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陈季同对中西文化交流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季同曾在清廷驻法德等国使馆从事外交工作近2 0年。期间他从多方面进行过中西文化交流 ,他积极向国人推介过法国文学和法国法律 ,但更重要的活动是以法文写作过多种著述 ,把中国文学名著和传统文化向西方进行了评价 ,纠正了某些西方人士对中国文明的偏见。陈季同开启了国人独立从事中外文化交流活动的先河。他的这些事迹多年来几乎被人们所遗忘 ,因而对其人其书有进行全面评述的必要  相似文献   

2.
关于中外文化的交流、碰撞、争斗、融合,并不是打由改革开放这十多年开始的。远的不去说它,仅从五四运动以来,这种交流、碰撞、争斗、融合就一直没有间断过,只不过是时起时伏,时平缓时激烈罢了。而中国书画和西洋画的交流、碰撞则是中外文化中的一种对叠和交合,也随着整个中外文化交流、碰撞的起伏而起伏。“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大规模的、全方位的激烈的中西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从整体上说,对推动中国文化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画当然也受到极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3.
《政协天地》2024,(1):12-15
<正>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欧阳哲生近代中国将明末清初以来中西文化交流推进到一个新的重要阶段,严复无疑是这个阶段最具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严复以他长期浸泡西学的切身体会和经验,意识到学习西语的特殊重要性,强调要通过原文获取原汁原味的西方文化;重视科学在文明互鉴中的指导作用,主张取法西方近代政治制度,要从掌握构建西方上层建筑的科学原理入手;对西方列强“无法与法并用”、  相似文献   

4.
刘寒娥  张丽萍 《前沿》2009,(3):181-183
中国新闻传播思想的形成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结果。在近百年的发展历史中,中西方的新闻传播思想既有其共性的一面,也有其各自不同的内涵。由于双方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媒介生态环境的差异,其思想出现了本质上的差异。本文从文化传播的视野分析探究中西方新闻传播思想的密切联系和内在分歧,特别是在当代全球化的趋势下,在中西文化交流和对话日益频繁中,即实行科学的“拿来主义”。又结合具体国情,吸收精华。剔除糟粕,在保持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实现传媒的世界化。走“和而不同”的道路,从而提高中国传媒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香港自沦为英国殖民地以后,长期受欧风美雨的沐浴,但其母体是具有五千年悠久文化传统的中国社会,在近代历史的各个时期,香港又受到了中国进步思想文化的影响,因而其文化的表现是相当复杂的,可以说现代西方物质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结合,构成了香港文化的重要特征。香港过去有“文化沙漠”之称,但是,随着经济起飞,中西文化交流以及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香港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即香港文化。香港是东西方文化交汇点,被称为中西文化的荟萃之地。香港在近150多  相似文献   

6.
陈创生 《岭南学刊》2012,(1):121-125
公民文化有其自身独特的成长机制和进化过程,西方式的“原生态”公民文化作为人类生活的智慧结晶,构成了我国当代公民文化的“内容共性”。但当代中国的公民文化不是西方公民文化的直接移植,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中西文化的融合。为多元文化提供共同的信仰和价值追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统村民文化、臣民文化中的某些合理因素以及现实的理性主义态度,这些都构成了中国语境下公民文化的“内容个性”,并将成就中国式的“再生态”公民文化。  相似文献   

7.
梁瑜华 《传承》2008,(2):90-93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教育是民族进步的动力。教育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影响最深的莫过于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传统。由于中、西文化环境的不同,其教育思想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教育重人性,西方教育重神性;中国教育重道义,西方教育重功利;中国教育重政事,西方教育重自然;中国教育重和谐,西方教育重竞争;中国教育重群体,西方教育重个体。从文化的视角对中西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教育思想的差异进行比较论析,我们可以探讨21世纪中西文化教育交流与融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栽体,教育是民族进步的动力.教育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影响最深的莫过于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传统.由于中、西文化环境的不同,其教育思想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教育重人性,西方教育重神性;中国教育重道义,西方教育重功利;中国教育重政事,西方教育重自然;中国教育重和谐,西方教育重竞争;中国教育重群体,西方教育重个体.从文化的视角对中西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教育思想的差异进行比较论析,我们可以探讨21世纪中西文化教育交流与融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霍小娟 《前沿》2006,1(12):226-229
“以人为本”成为我们当今社会的一个时代主题。从历史上看,这一理念由来已久,在中西文化中都有所体现。本文试从中国传统文化、西方传统文化中梳理出“以人为本”思想观念的历史发展脉络,辨析各自独特的内涵与基本精神,总结新时期我党提出的“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所谓“用夏变夷”,就是用华夏儒家的“礼乐教化”去同化周围不开化的“夷狄”,这在中国古代华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然而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当“用夏变夷”观念与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文化日益相结合时,华夏文化的发展便受到阻碍。尤其在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中,由于中国传统的士大夫固守“用夏变夷”的观念,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最终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历史事实表明,我们只有克服文化本位主义、狭隘民族主义和国粹主义的错误倾向,才能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1.
中西文化之争问题,自从毛泽东同志自五四时期提出“西方思想亦应与东方思想同时改造”的主张以后,在他领导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中,一直非常关注这个问题。为了指导文化战线上的反对封建文化和买办文化的斗争以建设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毛泽东同志深刻地总结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经验教训,分析了新文化运动的历史特点,明确地提出了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基本方针,形成了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的中西文化观。  相似文献   

12.
明末清初吸收西方文化的历史启示李建忠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国的联系,以耶稣会士来华传教为媒介,促成了第一次大规模的中西文化交流。它给正逐渐落后的中国,带来了发展和赶超先进的契机,但这只是一次不圆满的交流,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化运动肇因于中西文化的交流和冲突,因而中西文化问题是中国现代化的最基本课题。近代知识分子对“现代化”同题的认识无不是围绕这一问题而展开的。然而,近代知识分子在中西文化上的比较论争,却都不免非中即西的偏颇,在不同程度上陷入丁一维文化视角的思维误区,从而难以达到对中西文化的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4.
孙勇才 《求索》2008,(12):120-122
余英时既反对极力维持传统文化,也反对全面拥抱西方文化,在余英时看来,中国的现代化应该是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发展和表现。余英时认定中国文化是“内向超越”的价值系统,其基本特征是“止”、“定”、“静”、“安”。通过与西方文化“外在超越”价值系统对人类最为关注的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等问题的态度的比较,余英时既指出了中国“内向超越”文化的局限性,也揭示了中国文化所蕴藏的合理成分及其现代意义。余英时提出文化重建必须以文化“自性”为前提、以文化传统为根本、以融合中西为起点、以严守学术为保证并且做“退而织网”的功夫。余英时在海外所做的工作是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研究如何转化和运用传统精神资源以促进中国的现代化。余英时的文化情怀正是他的中国情怀。  相似文献   

15.
编读往来     
回声正确面对西方文化孙可 贵刊第二期有一篇谈到西方文化对中国青年影响的文章。我作为一名孩子家长也想浅谈一下表象的西方文化和吸收西方文化精髓的话题。 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现今,西方文化给中国青年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化运动肇因于中西文化的交流和冲突,因而中西文化问题是中国现代化的最基本课题。近代知识分子对“现代化”问题的认识无不是围绕这一问题而展开的。然而,近代知识分子在中西文化上的比较论争,却都不免非中即西的偏颇,在不同程度上陷入了一维文化视角的思维误区,从而难以达到对中西文化的正确认识。这里所说的一维文化视角,是一种宏观的文化观念,实际上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元文化观,两者的区别在于立足点不同。一维文化视角,主要是从文化研究主体或文化研究者自身的角度出发,认为世界上的文化是一元的,是单线发展的。用…  相似文献   

17.
解构与建构——当前文化比较这我见江振军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影响了中西传统文学的生长发育。中国文化自古以来我强调群体价值,西方文化自古以来多强调个人价值,中国文化偏重于道德与情感,西方文化偏重于法制与理性,中国文化多偏重于个性的压抑内敛,西方文化多偏重于...  相似文献   

18.
潇珏 《传承》2006,(7):22-25
文化是人类世界里一切可持续利用资源的最高表现形式,是知识和知识创新的源泉,也是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精神力量。文化是决定一个民族之所以存在的全部合理性和合法性。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文化是其本身和其他民族间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也是确定其人类学身份的最后依据。因此,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不仅是文化如何现代化的问题,更是关系到如何凝聚和整合民族和国家的一切资源,关涉到国家文化安全发展战略。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步伐加快,中西文化交流将更加频繁,中国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大。如何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继承革命文化遗产,同时在对外文化交往中保持文化的主体性精神下,超越“左”的庸俗社会学,以一种开放的科学的文化发展姿态,重建中国文化现代精神,使文化成为国家发展的轴心,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是我们必须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当近代中国的大门被西方列强的大炮轰开后,一些爱国之士要求打开紧闭自锁的大门,学习西方先进的资产阶级文化。这种先进的资产阶级文化被称为“西学”,是与被称为“中学”的封建传统文化相对立的。对西学的学习与否,在华夏这块古老的大地上曾引起了一场经久不息的轩然大波。湖南书院较之社会其他机构更早地成了中西文化斗争的阵地,书院的山长和生徒中有许多人都不同程度地成了近代湖南乃至整个中国令人瞩目的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行者。他们中有开风气之先的地主阶级改革派魏源(岳麓书院学生),有洋务运动的组织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文化向何处去?这个问题自洋务运动起,直至今日仍争论不休。它包括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如何对待自身的传统文化;二是如何对待外来文化。许多学者试图以体用的概念来摆布中西文化各自的位置,于是先后出现过“中体中用”、“中体西用”、“西体西用”及“西体中用”的文化观。这些观念表现为两个极端,即固守传统文化的“中国文化中心说”和崇洋媚外的“全盘西化说”。从方法论的角度去细察,便不难发现原来这些讨论都受机械的两分法思维的影响,中国文化向何处去的问题实质上便是中西文化的抉择问题。而这种抉择无论绕多少圈圈,都不可避免地落入“非此即彼”的两极思维框架之中,从而导致文化讨论“几十年一贯制”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