同时代,人们对自然的解释框架不同,对自然概念的理解也不相同.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应当包括自然本体论、自然认识论、自然价值论和自然伦理观.自然概念的历史演变根源于自然观的历史性变革,而自然观的变革,最终根源于人类实践的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9.
毛明 《求索》2008,(7):185-187
一方面,深层生态学的桂冠诗人加里·斯奈德深受蕴含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自然观、生态观的影响,另一方面,他又站在现代生态理念的高度对中国古代自然观、生态观进行了批判:生态观与生态实践脱节,不了解真实的自然—“荒野”,“自然书写”以人类为中心。在批判中,斯奈德阐述了自己的自然观与生态观:大自然是“野”的而不是“自然”的,界定人与自然的关系要从生态系统的规律出发而不是从人的审美和伦理需要出发,重建和谐生态需要的是在人类社会中建设生态文明而不是个人审美超越。  相似文献   

10.
吴伟佳 《前沿》2013,(9):62-64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口号,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了突出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生态自然观。从宏观方面看,它包含"天人合一""万物平等""崇俭爱物"等传统自然观,这些传统思想观尽管缺乏理性的科学思维,但对于指导和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当代价值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对待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这一问题上,乔纳森·休斯有着不同于其他生态马克思主义者的阐释路径,他主要从自然限制的相对性、自然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自然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连续性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乔纳森·休斯的分析不仅在回应环保主义诘难的过程中捍卫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真理地位,而且其独特的阐释路径对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以及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创新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休斯对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的阐释对我们今天新时代的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和生态文明建设也很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2.
黄约 《人民论坛》2010,(11):180-18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日益紧迫。通过对后现代主义自然观的解读,我们可以深刻认识到现代主义自然观"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的致命缺陷,培养起正确的生态态度。借鉴后现代自然观的思考方式,有助于提高生态实践的有效性,进而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李毅弘  殷焕举 《前沿》2011,(9):162-164
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和发展方向时,坚持社会视角和自然视角的统一,既周密分析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又高度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科学地揭示了这两种关系之间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提出了发展的、辩证的自然观,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意蕴。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从本体论的高度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和相互作用;揭示了人与自然联系的中介———社会实践;揭示了人与自然统一的根本途径。这些观点和思想具有前瞻性,在很大程度上已超越了时代的局限,成为当今时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自然观是人化的自然观,是社会历史自然观.本文梳理了马克思自然观的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并进一步阐述了马克思的自然观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人化自然观.它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张维新 《前沿》2010,(9):163-168
人与生态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永恒主题,它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文明的历程往往忽略了人与生态自然的结构,历史深处的忧虑被现实证实之后,人们不得不重新审阅自己走过的路程。《淮南子》对先秦生态自然思想作了系统总结,是古代生态自然保护最完善的论述。文章就书中生态自然观略作探讨,以明其对当今我国生态自然环保建设的现代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自然观是其中极为重要的思想,在当代生态环境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重新审视马克思的自然观非常必要。文章通过对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历史考察,诠释了马克思自然观的基本内容:人在自然界中具有双重地位、人与自然的发展是相互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是内在统一的;并分析了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抽象自然观以非实践的方式来看待自然,割裂了自然与人、自然与历史、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联系。马克思现实的自然观全面地阐述了人与自然、历史与自然、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辩证统一关系。人化的自然是对人与自然之间认识和实践的对象性关系的概括;历史的自然是对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历史与自然统一的概括;人本学的自然是对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辩证统一关系的说明。马克思现实的自然观对于我们今天认识生态问题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马健芳  张培富 《求索》2007,(5):122-124
从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进过程看,人类对自然观的选择是从被动选择到主动选择。实践证明,人类对自然观的被动选择导致了很多消极的结果,不能够真正反映人与自然的合理关系。现实呼唤人类主动选择和构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人与自然本质统一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与自然关系出现了空前对立和全球生态危机,人类开始重新思考如何回归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中。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决定作用的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在实践基础上实现自然与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显现出普遍与长远的意义。重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内涵,阐发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内蕴与价值取向,旨在为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许嘉璐 《政协天地》2011,(11):52-53
日前,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了福建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兼职教授李韧撰写的《和谐海峡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战略研究》。这是中国大陆第一本以独到的视角系统,全面、深入探讨和研究两岸关系和谐发展的脉络和规律的学术专著。2007年,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全民族的团结、和谐、昌盛。"作者敏锐地洞察到两岸发展的新趋势,提出了以和谐促发展、以发展促统一的"和谐海峡"理念,其基本内涵是着眼祖国和平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和谐思想为基础,以和谐发展为动力,使两岸在政治上平等相待、民主协商,经济上共同繁荣、互补双赢,文化上体谅包容、兼收并蓄,社会上诚信友爱、和睦互助,生态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该书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理论"放在人类社会发展脉络规律与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放在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亚洲"、"和谐世界"的现实背景下来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设立"本体论"、"价值论"、"环境论"、"借鉴论"、"博弈论"、"整体论"、"先行论"、"未来论"等八论,对构建"和谐海峡"进行多学科、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理论阐述。正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读罢书稿所说的那样:"两岸同胞读此书者一定会从中得到很多启发。"本刊从书中择取许嘉璐先生之序,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