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提出民主和谐论的理论框架,以此作为促进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机制。文章从对现代社会发展经验的探讨中,提出了民主和谐论的基本理论框架,提出以民主巩固建设民主、以民主创新深化民主、以民主治理提升民主,以民主共识凝聚社会,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机制。  相似文献   

2.
“社会排斥”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社会排斥起源于对贫困问题和社会不平等的研究,如今已经成为解释各种社会问题的一个核心概念,它将非经济因素纳入了对社会问题的分析框架之中,不仅仅对于社会问题根源的解释更为深入,而且对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关于社会排斥的演变、发展、类型、成因、后果等方面的回顾,以求梳理出一条关于社会排斥的理论与方法发展脉络来。  相似文献   

3.
方言是客观存在的某地区人们共同使用的语言实体,汉语方言素来以纷繁复杂著称.特别是语音方面,往往是其他地方的人难以听懂的.为适应社会发展与交际的需要,本文对阜阳方言中字音错读、误读现象进行分析、综合,以帮助方言区的人更好地学习普通话.  相似文献   

4.
张银岳 《桂海论丛》2009,25(6):80-83
围绕“社会行动是如何可能的”这样一个基本问题,文章首先全面梳理了社会学研究的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研究传统,指出了它们在解释这个问题方面的学理效用和解释困境,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传统社会学研究基本假定和理论抱负的反思,提出了从过程论的起点出发,运用社会行动体系这样一个中观的视角,统合宏观和微观、主观和客观的研究进路,以此重新考察和审视社会行动的实际逻辑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普通话常用字中的in、(e)n、iη、(e)η24个韵母到南漳话中变成了6个韵母;普通话in、(e)n、iη、(e)η韵母常用字在南漳话中只有十分之一左右读η韵尾,大部分变成了n韵尾;普通话η韵尾常用字在南漳话中大部分都读n韵尾;n、η韵尾常用字在普通话中的比例是162∶245,在南漳话中的比例是371∶36;n韵尾常用字在南漳话中占绝对优势.在从古代汉语向现代南漳话演变的过程中,由于简便易行或语流音变等因素,韵母通过改变发音部位或发音方法而发生了分化、合并或转移.  相似文献   

6.
需求与稳定:以需求为导向的社会稳定理论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关于社会稳定理论的研究主要有系统论、社会物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三种视角,且多以控制论为思维方式。以需求为导向的社会稳定理论体系以互构论为思维方式、以和谐稳定观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的需求学说为依据,把需求作为反应社会稳定状况的核心指标,通过对各阶层民众需求状况的调查,把握和预测影响具体时空下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为社会稳定及其预警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框架。  相似文献   

7.
论城市社会安全与稳定预警等级指标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市社会安全与稳定预警等级指标体系研究,目的是以影响社会安全与稳定的可量化社会现象为参数,以数量值为测量标尺,以参数权重比标识级差,依据量表、图示、标尺等形式,借助现代管理科学和技术,提出适合维护我国城市社会安全与稳定需要的预警等级指标体系。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社会安全与稳定预警等级指标体系,必须认真研究预警等级指标体系的核心内容,建构预警等级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范式,从城市规格与基本预警指标的角度探析建立预警等级指标体系的关键技术与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8.
生命现的变革依赖于生命诠释方法论的变革.马克思在人的生命之理解和解释的思想前提、理解维度、思维方式和解释原则等方面都实现了历史变革,由此,他也创建了自己生命哲学思想的实践生成论的生命理解范式.作为一种生命哲学研究传统,实践生成论的生命理解范式以“现实的人”为基本思想前提,以人的“双重生命存在”及“双重生命本质”为主要理解维度,以“现实的生命认知原则”与“超越的生命理解原则”内在统一的“实践观点”为其生命观的思维方式,而以“实践生成性原则”为主要生命解释原则.实践生成论的生命理解范式,不仅是马克思生命哲学思想的基本方法论前提,而且是马克思哲学及其唯物史观的重要思想内容,同时也为现代生命哲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现实的合理的生命诠释方法论.  相似文献   

9.
国内社会冲突论的研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在不断加强。社会冲突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划分为三种类型:马克思的和西方社会学的冲突论;批判的和分析的冲突论;宏观的和微观的冲突论。国内学术界在冲突的功能、类型和起源、冲突的调控等问题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当前的研究应加强对冲突的基本理论及冲突与均衡的关系研究,开展对社会协预警机制等研究。  相似文献   

10.
社会治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需要在国家、政府与社会的现实关系中来理解,在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中来解释。学界现有的融合论、包含论、交差论、独立论等观点为更为准确界定社会治理的概念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社会治理包含"自治"和"他治"两个维度,社会治理要通过有效的"他治"来培育"自治",核心社会治理是政府对社会的治理。  相似文献   

11.
普通话中有舌尖前、舌尖后、舌面三组音,而粤语中只有一组舌叶音,因此普通话的这三组音是粤语区人学习普通话的难点。本文采用跟踪调查和语音测试,对粤语区学生习得普通话舌面音的过程进行考察,并尝试用相关中介语理论来进行解释。通过对感知材料和发音材料的分析,我们发现,粤语区人这三组音的形成大致经历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
埃米尔·涂尔干是社会学学科的三大奠基人之一,他从启蒙、理性、分工、团结等现代社会运行机制及其转变的角度探讨了西方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和问题。本文就涂尔干思想中最基本的问题:人性与社会的二重性思想及其来源,从学术思想史的角度做了梳理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在风险社会背景下,我国目前社会公共安全管理需要从公共安全供给的视角出发,由单中心的政府管制型向多中心协同供给模式转变.在协同学理论的解释框架下,社会公共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以区域社会治安为例,社会公共安全协同的序参量与自组织系统的形成对社会安全的协同供给起基础性作用.权责与组织、文化、政策和技术共同构成影响社会治安管理协同序参量的要素,而人力、结构、信息、关系等诸多子系统的协调运动成为社会治安自组织形成和宏观协同的动力.  相似文献   

14.
儒家以"仁"与"礼"为内核构建了和谐论.它是处理中国古代社会人际的重要准则.它将"天"、"人"、"社会"整体统一起来,将自然系统的和谐、有机体系统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具有极强的价值意义.然而,其忽略个人主体性的倾向,注重齐一而忽视了关系的多样性的特点.维护封建君统论的导向,构成了自身无法回避的历史局限性.对传统思想进行现代诠释,实现一种具有现代理念的和谐.建构辩证的、理性的、动态的和谐,成为儒家和谐论在当代社会生存、发展的必由进路.  相似文献   

15.
刘博 《理论月刊》2015,(3):137-141
上海在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构建的探索上走在全国的前列.本文通过对上海市构建社会组织承接公共服务模式基本情况的分析,梳理当前中国语境下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构建的机科、路径与规范,深入挖掘其现实推广价值和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社会组织承接公共服务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化日益深化,推动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转型的今天,人类面临各种社会风险的严峻挑战。贝克和吉登斯的社会风险理论解释不了当今中国面临的社会风险问题,以"资本"为灵魂的资本主义更无法解决世界社会风险问题。以"后现代"为研究视域,以结构性风险、阶层性风险和价值观多元化风险为三维视角,有助于深入探索后现代中国社会风险的特征、成因及其防范,加强后现代中国的社会管理,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风险理论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当前,就农民工的维权行动研究而言,理论界还缺乏综合性、深入性、前瞻性的成果。为此,本文试构建一个关于转型期我国劳动关系中农民工维权行动的解释框架,希望通过这个解释框架来分析、阐释农民工的有关行动及与行动有关的各种社会因素,为国家妥善解决农民工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法哲学原理》(Grundlinien der Philosophie des Rechts)一书中,黑格尔发展了关于现代社会的解释。在他的理论中,家庭和市民社会的对立占据着中心地位,而国家的出现则调和了这种对立。市民社会作为一种制度是理解现代社会的关键。这篇论文主要探讨现代社会的动力学,这种动力机制主要运行在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之间。对黑格尔而言,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是构成现代社会的三重架构。与通常的研究不同,我们试图远离环绕在黑格尔哲学思想上的宏大话语和意识形态话语,并着眼于现代社会的结构性制度,以《法哲学原理》的解读为中心,试图为黑格尔的思想提供一种新的结构性解释。  相似文献   

19.
王瑞 《人民政坛》2013,(11):13-15
社会救助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自然灾害救助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制度为支撑,以临时救助为补充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框架。现行社会救助政策虽已基本完备,但与法制化、科学化的要求尚有一定差距,社会救助法制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制定和出台社会救助法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公民社会指数是理解、衡量、分析和解释公民社会健康状况的概念和方法论框架,也是促进公民社会的参与者、政府和学术界相互对话的共同基础。它为公民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是深入研究公民社会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