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2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党建工作打破传统条件限制,让更多党员参与其中,党组织和党员的各项信息实现互联互通,"智慧党建"应运而生。要深化"智慧党建"理论研究,统筹党建资源;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健全"智慧党建"相关工作机制,提升"智慧党建"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要提升"智慧党建"网络舆情应对与处理能力,引导网络舆情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突发事件中的微博意见领袖与舆情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林沙  陈默 《电子政务》2012,(10):50-55
阐述了微博作为新媒介平台所独具的特征,以及微博舆情传播带给以往网络舆情传播的新变化和新挑战;论述了微博意见领袖在微博传播模式中的重要地位和其具有的强大影响力、号召力,以及在舆情演变过程中的作用;以甘肃庆阳幼儿园校车事件为例,分析了该事件中两类微博意见领袖"传统微博意见领袖"和"临时性的热节点"的特征和表现,运用总结影响力排名和文本分析法探究了微博意见领袖对微博舆情演变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网络舆情处置能力作为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事关国家安全稳定与社会和谐。新媒体时代,面对日益复杂而严峻的网络舆情形势和治理风险,强化互联网思维是当前各级领导干部适应新时代新形势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网络执政力"的必修课和实践课。  相似文献   

4.
网络舆情危机治理是政府等公共部门的基础职能,政府部门应当基于网络舆情危机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建立相应的网络舆情危机管理机制,开发网络舆情危机技术体系,不断提升大数据背景下的网络舆情危机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网络舆情给社会管理和政府治理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引导网络舆情已成为政府的必备技能并反映了政府治理水平。网络舆情的产生和演变是舆情事件、网络空间、网民和政府等要素互动和博弈的结果,其传播过程一般历经形成期、扩散期、爆发期和消散期,其演进受到多种助推因素的影响。提高政府信息透明度,畅通官民互动的网络沟通机制,构建媒体联动格局,充分发挥网络意见领袖的导向作用,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构建引导网络舆情的协同模式,积极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是引导网络舆情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6.
"智慧党建"体系,能够实现党建信息资源融合共享,稳步提升新时代党建科学化水平,促使党的建设多维度全覆盖、党建措施智慧生成的实现,从而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治理能力。构建"智慧党建"体系应增强党务信息数据系统建设,主流价值传播系统建设,党员组织活动系统建设,党员干部网络培训系统建设,党群服务管理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7.
网络舆情与地方政府公信力密切相关,具有较强公信力的政府能够引导网络舆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地方政府要正确看待网络舆情,网络舆情是社会公众利益诉求的一种表达方式,是政府了解民意的重要途径。政府应将网络舆情视为工作的检验标尺,改变传统处理网络舆情的方式,充分发挥政府"意见领袖"的作用,引导社会公众合理合法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8.
由突发事件引发的网络舆情演变可分为潜伏期、爆发期、蔓延期、衰退期四个阶段。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在网络舆情走势预估、应对突发舆情事件、完善舆情应对机制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健全舆情应对机制,推进互联网立法工作,发挥权威媒体和意见领袖的引导作用,提升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电子政务在当今全球信息化时代应切实提高和可以发挥的"五种功能":进一步加强各级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着力提高引导网络舆论的能力;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和在线办事,努力提高政府主动服务社会公众的能力;加强"在线访谈"等栏目建设,改善政民互动;深入思考和研究网络舆情,不断提高驾驭网络舆情的能力;加强"数字社区"建设,全面推进网...  相似文献   

10.
涉检网络舆情具有弱权威性与强参与性、突发性与紧迫性、监督性与批判性以及"理性缺乏"与"群体极化"倾向等特点。网络时代要求检察机关高度重视舆情引导,其本质在于通过检务公开满足公众知情权,目的在于提升检察机关的美誉度与执法公信力。科学的舆情引导需要把握介入时间、介入姿态、介入方式、介入途径等四项基本原则,同时灵活运用"依法解决实体问题"、"议程设置"、"意见领袖"等多种传播、宣传技巧。  相似文献   

11.
当前,新媒体平台中的舆论发声主体更加多元化,内容更加多样化,负面热点也更多情境化,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同时,微信微博战略调整对舆情变化的引导既具有机遇,又有挑战。因此,"两微"舆情治理要坚持包容与严管并重的治理理念,并调动起"意见领袖"的正面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提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全面完善"的主要目标以及"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党建引领的社会参与制度"等党全面领导基层治理的制度安排。推动城市社区治理是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需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府、社会组织、公众个人等多元主体的治理合力,而如何以基层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不仅是理论研究者的重要任务,更是实践工作者亟待突破的现实难题。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网络社区"意见领袖"的概念与特征;论述了网络"意见领袖"在网络舆论的传播和引导、网络舆论声势的营造及网络舆论压力的形成等方面所发挥的正负两个方面的作用和影响;提出了正视网络"意见领袖"现象并引导其发挥积极的网络舆论引领作用,是当前中国网络思想舆论阵地建设以及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日益加大,网民将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暴露"在网上,各种社会力量"汇聚"到网上,形成民间舆论的集散地,社会实情与网络舆情之间的互动格局正在形成。近几年,我国突发的公共事件频繁发生,如"非典"、西藏"3·14"事件、汶川大地震、新疆"7·5"事件等。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过程中,各种难辨真伪的消息相伴而来并迅速传播,形成网络舆情危机,容易引起社会恐慌和不稳定。因此,正确认识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危机,探索其治理路径,对于提升各级政府的舆情危机治理能力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网络环境下,由于公众情绪往往重于信息的真实性,网络舆情的"后真相"效应越加凸显,这大大提升了网络舆情治理的难度,使网络舆情暴发后的治理更难实现良好效果[1].由此,许多学者提出政府应改变网络舆情的治理思维,注重网络舆情的可预期性、可预防性[2] ,加强网络舆情预期管理,由事后监管为主变为事前塑造为主,在个体性事件尚未演变为群体性事件前就展开补救,使事件的网络信息内容始终体现以公众为中心的政府核心价值,从根本上降低网络舆情的产生[1-2].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内涵界定对于事件应对的重要意义,以及网络群体性事件治理应对过程中多方协调、共同参与的重要性。分析了中国政府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治理的现状:治理虽有成效但仍存在问题,主要是治理观念淡薄、网络舆情管理能力弱、信息资源共享水平不高、公众参与程度低、参与机制不健全以及缺乏网络群体性事件治理的长效机制等。论述了加强电子政务建设以提升网络群体性事件治理水平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赵霞 《前沿》2013,(13):32-33
当前,网络舆情在反映民意、提升政府决策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对政府治理能力提出了挑战。本文通过采用SWOT分析方法得出了目前我国政府应对网络舆情时所面临的内、外部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对大学生的网络精神生活具有表征和引导作用。通过整体网分析、年级分析、话题分析以及深度访谈,对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嬗变、类型、特点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因其追随者不断成长发展需求的变化而更迭;"网络意见领袖"影响力具有局域性,即难以在所有领域都起到作用;人人网尽管采用实名制,而其"网络意见领袖"与现实"意见领袖"仍会存在偏差。研究结果对充分发挥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任成斗  朱锐勋 《创造》2021,29(12):31-36
《2019年中国共产党党内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党员人数9191.4万名,基层组织数量468.1万个.国家治理的基础在基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工作很重要,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新冠疫情的暴发对基层社会治理带来了严峻挑战,直接影响基层社会治理效果的基础党组织建设工作重要性越发凸显;新冠疫情的暴发同时带来了社会行为的变化,网络办公、在线学习等兴起,党建信息化也从电子党建、网站党建,向智慧党建不断创新发展①,如今,打造智慧党建成为新时代党建工作的"风向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强调,要主动适应信息时代新形势和党员队伍新变化,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创新党组织活动内容方式,推进"智慧党建".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云南省部分县(市)智慧党建,了解基层智慧党建工作开展情况、智慧党建融入基层党组织建设实施情况,并就推进基层智慧党建创新发展进行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网络舆情环境变得十分复杂。媒介融合时代,提升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力,需要加强网络传播能力建设、舆情矫正方式建设、舆情应对策略建设、传播艺术思维建设,媒体监管部门需为主流媒体提供舆情引导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