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基于酒店产品的易逝性,并针对酒店客房收益管理的核心问题??客房能力分配,建立了考虑多日停留不同价格的客房分配随机规划模型,介绍了用机会约束规划方法求解模型的步骤,并通过数值仿真证明该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刘军  吴鸣 《求索》2009,(10)
本文在对基于新古典经济理论的初次分配模型进行求解的基础之上,引入现实的各种干扰因素进行分析后认为:为确保初次分配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最佳结合,政府必须对初次分配活动进行干预;政府对初次分配进行干预的最佳模式是对初次分配结果进行干预;其所应依据的标准应是社会初次分配份额向量的帕累托最优解。  相似文献   

3.
在入警录用考试中 ,考试成绩往往仅被当作一种资格的决定指标 ,其功用并未得到完全发挥。通过考试科目的设定、考试成绩的分析来了解每个人的特点 ,应成为人事部门的研究课题之一。工作岗位分派模型的基本思路是 :根据运筹学中的“匈牙利法”原理 ,设计出计算机辅助决策程序 ,通过对待分配人员各项能力的考察 ,并与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相比较 ,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依据个人特长获得人员的最佳分配方案模型。  相似文献   

4.
严梅 《人民论坛》2012,(17):70-71
新剑桥模型反映了资本主义运行中存在的收入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并给出了有效的解决办法来遏制资本主义的经济衰退,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我国当前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有较大的启发意义。新剑桥学派正是通过改变收入分配这种渐进式的方式来促进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因此,中国完全可以借鉴新剑桥学派的做法来缩小的贫富差距,从而尽快实现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5.
论文在Tebaldi和Mohana所提供的研究框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构建了一个对其进行修正后的模型,运用全国27个省级截面数据作了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表明,制度质量与基尼系数是负相关的,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释省际收入分配差距上的巨大差异。其政策含义是:立足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政府政策应该首先考虑改善制度质量。  相似文献   

6.
教育对中国居民收入影响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雪峰  于铭 《前沿》2009,(5):111-114
目前,教育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被日益关注。教育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最为重要的手段,通过改变人们的人力资本状况来改变人们的收入分配状况。本文从中国的实际状况出发为此提供实证研究支持。本文首先介绍了教育影响居民收入状况的理论基础,接着论述了教育收益率的计量模型,然后对我国城镇居民教育收益率进行了计量分析,本文最后时我国城镇居民教育收益率回归结果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企业家团队与所有权分配中的长期合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长期合约关系对资本效率保护的分析 ,我们发展了一个企业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内生议价模型 ,以解读新兴企业组织内长期合约关系下所有权的配置和流动。以新兴企业企业家团队及其他参与人自发的对企业所有权合约安排的改写这个逻辑为起点 ,长期合约下所有权分配的产出效应、人力资本参与所有权分配的特征得到了较为仔细的讨论 ,主要的结论有 :为降低决策链上的交易费用 ,保护团队合作的分工效率 ,突破投资关系的局限 ,自发选择会要求足够的契约自由 ,而关于所有权分配的长期合约的好处 ,也会在组织制度试验中逐渐固化 ,在这个过程中 ,新兴企业逐渐成长、成功  相似文献   

8.
白书祥 《前沿》2004,3(1):72-75
国民收入分配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科学界定国民收入的科学内涵是科学界定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科学内涵的理论前提。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是辩证统一体 :初次分配是再分配的前提和基础 ;再分配是初次分配的必要条件和保障。正确处理二者关系必须坚持效率与公平统一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与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应划分为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和其他分配方式三大类,按生产要素分配又包括按劳动要素分配等六种具体形式,其他分配方式也有按风险分配等多种具体形式;按生产要素分配并不包括按劳分配,它们是两种不同的分配方式;我国现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具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0.
胡波 《前沿》2008,(1):71-73
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在西方经济论理学上的分配理论层出不穷,大致上有分配正义,自由主义经济分配理论,功利主义分配理论,帕累托效率指向的分配理论等四种分配理论。这些分配理论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并且分配概念的理论内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分配的指向也不同。  相似文献   

11.
受到现代化理论和功能主义的启发,各国试图用扩大教育规模和改革教育机会分配机制这两种手段促进教育公平。然而多国的教育发展经验和教育分层研究结果却表明,新增的教育机会通常被优势阶层占有,他们也能够巧妙地避开各种制度对其的约束,从而导致政府的教育公平改革收效甚微。同时各种教育制度之间也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共同决定着教育公平的发展方向。Mare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育扩张和教育分配改革之间复杂的关系,以及二者分别对教育不平等的作用。该模型试图控制教育机会数量变化的边际效应,从而考察教育机会在各阶层之间的分配。  相似文献   

12.
王军  覃俊波 《前沿》2004,(2):21-23
分配理论是经济理论的核心。作为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江泽民非常重视分配理论的创新 ,他在分配主体、分配原则、分配标准、分配方式、分配地位、分配内容等六个方面的创新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丰富发展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解决当前分配理论分歧的关键是先明确分配对象,只要分配对象确定,就必然存在这么一个逻辑链:分配对象—由“谁”生产(生产主体)—决定→“谁”分配(参与分配的主体)→“谁”怎样生产(生产方式)—决定→“谁”怎样分配(分配方式)→“谁”在生产中的贡献大小(分配尺度)—决定→“谁”分配多少(分配数量)。分配对象、参与分配的主体和分配方式是否多元化是一个质的判断,决定于生产方式;分配数量的多少是一个量的判断,决定于生产要素及所有者的贡献大小。因而,我国“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上海支部生活》2012,(12):38-38
答: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个提法是有进步的。我们党最早提的是初次分配要注重效率,再分配要注重公平。后来我们党又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公平和效率。这一次我们党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后面,又进一步突出强调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可见未来的收入分配改革肯定是要在再分配方面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15.
财富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核心问题,分配体系的改革和完善直接关系到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第三次分配是新时代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制度安排,必须充分重视第三次分配相对于初次分配、再分配的独特作用,但也要认识到第三次分配归根到底是依据自愿原则的转移支付,是建立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基础之上的补充性分配方式。因此,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进程中,三种分配方式协调联动是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从收入分配角度看中国的贫困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目前的贫困问题是经济发展问题和收入分配问题的综合表现.收入分配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区域之间的收入分配公平问题;城乡之间的收入分配公平问题;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的收入分配公平问题.我国不公平的资源所有权格局引起了收入不公平的分配.解决收入分配涉及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对社会财富的分配体制两大类.必须把"统筹"作为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失衡,致使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首先,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比例从1998年的53.1%下降到2007年的39.7%;二次分配后,居民可支配  相似文献   

18.
个人所得税在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以及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核心税种之一。本文在研究发达国家个税综合征收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个人所得税综合征收计算模型,为"按家庭征收个人所得税"改革作技术探索。  相似文献   

19.
靳环宇 《求索》2012,(9):32-34
慈善事业属于有别于一次分配、再分配之外的第三次分配的范畴,慈善事业是收入分配关系调整的重要力量,并且,慈善事业的核心功能就是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慈善事业可以调节一次分配、二次分配和三次分配中的各个行为主体间的收入分配关系,因此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对于缩小当前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分配领域面临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社会主义分配正义面临严峻挑战:分配正义与理论挑战(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对传统理论的挑战、分配正义与现实对理论的挑战)、分配正义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建构、整合(分配正义与社会建构、分配正义与政治合法性)、分配正义与马克思主义规范理论、分配正义研究与现存正义理论等,需要不断地理论创新,为社会主义实践提供理论支撑,成为当代中国分配正义理论研究中的几个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