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遵循教育规律,办出公安特色,培养公安事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学院与教学实验实习基地(公安机关)在共同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采取聘请客座教师来校授课、客座教师和专职教师共同授课、假日见习等教学方式,摸索到了公安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融合”点。本文将实践教学活动中公安机关、教师、学生对实践同步教学的认识、理解、方式、体会等进行了部分选摘,目的在于与兄弟院校共同为公安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融会贯通”找到最佳契合点。  相似文献   

2.
公安教育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更要重视实验教学。根据公安教育发展目标,可以提出公安实验教学的三级目标,即:验证性实验,应用性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并根据培养智能型、创造型、现代型公安人才需要,构建公安实验教学系统:以公安业务实验为“主模块”,以公安应用技术实验为“次模块”,以公安必备技能实验为“基础模块”。强化实验教学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的统一机构,整体优化实验教学,建设高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完善实验教学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3.
论加强公安机关警察的人文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安人文教育是指体现和贯彻于公安教育过程中的人文学科知识的教育及学生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培养。由于实用主义的影响以及对公安教育功能的错误认识 ,公安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片面追求了体现职业特性的专业技能教育 ,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人文知识的传授。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愈来愈成为公安民警职业素质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在公安教育领域内加强人文教育需要在教育内容、教育思想和教育氛围营造上做好工作。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时代,公安需要借助新媒体的力量来实现与公众之间更有效的互动。公安政务抖音号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体可以也应该成为公安宣传工作中的助力工具。公安政务抖音号的受众、传播内容、传播形式都呈现出一些新特征,在其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内容缺乏深度、影响力范围有限、管理不规范、缺乏整合互联等问题。未来,需通过加强内容上的把关、管理上的规范、多渠道扩散传播范围、互联融合等策略,提升这一公安新媒体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公安质量管理是新形势下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实际举措,有必要从公安机关的角度,对质量管理的一些重点理论问题加以解析,认识到“顾客满意”与向人民群众负责、向国家法律法规负责和向上级机关负责的一致性,“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是科学发展观在公安质量管理中的体现,“PDCA过程方法”是新形势下公安工作必须遵循的科学方法,“对人、机、料、法、环、测的控制”是公安正规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体系控制程序”是对业绩考核实施动态管理的有效途径,质量管理“产品”应当是公安效能暨形象的集合,从而找准突破口,将公安质量管理的实践探索不断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是现代大学教育的哲学观,是现代大学最重要的办学理念,也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理念。公安高校担负着为公安机关培养和输送高素质的公安人才的重任。为此,公安高校学生警务化管理工作更应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在管理工作中注重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通过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机制创新等完善原有的警务化管理的体制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更加全面发展的公安人才,以服务于公安实践。  相似文献   

7.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培养公安高等专门人才的公安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其前身是公安部管理干部学院山西分院和山西省人民警察学校。 学校至今已有20余年的办学历史,拥有普通大专、成人大专和普通中专三个办学层次;同时,还承担函授、自考、民警培训的教学、管理、辅导工作,逐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办学格局和集全日制教育、成人学历教育、专业证书教育及在职干警培训于一体的公安教育综合体系。 山西警专占地13.6公顷,总建筑面积9万多平方米,固定资产近1亿元。主要建有教学实验大楼、办公楼、图书馆、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8.
探索公安高等院校培养现代公安职业人才的新课程体系,对于其适应当前高等职业教育重大改革和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新形势至关重要。对公安高等院校的教育类型及层次进行重新定位,并对其培养人才目标从行业功能、规格特征及社会认可层次等三个维度进行了分析;以此为导向,运用项目课程体系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法,以公安交通管理专业为例,研究了警务执法岗位技术技能课程体系的开发方法。  相似文献   

9.
岳占新 《公安教育》2006,(11):20-23
我国公安高等全日制教育,整体起步较晚。总体而言,创办于20世纪80年代的三所本科院校、创办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十几所公安专科学校,相对起点较高、公安高等教育历史较长、师资力量较强、教学实验设施较先进,是我国公安高等教育的主体力量。本文题目中的公安高职院校,指20世纪末,由中专改制升格的公安高等职业院校。这十几个省、自治区所属的公安院校,起点较低,高教历史短,师资力量较弱,教学实验设施不够完善,是需要大力发展、快步建设的院校。以下笔者围绕着公安高职院校能不能快速全面发展、如何发展的问题,提出公安高职院校处于新的战略机…  相似文献   

10.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明确公安情报学专业职业能力,为公安情报专业人才培养指明方向。公安情报学专业课程群的合理归类是构建完善的专业课程体系、实施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校局协同、"学训研战"结合的方法是公安情报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1.
课程体系是全面反映学校教育观和人才观的教学规划,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和依托。警务实战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建构,必须以公安职业岗位职责要求和能力培养为主线,优化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在铸就忠诚警魂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课内外教育体系,达到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公安院校专业特殊,实验室建设起步较晚,传统的管理模式严重制约了公安高等教育的发展。公安院校实验室管理体制应是在主管校长的领导下,成立实验室专门管理机构,建立以校级中心实验室为龙头,系级综合实验室为主体,教研室研究应用型实验室为补充;以实验教学为主,融实验教学、科研、实际办案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实验室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3.
公安院校实验室是进行实践教学、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实验是实践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相对于课程教学,具有直观性、实践性、探索性和启发性等特点,是培养学员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的有效途径。公安院校如何在实验室建设方面体现公安特色,培养高素质的公安专门人才,必须在创新和开放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4.
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已经正式启动。公安部试点工作文件中明确提出,应以培养和造就政治业务素质高,实战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为目标,更加注重专业特色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公安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背景下.公安教育工作者应该对公安院校的实践教学进行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文章指出公安院校高职教育实践化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公安高职教育课程设置方面、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实验教学和实验室设备配置方面以及教材建设方面,找出具体问题所在,同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痕迹检验技术是公安专业学生的专业主干课程,为培养出高素质痕迹检验人才、强化教学效果,文章研究了痕迹检验技术的学科特点、教学模式、规律及效果。研究发现,痕迹检验学总的教学思路为精讲多练,课程设置向实验教学倾斜,教学内容实时性强、贴近实战,并已将多媒体、网络、通讯这三大现代教育技术支柱引入痕迹检验技术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这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本学科最前沿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双创型人才培养是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创新创业能力是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重要指标。把双创型人才培养融入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为此,基于双创型人才培养视角来探讨高职思政实践教学的问题与对策,不断增强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公安院校刑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系统并且实战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刑侦人员,当前刑事犯罪的特点对刑侦人员的实战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战技能训练作为培养和提升公安院校刑事技术专业学生实战技能的重要手段和途径,由于受到来自学生、教师以及学校等因素的限制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分析了这些因素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转变学生观念扭转学习态度,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和水平,聘请公安机关刑事技术人员为实践教学教官,加强实验室建设,以及建立校外实践训练基地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传统公安应用写作教学注重学科知识,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教学效果自然不理想。为了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必须在教学中不断探索、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文章针对提高课堂效率这个现实课题,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几个方面谈几点认识,以期对公安应用写作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随着学院司法警务专业的创办,对两年制司法警务专业的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训练方法等诸多问题的认识亟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和提高。本文针对法警岗位职责的特殊需要,对其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训练方法,以及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途径进行了有益探索,意在创新司法警务专业的培养模式,规范司法警务专业的教学行为,实现司法警务专业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