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亚梅 《求索》2007,(1):158-160
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换,何为现代性以及如何审视现代性,成为我们时代无法回避的焦点性问题之一。然而我们不得不看到,同时包含着器物制度层面与文化精神层面双重维度的现代性不可避免地潜藏着内在的冲突和风险性后果。  相似文献   

2.
现代性问题反思的辩证思维与当代生活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漆思 《长白学刊》2009,(1):24-27
对现代性问题的反思,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的前沿课题。现代性的命运表征着现代人的生存命运,现代性启蒙理念引导的现代人的生存与发展方式不再具有新时代的合理性和合法性,而是充满着矛盾危机的问题意识:现代性问题凸显的现代人的生存命运已经到了当代人类必须自觉地反思批判和创新的转折点。用马克思主义辨证思维反思现代性问题,对于探寻现代化的和谐发展与重建现代人的生活价值,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鲍金 《长白学刊》2008,(4):135-138
消费文化经历的最深刻变化是从前现代形态到现代形态。现代性消费文化是指围绕着消费由资本为其奠定基础和方向、以文化形式显现出来的生存方式和行为原则。四个方面的因素共同型塑了现代性消费文化:消费供给依靠市场,文化需要成为主导,时尚作为消费参照,消费风格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4.
业已成为一种特定的理论立场和社会思潮的后马克思主义,对现代性问题给予了全方位的关注和重点聚焦。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从后现代立场对现代性展开深刻的理论分析,其现代性批判理论旨趣和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现代性的对抗和抵制;对现代性的解构与消解;追求后现代的碎片化和差异化。这样一种崭新的现代性批判理论与马克思现代性诊断思想、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理论有着诸多的联系和异同,他们有着相同的思想渊源和精神实质;又存在着理论旨趣的迥异和对立。如何认知后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独特风格、新颖观点和别样论断,成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最新课题。  相似文献   

5.
《公安研究》2010,(12):87-88
彭大鹏在《理论与改革》2010年第3期撰文认为,相对落后的农村虽然远没有实现器物和制度层面上的现代化,然而漫溢着的现代性却成为乡村社会的一大景观。现代化和现代性之间的紧张与矛盾是由于在社会分化过程中,经济、文化、政治等子系统的变迁速度不匹配所致,它们之间的冲突引致了农村居民内心的焦虑以及社会失范乃至政治不稳定等诸种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科学化、专业化过程中的深层次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有三个维度,即思想政治教育前提的现代性、构成的现代性和活动方式的现代性。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流转变为通过中介的交往,从而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方式,也改变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联系方式。这种改变深刻改变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前提,进而改变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方式。现代性内容、现代性矛盾和现代性思维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现代性整体,对此如果认识和应对不力,就有可能被现代性打败。  相似文献   

7.
李海燕 《求索》2008,(2):168-170
自启蒙运动以来,现代性已经成了人类共同的追求目标,现代性的含叉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成了一个复杂的词汇。所有的现代性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的思维方式都是批判理性。现代性的历史其实就是理性与非理性、现代与后现代两种力量的不断对抗、互相消解的历史,这个历史仍在继续。现代性将会成为现代人心中的永远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8.
乡愁乌托邦这一概念的提出,主要基于对中国审美现代性和中国经验的考察与把握,同时也结合对中国悲剧美学精神的理解而形成。作为一种文化精神与实践,它一方面从过去探寻那些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被破坏了的、但仍具有合理性的社会组织形式和机制;另一方面,它又能够在多重文化叠合的当代语境中酝酿属于未来的力量。乡愁乌托邦与红色乌托邦是中国审美现代性的两个关键内核,它们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几乎同时产生,二者互相叠合构成了一个双螺旋结构,蕴藉着巨大的、充满着内在张力的情感空间。乡愁乌托邦规定了审美现代性的“中国性”,红色乌托邦规定着中国审美现代性的社会主义目标,只有将这两者结合起来,中国审美现代性之路才能够基于中国独特的社会历史背景与当代语境通向未来。  相似文献   

9.
资本主义现代性由于其历史的先发性长期占据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主导地位,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被塑造成为唯一的现代性路径,但是其内在的资本逻辑存在从宏观、中观到微观难以调和的内在矛盾。改革开放带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也同时塑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性形式。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其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公有制、外生性和内生性、公平和效率的制度生成逐渐实现了包括在认知方式、制度背景、价值关怀上对资本逻辑内在矛盾的三重跨越,从而使中国现代性建构比资本主义现代性更加有活力、有前景,对世界现代性进程更加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现代性是当下全球化时代的中心话语,掌握着当今世界的主导话语权。传统现代性的弊病不断凸显,特别是导致“人”的问题日益严重,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日益增大,需要对传统现代性带来的“现代病”进行揭露、批判和反思,也需要从现代性的角度重新审视当下的服刑人员。时代呼唤人本理念和人的现代化,还给“人”以主体地位。现代化文明监狱也应该调整改造目标.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基础,把服刑人员的现代化作为现代化文明监狱改造工作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11.
刘术永 《前沿》2011,(14):101-103
经济法不是后现代法,它的现代性与民法的现代性在伦理基础、哲学背景、研究对象、意识哲学、语言哲学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区别,其现代性体现在经济法的协作精神、价值及政府权力的合法化等方面。新时代的经济法学要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生产发展,需要从经济法的现代性内涵出发,将其与民法的现代性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在理论层面上深入认识经济法及其现代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杜艳华  夏学花 《求索》2014,(3):4-10
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性思想是他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以资本主义社会为依据,对以理性为核心的现代性进行反思、评判及重构而形成的思想理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性思想体系的形成,具有充分的主客观条件。欧洲丰富的现代性思想遗产和先发的现代化运动为其形成提供了思想源泉和现实土壤;欧洲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成为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和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推动力;马克思恩格斯世界观的根本转变,即由唯心主义转变为历史唯物主义,从革命的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是他们深刻认识、批判和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根本条件;而他们身上所具有的优秀思想品格、高尚的道德情操、为人类自由和解放而奋斗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促使其世界观发生转变并走向共产主义的内在动力;敏锐的社会洞察力也是他们创立现代性思想体系不可或缺的主观条件之一。深入研究这屿条件.对于我们准确把握这个思想体系的内容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钟谟智 《前沿》2010,(7):47-49
发轫于西方的现代性,早已跨越民族界限成为了一种全球话语。现代性是人类向自然扩张以及在人类内部扩张的结果。现代性由危机所引发,同时又会产生新的危机。解决现实的危机,探索人类发展的前景,必须求教于马克思。在西方现代性的危机话语面前,我们应当保持适度的清醒,提防危机意识的泛滥。  相似文献   

14.
本文具体分析了现代性、现代化、现代化建设三个名词的思想内涵,指明了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作者认为,现代性是一个哲学概念,代表着一种思想文化价值,而现代化是一个社会学概念,代表着一种社会过程,现代化建设则是一个政治学概念,代表着一种政策取向。三个概念即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看到它们逻辑递进关系而避免肤浅。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凸显出来。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中,包含着对现代性的深刻洞察。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主要表现在他对劳动的异化、人的异化和"资本逻辑"的批判中。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当代价值是:客观上推动了当代资本主义在反思中发展;有利于借鉴资本主义文明的成果,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对现代性的反思。  相似文献   

16.
汪菲 《求索》2014,(2):19-23
伴随着物质财富的快速增长,人类的世界充斥着物欲横流,精神生活却面临着日益增加的空虚和困乏,中国和西方共同经历着“现代性危机”。为了应对人类共同的命运,创意产业的功能应不仅仅局限于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一极,作为创意产业集聚形成的创意产业区演化进程必须嵌入社区组织,嵌入城市内生性发展,在追求经济功能的同时,更应关注其社会功能的实现,以满足目前社会普遍缺失的真且善的深层情感交流需求。  相似文献   

17.
新生代农民工现代性培育与全面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姚上海 《理论月刊》2008,(4):179-182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我国社会中一个庞大的新型社会群体,无论融入城市社会、成为城市市民.还是返回农村、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现代性培育和全面发展,对于我国社会的顺利转型都至关重要.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的现代性培育与全面发展面临着一系列制约因素,如就业不畅、报酬不公、社会保障不足、社会歧视、教育培训缺乏等等,必须引起政府、城市社会、农村社会的高度重视,并创造条件,构建新生代农民工现代性培育的有效路径,推动这一群体的现代性培育进程,实现我国城乡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仲凡 《求索》2008,(12):193-194
现代旧体诗词在精神品格、语言形式以及写作传播机制等方面上具有非现代性的特征。在讨论现代旧体诗词的价值和入史问题时,不应该笼统地谈论现代旧体诗词是否具有现代性,而应该注意到它在现代性方面的复杂性与多面性,特别是应该注意到它无法被定性或归入为现代性的层面。现代旧体诗词的现代性与非现代性是夹缠扭结在一起的,很难截然分开。现代旧体诗词自身所处文化语境的复杂性,决定了它在现代性问题上的复杂性。对现代旧体诗词非现代性的承认,并不意味着对现代旧体诗词的轻视或贬低。  相似文献   

19.
何轩 《求索》2005,(10):169-17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兴起、流行的现代白话美文小品,其现代性价值取向在建国后半个世纪的文学史书写中被遗忘了。“被遗忘的”美文现代性可以从三个惟度来理解:一是现代小说文以载道的民族、国家、革命现代性话语淹没了现代散文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现代性话语;二是鲁迅战斗式的杂文小品遮蔽了周作人闲适式的美文小品;三是对新文学内容现代性的执着追认而忽视以致漠视了美文小品语言形式的现代性成就。对美文小品“小资”情调现代性的焦虑和恐惧是其被遗忘的历史宿命。  相似文献   

20.
电视文化与现代青年生活张力,黄振平电视,作为一种大众化的传播手段,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被人们所广泛接受,并且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整个青年一代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电视以其声、画合一的优势,决定了其手段的现代性,收视的简捷性,受众的消遣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