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中国社会处在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体制转轨过程中,各类社会矛盾的产生和冲突呈现多发的态势,各类信访活动持续增长,部分信访活动人数众多、规模庞大、持续时间较长、行为比较激烈,严重影响着社会的稳定,信访制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2004年末,以于建嵘的《信访的制度性缺失及其政治后果》调查报告更是引发了全社会对信访制度的高度关注和理性反思。本文拟就信访法律制度的改革路径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一、中国信访法律制度研究述评信访在国外称为民愿表达或民意表达。由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我国的信访制度与国外的民愿表达制度存…  相似文献   

2.
信访制度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参与和权利救济制度,正以其独特的功能定位在化解各类社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安机关作为人民群众主要的信访受理机关,应完善公安信访工作“一个体制和三个机制”的建设,即理顺公安信访体制,建立健全信访问题的预警机制、责任追究机制、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3.
试论我国的信访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访是处理人民来信和接待人民来访的简称,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一种特殊的人权救济方式和制度。它经历了“革命信访”、“动员信访、”“拨乱反正信访”、“安定团结信访”、“维护稳定信访”多个演变阶段。目前我国的信访制度已经进入到了“法制信访”的阶段。不断增多的大规模的越级、重复信访、集体上访“洪峰”,成为了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和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研究和改进我国的信访制度,使信访工作适应新的形势需要,是各级信访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侧重以信访制度的改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今年5月1日,新修订的《信访条例》开始施行了。中医理论认为,“不通则痛”。从制度层面看,“不通”也是信访问题的症结之一。它不仅表现在公民反映问题、提出诉求的渠道不通上,也表现在受理诉求、解决问题的渠道不畅上。新《信访条例》是针对信访症结问题开出的一剂药方。责任是行政权的核心。及时解决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时化解改革进程中出现的新矛盾,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5.
正自2005年5月1日国务院《信访条例》和2014年5月1日《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访事项受理办理程序引导来访人依法逐级走访的办法》颁布施行以来,信访工作作为一项正式的制度从法律上被确立下来。铁路总公司及下属各集团公司和站段相继建立了信访接待机构,负责处理繁杂的信访事务。2017年7月20日习近平对信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以人民为中心,推动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的信访制度与和谐社会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治国理政,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解决社会纠纷、实现国家稳定方面已经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信访制度.中国信访制度的基础理论丰富了和谐社会的构建理念;中国信访制度的特殊功能补益了和谐社会的构建缺失;中国信访制度的基本特色彰显着和谐社会的构建思想.这一制度对于我们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对一个更加开放的现代社会环境,实现了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要探究中国之“稳”的机理,就不能不考察中国政治的隐秘结构。当代中国之治依然面临着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国家与社会、条条与块块之间矛盾的问题,面对的环境更加复杂、形势更加严峻、挑战更加多样。在作为执政者的中国共产党创设的总体性治理体系中,信访制度彰显了人民政治的理念,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气质与执政理想相契合,成为了最基础、最有效的治理安排和制度设置之一,与国家正式制度相辅相成。然而,不但信访制度如何助力中国之“稳”尚未完全被人们所认识,关于信访制度的功能、定位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个争议不断的问题。由此,在梳理中国之“治”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辨正信访制度独特的价值——信访制度如何厚植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根基及如何链接了超大型国家的治理,能够为理解中国何以治的信访贡献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信访制度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发展于西周至秦汉,基本完备于唐代。它所体现的"无讼"、"人治"等传统法律思想也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一直影响至今,当今社会信访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一大因素。本文拟通过对信访的追根溯源,解读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对当今中国信访制度产生的影响,以期从中找出促进现代法律文化建设的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9.
笔者从新平县下大力气抓信访的实践出发,认为应从几个方面抓好县乡两级信访工作。──建立书记、县长、法院院长、检察长等接待日制度,切实为群众解决重要的实际问题。──建立县级五大机关联席信访制度和巩固完善县、乡、村三级信访网络,可由县委办公室牵头,规定每月某日定期为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和纪委监察五大机关办公室信访专职干部联席会议日,定期共同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各种信访知识,互通来信来访情况,互相配合、协助处理情况复杂、难度大、影响面广。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棘手信访案件和问题,并通过信息、广播、电视等及…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是三十年改革开放基本经验的总结,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标志,值得全国人民庆贺。完备的法律体系,不仅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成熟的标志,也是依法治国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1.
吕薇 《中国人大》2011,(9):24-2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但是如何提高全国人民依法行事、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问题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也需要相关的制度来保障。目前,加强法律的宣传和普及、加强公民法制意识教育很迫切,普法工作的关键是要提高有效性,要长抓不懈,探索新的做法。  相似文献   

12.
万州区政府每月召开一次区长办公会,专题研究信访工作,解决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突出问题。建立区长接待日制度,由区长、副区长轮流参与信访接待。建立律师参与信访接待制度,由律师有针对性地引导部分信访者通过司法渠道解决信访问题。全面排查信访积件,按照市委、市政府“四个一批”要求,逐项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在今年春  相似文献   

13.
正人大信访制度是伴随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和发展的,是人大及其常委会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渠道。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和诉讼等法定途径在解决人民群众诉求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央提出在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上实行诉访分离,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把信访纳入法制化的轨道。面对新情况新形势,人大信访工作只有不断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14.
张菊花 《人大研究》2011,(10):42-42
近些年来,天水市人大常委会认真受理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不断完善各项信访工作制度,强化信访督办,促进了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为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一是不断完善制度,规范信访工作。从2007年开始,天水市人大常委会根据中共中央9号文件精神,先后修改完善了信访工作暂行办法、人大信访工作制度、人大机关信访受理范围、信访接待人员守则等相关工作制度,  相似文献   

15.
与10年前的第一部<信访条例>相比,国务院新修订的<信访条例>有5大特点:一、畅通了信访渠道.二、创新了信访工作机制.三、完善了切实维护信访秩序的内容.四、强化了信访工作责任.五、明确了信访工作标本兼治的思路.要根据新<信访条例>,加快信访工作改革:要按照规定程序处理信访案件;坚持做到"四访"相结合;强化民警教育,增强信访法制意识;加强信访责任考核;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将信访与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有机结合起来;健全"公安局长接待日"工作制度;完善信访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6.
正信访制度是人大作为民意机关通达民意的重要渠道。如何发挥人大信访在人民建议征集工作中应有的作用,使人大真正成为一条民意的主渠道,值得探索和研究。作为一名人大信访工作者,笔者拟通过分析当下人大信访在人民建议征集工作中的现状,就深化和拓展这项工作提出若干思考和建议。一、本市人大信访中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的现状根据上海市人大信访数据库的信息,笔者就2008-2012年间,本市人大信访中的建议意见类信访事项  相似文献   

17.
我国信访制度分析与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访是实现和维护公民民主政治权利的具体形式。在信访制度亟待变革的关键时期,信访制度的形式悖论及其存废之争已经成为理论界研究的重点对象。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信访制度,应从实现信访制度功能的重新定位、树立法律权威、建立统一的信访机构、授予信访机构与其职能相适应的权力等四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信访制度的逻辑起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政治学角度探讨了中国信访制度存在的政治理论、行政理论、现实政治、宪法和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19.
信访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参与和权利救济制度,但这一制度存在诸多缺陷,学者对信访制度的争论也很激烈,主张进行彻底的改革。笔者认为对信访制度的重构不能局限于对法治的简单的形式主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纵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来临,养老保险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政府为了保障人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保证改革成果,在养老保险方面出台了大量的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为搞好养老保险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由于政出多门,形成庞大的法规群,且内容杂乱,不易掌握。对此有必要对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内容进行探讨。一、中国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概念和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