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代民工的认同危机及其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实践的结构性巨变和社会转型的急剧深入使得新生代民工的身份认同、制度认同和文化认同出现危机,对于个体、群体和社会造成挑战和威胁.通过重构公正的社会制度、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和重建和谐的社会文化,以期重塑新生代民工的社会认同,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择新生代农民工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记忆的相关理论,通过开放式访谈、焦点团体访谈和参与观察,剖析社会记忆如何作用于新生代农民工的自我身份认同.本文认为新生代农民工的自我身份认同是城市社会新场域、农村乡土经历两者的有机结合,这种认同困境是在"过去"的历史性记忆的乡土文化和"现在"的共时性记忆的城市文化基础上建构起来的,记忆的再现与传承导致乡土认同的解构,记忆的社会性造就了城市认同的模糊性.  相似文献   

3.
易善武 《长白学刊》2011,(4):135-138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是历史的必然,但其在融入城市的进程中出现身份、文化、制度、心理等多方面的认同危机,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对社会不满、社会隔离、未来速茫、整体挫折感等不良社会后果.因此,常要从社会发展理念、社会支持系统和新生代农民工素质等多角度来破解认同危机.化解社会排斥.  相似文献   

4.
民工的城市适应是一个需要迫切关注的社会问题。本文结合案例资料,通过全面描述新生代民工城市生活状况,从场域惯习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新生代民工的城市适应问题。在此基础上认为,新生代民工的城市适应就是其习性的调整与其所在的场域相互匹配、相互建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将科学发展观贯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不同组织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共同发展、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是落实科学发展的应有之义。城市化进程中的新生代农民工面临"身份认同危机"、"制度认同危机""、文化认同危机"。新生代农民工可以通过城市社区这一组织化的载体,超越户籍制度的障碍,重建认同机制。在社区场域内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主要的技巧是善于发现、创造并放大吸引新生代农民工和社区居民进行交往互动的各种"诱因",让他们加入到社区活动当中来,由浅入深经历从相互了解,到彼此熟悉,再到相互信任,最后实现社会认同的建构。社区认知、社区服务、社区参与是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三个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6.
融入城市的仪式——麦当劳消费对青年民工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智平  黄卓宁 《青年探索》2006,(5):65-67,85
在进入城市的过程中,青年民工通过积极调整自己的消费方式,使其与城市生活接轨,以期在社会、文化以及心理层面上完成城市适应。本文以麦当劳消费作为一个切入点,通过描述青年民工的消费行为、消费体验、社会互动等情况,试图揭示麦当劳消费作为他们认同重构和城市融入的工具和机制。  相似文献   

7.
知识能否改变命运?——从硕士农民工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引起广泛关注的"硕士农民工"入手,讨论了"知识能否改变命运"这一热点话题.借助于一项全国的调查数据,通过对比智力型民工和新生代民工在住.宿、工作、社会保障、娱乐休闲、观念认同等方面的差异,论证了当今社会上流行的"读书无用论"是错误的观点,说明知识能够改变农民工的命运.  相似文献   

8.
民工子弟是一个相对较为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消费与闲暇更具有自身的特点。民工子弟的总体消费水平偏低,主要停留在物质层面,很少涉及文化层面的消费;他们的闲暇安排,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有区别于城市孩子的显著特点。民工子弟彼此之间形成了较为一致的身份认同,而且这种身份认同是与其文化和地位相对应的,但这种文化与城市文化形成了区隔,并且可能不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脱根与涅槃——新生代女民工的市民化释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生代女民工怀着“脱根”的梦想来到城市,虽屡遭排斥,却不改初衷,希冀通过身体的城市化塑造,城市话语的掌握,以及行为和观念的市民趋同,以获得城市的接纳与认同。可是市民的排斥、污名与区隔却使其美丽人生遭遇尴尬世界。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2014年全国8城市社会融合和心理健康调查数据探讨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认同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嵌入情况,代表经济性嵌入的职业层次、地位变动,代表社会性嵌入的组织、活动参与,代表文化性嵌入的方言掌握、使用,均有利于其城市认同的建构;而反映结构压力的社会保障、社会歧视和文化差异则降低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认同。此外,务工时间、务工城市与务工距离等流动特征也是重要的影响变量。这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认同的形塑虽囿于制度结构,但也表现出很强的主体能动性。建议在倡导和建立开放、包容、尊重、共享的现代城市之际,新生代农民工也应加强自我赋能,以进一步提升城市认同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