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富海 《中国减灾》2013,(17):56-57
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以现代信息通信技术为支撑,软硬件相结合的重大突发灾害应急保障技术系统,具备日常管理、风险分析、监测监控、预测预警、动态决策、综合协调、紧急联动和总结评估等多方面功能,是政府实施应急预案、实现应急指挥决策的基本载体。在这方面,美国有很多经验和教训,值得我国借鉴和警示。在美国"9·11"事件发生后,整个纽约市通讯系统全面瘫痪,政府应急指挥部门和专业机构应急救援队伍无法使用电话、手机等常规通讯工具  相似文献   

2.
应急意识在突发事件的应对中直接决定领导干部的决策行为。在突发事件应对实践中,领导干部存在由应急意识不强所导致的知识储备单一、决策行为不够专业等问题。一方面政府未能建立制度化的应急意识培训体系,造成领导干部对应急管理知识需求与政府供给之间存在矛盾;另一方面,领导干部未能从主观上认识到应急意识欠缺的后果,经验判断和主观臆断还是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心理学理论中的团体咨询理论强调互动式、体验式学习,能很好地帮助领导干部轻松地培养应急意识。  相似文献   

3.
SARS危机以后,传统政府治理模式下的公共危机管理和应急体系受到了普遍的质疑。随着政府应急体制、机制、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完善,突发事件中的应急警务在训练、应急备勤、信息披露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公共危机管理的视角而言,应急警务是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公共危机管理理论为应急警务研究提供了必需的理论依据;在行动逻辑、法律规制、组织建构、应急技术等方面为应急警务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技术赋能是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但不可否认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技术赋能失灵现象。是什么关键要素导致了应急管理中的技术赋能失灵?技术赋能失灵背后有何类型化特征?研究发现:以双螺旋赋能机理为理论基础,应急管理中的技术赋能失灵存在于技术端与管理端自催化和异催化过程,主要可归纳为技术主导型、管理主导型及“技术-管理”互动型赋能失灵三种类型。结合应急管理中实践的多种现象,对其中技术赋能失灵现象的内在机理进行简要剖析,由此可知,未来高新技术对应急管理的长期有效赋能要通过技术与管理两端多个层面上的综合施策推动技术与管理的有机深度融合,共同实现应急管理中技术的可持续包容性赋能。  相似文献   

5.
应急管理能力是应急管理主体为履行应急管理职能、实现应急管理使命而应具备的知识、资源和技能的总和,包括在国家、应急管理部门和应急管理职业人三个层次上的45种能力。在国家层面上,应急管理能力可视为在重大危机状态下的国家治理能力,包括13项关键指征。在应急管理部门层面上,需要发展的核心能力有20种,分布在日常的风险治理、应急准备和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应急响应多个阶段。应急管理人应当掌握三类知识体系、三类科学素养和六类领导能力。在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我国需要在多个层次上提升应急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了建设和谐社会和平安中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必须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危险意识和安全意识,综合运用超前管理、风险管理、危机管理、应急管理、安全管理、动态管理和系统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分析当前我国安全管理和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重大现实问题及其深层次根源,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安全和应急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为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7.
应急管理人才培养:策略与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急管理的实践表明,各个国家和地区应对危机的组织方式、体系等千差万别,但其中对应急管理教育作用的认识、对应急管理教育制度的设计和开展程度,直接决定了应急管理的绩效。因此开展实效的危机管理教育是危机管理链条中至关重要的环节。然而,目前我国这一环节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亟需加强。为此本文主要通过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并阐释了由研究型、培训型和科普型三种应急教育组成的应急教育体系,并针对各类型教育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城市各种突发灾害提出了强化城市应急管理能力迫切需要,应急管理也因此成为近年来政府公共管理活动中受到重视的领域。城市突发灾害事件的应急管理要改变偏重于应急而预警预防式管理相对滞后的状况,提升综合应急管理能力。强化应急管理基础设施、机构协调、应急联动平台的建设,扩大社会参与,是提高我国城市应急管理能力的关注重点。  相似文献   

9.
建立灾害应急管理科学决策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江 《中国减灾》2004,(6):14-15
建立和完善我国灾害应急管理的科学决策体系是顺利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保证。建立现代的科学应急决策体系,应重视以下五个方面: 建立综合性的灾害应急管理常设机构专门的灾害应急  相似文献   

10.
李忠翠 《新东方》2005,(11):19-23
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是当代世界各国政府普遍重视的重大课题。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加强地方政府的应急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时代性新课题。从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视角看,应急管理分两个层面;一是应急管理工作中技术层面的应急管理,如对公共卫生和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管理,具体处理的技术规范、方法和行动过程都有很大的不同,这是属于专业技术理论层面的,二是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不管有怎样的不同,都有共性规律性,这是属于公共管理理论层面的。  相似文献   

11.
姬广科 《求索》2014,(3):37-41
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和责任。为了有效避免和正确处置突发事件,让政府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处置过程中正确履职,一定要通过创新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责任生成机制、管理机制和追究机制等来实现政府应急管理责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保证政府应急管理责任机制顺畅运行。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突发事件日益挑战着我国各级领导干部及应急管理人员的应急管理能力。应急管理教育培训是提高应急管理相关人员应急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对国内外在应急管理教育培训方面的研究及实践进行综述.以期梳理应急管理教育培训的内容体系,为我国应急管理教育、培训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思路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省级突发事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是公共安全保障的核心问题,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建立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的体制和机制构成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其中,省级政府需要通过构筑强健的应急管理指挥业务平台,充分利用公共安全科技和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具备应急值守、监测监控、预测预警、综合研判、辅助决策、指挥调度、应急评估和模拟演练等功能的省级应急平台体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政报》2009,(12):9-1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基层应急队伍是我国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力量。多年来,我国基层应急队伍不断发展.在应急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足,各地基层应急队伍建设中还存在着组织管理不规范、任务不明确、进展不平衡等问题。为贯彻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进一步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经国务院同意,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5.
《中国减灾》2009,(1):16-19
面对日益严重的灾害形势,如何创新灾害管理技术,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和灾害管理中的重要任务。为此,2008年11月17日,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和IBM公司在北京共同主办了以“创新救灾,携手共建”为主题的“灾难应急管理技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6.
大数据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奔  毛庆铎 《中国行政管理》2015,(3):136-141,151
当前大数据正在改变世界,而数据收集和分析则是提升应急管理功能的重要手段。在对大数据内涵和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后就会发现,大数据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有大数据技术和大数据思维两种方式。在应急管理的事前准备、事中响应和事后救援与恢复的每一阶段都可以引入大数据的应用,每个阶段对大数据的应用程度也会因其需要应对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大数据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应急管理效率、节省成本和减少损失。我国需要在大数据战略、大数据开放政策、大数据在应急管理中具体应用形式等方面做出部署与探索。  相似文献   

17.
如何实现全过程均衡是当前中国应急管理实践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为参照的实践回顾显示:中国应急管理的全过程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均衡,具体有五大表现:一是忽视风险预防与减缓;二是削弱监测的动态性、持续性与跨阶段特征;三是割裂预警与其他响应机制的衔接关系;四是低估社交媒体条件下的舆情回应;五是缺乏有效的学习机制。既有的理论研究虽然厘清了应急管理全过程机制的构成与运行,但均未特别强调全过程的均衡。面向中国实践,兼顾理论知识的积累与沉淀,中国应急管理的全过程均衡可同时强调准备、预防、减缓、响应、恢复、学习6项分阶段机制和监测1项跨阶段机制。这一"6+1"理论框架可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补短板"、应急管理"促整合"和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强基础"提供一种共同的知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应急预案、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共同构成了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基本框架。这几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中应急管理体制是基础,决定了应急管理体系的结构.直接影响应急管理体系的成功与否。中国是一个管理层次多、管理幅度大,且又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关键时期的大国。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在建设过程中还面临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难题.它们构成了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体制性障碍。  相似文献   

19.
公共政策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童星 《学习与实践》2010,(9):114-119
高风险社会扩展了公共政策的传统边界,改变了公共政策的评价标准,“收益一风险”之比将取代“成本一收益”之比,成为新的公共政策评价标准,即最多的利益相关群体可接受的政策才是好政策。因此,重大政策决策出台或重大建设项目审批之前,应当对其所带来的社会稳定风险进行评估。为此,就要正确地解决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地位、主体、方法、问责等问题。与客观存在的“风险-灾害-危机”的因果链条相应,全过程的应急管理应包含“风险管理”、“灾害(应急)管理”、“危机管理”,它们各自的功能不同。灾害(应急)管理只能控制事态,危机管理旨在减少损失,风险管理才能消除隐患、杜绝危机。政策决策出台和重大项目审批之前,对其所带来的社会稳定风险进行评估就是政府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高频率及其广泛影响的前提下,应急管理成为目前公共管理的热点问题。形成快速、高效、协调的应急管理机制,需要对各种资源进行划分、结构化调整和重组。本文以国家发展循环经济为契机,从客户关系管理的理念、技术和实施的角度,提出对应急管理信息资源进行配置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