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政府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已日渐凸现出来,公共选择理论作为一种分析政府行为的范式突破了以往的纯政治分析模式,受到了各国学者的普遍推崇。借鉴和运用公共选择理论对于深刻认识我国目前政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推进政府管理体制创新有着积极的的意义。一、公共选择理论对政府行为的分析公共选择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是经济自由主义的回归。其代表学者认为,市场缺陷并不是把问题转交给政府解决的充分条件。市场有缺陷,但政府同样存在着失效行为,政府并不比市场更为有效。政府失效表现在四个方面:政府行为偏差、政府行为低  相似文献   

2.
赵铁 《桂海论丛》2004,20(4):82-84
按照“三个取消、一个逐步取消、两个调整、一项改革”的要求,农村税费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改革面临的瓶颈及公共经济学有关政府效率及“有限的和有效的政府”等理论,为赋税制度的公共选择改革和乡镇机构改革提供了佐证和支撑。源于农村税费改革的乡镇撤并,其意义已经超出了农村税费改革本身,实现了多重效应的结合,推进了农村税费改革向深层次展开。  相似文献   

3.
转型期公共物品市场上的政府行为效率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转型经济不仅具有市场化和工业化双重目标 ,并且 ,转型效率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于政府职能和行为方式的转换程度 ,因而政府体制的改革是最具有革命意义的制度变迁。本文通过对公共物品市场上政府效率损失问题的研究 ,揭示了提高政府行为效率 ,首先必须从利益博弈着眼建立权力与责任对称性分布的政府治理结构。其次 ,比较和定位私人行为与政府行为各自的效率区域 ,在不同的效率区域 ,政府要分别坚持有所不为和有所作为的基本原则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王文斌  林兴发 《理论月刊》2007,(12):140-143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公共选择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的公共服务市场化成为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方向,我国也开始了这方面的改革。在许多国家的改革实践中,市场化成为了政府推卸公共服务责任的方式。公共服务的市场化,只是政府责任方式和责任内容发生改变,并不是政府责任的消失。在我国公共服务的市场化过程中,政府的主要责任是提高纯公共物品生产和提供的能力、完善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机制、构建公共服务的社会化机制。  相似文献   

5.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自利是人类行为的基本特点。个人天生追求效用、利益的最大化和代价的最小化,政治家的行为也不例外。政府及其公务员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属性,就是政府行为的自利性。从公共选择理论的角度看,有关政府及其公务员在公安派出所问题上的自利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干警行为的自利性,公安派出所行为的自利性,纵向公安系统和横向乡镇党委、政府行为的自利性。有关政府及其公务员在公安派出所问题上的自利性会导致行政权异化,产生腐败。正视这种自利性行为的存在,能使人们正确对待政府及其公务员对自身利益的合理追求,深刻地认识对政府及其公务员权力制约和实施全方位监督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吴红燕 《思想战线》2011,(Z1):303-305
以新公共服务理论核心原则为价值取向,根据效率、效益、公平、民主等原则,侧重产出结果对公众的影响,科学建立政府公共服务效能指标体系。选择多元化的评估主体,运用公共绩效管理的相关工具和方法,对公共服务效能指标体系进行评估,得出结果,并不断修正评价指标和公共活动行为,达到公共服务效能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7.
我国省级政府存在效率损失,但是相关研究,特别是定量探讨文献较为缺乏。只有开展相应定量研究,才能精准设计规避机制消除这一效率损失。本文基于政府效率损失内涵、原因及主要表现,建立了一套由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居民经济福利损失、市场监管乏力、环境污染治理低效等5个一级指标和26个二级指标组成的省级政府效率损失测度指标体系,然后论述指标含义、数据来源及测度方法,为定量评估省级政府效率损失做出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8.
在决定政府效率的诸要素中,制度因素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制度创新”一度成为人们的共识。可是一些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实践却效果不佳,存在一些问题。在实践者中间对制度资源与政府效率抱有似是而非的认识的为数不少。制度是用以建构群体关系的凭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整个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只有基于一定制度才成为可能。所谓制度通常认为是由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及其实施机制所组成的规范体系。美国公共管理研究专家诺斯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是人为设计的形成人们之间相互交易的约束。制度一方面抑制群体生活里可能出现的任…  相似文献   

9.
李细坤 《湖湘论坛》2007,20(3):58-59
政府公共投资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稳定发展的有力支撑和保障。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公共投资效益不显著,甚至出现了许多与政府公共投资相关的经济犯罪行为,究其根源,是我国公共投资项目管理制度不合理。本文在综述国内主要的项目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项目管理模式的变革历程,并进一步分析了目前我国公共投资过程中的项目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代建制是我国公共投资项目管理发展趋势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新公共服务理论及其对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公共服务理论提出的公共管理策略是在批判官僚制行政和新公共管理范式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规范意义的治理模型展现了当今学术界对效率、经济、效益等工具价值之外的社会价值的再次深度思考。最值得称道的是,新公共服务理论将公民置于公共管理活动的核心地位。鉴于此,新公共服务理论应该而且可以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11.
范炜烽 《新东方》2008,(11):16-19
当代西方政府管理改革价值选择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发生的,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除此以外,它还和对政府价值的认识以及政府管理的政策因素紧密相关。在认识上,表现为传统政府理论、大政府理论、行为主义对政府价值的误读;在政策上,则相应地表现为公共物品的垄断供给政策、理性的官僚体制和政府与市场二分的状态;在社会因素方面,则表现为经济全球化、新技术革命、传统官僚制的失效和国内的危机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传播的信息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众对政府公信力的评价,其中信息选择的真实性和回应性对政府公信力建设尤为重要。当前我国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传播的信息选择方式不当往往会对政府公信力造成不利影响。优化之策在于树牢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信息传播的公共理念,夯实政府公信力基础;完善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信息传播的选择机制,提高政府公信力水平;加强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信息传播的法治化建设,保障政府公信力实现。  相似文献   

13.
《公安研究》2014,(7):96-96
赵清文在《理论月刊》2013年第12期撰文认为,无论是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之前的防范预警中,还是公共危机事件发生之后的紧急应对与恢复重建中,政府公信力都是影响公共危机管理成效的重要因素。同时,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宗旨、态度、行为和效果,对于政府公信力建设,也发生着深远的影响。在公共危机管理理念之下,要求政府应当强化公信力建设的意识,牢牢树立公共利益至上的理念,不断完善各项制度与机制的建设和革新,加强责任意识的培养,以促使政府公信力得到切实提升。  相似文献   

14.
十八大后新一轮政府改革应以整体型政府建设提升服务型政府的效率和服务能级。上海市M区整体型政府的实践途径主要有3个,分别是大部门制改革、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和大联动机制建设。当前3个实践途径离整体性治理的要求都存在一定距离。上海市M区整体型政府的实践对我国整体型政府建设的启示包括:加强整体性治理思想的传播,重塑政府文化;推进行政审批和行政执法流程标准化建设,提升部门间的协作能力;推进社区服务站和社区服务网站建设,促进基层整体性平台建设;借力信息技术,提升各部门的协同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政府公共支出绩效评估的基本理论包括:战略导向、结果导向、效率、公共服务顾客至上、强化公共责任、透明与法治。其最终目的就是通过绩效评估,加强与完善公共责任机制,提高政府在管理公共事务、配置和使用公共资源、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能力,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理论诠释与现实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与政府起源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从不同角度表明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必然职能,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有其必要性和现实意义。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看,社会公共事务的大量增长、公共服务的缺失都需要政府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市场机制的完善和公民社会的成熟为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提供了积极的现实条件。  相似文献   

17.
政府技术效率指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产出比例,是反映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相对水平与效率的重要指标。本文采用CCR模型,通过测度近11年(2004-2014)来31个省级政府技术效率,分析我国东、中、西、东北部等四大地区省级政府技术效率的区域特征及差异性,分析了省级政府技术效率存在区域性的主要成因。为了消除省级政府技术效率的区域性、提高我国政府技术效率的总体水平,本文提出包括改善政府投入较大而产出较少局面、优化政府投入与产出结构、保持东部地区政府技术效率领先优势、重视提升西部与中部的省级政府技术效率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新东方》2019,(4)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与广泛运用,新媒体越来越成为广大民众意见表达的平台,成为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的集散地。这给我国政府公共危机治理提出了新问题、新考验,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一方面,新媒体的出现有利于塑造政府形象,提升政府公信力,也有利于表达民意;另一方面,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不及时还会对政府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当前,我国政府利用新媒体处理公共危机的意识淡薄,对新媒体信息传播监管不力,应对公共危机机制不完善。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政府缺乏对新媒体的正确认识,相关法律不完善,缺乏专业性机构和人才,缺乏对民众心理危机干预。新媒体时代政府有效应对公共危机,需要加强对新媒体的认识,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培养应对危机的专业机构和人才,同时加强公共危机治理中民众心理干预建设。  相似文献   

19.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我国政府行政改革中重要的制度创新,对减轻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负担、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对城市基层政府的财政支持弱化、政治压力强化以及城市基层政府公共服务的供给与公共需求之间契合失衡,是我国城市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购买的现实动因。目前,我国城市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购买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效,但依然存在公共服务购买的数量有限、购买的流程欠规范、对社会组织的培育不足、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支持和保障等问题,这是我们在进行城市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购买的未来策略设计时,应着重加以考虑的。  相似文献   

20.
主悔 《理论月刊》2002,(9):36-37
本文运用公共选择理论知识,分析了政府管理经济决策时的动机、行为及非科学性成因。指出了影响决策选择的个体因素,政治因素和风险因素。提出了提高政府领导决策选择的社会偏好,防止和改变官僚作风,完善干部政绩评价机制等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